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是一种艺术,月饼是一片深情 (曾健君)

这个中秋节大家都能吃上知青李筱梅为大家精心制作的月饼,这月饼薄皮大馅滋味独特,是中国城的月饼不能比的。我亲历了这月饼制作的部分过程,看到了隐藏在这月饼后面的辛苦,和一位老知青对知青朋友的那份浓浓的情意。

首先是馅料的制作,把红豆煮烂,用打碎机粉碎之后沥干,加油加糖炒上五六个小时,才能做成口味和软硬适度的馅料丸子。这工序看上去只是时间和经验问题,可要知道这是一百多个比乒乓球还大的丸子,光是冷藏就需要她冰箱有足够空间!我去时她巳经完成了这道工序。

其次是面皮的制做,我原来想无非是水糖油和面粉的混合,用我的和面机可以快速作业一气呵成,于是在“爬梯”一周前向筱梅讨要各种原料的配比,想帮她省点时间和体力。不料想这道工序她在三个星期之前早就开始了。第一步是制作用来和面的糖浆,在坐飞机回上海之前的一个晚上,她用糖和水,加上切成丁的菠萝柠檬等配料在大锅里熬煮四五个小时,捞出配料后把糖浆装瓶冷藏在冰箱里。之所以这么早开始,是因为糖浆要求至少放置七天以上才达到最佳口味。

在从上海回来还在倒时差的第三天,她就开始制作月饼。我周末上午去她家,正赶上了第二批月饼的制作。先用做好的糖浆加油搅拌了500下等糖浆和油融合一体时,才加入干面粉。和面时凭手感,一次的量也就是二十个左右月饼的剂子,因为面剂放久了会干包时会有麻烦。

我开玩笑说要“干中学”,就开始操作,每个面剂只有鸽子蛋那么大,要用手揑成一毫米多那么薄的面皮,包在比乒乓球还大的馅料球上也只能盖住下一半,我原想再用一张面皮盖在上面,用模子一压就合上了,可是她说为了薄皮大馅,不能多用面皮,一定要把面皮慢慢地“赶”到馅料球顶部“合龙”。于是我跟着她当起了月饼的“按摩师”,每一个月饼从“按摩”到“合龙”得三到五分钟,才能用模具来“装模作样”成形。

做好了一盘二十四个月饼已是午后一点钟,关键的烘制时刻来到了!为了达到最佳火候,筱梅搬了一个小板凳守在烘箱的玻璃窗前观察,到颜色差不多时马上出炉。我知道她必须这样做,因为这种油多皮又薄的糕点,欠一点火候就不成型,以后拿时就容易变型或破碎,而过一点火候就会糊掉,这个时间差有时就在一两分钟之间。

我已为出炉就大功告成了,没想到还有最后一道工序:为月饼“化妆”。她用打碎的蛋黄小心地刷在每一个月饼的顶上和周边,二十多个月饼就用了四个蛋黄,而后把烤盘又放进烤箱,用余热烘干蛋黄,这次出炉的月饼们马上容光焕发,放出油亮的光彩。

在等月饼冷却的时候,我和关永莉(现任会长的“领导”)与筱梅才开始姗姗来迟的中饭,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我开玩笑说,你要是做月饼生意肯定要把本赔光,因为除了经验外,平均在每个月饼上的手工劳动量太大了。永莉也说,虽然联谊会坚持要给她报销物料成本,可是怎能报销了她多少天来一絲不苟的辛苦呢?因为永莉负责40个月饼的最后包装,我就先回家了,给筱梅留下了一周60个月饼的工作量。

筱梅近三年来一直在与癌症搏斗的康复过程中,化疗放疗的后遗症还没有完全消除,恢复全时工作才一年,她就又开始利用业余时间,为知青联谊会的朋友们服务了。让我们大家感谢她的努力奉献,珍惜她的一番情意吧!我们联谊会就是由像她一样的默默奉献的人撑起来的,大家都尽自己的力量,我们的活动就能越搞越好。我们帮助别人,也就是在帮助自己。

波城冬日 发表评论于
赞一个!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