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商代至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基本都是铸字。决不会像传世的史书那样会在传抄时写错,更没有后人篡改之嫌,因而是真正可信的史料,可弥补史书缺失错讹。是断代、辨伪的重要参考。
这也使得,从宋代的金石学开始兴起,人们对青铜器的关注就偏重于文字方面。当时的收藏家依据这样的需求大肆搜求带铭文的青铜器。清代开始,因乾嘉学派朴学的兴盛。人们把青铜器铭文当作历史文献对待,故清代有铭文的青铜器价格较高。
到了现在。在国内收藏市场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一个铭文价值一万元,也就是一件青铜器,参照它的大小、工艺、精致、珍稀、品相等因素而外,若有铭文,那就有了附加值,每个文字要加上一万元,文字越多越值钱。
例如,一个小尺寸的青铜器皿,即使铸造得不够精致,但如果刻着有意思的铭文,则该青铜器的价值就会比一个大尺寸的、铸造精致些的,但没有铭文的青铜器高很多倍。
因此,收藏家们一般都非常在意青铜器上面的文字,这不但是因为那些文字有学术价值,两样也是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我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现在据权威专家统计,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