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不过去的荆棘路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中国人在开始面对西方时,曾有一句老话叫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句话的无知之处,在于以为'体'、'用'可以割裂,就如同以为给家鸡们装上鹰的爪子它们就能变成老鹰。深究起来,糊涂的根源在于中国文化'体'的内核其实本就是'用'。中国人是从来讲究实用主义的。当然,-ism什么的中国人是没有兴趣的,'实用主义'用在他们头上并不恰当。用一个更为传统的说法,中国文化是一种'之用'文化。一件东西摆在眼前,传统的中国思维会首先考虑它有什么'器物之用',更深层次的内涵则不大关注。科学之所以不能在中国萌芽,这一点当是根源。

于是一旦这个'之用'文明为西方'器物'所刺破,实用的中国人是并没有什么'体'可以去依附的。更加糟糕的是,习惯了'之用'文化的人们又没有能力体会西方科技与其文化间密不可分的关联。'为用'的结果是百多年后的今天,即便在科学技术这一端中国人也仅是在毛皮之间游走徘徊。

所以人们应当小心,当一群白胡子老头老太指指点点说'皇帝身上没穿衣服'时,一个可能是他们不认为紧身裤可以算衣服的,他们只是不愿意承认那会是衣服。我真可以替安徒生重写一个另类的'皇帝新衣'。

中国人民关于航空发动机的讨论也有好几十年了吧,至今仍然没有人能说到点子上。在这个行业干了许多年,我越来越体会到当一个技术发展到这样一个包罗万象的水平时,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器物',也不单单是文化的产物。它本身就是文化。'科学既是文化'在航空发动机上有着最完整的体现。每当浏览在它的设计与制造中间,总会给人一种行走在'光荣的荆棘路'上的喜悦和感悟。而实用的人们总是绕过荆棘路而行的,他们也就永远在起点不远处徘徊着。

---------------------------------------------------------------

人类啊,当灵魂懂得了它的使命以后,你能体会到在这清醒的片刻中所感到的幸福吗?在这片刻中,你在光荣的荆棘路上所得到的一切抑郁和创伤——即使是你自己所造成的——也会痊愈,恢复健康、力量和愉快;噪音变成谐声;人们可以在一个人身上看到上帝的仁慈,而这仁慈通过一个人普及到大众。
光荣的荆棘路看起来像环绕着地球的一条灿烂的光带。只有幸运的人才被送到这条带上行走,才被指定为建筑那座连接上帝与人间的桥梁的、没有薪水的工程师。

历史拍着它强大的翅膀,飞过许多世纪,同时在光荣的荆棘路的这个黑暗背景上,映出许出明朗的图画,来鼓起我们的勇气,给予我们安慰,唤醒高贵的思想。这条光荣的荆棘路,跟童话不同,并不在这个人世间走到一个辉煌和快乐的终点,但是它却超越时代,走向永恒。

摘自《光荣的荆棘路》- 安徒生

舌尖上的世界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农家苦' 的评论 :

农家好。中国文人有过'入世孔儒、出世老庄'的传统,这是世代教化的结果。一旦离开了这个教化'接地'的本性就凸显出来。继续传统的教化也不再有用,因为西方物质世界的万有引力更加强大。
农家苦 发表评论于
家鸡鹰爪的比喻最显匪智!

中国人原来仙迷,整日揪胡子拔汗毛地吟诗作赋,仰天长啸,真糊涂也真快乐。后来武功被洋鬼子用子弹给废了,一跤跌在地上,屁股跌成两半,嗷嗷抽筋时竟忘了万有引力、自由落体、势能高下、质量大小这些真原因,反而匍匐在地,专注起“地”来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