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一段摄影的趣事-2

回到家里,先翻日历,该请的假先请好,然后开始整理设备。

中篇幅为主,那台玛米亚RB67是要带上的,80的标头再加上50的广角,可以应付了,备用机还是FM228-80的万能头,但是要摆上一个长焦镜头,那时用来吓唬人用的,真正能用的是广角。想了一想,又把那台长江巴尔达也塞进包里。

说起巴尔达,在业内大名鼎鼎,是俺得意的暗器,擅长偷拍抢拍,杀人于闹市无形之中,成像效果还特别好,以后再专门写巴尔达。

灯就不带了,一来不喜欢用灯,感觉太商业,偏好用自然光;二来俺的灯也比较烂,效果并不好。

脚架是必须的,家里系里的都有点晃,还是找哥们借一个,顺便把胶片买好。哦,对了,系里的那个美能达的测光表还不错,借来用几天。

到那去借脚架呢?本来介绍那个哥们就最合适,器材又全,脚架有四五个,影楼里又有现成的胶片,而且种类也多。可是现在反而成了最不好开口了,只好去别家拿。

五卷1205135,想了想又拿了两卷400定的。都是柯达的,俺偏好柯达,喜欢洗出来后胶片上有种暖暖的色调,而且,老美大方,一卷36张,回回都能拍到44-45张开外。富士的胶片,色调偏冷也就摆了,有时就能让你卡到36-37张正好,鬼子精明中透着小气了。

顺便再带上一台AiwiCD机,好家伙,那在当时腰间别上一台CD机,其形象远比现在的iphone6要酷的多。

脚架还是没着落,想想再说,谁知道一想两天没注意,到了早上出发前才记起,我靠,给忘了。

商业片除了时装类,通常离不开脚架,怎么办?当时一咬牙,俺在中国东游西晃的,多少片子不都是手端着拍的,脚架有点晃算个屁呀,再说,俺还带了400定的胶片呢。这么一想,就拿起那个国产杂牌脚架出门了,且不知,正是这么一想,让整个拍摄出现了戏剧性的结果。

背上双肩包,横扛着脚架的包,左右手各拎一个大摄影包,穿上摄影背心(有很多口袋的那种),头戴棒球帽(最好是耐克的),脚蹬街霸靴(鞋带眼巨多的那种),可惜摄影师不能带墨镜,这副样子放在现在不算啥,这在二十年前的中国,绝对是酷毙了。从出租车司机的目光中能够感受到对专业人士的尊敬,那可是武汉的出租车司机啊,绝对是全中国最牛、脾气最暴、开车最猛、嗓门最大、自由搏击能力最强的一宗人群。

总统一号停泊在武汉的晴川饭店脚下,晴川饭店坐落在武汉长江大桥汉阳桥头边,龟山脚下,临江矗立,气势非凡,相当于北京的北京饭店的风范。江边自带码头,都停泊着长江上面最顶级的游轮。离普通的长江轮渡、长江航运客轮码头远远地,自有一副贵族派头。

当俺昂首阔步走上游轮时,自有一种自豪感,多年以后,在看一部电影时,居然找到了相同的感觉,这部电影就是泰坦尼克。(参见卡尔带着肉丝和她妈,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慢镜头登上邮轮一景)。



小楼一夜听风雨 发表评论于
图片都在大结局里面,谢谢,请慢看。
canhe 发表评论于
坐着沙发听摄影大师讲故事。怎么还没见美图啊?期盼!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