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文化但不是科学
如果您还保留着一个20多年前的“大哥大”,这也许是个不错的怀旧收藏。
但如果您现在当街从包里掏出这个砖头大小的手机打起电话来,那是会把人吓坏的。
文化和科学在时间特点、形式特点上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
从时间特点上来说,文物、文化,往往越古老越有历史人文价值。一个出土古铜器价值连城,但这当然不是说古代的冶炼技术比现代的好。
而科技产品、科学技术是越现代越好,以前打得噼里啪啦响的算盘如今只能去博物馆,您的电脑和手机用个一两年也就要更新换代了吧?
在形式特点上,文化是多元的,有地域属性。比如中国的水墨画、民乐,西方的油画、交响乐等,不一而足。
但科学是一元的,是跨国界的。通俗地说,科学就是用证据和逻辑的方法去解释事物、解决问题。
科学是排他性的,如果你的证据和逻辑能够推翻别人的假说,那么你牛,你的假说就升格为科学理论,原先的理论被你修正,或者被你的理论取而代之。
所以,在某一个领域,虽然可以有不同的假说,但最后被科学方法证明而升格为科学理论、形成体系的,则是唯一的。你听说过有中国物理学、美国物理学这样的区分吗?有中国电子学、世界电子学之说吗?
由上述泾渭分明的特点可见,中医是文化而不是科学。
请您认真想一想,如果您去看病,或者带您的小孙子去看病,您是应该依靠文化呢?还是依靠科学?
医学是一门医治疾病的科学。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承认现代医学理论,那么就应该否定中医的八卦理论。否则就应反过来请中医用神叨叨的巫医理论去否定和取代现代医学理论,中医有这个本事吗?
古人不具备生物化学知识,中医只是古人对疾病的朴素看法,与科学、与现代医学理论格格不入,在现代只具有文化价值,把中医当做一种文化来了解和研究才是明智的做法。
很多人迷信中医中药,却不想想古人、乃至一百多年前近代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
正是在一百多年前基于科学理论的现代医学出现以后,人类才得以有效地控制住疾病,才能够大幅度提升健康水平和平均寿命。
还有人推崇藏医藏药,却茫然不知藏人的平均寿命在全国是倒数第一。
请记住以下事实:
1) 现代医学的理论基础是人体解剖学,其展示的器官、血管和神经等,都真实存在。
而中医的理论基础却是子虚乌有、凭空想象的经络、穴位和神叨叨的阴阳五行玄学。
2) 现代医学的药物必须经过严格的化学成分分析和药理分析,必须经过大样本随机双盲试验,必须明确标注药物的毒副作用。
而中药没有一样做过严格的化学成分分析和药理分析,没有一样做过大样本随机双盲试验,没有一样中药明确标注了毒副作用。
仅举一二:
很多常见中药含有一种叫马兜铃酸的成分,会引起不可逆转的慢性中毒,严重损伤肾脏造成尿毒症。
大家耳熟能详的牛黄解毒片,含有巨量毒素砷。
为了健康,远离中医中药。
很多人会觉得愕然:
中医、中药会有问题?怎么可能?
我们不是从小就被告知中医是我国的医学宝库吗?老毛也这么说的。
《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等不是伟大的医学著作吗?
李时珍不是伟大的医生吗?
古代不是有神医华佗、扁鹊吗?
不是批准生产中药的吗?不是提倡中医吗?
不是中西医结合,还有中成药吗?
各个医院不是都有中药房吗?
不是很多人的病都被中医治好了吗?这样的例子不是数不胜数吗?
不是连外国都推崇中医中药吗? 这样的报导不是不计其数吗?
发表于 2015-6-28 18:13 | 只看该作者
我小时候正值文革,与大家一样被官方洗脑,老毛的一句“中医是宝库”如雷贯耳,我一直以为中医是科学,以为李时珍了不起,以为《本草纲目》是科学著作。 直到有一天,我接触了解了《本草纲目》,大吃一惊,彻底颠覆了我以前对中医的认知,从此对中医开始了专门的了解和探究。 仅举《本草纲目》一二例: 夫妻各饮一杯立春雨水后同房,可治疗不孕症。(“取其资始发育万物之义也”) 治疗伤寒:取陈年破旧蚊帐一顶,烧成灰,开水冲服数日。(“以热攻寒”) 。。。。。。(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药吗?转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