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老秃笔 原作于2006/11/02
我年轻的时候并不抽烟,也不喝酒。
在 上中学的时候,我在东直门附近一个中学就学。那时,以东直门为中心,周围几里地的几所中学的名声都不怎么好。比如,文革前有名的女二中,在文革中改成就近 入学。其结果,那个东直门中学的流氓在七十年代初期在东城区都有名的。在文革后期,不但是政府大乱,社会风气大坏,连带着,学校的秩序和学生的品质都下降 很多。我所在的那个中学,男生里,可能有三分之一的人抽烟。还有少数人偷酒喝。有时候,去同学处打牌,有人就嘴叼香烟,抽得津津有味。当然,这抽烟喝酒还 总算是个人爱好,没有影响别人。那些坏学生偷摸,打架,扎人,才更是要命的。
因为陪伴爷爷奶奶的原因,我父亲也只好同意,或者说,也无奈, 让我一人在这个地区上中学。所以,当年父亲特别嘱咐,不许学抽烟,不许学喝酒。父亲命令我不得有样学样,怕我跟不良学生学坏。这个嘱咐,现在许多人看来,好像没必要。 学生当然不能学抽烟喝酒嘛。
不过父亲虽然说不许动烟酒,他还是准许我喝点啤酒。至于香烟, 那是绝对不许的。 在高中的二年里,周末,我常常去西单电报大楼附近的晋阳饭庄和另外一个新生饭馆买散装啤酒。可以跟父亲一道喝啤酒。
大人对我信任,我自然也不会辜负父亲的期望。所以,我从没抽烟,也从没自己喝酒。只是周末去父母的居所时,才跟父亲喝点啤酒。一杯点缀气氛而已。
抽烟,在我少年时看来,是不好的习惯。烟又辣又苦。抽烟的人满身烟味和嘴味。而喝啤酒,尤其在夏天,可以解暑解渴, 凉爽舒服。至于白酒,我曾经小试过几次。每次都被呛的涕泪交加。认为那更是花钱找罪受。
这样,如果不算喝些啤酒的话,我也算是干净无暇地度过了青少年的岁月。
大学的时候,东城牛大的对面有个破烂的小酒馆。里面摆了5张破桌子,卖点炒菜之类的。这里只有廉价白酒二锅头和散装啤酒。冷盘有非常便宜的盐水花生米,小肠,蒜肠, 猪肚子等下酒菜。我常常和二个好友星期日在这个破酒店里一人出一元钱喝酒。每次,一元半买2暖壶大小的啤酒。余下的钱买点盐水花生米,小肠,三个人谈笑风生。虽然穷,可是感觉上很快乐。78-82这四年中, 我们在这个地方喝了不少次。这次回去,见到了西装先生,在喝酒时,还一起回忆起当年的牛大喝酒趣事。不觉间,一晃25年过去了。
我喜欢打排球,叁加了系排球队。和79基本系的几个哥们是球友。每次打完球,我也和他们一起去门外的酒店如法炮制。7,8个 人,围一桌,几大暖壶的啤酒放在桌上。同样还是那些盐水花生,粉肠之类的。这几位兄弟,很是爽朗痛快。他们不但喝酒,个个还抽烟。一晚上下来我常常满身烟 味回宿舍。现在有时会想起他们,还是很怀念那个年轻活力的岁月,那些正派又义气的的球友们。人在青少年时结交的朋友,不论男女老少,往往会是一生的挚友。 成年后,很难再交到推心置腹的朋友。
我后来抽烟纯是因为在美国的生活压力太大引起的。
那个时候,人也老大不小,来美也时间不短了。可是工作不好找,身份还没弄好。股市输钱一塌糊涂。身上还肩负着太座,孩子,父母的期望。心里有苦想诉,找不到人说, 也不能同人说。只好自己闷在心里。
无聊郁闷之余,就找别人要颗烟抽。 这时候,心里闷也不觉得烟苦烟辣了。抽了几次后,感觉心情有点平静下来。就索性买了平生第一盒烟。慢慢地,由一个星期抽一盒烟,增加到每天一盒烟。 这个速度很快。要不了一年就成为美国人口中的烟筒了。
抽烟和常人爱吃瓜子,喝茶,等日常习惯没什么不同。都是找点事做,享受放松一会。有人从喝茶中品出茶香,茶味,可以终身好此道。有人喜欢零食,嗑瓜子一刻不停。
这抽烟也是如此。对喜爱者来说,缭绕的轻烟也是大有说头的。
据美国人考证,世界上最早抽烟的是美国的印第安人。当哥伦布来到湄州之前,欧洲人还不知道抽烟。是哥伦布看到北美的印第安人嘴里冒出烟气,知道这叫抽烟。他把这东西带回欧洲,才有了欧洲人抽烟的新篇章。
这个说法肯定不是对的。 中国人很早就抽水烟和旱烟。可是那只能算是中国人的烟。 欧洲人不认可那是现代意义上的烟卷。现在我们平常抽的烟卷,历史才只有200年。
很可能人的基因里有这种寻求感官刺激的东西。
抽烟可以使人放松,是因为烟叶里面的尼古丁。虽然现在知道了尼古丁的化学成分和对人大脑的作用,使人上瘾,而且有害,全世界的烟民们还是乐此不疲,全然不顾据说是致命的危险,譬如,肺癌, 口腔癌之类的。北方地区的烟民们就有这种说法,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就我个人来说,抽烟可以“解乏,” 可以让人“放松” 是因为尼古丁使大脑神经活跃起来。
我感觉,抽烟最好是一个人抽。 我不喜欢跟别人一起抽,大声谈话。因为,抽烟所求的是那份安静,没人打扰的心情。一起抽烟, 注意力会放在说笑上,烟成了个象征性的东西。而自已抽烟,可以全心全意品味烟叶的味道,让头脑真正安静下来。
抽烟给一人独处提供了很好的解闷玩具。 让你干站着望天,你肯定不会干。别人看着你望天也认为你发傻。有颗烟在手里,轻烟缭绕,你看哪里都觉得自由自在,也没人觉得不对。抽烟图放松,当然要望天嘛。
我抽烟从不在别人家里或车里。怕别人讨厌。也不在自己家里抽。 怕太座和孩子受害。我也从不让烟敬烟。这害人的小礼物还是自己留着吧。
这次在北京的时候,老姐给我准备了些香烟。不过,她不抽烟,也不知道哪种烟好,索性就每个牌子各买两包。等我到家后,望着近20种香烟,我的眼都直了。
说起抽烟,我父亲早就戒烟近15 年了。老人家在60多岁退休时,为了老命和身体健康, 听从保健医生的劝告,毅然决然戒烟。看到我抽烟,老人家也只是委婉地说,最好还是少抽或不抽。老人家知道我抽烟的历史,也就不再强求我戒烟。
其 实,如果少抽些,这抽烟的习惯我还真不想改。尤其在一个人独处而天气又好的时候,抽几只烟,也真是一种享受。夏天的晚上,一人坐在屋前的坡上,点上烟,看 着来往的车辆,看着夜空里的星云变幻。冬天的下午,坐在后院的草坪摇椅上,享受着和熙的太阳光。每天早晚上下班的路上,一边听着音乐,新闻,一边抽着烟, 慢慢地随着车流在高速上挪动。在室外酒吧,喝着凉啤酒,悠闲地抽颗烟。在等着儿子的空闲时间,抽几颗烟。甚至,跟老婆闹不愉快,自己一人躲出来,抽颗烟消 消气。连续工作时,停下来抽颗烟,更可以让人小息放松一会儿。
办公室里有几个烟友。常常一块儿出去抽支烟。间或大家也谈到要不要戒烟。结果,发现大家一致认为,可以少抽,不可以不抽。我的口头语,人生就剩这么点乐趣了,还不让我们享受一下? 有时,我因为上下班路上抽烟太多,就在白天少抽些而不跟他们出去。几个人总要问,难道你要戒烟?抽来抽去,几个人相互借烟抽, 谁想戒都不可能。 话虽如此说,想不想戒烟还是自己的问题。
在 北京时,发现北京所卖的各地卷烟名堂太多。比如,有种中南海牌,号称低焦油,低尼古丁。可是抽上去,那才叫一个无味,简直就是白开水。熊猫牌,据说是国内 高级烟。抽了试试,口味太淡。云烟是比较好的,味足味正,不冲脑袋,不呛人。有种烟卷,号称使用等离子技术过滤嘴。是世界上最好的“干净”卷烟。 还有种烟,居然是糁合了中草药, 号称可以醒脑提神,有益健康。 嘿嘿,这吹牛皮的烟雾可是真不是虚的。 只是,我抽烟干吗要糁和中草药啊?
另一个发现,北京买的所有香烟的包装真是一流的。以前,国产烟的包装很土气,简陋。现在,国产烟的包装绝对是一流的。什么激光防伪标签,透明防潮纸,印刷精美的硬纸盒,拿出来很好看。而美国这里的,不论是万宝路,还是别的品牌,都无法和国内烟比较。
一 个好的现象,外国产的烟草,不再是时髦,名贵的象征。早年我因为工作关系,常常可以买点外面买不到的洋烟洋酒。八十年代初的北京,洋烟还是算贵的东西。有 回,出差回来,给老爸买了条万宝路。他拿到单位,被同事一抢而光。别人给他扔下一大堆前门,牡丹作为交换。这回,我带回去的万宝路,根本没人在意。这让我 很高兴。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后,不再盲目崇洋迷外。
简而言之,抽烟虽然不是个好习惯,我还是主张适可而止,不必强行禁烟。
在秃城这里,所有的公共场所, 办公大楼一律不许抽烟。有很多饭店也效法而禁烟。上班的大楼门前也禁止抽烟。把抽烟的地点划在车库里的角落。在冬天的时候,我们烟客们还得冒着冷风,哆哆嗦嗦地抽烟。别的人可以站在楼前说笑,就不许我们抽颗烟安静地呆一会儿?这是不是一种歧视?看不起我们烟客?
烟雾缥缈间,我已从一介少年不知愁、到人到中年多少愁。现在则是知天命乐而忘愁。人生怎么都过了,何必非要跟自己过意不去,没事找事,没愁发愁昵?
所以,又不开心的时候,点颗烟抽, 让不快跟着缭缭烟雾而去。剩下的,就是重新回来的好心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