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书58万人关注习近平访美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习近平与奥巴马会谈

  随着习奥会的进行,习近平访美行程进入高潮,外媒对于中美在经贸、气候和朝鲜问题等方面进行了集中报道与评述。

  《纽约时报》关注中美在气候合作方面达成的重要成果。《纽约时报》认为,中国于2017年推出的全国碳排放市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推出该系统将减少来自钢铁、水泥、造纸和发电等主要工业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

  中美双方在努力利用其国际影响力来应对气候变化,并对他国施加压力,使其效仿自己。通过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双方将突显出世界两大经济体的领导人共同的决心——今年12月在巴黎达成一项气候变化的协议,让所有国家承诺限制排放。

  此外,这项协议的达成还推翻了共和党人反对在气候变化议题上采取行动的一个长期以来的有力理由,亦即认为作为美国在经济上的最强劲对手——中国,在限制温室气体方面努力有限。

  英国《金融时报》同样着重报道了中美气候协定中关于中国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内容。《金融时报》指出,中国将于2017年建立的全国性温室气体排放定价系统可能会影响到世界各地的企业。按照该计划,中国应该会建立起一个全球最大的碳市场,令欧盟创立的已有10年之久的碳排放交易体系相形见绌。这项计划有助于中国实现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顶峰的目标,该目标是去年11月中美签订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双边气候协定中确定的。

  英国广播公司(BBC)发表多篇文章分析了习近平访美行程中的经济议题。BBC认为,经贸合作是“习奥会”的核心内容之一,中美两国的双边投资协定(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BIT)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根据BBC的分析,多年以来中国官方一直认为这种贸易不平衡源自美国“有钱不赚”——美国对一些高科技产品出口中国进行管制。美方则认为在华投资领域受限,制约了双方进一步的经贸合作。因此,中美双方将拓展中美互相投资渠道视作了改善经贸合作不平衡状态的一种务实策略。把互相卖产品和卖服务,改为互相到对方国家办工厂、开公司。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BIT已逐渐成为两国当前经贸领域最重大的谈判项目,有媒体已将中美BIT定义为中国加入WTO协议的升级版本。

  BBC同样指出,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比较晚,面临挑战也多。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字显示,在2010年到2013年期间,中国在美国外资中的比例仅为1%,仅是韩国在美投资的1/2,日本的1/13。虽然双方目前关于BIT的谈判已进入协商负面清单的阶段,但谈判难度较大。

  韩国《中央日报》也关注了中美气达成的气候协定。《中央日报》指出,气候变化对策一直是奥巴马着力推进的核心国政课题,奥巴马与习近平去年11月在北京曾约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中方以此次首脑会谈为契机,推出了将此前试点实施的总量控制与交易所扩大到全国的方案。习近平还决定为发展中国家减排温室气体提供财政支援。这样一来,今年12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气候变化当事国大会缔结新气候变化协定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

  《中央日报》还以《习近平:朝鲜勿违反联合国决议》集中关注了习近平在美国对于朝鲜问题的表述。中央日报认为,习近平“美国与中国反对任何让韩半岛紧张或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举动”的发言是在明确反对朝鲜违反国际决议,通过发射远程火箭或进行第四轮核试验来引发韩半岛不安的行为。

  新加坡《联合早报》同样关注了中美协力对应全球暖化的问题。《联合早报》指出,中美在去年达成的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协议的基础上,采取新的措施,落实国内气候政策,加强双边和多变合作,这对于应对全球变暖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此外,中美达成协定可以使双方在12月出席巴黎气候峰会时能发出更强的声音。

  《联合早报》还报道了习近平为访美创建的facebook主页。该页面以“Xi's US Visit”(习访美)为主题,日期显示是在最近创建,截至昨日,已发出几十条信息,内容主要围绕习近平访美的一系列行程,包括习近平与奥巴马会见、习近平会见美国商界高管等,其中最早一条在9月18日发出,介绍了习近平访美的行程安排。

  截止9月26日,这一页面有超过58万人关注,并有不少网民在上面留言。

  在习近平与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会面后,扎克伯格也在自己的facebook中提及了“Xi's US Visit”这一页面。

smeagolrocks 发表评论于
可惜中國人民看不到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