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荸荠记



       我老家住在湘南中部的湘潭郊区,在当时也是鱼米之乡。当时人们都是按家族来居住。叔叔伯伯婶婶侄儿侄女都住在一个大屋里。过去的大屋还真是好,往往建成一个“凹” 字形。屋后及俩旁是小山丘围住,全面有一水塘。再往前面远处,就是一垄一垄的水田。一条小河(湘潭人常称为水坝)从南往北流去,在20里外融入湘江。所以这个老屋又称为“前坝弯" 或”泉坝弯”。

       记得儿时大多缺少营养,尤其是糖类食品。水果自然稀有。而蔬菜中的西红柿,黄瓜,等成为儿时的青睐。荸荠,优质乡下水果/蔬菜类食品,更为极品。它质脆,味微甜,汁多。小时候 到了星期六,就会到老屋去玩,记忆最深的是去已经收获的水田中,用小锄头,南方人又称为“楠轧子”,去翻开湿润的土块寻找那被农民们遗忘或粗心留下的荸荠。当看到带有蜡质的,深褐色的小磨子般的果实时,心里往往会砰的跳一下。有时估计会有一兜荸荠,就会赶紧将手中的楠轧子放下,用手小心翼翼的将泥土扳开。如果有果实的话,坚实的荸荠就会在泥土中留下模具般的圆洞,然而荸荠就一定会在另一边的土块上。洗洗就可以吃了。仍然有许多性急的孩童们,就会将荸荠在衣巾上擦擦,将外皮用牙齿啃去,然后白白的,甜滋滋的荸荠就很快下肚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