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为善之“耳善”
人听别人说话时的,心中会按照个人的心理定势做出反映。不同的心理定势产生的心理判断,常为是极端对立的。
讲“耳善”,是要检讨这个心理反映是善良的、不善的乃至是恶性的。举个简单例子:俗语说“忠言逆耳利于行”。听到刺耳的话,不合自己心意的话,耳不善的人,可能就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轻者心中不悦,重者变脸作色,甚至勃然大怒、恶言相向。你想想,这种耳不善的人,要再是个重权在握的顶头上司,大人虎变,那你不仅会“失宠”,恐怕今后更有“小鞋”穿了。反过来,忠言对于“耳善”的人,则会闻过则喜,入耳入心,所谓“择其不善者而改之”,交了真正的诤友,得医病的良药,成了为修养身心,改进工作的正能量。
还得说历史故事。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叫捉放曹。曹操谋刺董卓未成,仓皇逃走,途经中牟县时候被抓获。但县令陈宫敬慕曹是义士,放了曹并弃官舍命陪曹逃路。走了三天来到成皋,投宿在曹操父亲结义兄弟吕伯奢家。吕伯奢见到曹操十分高兴,热情安排食宿,并跑远路去买好酒。可曹操呢?他听见房后有磨刀的声音,又听到人说 “缚而杀之,何如?”就认定主人是要谋害于自己,于是“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最后搜到厨房才见一口梱着待杀的猪。真相大白。事做错了,但曹操毫无悔意,与陈宫继续逃走。路上遇到吕伯奢骑驴携酒提菜回来,并再次热情挽留,曹操头也不回策马便行,没走几步,忽然拔剑转回,叫住吕氏说:“此来者何人?”吕回头看时,曹挥剑将吕斩于驴下,还说了遗臭万年的那句名言:“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也。”我说,这话其实就是耳恶者们的宣言。
刘邦的耳朵比曹操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人称“高阳酒徒”的郦食其有才,但是个狂生。刘邦率兵路过,郦生冠履求见,想献点计策谋个饭碗。刘邦素来不大待见儒生,那天又是刚洗完澡,一听门人报告说来人是个儒生模样,推辞不见。郦生被拒大怒,说:“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这话可不大好听,等于是公开叫板!没想到刘邦听了却立刻擦干脚,说:“请!”可以看出,刘邦的耳朵是善的,知道敢向自己发脾气的人,可能有大学问。他能从大局出发去理解别人的愤怒,也因此身边团结了大批有才能的谋士,最终成就了大事业。(当然,此故事不涉对郦食其这个人的全面评价)
诸君,诸君,曹操耳恶,失的是天下人心;刘邦耳善,得的是天下人心。故事都是老的,但从耳善的角度是可以读出新意来的。
(《冰川随笔》(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