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不再遥远” -- 大型主题演讲的主要观点

收获了一种恬静的生活, 像一条波澜不惊的小河, 流过春夏 流过秋冬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习近平在出访南亚之后有个讲话:要加大建设高质量的智库。特别提到要建立具有国际视野的、对当前国际形势理解透彻的国际关系智库。

其实国内的研究所很多,但大都太学究,确实对时下的形式关注不够。例如,社科院、厦大有台湾研究所,其他学校有台湾研究室,外交部有专责咨询室,国安部有对台部门。但是,中央出访/行动/之前,会召集他们研讨利弊吗?存疑。大概只会问些接近的人,就一些礼节文化历史的事宜而已。

其实,民间的智库活动都很活跃,讲话不僵硬,利弊得失都说。很有参考价值。只是很少看到实况。

10月31日,“边疆不再遥远”的大型主题演讲在海口举行,下面是部分体制内的演讲者的观点:(后面两位讲了很多不利的因素)

如何树立正确的海洋观

马大正(中国社科院新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回想20多年前,我们一些研究者,一说到中国的疆域,光记得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而把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给忘了,这是不应该发生的疏忽。我们对海洋国土的认识还需要不断加深。强化国人的海洋国土意识,一是加强研究,这是每个研究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研究海疆的历史和现状,包括国外研究者对中国海疆问题的研究成果。预测未来,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为国家海疆治理的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加强教育和宣传,这里说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学校应设置有关中国海洋和海疆的相关课程,要让每一个中国人都了解海疆、关注海疆、热爱海疆。

李杰(海军军事专家):中国现代的海洋观必须在总结吸取国内外传统海洋观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新世纪、新特点面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和对国家海洋权益的有效维护所产生的新认识、新观念。增强国民海洋意识,不仅要加大海洋意识的宣传力度,使海洋观及海权的重要性深入人心,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同时要完善相关法律体系,进一步增强主权意识与历史性权利的认知,并加大对海上纠纷、争端的解决的研究与运用。

建设海洋强国是一项国家级、战略性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安全、法律等诸多领域。在政治上,要制定国家海洋总体战略及运用策略;在经济上,要加速提升海洋经济总体实力及占总体实力的比重;在安全上,要制定可信的海洋安全战略;在军事上,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在外交上,要建立起与海洋战略相适应的维权方略、管控机制,有效地展示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海上丝绸之路怎么建

葛剑雄(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汉书》上记载了汉朝的海上航线,到过的国家包括今天的斯里兰卡、印度或南洋,但中国中原地区的经济发达,以内陆为核心,自认为天下之中本国最繁荣,中国人对海洋的兴趣没能从汉朝开始发展,而是越来越减弱。为什么呢?古代中国周边都有义务来朝贡。所以尽管从唐朝到宋朝海上丝绸之路都繁荣,但是这个繁荣的动力不是来自中国人,而是来自外国人,主要是阿拉伯人。比如郑和航海图不是中国传统的,而是阿拉伯人的。郑和下西洋并没有给中国带来开放,也没有带来海上贸易的新时代。

在中国的古文中,深山和海边是两个最最贫穷落后的代名词。这跟西方人认为海洋会带来文明、希望和财富截然不同。我们今天谈海上丝绸之路,一定要记住这个历史教训。这样我们才能确立新的开放观念。建设海上丝绸之路,要突破历史上的局限,而不是把历史上的缺陷当作宝贵的传统。
 
于沛(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史学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海上丝绸之路不是单独的商业通道,它和陆路丝绸之路联系在一起,是作为整个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来考虑的。

欧洲一些国家在制定文化政策时,提出来要将文化边疆作为安全的基线代替地理上的边疆。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不管在西方政治学还是我们实践中,我们都可以认识到,一个人如果真正热爱你的文化,他就不会是你的敌人。而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我们的祖先在文化的传播、交流、碰撞和交融等方面,为我们开辟了道路。在我们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战略中,如何搞好它的文化建设应提上议事日程。

南海共同开发怎样推进

吴世存(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我们在南海面临的挑战有四个方面;第一,维权领域的挑战。我们要维护南海领土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比如守住我们的岛礁。第二个是法律挑战。典型事件是去年1月22日,菲律宾将南海主权争议提交联合国海洋法法庭仲裁。现在某些其他声索国也曾扬言要单方面提交仲裁。第三是规则领域的挑战。规则主要是制订南海行为准则,表面上看是中国和东盟围绕南海地区制订一个新的更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则,其实它是围绕着未来南海的主导权之争。第四是话语权的挑战,现在在南海问题上话语权我们不占优势,外媒涉及南海问题报道时基本是“中国南海威胁论”,“中国凭借实力改变现状”,等等。在学术研究领域,近来有美国学者妄称,在西沙和南沙的主权归属上,越南比中国具有更强的历史和法理依据。这是以前没有过的事。这说明在学术研究领域我们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李国强(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有两个目标,初级目标是通过搁置争议,实施共同开发,使南海油气资源能尽快造福于中国和沿海相关国家。它的高级目标在于通过这样的合作形式,不断累积互信,为最终彻底解决南海主权争议问题创造条件,奠定基础。30多年来,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不是特别明显。观察周边国家的情况来看,我想有三个缺乏:一是与中国共同开发缺乏互信,特别是政治互信。二是缺乏实质性合作的意愿。三是对于合作的共同开发区域缺乏共识。

所以我主张,我们要加大自主开发的力度,要推进共同开发与自主开发并举的战略,从而扭转在南海油气资源开发当中被动的局面。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渔业资源和其他南海海洋资源的开发。此外,我们要充分考虑在争议海域和非争议海域这两部分,更好地协调推进共同开发的步骤和路线图,最大限度地维护我们的主权权益。
 

  

笨狼 发表评论于
太范范,有详细讨论的吗?

葛剑雄当上全国政协常委了,不简单。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