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了《American Sniper》,纯粹因是奥斯卡提名影片,陪LD一起看看而已 (LD原说我会不爱看)。 开始觉得故事不如《Imitation Game》, 但看着看着被吸引,尤其被结尾所震撼。 影片最后的一个镜头: 男主人公Chris 的太太,驻立在自家窗口,久久地凝视走出家门坐车而去的Chris 。 银幕打出字幕: Chris Kyle在帮助退伍军人时被杀去世,电影咔嚓接束 。
Chris,1000多天的狙击手生涯, 没有被枪林弹雨击中,最后却倒在身患战争综合症的战友脚下。 我的心被猛地被撞击了一下。 鼻子一酸, 眼泪无声地流下。
Chris 长在德州, 从小不仅被父亲教授射击猎鹿,还被灌输“保护弱者”的做人原则。 一次弟弟在学校被同学欺负打得鼻青眼肿, 晚餐上,父亲对Chris说(大意), 这世上有三种动物,受欺负的羊,欺负羊的狼,和保护羊群的羊(?)。 我不允许你成为欺负羊的狼, 但如果你弟弟被欺负,我授权你反击。 这段话对Chris的影响是终生的。
正当他与迷人的姑娘热恋,喜结连理时,从电视中看到美国世贸大厦被攻击倒塌。 一腔热血涌起,毅然决定应征接受特种兵训练,最终成为美国海军狙击手,开赴伊拉克战场,任务是保护巡街的美国士兵。
精湛的射击技巧,让一个个敌人在Chris的枪口倒下。 但他并不是杀人狂, 他杀人是为保护战友。 一个拿着火箭筒的男子毙命于Chris的枪下,一旁坐着发呆的小孩从男子身边拿起火箭筒,跌跌撞撞地往前走了几步。 放下武器吧,Chris喃喃低语,极不忍心射出那发子弹。 孩子最终放下了火箭筒, 我也放下了悬着的心。 但战争是残酷无情、你死我活的。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一位母亲塞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反坦克手榴弹,Chris希望孩子拒绝,但在孩子拿着手榴弹跑向美军坦克的瞬间,他没有怜悯,没有犹豫,及时地扣动了扳机。 在孩子被一枪击中倒地时,我心底在喊: “谁之过?“!
第一次从伊拉克回家,看到新生的儿子。 小小婴儿被高大魁梧的他抱在怀里,犹如一片挂在大树上的树叶, Chris同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无比欣喜。 但他心系战场,看的电视仍是战争的画面。 不久,他重返伊拉克。
Chris深爱着妻子和儿女。 当他看到女儿在婴儿室陶陶大哭而无人照顾时,无助又愤怒的表情神如一只被关在笼中的狮子。 但是,见身旁战友不断在伊拉克的一位优秀狙击手枪下受伤与牺牲时,Chris的保护弱者意识让他义无反顾, 第三次、第四次重返伊拉克,为保护战友, 为战友复仇, 直至在1.5(?)英里远距离击中那位伊拉克的狙击手为止。 当他用颤抖的声音对电话中的太太说,这次我要回家了,我甚至以为他负伤了。
与战死疆场的战友比,能平安返回温暖家庭的Chris无疑是幸运的, 但他身上同样有着未愈合的战争创伤。 与太太对话时,脑子走神而心不在焉; 面对关闭的电视机时,耳边响起的是枪声炮声; 休闲烧烤时,一条嘻戏的狗,会让他重温昔日的画面,有着狗扑向小孩的幻觉而想与狗奋搏。
Chris,四次上战场,狙击了160名敌人而毫发未伤; Chris, 在1英里多的远距离让敌方狙击手一枪毙命; Chris是一个传奇! 但就连这位传奇人物,最终还是无法享受普通人的生活,永远地消失在终日盼他回家团聚的太太的视线之中。
影片令我心灵震撼的, 一是伊拉克的妇女儿童不惜生命的参战方式。 在战争中长大的孩子,心中播下的仇恨种籽终究要发芽的。 冤冤相报,永无止尽。 二是战争的残酷性,不仅局限于新闻中看到的将士裹尸沙场,建筑毁于旦夕瞬间的画面,还有很多很多我们看不见的影响着战争双方、无数普通百姓家庭的战后应激综合症(PTSD)。 据统计,四分之一的海湾战争参战者都患有战后应激综合症,这还不包括受他们影响的家庭。 而伊拉克将士的伤与死,仇与恨, 更是无法估量。
真心希望决策者做出战争决定时多想想, 这世上难到真的没有比战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
盼天下永远和平!!!
谢谢观看! 新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