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认识柴静. 朋友转发了这个纪录片是我第一次“看到”她. 知道她. 看完纪录片,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私人..可能吗?她采访的那些人,都是有头有脑的,如果没有政府支持,怎么敢出来说话。其实官员基本清楚雾霾来源,但北京市长都不敢直说。由个人记者揭开这个盖子应该是一种策略吧。柴静的那些数据应该在有关部门堆着都快下出崽了,却偏要用这种手法说出来. 这里是纽约时报的报道. 我转载以下只是展现一个观点,供大家参考.
以下转载 文/沙小皮视觉志原创文章 同享。
又一次站上神坛,这应该不是柴静想要的。带着好奇、压抑、震颤的心情看完了100分钟。一个具备专业媒体人素养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妈妈,花费1年时间,耗资百万,查找大量翔实资料,寻访多位专家和官员,并到曾经历过中国目前污染现状的多个国家实地探访,一系列看似耸人听闻的数字画面告诉所有人:你我若再不行动,都会死在雾霾里!
不论这个视频的出发点在何处,它过亿量级的传播,对于提升中国人的环保意识是一个里程碑级的事件。如果你认真看了这个片子,就会发现这个片子的主角并不是柴静,而是那些在我国各地,被各种无力感笼罩的老百姓和环保局的干部们。柴静只是一个冷静的记录者,她站在雾霾中,记录下的是环保立法和执法的种种无奈。这个片子给我带来的更多的是观点的颠覆。
在此之前,人们关于环保的讨论都停留在要发展还是要环保的“二选一”的简单思维上。而看完纪录片,你会发现一个和以前都不一样的结论:经济发展当然有代价,但是代价不应该这么大;工业化当然会带来污染,但是污染不应该这么严重。
从纪录片里就可以看出,在很多方面,我们远远没有做到我们这个发展水平所能做到的最好,很多设备、技术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我们都有,但就是做不到位。从国家到企业,我们的环保意识是极度缺失的。昨天,我在看这个片子时觉得中国还有救,但是今天看到一些评论却觉得中国完蛋了,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你谈环保的时候他在看生孩子。
今天上午开始,朋友圈里的风突然开始转向,柴静的私生活被扒出来。高龄产妇、抽烟、开大排量车,美国等等关键词充斥。这么用心做的纪录片,很多评论却是集中在对柴静私生活和片子瑕疵的议论上,而不是对雾霾的讨论上。
那些说片子没有触及深层原因的,现在正是你们站出来写长篇深度探讨文章的时候。那些说片子论据有谬的,现在是拿出科学证据让公众知情的时候。一个席卷全国的热点事件,让严肃的环保讨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关注度,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搭顺风车做多少有意义的事情啊,而你却在扒人家的私生活?中国的问题,很大原因就是,不做事的人对做事的人指手画脚。
她作为一个公民,用实际行动去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她做的这一切是有益于环保有益于大家,她让我们看见了,让国家领导层看见了,造成全民讨论,引来全国注视,这就是它的最大价值,她完成了使命。即便她真的如你们所言不堪,那!又!怎!样!套用经济学之父斯密的一句话:屠户、酿酒师和面包师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但他们也因此满足了公益。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们看的是穹顶之下,您看的是柴静。这一刻,请让柴静这个名字消失。
把注意力投向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因为,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每一次呼吸,都在滑向疾病与死亡。有人说,一个片子能够解决那么多问题么?显然不能。它不能赋予环保局权力,不能搞掉威胁断供的国企,不能让那些得了癌症的人们复活。但是它能叫醒很多人,而这些人的影响力会像星星之火一样,一点点的把能量真正落实在解决雾霾的问题上。这是雾霾问题的解决之道。这是让我们的下一代不用再像纳粹集中营的囚犯一样被关在毒气室里的解决之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功夫》里面周星驰被火云邪神打凹在地上,还捡根小棍敲火云邪神。是不是觉得很可笑?打不过是一回事,但是打不打又是一回事,就算力量悬殊,力量微薄,但是态度要拿出来。
就算是只蚊子,我也要叮你一管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