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花寂

嬉笑胡诌,猪之谓也。切勿转载,敬请谅解。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岩花寂
晚饭后,撑得慌。先去健身房,板一会儿命。回来后,研得一砚好墨,开始练毛笔字儿。有时顺手了,写得高兴,胡乱划上个把小时,也是有的。要是手腕儿别扭,不一会儿,便烦了。那时,定要没事找事的。
最近找的事,是听浙大董平教授,讲王阳明。读初中时,老师说,王守仁(号阳明)是唯心主义典型。彼时,唯心二字,便代表反动。后来读明史,对阳明先生多些了解,才知其乃大明四杰之首。毕竟碍于先入之见,又囿于史料,对阳明先生,仍知之甚少。听了董教授的讲解,才真正认识到:阳明心学,对于中国哲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确是划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其实,古今中外,唯心观念,不绝于典籍。儒家仁义礼智信,皆出乎心。道家说:“天地一指”。佛家也讲,佛在我心。西洋笛卡尔,因名言“我思故我在”,被尊为西方唯心学始祖。历来,唯心对立于唯物。唯心者,迷信也。惟有唯物,才是客观、科学、公正。
阳明心学,也备受诟病。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那段岩花公案。某日,阳明与友人,吃过饭,撑得慌,去游山。友人指岩石上,明艳的一朵黄花问:“此花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阳明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既看此花,花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心外。”这段公案,深藏着阳明心学的精髓。庄子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阳明先生把唯物与唯心统一起来,认为:心明于物,又高于物。物未入心时,心与物皆处于寂然。一旦入心,便豁然明朗。物存于心动,心念于物在。万事万物,均系于一念。

  
阳明心学,重在知行合一,此乃沟通许多人生因果的桥梁。如:常付出,福报多;常感恩,顺利多;常助人,贵人多;常知足,快乐多;常分享,朋友多。心系于事,心态是因;起心动念,自有果报。

    就像朱之谓,心系型男,常去健身房(没用,中部照常崛起);心系书法,常练毛笔字(也没用,老不长进)。

灜客 发表评论于
日本的文化人对近代中国的学者只认王阳明一人。王的【格物致知】、【学以致用】的思想是开天辟地的,在他之前与之后的学者忙于考证,以及做八股文,理论不联系实际,使中国在近代落伍。可惜,王阳明一人是人单力薄,无法力挽狂澜。日本人后来发现欧洲人的思想与王如出一辙,也由此【脱亚入欧】,使国家成为现代强国。
泰傻 发表评论于
嗯,饱了,暖了,闲了,开始进行精神层次的呢喃了。
cxyz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
cxyz 发表评论于
物存于心动,心念于物在。
欢喜初心 发表评论于
三藏法师玄奘在唐代立法相唯识宗,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不过这与精神本体论还是有区别的。阳明悟的心学还是蛮深的。

此文可参考: http://www.baohuasi.org/e_book/xz-10841.pdf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