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解析“如婴儿之未孩”——张东宝

解析“如婴儿之未孩——张东宝

 

前不久,有一位作家在谈到中华传统文化时说:“西方有人曾说过:世界上的哲学都是用德文写的。有了老子,我们可以说一句,处于峰巅上的那种哲学,是用中文写的”(笔者注:除了《老子》外,还有《周易》)。的确,德国的大哲学家莱布尼茨就曾说过:“有必要请中国派遗人员来教导我们关于自然神学之目的与实践”。他还曾考虑要把中国的汉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见《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法国人安田朴著,商务印书馆2000年7月版)。“道”是老子最先提出的,也是老子修炼、阐述的崇高境界;老子所创立的哲学体系与思想也因此而名扬古今中外。老子在《道德经》中曾一再谈到“能如婴儿乎”(第十章),“如婴儿之未孩”(第二十章),“复归于婴儿”(第二十八章),“圣人皆孩之”(第四十九章),“比于赤子。……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第五十五章,意为“如同初生的婴儿那样柔和无欲,筋骨虽然柔弱,可是拳头握得很紧;虽不懂得男女交合,可是小生殖器却自动挺起,显得元精十分充足。他整天号哭,喉咙却不会沙哑,这是和谐致极的缘故)。可见,伟大的老子很喜欢以“婴儿”为喻,此乃是告诉悟“道”者,应保存自己的原始纯朴状态(所谓心地空明,浑圆一气,上下流通,与天地合一),如此你才能进入“道”的境界。因此,在第四十章,老子又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反者道之动”。也就是说,“道”之动,表现在返回上,表现在反向意识上。这就是老子要一个成熟的人而又想去悟“道”者,“复归于婴儿”的妙语。有人说,人注定要返回根本,不愿如此,就会倒行逆施,就不会有好的结果(打开2007年5月9日的《参考消息》,笔者看到《小童忧天》一文:“……大约有一半的孩子为全球变暖感到焦虑,许多甚至会因此失眠;这些孩子深信,动物不久就会灭绝,他们自己也将成为全球变暖的受害者”。笔者还看到,《看电视损害婴幼儿智力》,《麻雀消失疑与手机辐射有关》,《烹饪不当严重损害健康》,《中国新生代婚恋观让西方人吃惊》,如此等等)。2007年春节过后,笔者的气功弟子、湘西李自明来了一封信,李君敏而好学,颇有悟性,他在信中说:“道”得于自然,而失之有为。默默而成,张口即非,故“知者弗言,言者弗知”。“道”是一种境界,是人自我发展与完善所必然达到的境界。说到人自我发展与完善,就想起唯物辩证法中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通过两次否定和三个阶段来展现其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全过程。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起初,肯定方面占主导地位时,事物便处于肯定阶段;随着矛盾的进一步展开,否定方面胜于肯定方面,事物发生了质变,此时,矛盾运动因第一次否定而从肯定阶段进入否定阶段。在经过第一次否定的基础上,事物会进行第二次否定,即对前一否定的否定,这样事物的发展便进入第三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如此,既保留了它们各自的积极因素,又克服了它们各自的片面性,从而促成了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对立与统一,也构成了阴阳相合的一幅“太极图”。当然,辩证的否定是发展自身、完善自身的否定,因而仿佛是回到原点(肯定)的运动。但,这并非是真的回到了原点,确切地说,是在更高的基础上的回归与在更高阶段上的重复。诚如老子所言:“如婴儿之未孩”(意为“好像还不懂得嘻笑的婴儿”)。而修炼当中的有为与无为,意识与自然,不正是肯定与否定的一对矛盾现象吗?以人为例,初生之婴儿,随着大脑的发育,身体的成长以及父母的先前“胎教”熏陶与后来的幼儿教育(笔者注:从文献记载来看,中华祖先早在周文王时代,就存在“有为”的“胎教”。《诸病源候论》一书云:“欲子美好,宜佩白玉;欲子贤能,宜看诗书,是谓外象而内感者也”。2003年1月,英国莱斯特大学心理学院的音乐研究小组再一次证明了“胎教”的重要性,因为婴儿出生前三个月,会记得他们在母亲体内听过的声音。2004年2月,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科研人同通过实验证明,胎儿听觉超乎想象。2007年4月,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18个月大的婴儿已经可以通过“情感偷听”的方式,直接倾听和观察成人之间的情感互动,然后用这种情感信息来塑造他们自己的行为),人就有了自我意识。“人”有了意识及意识所具有的能动性时,人的“有为”也就否定了原先的“无为”,这是一次重要的发展。人类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得益于人的意识。相反的例子则是,自婴儿起就生长于狼群当中的“狼孩”,便不可能形成人的意识,也不可能成长为真正的人,故仍然是“如婴儿之未孩”(笔者注:由此也证明了“人是周围环境的产物”之正确)。如果说弱智的“狼孩”也可以算是得“道”者的话,岂不是对“道”的莫大讽刺与亵渎?所以,“有为”否定了“无为”是一大进步。但,事物就是这样,“利”往往会转变成“弊”,因为物极必反嘛!生活中,人的“盲目”,并非因为感官的欠缺,而是太过执着于“有为”了(笔者注:如成功、名声、辉煌、欢乐等等)。“有为”而导致了我们的许多疾病,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从身心到环境变得都不和谐了。故而要“和谐”,就必须对“有为”加以否定,改“益”为“损”,还须“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以便纯净我们的身心与环境,使之合于自然,合乎于道,这就是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否定之否定阶段……引用完李君信中之言后,笔者想起2007年4月22日至27日,国际《道德经》论坛分别在中国西安与香港举办。据悉,来自世界17个国家和台、港、澳地区的专家学者、道教界人士及其他社会知名人士参加了这次论坛。有国家领导人向论坛致贺信,贺信说:“《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其思想博大精深,内容涉及自然、社会、人生等各个方面,两千多年来一直受到世人的高度重视。《道德经》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理念,主张清静和顺、谦下不争、反战尚和等思想,体现了深厚的生命关怀、社会关怀、环境关怀的人文精神,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共建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此言甚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