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想写点什么,关于我曾住过一年的小屋。转眼已搬离两个多月了,其间生活的点滴还历历在目。
小屋不大,是个小三半,充其量四十来平。去年夏天登陆时,孩子的学校尚无着落,自然首选经济实惠的小屋作为自己的落脚点。小屋阳光明媚,窗外远眺绿意盎然,十分养眼,儿子更是喜欢这个极佳的视野。我对家居一向崇尚清雅,学习桌上摆上个水晶花瓶,墙上挂个造型别致的铁艺钟,一切安顿好后便有了我们蒙城蜗居的第一个家。
初来乍到,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在国内,我不太花心思在烹饪上,只讲究营养搭配,我们一家胃口都很好,如果过分专注于吃恐怕体重都会超标。平时想吃什么不会做的菜,到饭店可以打牙祭补偿。面食之类更是很少触及,老公是南方人,从小吃米饭长大,对面食兴趣不大,想吃的时候我就到超市买几个四合面馒头。来加拿大后一日三餐全得自己动手,开始时,见我不会做面食,邻居有的送来馒头,有时还能吃上新鲜的烤面包。渐渐的,烤蛋糕、蒸馒头做得也像模像样了,还跟邻居学做意大利面条和沙拉等西餐。这是我住小屋以后的最直接收获。
来加两个月后,我排上了COFI。由于自己法语底子薄,小屋里经常留下我挑灯夜读的身影。儿子不解地问:“妈妈,你为啥把自己搞得这么累?”我告诉他是为了给他做个榜样,这确实是我的初衷。有道是“言传不如身教”,我觉得用这种方式教育儿子远比说教直观,儿子也很懂事,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玩,什么时候该学。我们到加拿大目的明确,就是为了孩子。儿子一天天在长大,言语也越来越幽默,有时说话一语中的,令人忍俊不禁。儿子的心态也很好,来加国前,我曾对他说过,在加国住的房子可能比咱家的卫生间大不了多少,安顿后他没什么明显的心理落差。老公的心态更是积极,他到加拿大后既学习又工作,他的适应力惊人,与我们同一天登陆的朋友感叹他能上能下,是个典型的实干派,他的责任心我是深有体会的。闲暇时在小屋里,我们一起听听流行音乐,看看中外电影。父亲和儿子下下棋,生活得温馨而充实。
和我们住同样小屋的阿兵一家也是新移民,比我们晚两个多月登陆,这对夫妻非常厚道。阿兵在国内是搞财会的,由于是第一年来加拿大,报税时他们又请的是专业人员,自然掌握不少相关的知识,尽管学校义工给免费报税,但阿兵还是用她的专业知识给了我们鼎立的帮助。闲暇时,我们一起在家包饺子,他们的儿子也很阳光,快乐地在穿梭在我们中间,小屋里洋溢着欢愉的气氛。阿兵很能干,还是个理发高手,她每次给儿子理发时都带上我儿子,十来分钟搞定,既快又好。生活上我们彼此扶持,不知不觉度过了相对艰苦的最初岁月。阿兵是在大搬家之前搬走的,也是为了孩子,他们的离开让我颇感失落。但我从心底里祝福这对善良的夫妇越过越好,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新年那天,我的两位朋友来到我家,我们一起包饺子欢度新年。朋友一个曾是大学教授,一位是会计主管,说话都非常有见地,那天,我那方寸之地的小屋成了她们的论坛沙龙。面对移民生活的酸甜苦辣,他们更多呈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一切深深地感染着我,真希望她们有机会再次光临我的小屋。
记得我们刚结婚时,单位分给我们一间三家一厨的小房子,只有区区八平,但我却布置得别致浪漫。当时年轻,我把打印出的“爱的小屋——陋室虽小,有情则天地大;创业虽难,有志乃百事通。”贴在门窗上。尽管后来住上了一百多平的房子,我对那巴掌大的小屋始终难以忘怀。如今时过境迁,我们在步入中年之际,又将自己归到了零点,没有了年轻时的血气方刚,却多了一份平常心态,人生的某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风景和感悟。
http://www.sinomontreal.ca/htdocs/qcpaper_11/2007/11-21/E39C076B-C4B8-D372-378A-DE3199031AAF.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