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不知道中央的指示是啥,但就我们家族在国内的状况,还真是老年社会了。 比如说我小时候,我父母这辈人,从他们的兄弟姐妹加上配偶,总共14人,那时是14个成年人,当时我们这辈共11人,11个小孩子。当时我们的祖父母辈都不长寿,只有4个老年人. 现在呢,我父母这辈都70以上了,总共还剩下12人,我们这辈55岁以上的3人(按国内退休年龄来算),所以老人总共是15人;中青年人(18-55岁,包括我们这代人的下一代)在国内也就剩下5人,加上配偶也就8人。18岁以下的第三代总共就5人。我很感谢国内留下的那几个人,基本上把照顾老人的任务全包下了。虽然我们家的老一辈还都算挺硬朗的,都自立生活,但到了70多岁,总是要有人时不时开车送去看大夫,有人帮他们买个新电器,装个电脑什么的.特别是退休的那3人,基本上当起了各家的车夫,把各种闲杂事情包下了。 最近这两年,空巢的几家老人们,总在一起琢磨着怎么处理身后之事,在北京房子就是一个大事。我们上一代人的房子,都是当年从自己单位手中买下的,按规定以后也要卖回自己单位,好象不许随便上市去卖。想着子女都在国外,以后不容易处理这事,我一家姨妈就跑到自己原单位,问人家能不能她现在把房子卖回给单位,再从单位里租,到老两口去世。单位里的人给老太太吓晕了,闹不清她唱的是哪出戏。原来姨妈一是怕等他们老两口去世后,孩子拿国外护照卖房子不方便,另外又怕到时候房价跌,想着还是趁早把房子换成钱,拿在手上放心!北京人大部分的财产都在房子上了,家家都冲百万去了,你说能不是块心病吗。 这次我回去,我妈还偷偷跟我说,我家的房子是我妈单位的,我妈名下。如果我爸要先走了,她不会再婚了,这房子就归我了。但要是她先走了,这房子按规定是归我爸名下,她可不敢保证我爸不再婚。于是,我妈问我该怎么办好。我妈的担心还不是没道理,我们这个大家族,还总是老太太们先走,有四家了,其中两家的老头都立马再婚。这两家子女都跟老爸因为房产问题打得不可开交。俩家的老爸结婚时都承诺房子以后归孩子,结果几年下来,就跟子女们讲房子该归后妈了。孩子去父母的原单位去问,单位都说按规定配偶是第一继承人,没有配偶才归孩子呢。 说实话,一边是上百万的房子,一边是自己长大以后才进家门的后妈,谁轻谁重, 还不是一目了然的。每逢我姑表姐妹们为这事嘀咕,我都坚决站在她们这边,否则,我还不让人家骂死。当然,我妈跟我提起,让我哭笑不得,你说我怎么防患于未然呀?咱这事只能顺其自然吧。这事呢,其实只能怪中国房产遗产法不健全,房产只能有一个人的名字,并且好象继承上有一定之归。当然,也许咱国人还是太好面子,一家人在立遗嘱上抹不开。比如我老公家,我婆婆就是一个抹得开面子的人。房产上都是他们夫妻联合名下,她去世前立遗嘱,她名下的都转到儿子名下,这样其实一下子就解决了未来父子俩可能的纠纷。 在老年家族里,每次聚会都让老年人伤感,特别是我们这种一年或者两年才回去一次的。我有个姑父,每次跟我们吃饭,分手时都说:下次你们回来,估计就见不到了。 所以,以此为由,他每次都请我们吃两顿饭。连我儿子都讲,自他记事起,姑姥爷每次都说以后看不到他了,说了十多年了。我告诉儿子,你那十几年算什么,自打我小时候去,这个姑姥爷就说他活不长,见一次少一次的。这悲观的人一辈子都悲观,却可能长命百岁;这乐观的人,跟你讲她身体多好,下次你回来她给你做啥好吃的,却可能没有下次了。 最后讲一段路上碰到的霸气“老人”吧。我这次出门天天坐地铁,地铁里不停地重复着要尊老爱幼,给老弱病残让座。有一天,我在一长排椅子中间坐着,从下面上来一个男人,特别精干的样子,看着五,六十岁的样子。我正犹豫这人的岁数是不是算老弱病残一类,就见此人在门口左右看了两下,然后一个健步来到我们这排第一个座位面前,利落地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小本本,打开然后向坐在那里的小伙子面前一闪。那小伙子本来正在同伙伴说笑,看见眼前的本子一愣,没反应出来这是哪出戏?那个男人,用手指了本上某行字,立刻那个小伙子就明白了,站起来给他让座。那个男人立马坐下,把手上的公文包放到腿上,从里面拿出一卷文章,一边看一边圈改起来。圈改了两分钟,他又左右扫视了一遍,让我感到一股寒气哈。后来我回家跟我父母讲,他们猜那是老年证,或者工作证,上面有年纪。 我忽然一想,再过几年回去,我也不用想着给人家让座了,我也该够老年人标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