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是这样参与家务劳动的

我喜欢尘的品质。喜欢它的静:沉稳,低微,持重,久远;喜欢它的动,飞扬,狂舞,自在,漫游......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家孩子是这样参与家务劳动的

作者:尘舞(08.28.2015)

我的四个孩子都出生在二十一世纪。他们有一个共性:爱读书,不爱干家务。我一贯认为,读书,是奢侈品;劳动,才是必需品。俗语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不过是一种自我沉迷的幻念,而“简屋也凭双手营‘’才是真实的生活。所以,想方设法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是我育儿的铁的纪律之一。

纪律归纪律,执行起来却不那么容易。我发现,在家务活这件事上,孩子们喜欢比来比去。为什么呀?就怕自己做多了吃亏呗。我曾为此非常烦恼:怎么个个这么懒惰呀!难道为自己家做事还要算来算去的吗?!我这做娘的,心寒啊!一个人安静的时候,我会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的童年:

那时候,我总是主动帮家里干活儿。我帮家里做事,好像只有一个动机:就是看到母亲的笑脸,就是得到母亲的肯定。记得我妈年轻的时候,嗓音特别的清脆。当时,我家住三楼。她下班回来,若在楼道里看见我的自行车,就知道我回来了,会热切地叫我的名字。她开了门,若看见我把水泥地拖得干干净净,或把沙发套洗了挂在阳台,或把桌椅板凳擦得发亮,就会用甜美的声音夸我:“真乖!又帮妈妈干活儿了!” 我听了,心里油然而生的自豪和满足,和母亲脸上的骄傲洋溢成一片。

也许是因为我自己的乖乖女的成长经历吧。每当我看到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女儿在家务事上算计,就十分沮丧和失望。百般不得其解之际,我先生为我指点了迷津:“你妈就你一个女儿,你和你哥之间没有直接竞争关系。你为家里做什么,会得到你妈百分之百的注意力和夸奖。而你有三个女儿,她们之间相互竞争,谁也不愿多干,其实是在为自己争权益,试探你的公平。当然,这表象的下面依然是赢得你的注意力,你的爱护。”

是吗?是这样吗?她们是为自己争公平?为赢得我的注意力?……对呀!否则,不会有这些情况发生的:我若表扬了一个而忽视了另一个,被忽视的那个就会埋怨,说,‘妈妈,我也做了,你为什么只表扬她而不表扬我?!’ 还有,我在分派家务时,被派到重活儿的那个会不服气地说,’妈妈,你肯定不喜欢我。’ 我问为什么呀,这位干重活儿的“不幸者”会说,’你要是喜欢我,为什么派我重活儿,派她轻活儿?!这不公平!’

看来,的确是一碗水端平上出了问题:女儿和女儿之间的,女儿和儿子之间的,老大和老二之间的,老大和老三之间的,老大和老四之间的,这个和那个之间的。我这里反复写到老大,是因为她是最斤斤计较的“娇小姐‘’,常把自己和幼她五岁半的弟弟相比。说她自己四岁就能洗碗(其实是六岁时试洗过几个而已),而弟弟都八岁了,还不会洗碗(其实是如今九岁的儿子不仅会洗碗,连各种型号的锅也洗个遍)。不管怎样,老大有怨言,认为对她不公,就说明我有问题。

那怎么办呢?他们几个,大大小小相差近六岁,能力总有大小,哪能扯个绝对公平呢?我曾苦口婆心地劝诱两个大的,让她们多承担些责任。可她们认为大家是平等的,不应该多干。有几次,她们把我逼急了,我甩给她们一个理由:‘’你们多吃几年饭,还不该多干几件事吗?!‘’,可这老掉牙的道理也行不通。我又说,谁敢担重活,将来容易找到工作,容易得到老板信任,容易有好生活,住大房开好车。可这些现实的道理,因为要将来才能实现,她们即便信了,也不愿行在当下。

那索性按多劳多得的原则发津贴吧。也不行。我家四个孩子,可能看我和先生挣钱辛苦吧,心善得谁也不愿拿父母发的钱。他们一致认为给家里做事要无偿;挣钱,那得去外面挣。所以,让孩子干家务事这个铁的纪律,在执行过程中,一直不很顺畅;而我又不肯罢休铁的纪律,所以经常是,该派的活儿也勉勉强强的派了,孩子们也磨磨唧唧的干了,但总是叮叮当当的,演奏着锅碗瓢盆公平进行曲。我的内心,总觉得没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光阴荏再,春去夏来。今年暑假,我变得特别忙,几乎每天随先生去前线出工。早晨出工前,孩子们仍在深睡,我不忍吵醒他们,就把当天(也不是每天都有家务指派的)的几件重要家务写成纸条,放在餐桌上,写上老二的名字,交由她管。我家老二从小喜欢管事,办事也可靠,相对来说,是最有责任感的一个。我发现,就在我把自己置身于暑热中,在户外大汗淋漓地干活的当下,家里的孩子们也创造性地发明了一套完成家务且不抱怨的好方法。

什么方法呢?就是不凭能力凭运气说话!老二(或是值班的那位),把当天我汇总的活计誊写到四张小纸块上,每张纸条包含一两样家务,具体怎样组合家务,完全是从我写的纸条上抄的。写好后,将每张纸块向里叠好,撒在桌上。之后,他们用捶包剪的方法确定取纸块的顺序。谁输了,谁先撞运气(可见,先拿不是什么好事)。规矩是,谁拿到了条子上的活儿,谁就得干条子上的事,绝对不许抱怨,因为运气是不讲情面的,和妈妈的偏心或主观摊派毫无关系。但是,如果谁对自己抽的事儿不满意,可以和另一个不满意的人交换,当然,要两个人同时情愿交换才能实现。自从孩子们发明了这个方法,我的工作就轻松许多了:只需隔三差五的把待做的家务想清楚,写在纸头上,就可以放心出门了。

这个方法有效地进行了一段时间。渐渐的,我又发现他们变得喜欢拖拉:比方说,第一天抽到的活儿,拖到第二天也没做,而第二天又可能有新的活儿派出来。所以,有时,每个人手上积了不少事,弄得我不可能再派家务了。新问题又来了:怎样保证当天的家务,尤其是非做不可的,当天做完呢?

我想啊想啊,觉得自己还是不能从家务里撤离,还得带头干。于是,我又发明了一个一对一的合作方法:与其我同时派事儿给四个,看他们扯皮,还不如我亲自抓壮丁,一次带一个干,保证完成计划。在这样的一对一的模式下,我领头,孩子是帮手。这个方法的瑕疵是,我得先后做四件事,才能把每个人都用上。而此法的好处是,我可以和他们进行一对一的畅谈。畅谈的内容是随性的:学校,朋友,爱好,烦恼,想到哪,扯到哪。这种一对一的劳动时间,我很珍惜,孩子们也很珍惜:是啊,哪个孩子不愿意和妈妈花单独在一起的时间呢?哪个妈妈不想让她的孩子感到他/她是她的唯一呢?

一转眼,又开学了,上面的两个暑期参与家务的方法又不太适用了。为啥?孩子太忙!除了老四(四年级),其余三个每天忙作业也忙不完。我看着娃,觉得他们好辛苦!可铁的纪律仍不能丢。几番斗争之后,我又修改了家务规矩:从周一到周五,让孩子们专心致志地学习,不用做任何家务,只需把各自的作业做完,刷牙洗脸,搞好个人卫生,按时起床,上学不迟到就行。但是,逢周末,他们必须给家里做两件事。周六做一件,周日做一件。具体做什么事,由妈妈汇总决定,具体谁做什么事,随他们抽签决定吧。

开学几周了,这新方法好像还行。我常在晚餐时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女孩子,还是要会干家务的,这是女人当做的本分。你们要做心灵手巧的女子,不能做又蠢又懒的女孩。心灵,就是聪慧,学习好,懂道理;而手巧,就是会干家务,会理财。这样的窈窕淑女,才君子好逑呢!‘’ 对儿子,我就换个口气,劝诫他:“儿啊,将来你要娶的媳妇,必须是心灵手巧的,爸爸妈妈都不喜欢懒惰的媳妇入门。‘’ 女儿儿子听了,笑言:‘’妈妈,我们知道了。您怎么天天都在说呀!‘’

我不管。该说的道理,每天每时每刻都得说:连谎言说一千遍都能成真理,何况真理自己呢?(完)

 

注:本文于同日在天目育才首发。

yuchengongwu 发表评论于
谢谢经典教育,波城冬日,和appleface的鼓励!俺再接再厉!
appleface 发表评论于
我跟你是一模一样的女儿和妈,从小帮妈干活,结果太能干了儿子现在啥也不干。也觉得孩子动手干活很重要,只是没有你聪明有智慧又写的一手好文。
波城冬日 发表评论于
育儿经验好文!谢分享!
经典教育 发表评论于
写的好,有智慧的妈妈,不简单,四个娃的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