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机场礼品店购买日本电饭煲的中国游客
1999年,朋友结婚,在考虑了数天之后,就去大阪的电器街购买了一台厚釜的电饭煲送给了他们。因为朋友有胃病,希望能吃到像以前用铁锅煮出来一样香甜的米饭。现在,中国游客去日本旅游带回家的高级电饭煲已成重要的礼品。
这对约占全球产量70%的中国电饭煲生产商而言,不能不说是个讽刺。
日本在上个世纪50年代研制出第一台家用电饭煲。随着日本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新兴国家制造业的崛起与竞争,日本电器巨头们发现,如果产品只是在原地踏步、不思进取,最终结果是要被中国产、韩国产的电饭煲击败。
1999年曾经对日本与中国的电饭煲行业进行过调查。当时中国产的电饭煲以简单、价廉、耐用等作为宣传,席卷了世界的电饭煲市场,几乎占领了所有中低端的电饭煲市场。而日本厂商为了与中国竞争,也把普通电饭煲的制造迁移到了中国。日本制造商在放弃了中低端市场的同时,把目标都瞄准了电饭煲的高端市场。
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才是生产的动力。要做成好吃的饭有三大要素,也就是“米”“水”“火力”,其中“火力”是关键,是做“好饭”的窍门。当时每个公司都有一个目标:3-4年作为一个新品推出周期,推出一个新品种投入市场。在研制过程中,很多公司发现了“火力”是做饭的关键因素之后,就开始在电饭煲的加热方式上进行改良。最先发现的是IH(induction heating)电磁诱导加热技术,这种加热技术可以使电饭煲的内胆受热均匀,使米粒之间能够保持平衡,最终获得柔软的口感。
就在发现这个IH技术同时,一位日本工程师又发现,电饭煲的内胆也是一个对“火力”有决定性影响的部件。起因是当年他回到乡下扫墓时,正好看见有人在使用大铁锅烧饭,烧出的饭有一般电饭煲内胆没有的饱满。他回到公司以后,就尝试用厚的铁质内胆烧饭。这样做出的饭味道很好,可还是有缺点,就是会有锅巴的产生,如何解决这个沾锅的问题,又成为前进路上的一道障碍。这时不沾锅技术正在被逐步推广与采用,在一种金属表面涂上一种特殊涂层,能够解决铁锅沾锅的问题。
电饭煲内部结构
在日本电饭煲制造商不断推出新品种的同时,中国电饭煲制造厂商却没有把量的优势化为质的优势。根据笔者的观察,在1999年时,中国制造的电饭煲还是基本保持不变的铝胆,以上下分离式电饭煲为主,虽然有些改良品种问世,但还是简单的薄型内胆电饭煲。当时观念是只要能做熟饭就好,至于在“火力”上的钻研、研究与投入远远不如日本的同行。
一位参与开发新型电饭煲的日本工程师说,一个新型电饭煲从研制开始,到最后定型大约要用掉2吨大米。只有把米的特性、电饭煲的特性研究透了,才能进行新产品发布。松下公司在研制新的内胆时,几乎使用了所有的金属,铝、金、银、白金等,最后发现铜的导电性非常好,如果与IH技术配合,效果几乎完美。但是如果内胆全部使用铜材,成本太高,这样就需要在工艺上变革,于是采用了电镀工艺,把铜电镀到铁的表面,以便达到铜锅的效果,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最终获得与赤铜锅一模一样的效果。这也成为松下高级电饭煲的一种标志产品(非常受中国游客欢迎的品种之一)。
几乎每一家日本制造商的电饭煲发展历史,都是一种挑战极限的历史。
高级电饭煲最初只是供应日本市场,可海外观光者到日本也发现了这么好的电饭煲(当时前往日本观光者,以高收入者为主),于是在回国时,就顺便买一台作为自用或者礼物。当时生产的电饭煲都是日本电压(110V),很多人买了电饭煲,还要买变压器,很不方便。不久制造商发现了问题,很快多种电源对应的电饭煲被推出,使得购买者无后顾之忧。甚至有的地区还有喜欢吃锅巴的,所以日本制造商特地开发,锅巴电饭煲也就顺其自然地面世了。顾客的需要是制造的动力。
面对来自海外的廉价产品,日本制造商都知道,一味地进行价格战,最后不但不会战胜对手,而且也会拖垮自己。只有真正掌握顾客的需要,把自己产品与对手产品区别化,提高自身产品的内涵,增加附加值,这样才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以量取胜,或者以质取胜是不同公司的不同经营策略,但最重要的是以客户需要为基本,这才是最根本的。
《中国新闻周刊》总第695期 文/桥本隆则
中国游客因购日本电饭煲甚至致延误起飞
从日本飞往中国的飞机上肯定可以看到抱着好几个电饭煲归国的中国游客。
其实,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饭煲生产国,单价一般为人民币100元到200元左右。然而,中国人在日本购买的高级电饭煲的单价为4到5万日元(约合2500到3000元人民币)。
价格相差如此悬殊,中国人为何还要专程从日本购买呢?日本电饭煲到底魅力何在?
日本的电饭锅主要为IH(电磁感应加热)式电饭锅,内胆采用高级材料制成,调控压力、利用高温蒸汽等煮饭方式上凝结着各种高端技术。日立电器的“压力&蒸汽真空热封”系列电饭煲便采用了“土灶”原理利用高温来煮饭。东芝电器的“真空压力灶锅”据说可以将陈米煮出松软香粘的口感。三菱电机的“本炭釜”在煮饭时基本不冒蒸汽,可根据米品种的不同自由调节自己喜好的口感。
一名来自上海的男性公司职员购买了2个约9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490元)的电饭煲,他说:“一个是送给熟人的,另一个自己用。”从杭州来日本做生意的谢利忠则为自家买了一个约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050元)的电饭煲,他说:“我每次来(日本),熟人都会拜托我买一个,这已经是第7、8个了。”礼品店的一名店员说:“目前为止看过最多的是一个人买了6个。”
另一方面,还发生了一些令人困扰的事态。因为放入纸箱中的电饭煲有时放不进飞机内的行李架内。某航空公司员工谈到:“有时在登机口需要把电饭煲从纸箱中拿出来,数量太多的话机舱内就没有放的地方了。”据说还出现过不得不重新装载乘客行李,导致飞机延误的情况。
机场方面向顾客呼吁:“有可能无法带入机舱内,请一定要在登机口让机组人员进行确认。”
《朝日新闻》
相关文章:
遥望故国
中日两国
有关日本
中国人春节期间在日本扫货排行榜(图)
马桶盖后面的消费烦恼
花期将至:日本各地赏樱日程预测图
为什么中国的物价比日本贵
微博上发现:中国游客去日本要买的12种药品
访日与反日一样汹涌 中国访日游客时隔两年再创新
中国游客在日本最喜欢买什么?
游客大过天 读领事馆两篇告示有感
从图表中看到中日两国最真实的差距
日本连续23年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
中国的“地沟油”与日本的O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