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离家去上大学后,退休就成了经常提起的一个话题。家里比以前安静了,生活比以前轻松了。星期天的下午,坐在树荫下,泡杯茶,抱本闲书,凉风习习,鸟语花香,惬意而又悠闲,只希望星期一不会到来,日子就一直这样过下去。又有时到外面闲逛,渔人码头,纳帕酒乡,海边的卡梅尔。看到葡萄园静谧安详,教堂古朴优雅,温煦的阳光下花草植物们不紧不慢地生长,就想到跟眼前的情景相比,办公室的生活是多么地匆忙,凌乱,冗杂。如果明天就提交辞职报告,从此在家里过神仙一样的退休日子,生活将是多么地舒心适意。
当然我也知道,事情绝不是这么简单的。逃离职场,回归家里,读读闲书,写点东西,种种花草,修身养性,这个想法其实早就有过。跟过去相比,今天或许条件成熟了一些,毕竟再过三年女儿就会从那所昂贵的大学毕业,我们就完成了养儿育女这一人生大事。但即使那一天真的到来,我到底是会快刀斩乱麻,毅然决然,壮士一去不复返,还是会瞻前顾后,缩手缩脚,顾左右而言他,说实话我还真不能确定。
这就牵涉到“上班到底是为什么”这个近来经常思考的问题了。上班到底是为什么呢?最容易想到的,最简单、最直截了当的回答当然是赚钱谋生,养家糊口。对有些人来说这也是上班的唯一目的。我不太愿意相信这是我上班的唯一目的,但不管怎么样,这一定是我上班的主要原因之一。我自认为不是一个很物质的人,但我也喜欢过舒服日子,不喜欢精打细算,抠抠缩缩,捉襟见肘。而自己的物质生活,永远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到底能不能下决心离开这份工作,放弃这份薪水,取决于工作挣来的钱,和不工作换来的自由之间的价值对比。
这些年里,因为边际效用递减的缘故,收入的重要性在逐渐降低;而由于人生的积累,兴趣爱好的发展,对健康的重视,生活品质的提高,自由的重要性则在逐渐提升。我猜退休这个话题之所以被提上议事日程,就是两者的力量对比快要达到平衡的结果。除非我是个隐藏很深、连自己都没有觉察的守财奴,因此永远无法自觉自愿地放弃那份薪水,只能一辈子劳劳碌碌;不然的话,过去几年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个平衡终将被打破,自由的重要性终将压倒收入,退休就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
但这就牵涉到上班的其他目的了。我们都是在名利思想的熏陶下长大的,都希望有一份可以让自己名利双收的事业。而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份事业就是工作。即使这份工作并没能让自己名利双收,不一定跟自己的人生理想完全吻合,也没有让自己热血沸腾,全情投入,甚至只是一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也还是体现自己社会价值的最主要甚至唯一的途径。退休意味着放弃事业,这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决定。
对我来说,上班的价值确实超越了养家糊口,但主要不是因为我的工作对社会的贡献,而是因为工作给我带来的个人的成长。我相信我的工作对社会是有贡献的,但在今天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的现代经济中,我们的工作的社会价值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比如一个木匠做成一把精美的椅子之后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现在的上班族就很难找到,相比之下个人的成长反而不是那么虚无缥缈。因此,当我要从工作中寻找意义时,宁愿把注意力放在个人的成长上。
在心情比较灰暗的时候,我觉得工作给我带来的个人成长是很有限的。自从开始工作以后,人生的梦想好像就越来越渺小;做的工作不像学生时代那么高级深奥,共事的人也从象牙塔里的精英变成了一般普罗大众。但平心静气的时候,我必须承认上班还是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的。如火如荼似过江之鲫的新技术我倒不是那么感兴趣,但开发错综复杂的大型产品所需要的组织,沟通,分工,配合,虽然理论性不很强,不够抽象,使用的数学工具(如果使用数学工具的话)不很复杂,懂的人似乎比较多,其实经常是很大的挑战。在做人的艺术上的成长就更不用提了。如果不是在公司里摸爬滚打,我可能还是毕业时那个羞怯的小女生,一味地谦虚和气,永远在怀疑自己的决定和判断,最怕旁人不赞同、不喜欢我,碰到讨厌的人和事只能在家里生闷气,遇到复杂的问题就束手无策。
工作尤其顺手的时候,我甚至会自我膨胀,以为我卓越的组织才能,清晰的表达能力,精确的头脑,缜密的思维,还可以进一步得到发展,我的潜能还可以得到释放,我的成长还应该一直继续下去。但古人告诉我们,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西方人也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固然好,但一想到清晨摸黑起床,睡眼惺忪、蓬头垢面地参加电话会议的狼狈,半夜为工作上的棘手问题操心,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辛苦,我又会跟自己说,算了,别跟自己过不去了。况且有些根深蒂固的毛病,不管怎么千锤百炼,恐怕都没有办法根除,而且有很多因素也不在自己的掌控之内。
于是,这一场拉锯战也还在进行着。看近来的感觉,懒惰似乎占了上风。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这一对平衡也将被打破,退休也就指日可待了。
但这就涉及到上班的第三个或许也是最重要的目的——或者说上班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好处——了,因为到了人生的这一阶段,金钱和事业的重要性都慢慢降低,我们最关心的话题,变成了快乐。
上班是否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回答应该是肯定的。这个快乐的来源之一是社交。人是社会的动物,需要与人沟通来获得心理的平衡。与呆在家里相比,上班见到的人自然会比较多。在咖啡角、走廊、洗手间遇到熟人,有时候还会停下来聊天,偶尔也会聊得有些意思。中午一般会和同事一起吃饭,有时候会谈一些有趣的话题,谈得高兴的时候,也会火花四射,忘乎所以。即使是和同事一起开会,谈工作,也有心有灵犀,开怀大笑的时候。这些社交质量不一定最高,却不用额外花费力气,自然而然就会发生。如果没有了上班的机会,家里没什么人,所有的社交生活都要自己刻意安排,我又不是一个活跃能干的人,恐怕一不小心,就会把自己孤立起来,关在家里,变成一名郁郁寡欢的宅女也说不定。
上班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另一条途径跟前面谈的个人成长有关,但又不是一回事。工作上很多琐碎的小事情都是可以给人带来成就感的,而因为职场是一座舞台,有观众,音响效果好,有时候聚光灯还打在头上,成就感还会被人为地放大。不管是早上收拾整齐,神气活现地走进办公室,还是送出一份考虑周全、措词准确的备忘录,开完一个不全是浪费时间的会,左右为难之后做出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决定,都可以让我们有点志得意满,日子也因此增添了几分滋味,像一盘食物浇上了麻辣香料。这种成就感跟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当然不能相提并论,甚至不一定比得上一个木匠做好一把漂亮的椅子,但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获得,只要一点小小的努力,就立竿见影,论性价比很多别的活动都比不上。
当然上班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填满了一天的时间,让我们没空胡思乱想,无病呻吟,徒生烦恼。对那些喜欢胡思乱想,无病呻吟,徒生烦恼的人来说,这一点可能也至关重要。
而且,我还有一个猜想,就是上班提升了周末或其他不用上班的时间的快乐。物以稀为贵,什么东西都是得不到的时候最好。金钱的边际效用会递减,自由的边际效用也会递减。周末的时光妙不可言,但全部日子都变成了周末后,周末的滋味儿恐怕也会打折扣。上班有时候确实不招人喜欢,甚至会给我们带来痛苦,但也许是一剂让我们保持对平淡生活的热爱和新鲜感的苦口良药。也可以说是一种自虐吧。自虐虽是病态,却可能有它的道理。因为自虐之后人们才更能体会平淡的东西带来的快乐。
所以,内心的挣扎还在继续着。天平一会儿偏向这边,一会儿又偏向那边。但我想在不久的将来的某一天,我还是会做出退休的决定的。生命一天天地短促,自由自在的生活只会越来越有吸引力,我们只会越来越愿意把时间花在那些让自己的精神得到安慰、身心保持健康的事情上。其实也不算退休,换一种生活方式而已。我的人生理想是活到90岁以上。如果这个理想得以实现的话,生命差不多刚刚过去了一半。在这个还相对年轻的时候,就翻来覆去地想上班到底是为什么,为退休做理论上的准备,大概也是一种幸运。我喜欢的诗人Robert Frost在The Road Not Taken中说,旅人在林间行走,来到分岔口时,只能选择两条岔道中的一条。而一旦做出了选择,便永远不可能知道另一条路边会是什么风景了。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岔路口,都做出了某种选择,因而来到了人生的这一个地方。如果我们一直好奇,选择了另一条路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现在我们也许有了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