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城:“意外总统”泰勒出生地

政治|传媒|历史|诗词|股票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因在任总统逝世而以副总统继任为总统的。由于没有先例,人们对首次副总统继任总统之后的地位感到困惑。他以法源不明的身份,被称为Accidency-“意外总统”。。。

     约翰•泰勒,是继威廉•亨利•哈里森之后出生于查尔斯城郡“詹姆斯河种植园带”的又一位总统。
     从美国第9任总统威廉•亨利•哈里森的出生地-“伯克莱”种植园回到5号公路上,可以看到路对面有一幢漂亮的三层“哥德复兴式”建筑,旁边的历史性标牌上写着:“埃奇伍德”种植园,它是威廉•亨利•哈里森总统的父亲-哈里森五世于18世纪建造的磨粉厂所在地,同时也是“伯克莱”种植园的一部分。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本尼迪克特•阿诺德(Benedict Arnold,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著名军官。他最早为独立革命作战,并屡立战功,后来却变节投靠英军。他在美国历史上是个极具争议的人物)曾带领英军来到过这里;内战期间,“联盟军”名将詹姆斯•斯图亚特在接应罗伯特•李将军的途中也曾驻扎于此。。。在自此沿5号公路向东贯穿查尔斯城郡的沿途,会看到诸多这样有历史性标牌指示的种植园。行至“伯克莱”种植园东7英里处时,在5号公路的北边,又看到一块略显陈旧的黑白色调四方铁牌,它标写的是:格林威。“格林威”种植园,就是有着“意外总统”之称的美国第10任总统-约翰•泰勒的出生之地。

     连接两座历史名城﹑同时又是“独立城”-里士满与威廉斯堡之间的5号公路,是一条与詹姆斯河北岸平行的“主題风景路”(Scenic Byway)。它在在查尔斯城郡境内的路段,被称为“约翰•泰勒纪念公路”,这个名字的来源是显而易见的。在泰勒公路的沿途,分布着众多历史悠久的大种植园。这其中除了罗伯特•李将军家族拥有的“谢利”种植园﹑威廉•亨利•哈里森总统家族曾经拥有的“伯克莱”与“埃奇伍德”种植园,里士满城的创建者-威廉•伯德二世曾拥有的“威斯特弗”和“伊芙琳顿”种植园,及其它有着近400年历史的“贝拉艾尔”种植园及“北本德”﹑派格罗夫等种植园外。还有约翰•总统家族的“格林威”及“舍伍德林”种植园。在美国早期,沿5号公路及詹姆斯河下游的两岸,大大小小的种植园有数百座之多,它们如点点繁星构成了北美历史中最著名的“詹姆斯河种植园带”。换句话说,这一带曾经是美国人(英国籍)祖先的重要聚居之地。如今,这些保存下来的种植园大都已被列入美国“国家历史古迹保护名录”。顺便一提的是,汤玛斯•杰斐逊出生的“沙德维尔”种植园及他著名的“蒙蒂塞罗”种植园﹑还有门罗总统的阿什劳恩种植园等,也都是位于詹姆斯河流域。作为养育诸多美国总统的滋水,詹姆斯河堪称名副其实的南方“母亲之河”。

     约翰•泰勒总统出生的“格林威”种植园,位于查尔斯城郡中心的查尔斯城,这是很容易令外来人困扰的一种命名方式,就如纽约城位于纽约州一样。“查尔斯城”是“查尔斯城郡”郡政府的所在地,那里有一座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法院屋。“查尔斯城”本身并不是一座城市,也不是一个镇子,甚至还不是一座村子,它只是一个仅有一百来口人的小社区。不仅如此,在整个查尔斯城郡,也是没有一座“城市”或任何比较集中的城镇的。它5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居住着7000多人口,其中白人与黑人几乎各占一半,而这里的黑人,基本上是早期烟草种植园里“黑奴”的后裔。纵观查尔斯城郡自美国建国以后的人口历史,有趣的是,它的人口在两个多世纪来几乎没怎么增长。这种没有随着美国主体发展而发展的非常规态势,大多是由于查尔斯城郡在历史上严重依赖传统的种植园经济而造成的。

     查尔斯城始建于1619年,是美国最古老的郡制单位之一。它的名字来源于当时的英格兰王储,也就是历史课本中那位后来因暴政“上了断头台”的查理一世国王。查尔斯城早期出过一位有名的女人,她即出生于1748年的玛莎•维勒斯,也就是后来《独立宣言》起草人﹑美国第3任总统汤玛斯•杰斐逊的夫人(马莎与杰斐逊也是第三代堂兄妹关系)。1790年3月“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上任不到一年时,查尔斯城又诞生了本“城”历史上的另一位名人-未来的总统约翰•泰勒。约翰•泰勒与出生在“伯克莱”种植园的威廉•亨利•哈里森一道,使查尔斯城郡就成为历史上继维吉尼亚州的威斯特摩兰郡(乔治•华盛顿与詹姆斯•门罗)和马萨诸塞州的诺福克郡(昆西“亚当斯”父子)之后,美国实行总统制半个世纪以来第3个“出产”两位总统的郡。
 

     当约翰•泰勒公路的路肩出现“查尔斯城”的历史标识牌时,公路两旁依然是密林矮树。前行稍顷,亦会有大片平整的草地及农场,农场里有孤零零的蓄棚或漆成暗红色的小房屋。待至查尔斯城中心一条“法院路”旁的一片空地时,终于看到空旷的草坪上散落着几幢红砖红瓦的矮房屋,门口高高地飘扬着美国国旗,周边还停泊着一些私人车辆。路边的牌子显示,这些建筑是查尔斯城郡的“法院”及邮局所在地,也就是查尔斯城郡最“繁华”的地方。举目四寻,没有商店﹑没有餐馆﹑没有加有站,没有人影,除了郁葱的树林就是无尽的原野。如果抛开那些现代感的沥青面公路﹑路两旁的各种路牌和电线杆,及作为新交通工具的汽车来看,查尔斯城或许还保留着两﹑三个世纪前的殖民时期风貌。

     从查尔斯城中心向西,泰勒公路宛如一条细长的幅带,继续在空旷的原林绿野中悠远飘行。及至半英里处,在双向单线的泰勒公路北侧的水沟沿高处,出现一块儿兀立的黑白色调铁牌,这就是由维吉尼亚州“保护与发展委员会”设立的“格林威”历史标识牌(格林威-Greenway,英文原意为“林荫道路”或“园林路”)。在黑边白底的方形标识牌顶部,是一个倒立三角形,其内置圆中是维吉尼亚州别具一格的“这是暴君应有的下场”拄茅踏帝图案徽标(代伟注:维吉尼亚州的官方格言为 Thus Always to Tyrants。这句话在凯撒被刺杀时出现过;后来林肯总统被枪杀时,刺客约翰•维克斯•布斯也喊了这句话。它图案中是代表“美德”的女神,两脚踏在一位倒地的僭(Jian)主身上,他的王冠则掉落在一旁。约翰•泰勒任职总统期间,也曾被称为“暴君”,但这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这块儿编号为“10-V”的“格林威”历史标识牌上,用浑厚的黑色大写英文刻字书道:此处是1808年-1811年间的维吉尼亚州州长约翰•泰勒(注:此“泰勒”指的是泰勒总统的父亲-老约翰•泰勒)的家;他的儿子-美国总统约翰•泰勒,于1790年3月29日出生于此。

     在“格林威”历史标识牌的东边,是两扇用白色木栅栏做成的种植园简易入口。在门口的右手,有一个小邮箱,里面塞着几封信,邮箱的外面标着格林威种植园-亦即约翰•泰勒总统出生地的“门牌”号-10920(约翰•泰勒泰勒纪念公路)。一条明显带有汽车轮子碾轧痕迹的小路,通向北面一座掩映在树荫中的暗红顶白门面官邸。那是一座标准的南方殖民式建筑,它有一层半高,两侧竖立着两支“耳朵”般的烟囱。从那条500英尺长的庄园私家道路进去,沿途两边都是延伸的大片平整草地(或者说是没有种庄稼的田地),足见这座与美国有着同样历史的千亩种植园昔日的占地范围。

     美国建国那年的1776年,这座“格林威”种植园由约翰•泰勒总统的父亲-时任维吉尼亚下议院议员的老约翰•泰勒着手建造。老约翰•泰勒是的第四代英格兰移民,他的Tyler-“泰勒”一姓,出于古英语中的“客栈守门人”;另一种说法是源于Tiler-“瓦匠”。“泰勒”的北美先人,是在1645年前从什罗普郡(Shropshire,位于英格兰西部,罗伯特•李将军的祖先也来于此地)来到威廉斯堡的亨利•泰勒。从家族脉源来讲,约翰•泰勒与他之前的詹姆斯•麦迪逊(4任)﹑之后的扎卡利•泰勒(12任)和吉米•卡特(39任)等总统有着共同的祖先。关于这一点,我在“伯克莱园:威廉•亨利•哈里森出生地”一文中有谈到过“美国总统一家人”的现象。老泰勒毕业于美国早期南方政治家的“摇篮”-威廉与玛丽学院,在那里他与汤玛斯•杰斐逊是同班同学加好朋友,还有威廉•亨利•哈里森的父亲-本杰明•哈里森五世,之后他们还一起在维吉尼亚议会任职。老泰勒后来还曾经担任过维吉尼亚州的第15任州长,他的政治历程也是以后他的儿子-未来总统约翰•泰勒的追循之路。

     约翰•泰勒在“格林威”出生时,他父亲老泰勒已经是维吉尼亚州大法官了,约翰•泰勒在他兄弟姐妹8人中排第六。当时格林威种植园拥有40位奴隶,1200英亩大(5平方公里)的土地,种植有小麦﹑玉米和烟草等多种农作物。约翰•泰勒自幼有着接受良好教育的条件和环境,17岁时他便踏着他父亲的足迹从“精英级”的威廉与玛丽学院毕业。学习期间,约翰•泰勒在主教兼校长詹姆斯•麦迪逊(与詹姆斯•麦迪逊总统同名,他们二人是堂兄弟)的影响下,初步形成一些自己他影响深远的政治观念。他毕业后,跟随做法官的老泰勒学习法律,19岁时就成为了一位执业律师。在他父亲担任维吉尼亚州长期间,年轻的泰勒也在里士满开创自己的律师生涯。以约翰•泰勒的早年的经历来看,他一直是处在一种上层的政治氛围中的。那些早期开国级著名人物的耳濡目然,对他未来充当总统这一重大政治角色在心理上的已经埋下了伏笔;或许说,后来他在威廉•亨利•哈里森总统突然去世后,力排众议以总统自居,也是得益于这种心力。

     在进入“格林威”的路上,没有遇到人或车辆。在官邸的左侧,有一座很长而又破旧的棚屋,很是显眼,经年风雨,已成欲坠之势。这种格式的木质建筑,通常是大种植园用来存放粮草或马匹牲畜的场所。那座棚屋与亦显陈旧的格林威官邸,是整座种植园里最大的两个建筑物。它们都静静地矗立在这座拥有两个多世纪的历史性庄园里,任由着流逝岁月的浸刷。1813年老泰勒去世后,23岁的约翰•泰勒便继承了“格林威”种植园和里面的13名奴隶。此时的约翰•泰勒,已经是维吉尼亚下议院的一位年轻政治家了。在1812年的英美“第二次战争”中,泰勒曾组织一小队民兵装备保卫里士满城。1816年,26岁的泰勒凭着良好的社会人脉和选战技能当选为国会议员,实现了他政治层面的全面提升。就这一点来讲,约翰•泰勒与第6任总统“小亚当斯”有着颇为相似的轨迹,那就是不可忽视的“父荫”配以个人的实力。

     来到“格林威”官邸正面的草坪外时,已经感觉到这里拥有的私人家庭气息了。它旁边停泊着一辆农用的小卡车,后面的空地上也依稀可见摆放有儿童的玩具及娱乐道具。与威廉•亨利•哈里森总统的出生地-“伯克莱”官邸不同的是,这里没有任何介绍性标牌,没有访问地图,没有服务人员,更没有飘扬的国旗。如今的“格林威”官邸氛围,是彻头彻尾的一座私家宅院,因为它从1829年开始就不属于泰勒总统家族所拥有了。

     1825年的时候,35岁的约翰•泰勒当选为23任维吉尼亚州长,但那时的州长因受州宪法制约,已没有太多的实权。约翰•泰勒在任州长期间最风光的一次露面,是1826年7月4日前总统汤玛斯•杰斐逊去世时,他发表追悼会致词。1827年,约翰•泰勒又重返国会,在参议员这个更上一层的政治角色里,他任职有10年之久。在1829年他任参议员的第3年时,约翰•泰勒决定卖掉他们父子居住超过半个世纪的“格林威”种植园,重新购置一座位于查尔斯城以东3英里﹑泰勒公路南的“舍伍德林”种植园-即现在的“约翰•泰勒宅院”。自此,“格林威”仅作为约翰•泰勒的出生之地留在历史的记忆之中。

     “格林威”虽然已经更换了主人,但它还是在一个多世纪后的1969年,被列入了美国“国家历史古迹名录”之内,作为历史种植园及约翰•泰勒父子居住之地加以保护。这种保护的实质性体现,是在不侵犯现有住户应有私人权利的前提下,维持主体建筑物已存在的历史性风貌。说穿了,就是房主不能随意改动房屋的外观和破坏建筑的结构。随之而来的,还有慕名而来的各路历史爱好者不期而至的叨扰,当然也包括我。

     “格林威”的后面,是一片与森林间空地留作的后院。后院内除了一座破旧的马厩式棚屋外,还有几块儿布局成“方阵”的石头,看起来像是野餐围坐或家人乘凉的地方。后院里还有一条通往森林之中的小路,沿小路走入林间不远会看到一片空草地,空地里有一座四方形带围栏的小墓地,中间有一座孤零零的简易砖墓-这就是约翰•泰勒总统的父亲-老约翰•泰勒的安葬之地。老泰勒1811年从维吉尼州长离任后,时任美国第四任总统詹姆斯•麦迪逊提名他为联邦法院维吉尼亚地区法官(麦迪逊是杰斐逊的“门徒”,老泰勒也算是他的“师叔”)。他担任这个职位,一直到1813年去逝为止。老泰勒的墓碑上,也刻有“爱国革命者”一句,记载他年轻时曾参加过“大陆军队”的光荣历史。

     在泰勒墓地的角落,还有一个较大的砖墓,它是老泰勒的女儿-玛莎•杰斐逊•泰勒的丈夫之墓。玛莎•杰斐逊•泰勒是老泰勒的第三个女儿,也是约翰•泰勒总统的三姐。玛莎•杰斐逊出生于1782年-也即汤玛斯•杰斐逊的夫人“玛莎•杰斐逊”去世那一年,想必她的名字也是这样来的,可见当年老泰勒与杰斐逊的友谊之深。约翰•泰勒总统一生也十分敬重汤玛斯•杰斐逊,他曾在州长任内为杰斐逊的去世撰写情深意切的悼文,并以能有机会为他宣读而骄傲。与“哈里森”﹑“李”及“华盛顿”等维吉尼亚政治名门相比,泰勒父子并没有十分杰出的功勋,但他们也可归于“优秀贡献者”一列。

     从“格林威”出来,沿5号“约翰•泰勒纪念公路”往东穿过查尔斯城,约5分钟后公路开始向南转弯。此时,右手的树林的边缘出现大范围的低矮旧木栅栏,并有一条私家路通往树林深处。在路口悬挂有一块绿色的小牌子:“舍伍德林”种植园-约翰•泰勒总统的家。Sherwood Forest -“舍伍德林”,是查尔斯城郡“詹姆斯河种植园带”又一座著名的历史性种植园。

     “舍伍德林”种植园原是“伯克莱”哈里森家族的产业。威廉•亨利•哈里森在1790年时继承了它,那年他17岁,而约翰•泰勒才出世。威廉•亨利•哈里森在3年后又出售了这座当时有3000英亩大(12平方公里)的种植园,他本人则从来没有在这里住过。约翰•泰勒在多年后来卖掉“格林威”,买下此地,并把家安置在了这里。1842年他在总统任内遭“辉格党”开除党籍后,遂以英国民间传说里“侠盗罗宾汉”居住的“舍伍德林”命名了这座种植园。“舍伍德林”种植园是美国唯一一座曾经被两位没有亲缘关系的总统拥有过的私有住宅。

     “舍伍德林”官邸是由约翰•泰勒总统自己设计建造的,这是一座与“格林威”官邸相似的南方殖民风格建筑。但它比“格林威”官邸要长的多-有300英尺(91米)之长,它又长又瘦的房屋形体从空中看去像一个连字符号“—”,“舍伍德林”官邸因而被称为美国“最长的居住房屋”。一个多世纪来,“舍伍德林”种植园一直被约翰•泰勒总统的后人拥有着。现在居住在里面的,是约翰•泰勒总统的孙子-哈里森•鲁芬•泰勒,他是目前所有在世的美国总统的孙子中,最早的一个。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