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忌讳说“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在电影电视小说等文艺作品里,人们常常会接触到“死”,也能大谈特谈“死”。然而“死”离个人越近,就越是个避讳的字眼,除了少数几个超级的幽默勇士外,鲜有人能幽死亡的默。

  其实死亡离每个人几乎是等距的。

  我在东部工作的那家公司做保险业务,它保的就是身后险:就是事先花钱替自己把身后事都照料好了。这样一旦不测发生,家里人不需要花钱花精力去操办自己的丧事(仪式,鲜花,墓地等等)。令我惊讶的是,保这个险的美国人年龄层并不高,许多人一上四十就替自己买了这个险。事实上这是对自己负责和替家人着想的表现。

  信仰的差异造成身后文化的差异。基督信仰相信死后的肉体复活,而不单单是灵魂复活。既是这么信,对死后肉体是土葬是火葬当然会有考量。我很早就关注这个问题,并开始多方查询。  我发现美国不同区域的基督徒对这个看法不尽相同。南方基督徒比较倾向土葬。我甚至在网上读到这方面相当激烈的言论,就是强烈反对火化。早先我也倾向土葬。但是总觉得这事比较苦恼,因为土葬太麻烦别人。后来我询问了几个牧师和教友,几乎没有例外,他们都表示要火化。撇开宗教信仰不谈,人们的考虑就是土葬费用太过昂贵。一定要土葬,无形中给家人造成很大负担和压力。说到宗教信仰,一位教友说:我们本来就来自尘土;神能把你从尘埃中造出,也能把你从尘埃中还原。另一位教友说:你想想,飞机失事,七零八落,那些基督徒因此就不能得救了吗?!我觉得他们说的很有道理。圣经里也没有说一定要土葬。圣经中倒是提到我们复活的是全新的身体。所以我现在已经接受火化的方式。

  “死”这个题目要说的东西太多,这次就只挑这个埋葬方式说。说到忌讳不忌讳,只要人们还相信“十八年后又是条好汉”,或假如人们相信极乐世界或天堂永生—— 一句话,只要人们相信死亡只是一个生命阶段的结束,另一个生命阶段的开始,那么,“死”字和“生”字有什么太大区别呢?既不忌生,何独讳死呢?  (发于中国南方艺术:http://www.zgnfys.com/a/nfwx-50429.shtml
 

花甲老翁 发表评论于
我一位虔誠的天主教網友說,
可以無憾地離去,因確知可上天堂,我答
可以無愧地再來,相同的是,無須畏死。
虔谦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zl9876' 的评论 :

谢谢你的评论分享。我相信,活好地上每一天,也是上帝所高兴的,否则祂不会创造地和人。
虔谦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低智商猪头' 的评论 :

谢谢你的评论分享。是我记错了,我买的那本书叫《达赖生死书》,记忆的错觉太厉害了。谢谢指出!
虔谦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波城冬日' 的评论 :

吃了半辈子稀饭,我愚笨,三分钟后才明白“稀饭”的意思:)
mzl9876 发表评论于
大概是受大陆文化的熏染,我们几乎没敢想过土葬之事,好像火化是板上钉钉,无需讨论,其实在西方,人是可以选择的。这倒是个提醒,身为50后,年岁也不小了。。。
人终究要老,到西天报道,只是个迟早的问题,活好每一天,对我们而言,是最最最最重要的。
写的真好,谢谢。
低智商猪头 发表评论于
写的很好!如何认识死亡直接决定了你如何对待生活。另外,西藏生死书是索甲仁波切写的,不是达赖喇嘛写的。
波城冬日 发表评论于
稀饭!赞一个!
虔谦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馬虎猴' 的评论 :

谢谢你的评论!这篇文章其实是我早些年写的,当时没有特别的感觉,近来再读,觉得其实还不错呢:)你说到心理准备,记得达赖喇嘛的《西藏生死书》中就反复强调这一点。

谢谢!
馬虎猴 发表评论于
写得真是好!

人都是要终老,心里要准备好才不会惧怕死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