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老几
《论语》宪问篇“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后面紧跟着有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思”什么,“司”政!“思”“司”通假,以示郑重而已。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跟屁解释说:“君子司不出其位。” =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老师讲解,学生说明。这么简单的逻辑,到了无知后辈那里就完全变了味。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的教导,如今成了人熟能详的成语。按照辞典的解释是:“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一般人也都是这样理解的。这种解释的逻辑,类似于安于本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大谬!
孔子,知行合一的圣贤,终生为天下实现仁政而热心奔波,能够说出“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这样自相矛盾的话吗?!以小人之心,度圣人之意,岂能不谬?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出自《论语》宪问篇。该篇就有记载:[公叔文子之臣大夫撰,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可见孔子是关心并随时评论时局的。事实上孔子对政治时局是密切关心的,有从政的弟子回来,必定要探讨教导一番。
那么孔子说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到底教导我们什么呢?就是“不谋不在其位之政”,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另一种说法(见君君臣臣是为了统治阶级?)。
要比较准确地理解孔子的“位”,就需要懂得《易经》的原理。孔子一生求道,终以易悟道。《论语·述而》里面说的很明白:“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不懂易,就懂不了孔子终极思想。
易经用现代术语来说,是中国古代的宇宙全息学。易的卦象,就相当于当今用于解决浑沌问题的分形理论。“位”就是卦象的爻位,是事物在时空中变化的阶段位置。所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即表示不要在“潜龙勿用”时搞“飞龙在田”,不做不与事物变化的现实不相适应的事,既不要空想,也不要保守。比如当一个社会人们还普遍吃不上饱饭时,你搞什么理想只能是望梅止渴;反之,当人们没有基本的道德责任感,什么民主公平都是奢谈。当然,“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然也包含君臣各安其位的,做好本职工作,轻易不能越位的意思。后卫动不动去前场进攻,如何能够保证防守?很简单的道理。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反过来就是要“在其位,谋其政”。现在不论东西方的官,大部分都是“在其位,谋其利”,为了自己的利益官位选票,而“不谋其政”,不真心为了社会。这些难道不正是说明孔老夫子的英明吗?
曾子的通假碰到刻薄的鲁迅,味道就变了。所以才有《且介亭杂文·隔膜》里:[“奴隶只能奉行,不許言论;评论固然不可,妄自颂扬也不可,這就是“思不出其位”。] 这样的曲解,把一个深刻的人变成一个无识的粪青。可见尖刻也可以是深刻也可以是身粪。以鲁迅的功力,他是搞不懂 “君子司不出其位”,还是根本就不想知道而胡“思”?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偏见之于人,可想而知。夫子说:“人不知而不愠”,愠能如何?
想起我当年在路边饭馆吃饭,遇卫生检查。老板还没说话,吃饭的食客先替辨护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我心想:“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丫爱吃屎,拉着别人算什么话?
(前段香港市民上街,有人大喊香港乱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五毛免费护政,实属不易,只是坏了祖宗的规矩。说你爱国,胡吹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