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剜烂苹果’ 引來唱和

打印 被阅读次数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上午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习近平又說:“文艺批评家要像鲁迅所说的那样,做到‘剜烂苹果’的工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不能因为彼此是朋友,抹不开面儿。

      10月21日上午,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研讨会”,研究院院长范曾教授主持会议,教授及兼职教授与会并踊跃发言。

       与会教授指出,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振聋发聩,指出了文艺工作者的历史担当和时代责任,并从文艺的本体内容和文艺的创作主体,即文艺是什么、什么是文艺人作了全面阐述;对“真”、“善”、“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作了精辟论述,指出文艺家的创作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大家一致认为,总书记的讲话既高屋建瓴,又切中文艺规律,要言不繁、气宇轩昂。总书记在充分肯定以往成绩的同时,又敏锐指出了文艺界现存的诸多问题,对文艺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范曾指出,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新时代的文艺,要吸纳中国和世界的优秀经典;新时代的文艺家,既要有上迫云天的鸿鹄之志,更要有脚踏实地的创造精神,爱人民要爱得深切、真挚。表现人民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首要任务,要使中国当代文艺从“高原”走向“高峰”。北京大学作为一个文化的重镇,要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自己的使命。会上,教授们限韵作诗为贺。
范曾等九位教授的和诗計九首:

〈七律读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座谈会讲话〉,范曾
 
皇图八万沐初阳,耸嶽奔川隱佛香。
 
早觉神州辞厄运,欣迎大塊著文章。
 
龙吟昊宇当非昨,凤择高枝胜往常。
 
妙笔丹青轮斫手,挥鞭电掣向康莊。

 
〈和十翼师七律〉邵盈午
(按,范曾,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
万物壬林幸沐阳,满堂同醉墨华香。
 
春池绿草萦新梦,睿智雄图焕旧章。
 
鼎革亲传列圣意,劳谦终卜贵知常。
 
会看周道真如砥,揽辔驰驱向榘庄。

 
〈依原韵和范曾先生〉郑福田
抱沖持节向朝阳,荡荡无私奉瓣香。
 
骚雅及今闻鼓角,山川从此待文章。
 
心随大国神行远,赋咏三邊風化常。
 
浩莽潮音花若海,缤纷兆万是康莊。

 
〈原韵奉和十翼恩师〉 刘波
文苑尧天有艳阳,奇花竞放满庭香。
 
兰芳不费谬悠说,大块应留绝妙章。
 
远避时流唯抱节,孤踪古道在知常。
 
传情国礼感心意,写出逍遥化蝶庄。

 
〈依范曾先生原韵奉和〉万俊人
 

金秋帝庙正高阳,领袖群贤话艺常。
 
十翼终能凌昊宇,百花竞放蕴幽香。
 
国中维命开新道,贞下起元换旧章。
 
一代天骄承大梦,千秋伟业向康庄。

 
〈步十翼恩师用原韵〉连贯怡
京城十月見秋阳,快意悠然椒醑香。
 
为有旧邦开盛世,共襄新命出华章。
 
心忧社稷无穷事,志在苍生是道常。
 
更待整裝追巨擘,前程遙看足康莊。

 
〈和范先生诗步其原韵〉朱彦民
 
博雅未名傲秋阳,叶黄木紫丹桂香。
 
躬逢赤县遵皇则,欣感艺坛谱锦章。
 
七二贤能喻正道,三千文史阐纲常。
 
汉唐盛世期重见,大美通衢是彠庄。

 
〈奉和范曾先生诗〉周建忠
十月天高正艳阳,桂花流溢满城香。
 
中兴可待承明主,艺苑还应别旧章。
 
诗礼传家宗国学,宅心为国岂寻常。
 
躬逢盛会临沧海,愿列门墙自肃庄。

 
〈和范曾先生诗用原韵〉 薛晓源
太平气象上嵩阳,文苑盛情传异香。
 
早叹曠原期绝巚,共登峰岫思华章。
 
能辞媚俗驱陈腐,力导崇高守道常。
 
更喜曙光冲晓雾,堂堂精爽照康庄。


         厦门大学的谢泳得知范曾和九位教授和诗向习总书记的讲话表态之后,作了“请读陈寅恪1965年诗《高唱》”:

      作者(谢泳)按:偶然在网上看到范曾先生和九位教授的诗,后又读《环球时报》时评,才知此事在微信中广为流传。忽然想起1965年陈寅恪的一首绝句。下面是前年我发表过的一则解陈诗的小文,有趣的是当年山东大学《文史哲》刊出的恰好也是九位教授的诗,历史真是惊人相似,所以陈寅恪不过时。

陈寅恪1965年诗:《高唱》:
高唱军歌曲调新,惊回残梦太平人。
如何鹤发开元叟,也上巢车望战尘

胡文辉解为当时知识分子参加备战运动和反美示威(《陈寅恪诗笺释》下卷第1285页,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似可商。

陈诗妙处即在今典,只要一寻得今典,解释起来即非常简单,但如何寻得今典,则要对陈的交往和丰富内心世界有深刻理解。最早解陈诗的余英时,早年即把握此点,一般大方向不错。胡文辉解陈诗最用力,也常有极为精妙处,凡与陈内心相合的解释,均可成为确解,反有偏离,则去诗意较远。

此诗是批评山东大学名教授高亨(陈寅恪的旧日学生)的。

     1964年,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组织了一次“笔谈学习毛主席诗词十首”活动。高亨参加了,并写了有名的《水调歌头》一首: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
唤醒蛰龙飞起,扫灭魔焰魅火,挥剑斩长鲸。
春满人间世,日照大旗红。抒慷慨,写鏖战,记长征。
天障云锦,织出革命之豪情。
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什,未有此奇雄,
携卷登山唱,流韵壮东风。

    高亨把此词连同一张恭贺春禧的短函,寄给毛泽东,后收到了回信,回信类似于毛早年给朱师辙的信,此不具引。此事在当年学界广为人知。

《文史哲》杂志组织这次讨论,共有山东大学九教授写了文章,他们是萧涤非、蒋维崧、高亨、黄云眉、殷孟伦、徐文斗、孟广来、孙思白、高兰(《文史哲》1964年第1期)。

    高亨1927年从清华国学院毕业,也是陈寅恪的学生,所以陈有此诗,知此今典,此诗即不需再解。陈诗即针对高亨《水调歌头》而发的感慨,“诗题多有深旨”,“高唱”是习语,但别有深意,一语双关,即“高亨唱”的简说,再暗合“携卷登山唱”;高词写兵写战,所以陈诗才有“军歌曲调新”一语,陈诗机巧于此可见。此诗可与另一首陈诗《贫女》对读。

       按,1954年,陈寅恪另有诗句:“座客善讴君莫讶,主人端要和声多” ,批“一言堂”。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