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论到“批评”雅各書第四章十一节最有代表性:“你們不可彼此批評。人若批評弟兄,论断弟兄,就是批評律法,论断律法;你若论断律法,就不是遵行律法,乃是判断人的。”
可是你翻一翻新约,不但耶稣批评法利赛人,如路加福音十一章四十二节“你们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而且保罗当面抵挡彼得,一点面子都不给,如加拉太书二章十一节:“后来矶法到了安提阿,因他有可责之处,我就当面抵挡他”比批评还要严重。旧约大小先知书(除约拿书之外),全是批评以色列人的,而且用词还相当严厉。“人子啊,我差你往悖逆的国民以色列人那里去。。。”,难道圣经前后有矛盾?没有。
雅各書第四章十一节中的“批评”在原文希腊语Katalaleo,英文用speak evil against, or slander。中文翻译成“恶毒攻击,或诽谤”更确切。也就是不要用恶毒的言语来批评人,不要无中生有,没有事实凭据而按自己的想象批评人。
保罗为什么当面抵挡彼得?因为耶稣基督成全了律法,“人称义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稣基督”而彼得还让外帮人行割礼才能成为信徒。这已经是影响到真理的问题,所以保罗不但批评,当面就抵挡彼得,目的是让真理发光。
旧约大小先知也是基于以色列人的整体犯罪,宣告神的话语,这对神的选民是一种劝告,警戒,显然不是诽谤。
圣经里的批评有几种情况:1。 当人违背真理或神的话语时,批评是必须的。2。信徒犯罪,批评甚至是严惩是必须的(哥林多前书犯奸淫的兄弟)。3。当批评过分,以致影响到个人的生活时,这种批评要冷静处理,总要以神的爱,怜悯和赦免来处理。比如先知书中唯一一部独特的书卷<<约拿书>>。<<约拿书>>是批评先知的一部书,批评一位敢于和上帝说“No”的先知。这部书的背景是在第二次回归时(波斯时代),以斯拉进行圣殿清洁运动时,如何对待那些在被掳时期和外族通婚,特别是祭司和外族女子通婚的问题。以斯拉和当时的犹太领袖采取了极端方式:要求凡是和外族女子结婚的,都要离婚(路得不就是外族女子吗?),不然就不能被当成“Jews”,并且被驱赶到北方撒玛利亚去。许多人因此离婚,妻离子散;那些没有离婚的家庭就被驱赶到撒玛利亚(见<<以斯拉记>>)。这时有人看不过去了,他们就借古喻今,用尼尼微时代的一位先知约拿来提醒那些现在的先知们:你们如何呢?你们不也是违抗神的命令而不去给外帮人传讲神要求尼尼微人悔改的信息吗?这种批评不是恶意的,它采用一种叙事体,象讲故事一样,把实质的问题隐藏到故事背后,让信神的人得益处。这是我们基督徒要学习的功课。许多基督徒看到兄弟姐妹批评罪恶也用“不可彼此批評”来劝诫主内兄弟姐妹,看了以上的圣经教导,哪种可以批评,哪种不可批评,希望能有所分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