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处听惊雷——《琅琊榜》49集亮点
By 鄱阳烈火
《琅琊榜》电视剧第49集播出后在原著党中引发了很多争议,窃以为剧中新增的夏江指认林殊、靖王在对质时得知真相的原创情节,从前情铺垫到化险为夷的整个过程中确有一些不足,有的重点交代过于简略,有的非重点略显冗长,有的地方存在漏洞,有的地方则过于突兀。然而改编后的情节亦有不同于原著的亮点,在此谈一谈笔者的感受。
片尾曲《风起》的开头部份,有一个场景是在大殿门口,梅长苏被人扶着离开,靖王却在身后僵立注视。在什么样的情形下会发生萧景琰明明很担心梅长苏,却没有任何表示的状况呢?我在最早看到这个画面时,联想到的就是原著中梅长苏知道景琰已经发现他的身份后的描写:
“骄傲而又任性地林殊不能想象,有一天景琰会奔过来扶住自己软泥一样虚弱无用的身躯,用同情和怜惜的声音说:“小殊,你没事吧?”
不能想象,也不能接受。所以他逃避,想要快些离开这里,回到苏宅冷静情绪后,再慢慢地想,慢慢地做决定。
……
萧景琰的手臂,仍然静静地伸着,没有丝毫地晃动,梅长苏苍白地脸上一片漠然,但最终,他仍是抬起了右手,按住稳稳停在面前的这只手臂,当作支撑慢慢站了起来,等他稍稍站稳,那只手便快速收了回去,就好象根本没有扶过他一样。”
事实证明,这个场景果然出自此处,尽管情节和原著有很大不同,却表达了相似的性格与心境。
剧中的场景更为完整:萧景琰的视线就一刻不离的停留在梅长苏身上,看到对方虚弱无力的样子,明明担心已极,却僵直着身体,伸不出手去搀扶,只能眼睁睁看着他被别人扶走,自己却像脚上生了钉子一般迈不出半步,而梅长苏,自始至终没有看过他一眼。
短短几个画面,浓缩了许多内涵,好像电影的手法。
很多观众将这一幕与林殊霓凰相认、聂锋夫妇重逢相提并论,认为它对人物情感的刻画不充分,不如另外两场戏感人、催人泪下。或许他们并未意识到,景琰与林殊的相认,与另外两场相认戏的情境与人物心境截然不同,后者是劫后余生、喜极而泣,前者却是相对无言,欲哭无泪。
从梅长苏走出殿门开始,就给人一种摇摇欲坠、随时随地会倒下的感觉,造成他如此心力交瘁的原因是什么?仅仅是殿上的惊心动魄吗?诚然以他的身体状况,殿上发生的一切会造成很重的身心负荷,但也绝不至于那般失魂落魄——当初他在悬镜司煎熬数日,被人救出后虽也狼狈倦,却仍气定神闲地面对夏江的挑衅,回到自己府上才吐血、倒下。
让梅长苏几乎连多支撑一刻自己的身体都赶到吃力的原因,是萧景琰知道了真相。
萧景琰知道真相后会有多么难过和自责,梅长苏对他就会有多深的愧疚和歉意。说什么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谁也不欠谁,道理人人都懂,但就像萧景琰不会因为“自己不知道对方是林殊”就不难过不自责一样,梅长苏也不会因为“这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不愧疚不抱歉。
而此时此刻的梅长苏也不知道,要怎样以这样一副病弱的姿态,去面对曾经一起赛马、一起比武、一起狩猎、一起征战、一直铭记着自己英姿飒爽的样子的好友,更不知道,要怎样以一个叫搅弄风云、算尽人心的谋士的面目,去面对一直怀念着那个率真、明亮得不带一丝阴暗的小殊的景琰。割铃断义那一日,他以那样的孱弱的身体跪在这个人面前,近乎哀求的呼唤,当对方什么也不知道,他可以当做往事一桩,云淡风轻,可如果景琰知道这个人就是林殊,让林殊怎样去面对那样的自己?
更重要的是,连梅长苏自己都不知道怎样面对的这一切,景琰又该去怎样面对?
是愧疚和无地自容,让一刻之前还在殿上临危不乱、侃侃而谈,泰山崩于面前而色不变的江左梅郎,在走出殿门的那一刻就仿佛被抽走了生命中所有的力气与勇气,甚至不敢看好友一眼。
这一幕出现在剧中,比相似的情节出现在小说中,更为沉重。
小说里,梅长苏是在与景琰、蔡荃、沈追聊天的过程中察觉到景琰已经知道他真实身份的,他当场就选择了告辞离去,连蔡荃、沈追的眼光都无暇顾及,只想快些逃离好友的视线。
但在电视剧里,当梅长苏明白再也瞒不住好友的时候,他却无路可逃,也不能逃。他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失态,还必须在好友的注视下,巧言舌变,覆雨翻云。
景琰的注视下每多停留一刻,他的内心的绝望就更加深一层,等到他离开大殿时,情绪的积累显然已非小说中的情形可比。
我在这里用了“绝望”一次,小说里众人猜测发生了什么事让梅长苏如此失魂落魄时,蔺晨说“若是今天太子突然死了,多年心血付诸流水,那还差不多”,这种情绪不就是绝望?虽然只是很短的时间,但那一天的梅长苏的确实感到了绝望——令人绝望的愧疚和无地自容。
梅长苏走出殿门那一刻的无助,与他在大殿上的沉着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更有冲击力。他需要何等的坚强和隐忍,才能保持完美的镇定从容,谈笑自若,与最凶狠的对手周旋直至将其置于死地?这种鲜明的对比,将人物的坚忍反衬到了极致,以致于令人震撼。
而萧景琰站在他身后,想着从“骄傲张扬、争强好胜,从不肯低头认””喜则雀跃、怒则如虎,从未曾隐藏自己内心任何一丝情感的赤焰少帅”,到“低眉浅笑。语声淡淡,没有人能看透他所思所想”“总是拥裘围炉。闪动着沉沉眸色算计险恶人心”的白衣谋士的变化过程,“根本无法去想象”,“一想,就是比无星无月的夜色还要深沉黑暗的痛苦”。以上引号部份皆出自《琅琊榜》小说,却完全符合画面中传递出的人物心境
原著中,因为没有人其他人在一旁,萧景琰向跌倒的梅长苏伸出自己的手,在后者借力站起之后就立刻收回去,而在剧中,因为有蒙挚赶到,所以他根本没伸手,只是僵直着身体,看着摇摇欲坠的好友在他人扶持下离开。
有观众抱怨景琰的表现太冷淡,抱怨他无所表示,抱怨他事后没有去探望卧病的梅长苏,但只要你读懂了这一幕,你就会明白,他的冷淡与无为,是源自与理解和体贴。他知道自己伸手去扶会让好友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也明白对方还没有心理准备面对知道真相的自己,所以就算再难过,再担心,他也只会默默目送对方离去,默默等待着对方愿意面对自己的那天。
这一幕,没有狗血,没有煽情,观众说不够感动,不能落泪,而我只觉得欲哭无泪。
这一幕,没有语言,没有面部特写,但只凭两个人的身体语言,仍能读出他们心中的惊涛骇浪,读他们深沉的悲哀,与彻骨的寒冷。也许只有萧景琰没有伸出去的手,才是这一幕里唯一的温度,最深的感动。
许多观众不能体会,或许只因它承载的情感过于深邃。
天若有情天亦老,于无声处听惊雷。
PS 关于“殿上指认”情节的存在价值
撰写本文过程中看到一些评论,质疑新增加的“殿上指认”情节的存在价值,借此也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原著在九安山一战之后,对主角梅长苏的刻画便基本集中情感、品格方面,对此前以浓墨重彩呈现的这一人物的智慧与胆略的刻画变得很少,虽然最后有重回战场大显身手的设定,毕竟一笔带过,这有份量的情节几乎没有,这也造成了原著从九安山一战之后的情节便趋于平淡,缺乏高潮。也许对小说读者来说,故事进行到最后阶段更关心的是旧悬念的解决,有没有新的悬念已经无关紧要,但对电视剧来说,从从九安删之战到大结局为止,中间只有靖王、林殊相认这一个高潮,却实在有可能撑不起收视。
当我带着“希望每天的收视和点击率都比前一天高,希望每天的情节都更精彩”的想法,一边追剧一边对照进度重看小说时,“主角从九安山之战后半段开始好像就没有特别精彩的表现了”这种感觉变得很强烈,特别是电视剧又将原本展现梅长苏胆略的情节转给了言侯,将展现他智计的情节转给了蔺晨,越发削弱了这一人物在收官阶段的精彩度,如果不增加一点有份量的相关情节,则作品对梅长苏智勇的刻画不免给人以头重脚轻、虎头蛇尾的感觉。
因此,在九安山之战后、大结局之前,再为梅长苏的智慧与胆略安排一个舞台,而不是让观众对主角的关注只能专注在情感、品格方面,当是有其价值的。
其次,原著中安排夏江逃狱成功,却没干成什么事,又被抓了回去,处理上亦有草率之处,剧中新增夏江指认林殊的情节,可以减少观众对“反派能力不足”的质疑。电视剧中,夏江无疑是梅长苏遇到的最棘手的一个对手,从卫峥案,到利用春猎谋反,再到殿上的指认,他每一次出手都逼得梅长苏置诸死地而后生,如果说梅长苏在遇到夏江之前顺风顺水,那么他与夏江的历次较量都步步惊心,这是因为他过去一直处于“敌明我暗 ”的有利位置,而遇到夏江之后,形势倒转,从卫峥被捕、宫女挑拨、誉王身世到童路无意泄露火寒毒之秘,他本身变成了明处的靶子,对手却每每在暗处出其不意的出击。殿上指认这个情节就是夏江又一次从梅长苏意想不到的地方出手,攻其无备,几乎将其逼至绝境,而梅长苏在敌暗我明、仓促应变、极端被动的情况下,仍能临危不乱、扭转乾坤,因为有了“魔高一尺”,才更能显出“道高一丈”。(靖王敢倒掉酒,就是认定皇帝已经相信苏哲不是林殊,不会只为了”宁错杀不错放“而父子决裂)
第三,殿上指认的这段情节,展现出了靖王与梅长苏日益增进的默契。从卫峥案开始,一直有观众为梅长苏抱不平,认为靖王只珍惜他和林殊少年时代的情义,却不珍惜梅长苏对他倾尽心力的付出,即使后来知道林殊身份后补偿再多,也不能改变他有意无意的偏见、排斥令梅长苏愈加厌弃自身、愈加“不把自己当人看”的事实。而在殿上指认这段情节里,虽然靖王已经在心里确认了对方就是林殊,两人间表现出的默契却是独属于萧景琰和梅长苏,而非林殊的,因为无论是林殊,还是认识梅长苏以前的萧景琰,都绝不可能以那样的方式和政敌周旋。
虽然梅长苏无法再像昔日的林殊般在战场上与好友共同驰骋,但他们却能在另一个战场上以智慧并肩作战,靖王在突如其来的震惊与险恶的双重夹击下,没有失态,没有冲动,他冷静、克制的配合梅长苏,与之联手上演了一场绝对反攻的精彩好戏,这样的景琰,不正是梅长苏两年呕心沥血的成果吗?他们在这场看不见刀光剑影的战斗中的惊人默契,当可宽慰许多为梅长苏不平的观众——那一刻与景琰心有灵犀的并不是他少年时代的好友,而的的确确是那个为他殚精竭虑两年的谋士。
(另一人的跟帖):完全赞同,本来想发一个类似的帖子,所以稍微补充一下吧。我觉得49集的改编非常出色,还有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以皇帝多疑的性格,在掌握了火寒毒那种实在的证据后为什么还能放走苏哥哥?我觉得关键在于苏哥哥说的那一句话,如果不是他和太子,皇帝早就死在九安山了。
皇帝似乎已经忘了,觉得主角们搭救他是理所应当的,观众们也忘了,觉得49集说反就反,靖王无情无义。所有人都习惯了逆来顺受,反而去指责起奋起反抗的人了。
可是事实恰好相反,苏哥哥和靖王对皇帝早就是仁至义尽了,只要皇帝有一点良知,就不该在这种时候再对太子起疑心。
这段剧情既是给主角的出色做一个完美的收官,同时也为翻案做出了铺垫,靖王的翻案绝对不是造反,而是事实公道自在人心,正义始终都在他们那边。虽然是理想主义,但是艺术本来就该高于生活。
所以,电视剧49的处理在我看来完全是升华了主题。
补充: 朝堂上老皇帝和夏江意识到金陵城两年的变化是梅长苏的手笔,对反派智商的提升真的不是一点半点,而是飞跃性的提升,否则反派真是甚至比不过浴巾和穆青了,这点也是49集比原作出色的地方。
(第二人跟帖):同意楼主关于49集的看法,相比之下,50集的处理欠妥个人觉得才是造成观众心理落差的主要原因。
49集以萧景琰终于认清梅长苏身份为结尾,在此之前反复的怀疑与否认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二人相认之后景琰的心理冲击与接下来将如何行动无疑是众人关注的焦点。然而50集仅用景琰在静妃处的一场哭戏就轻轻揭过,再次出场是在与沈、蔡二人谈论政事,情绪毫无波动,反而用大量篇幅描写如何处理夏江余党以及苏宅的欢乐日常,难免使人产生割裂之感,剧情进展到高潮之前突然断掉,情感没有一个宣泄的出口。
原作中景琰认出梅长苏之后,刻意避而不见是因为”既然他不肯让我知道,自然有他这么做的苦衷,我又何必非要知道,白白增添他的烦恼”,与沈、蔡议事是在这个背景下,梅长苏察觉异样,进行试探,相认。次日就是言侯生辰,梅长苏决定去见景琰,让二人彼此适应以新的身份相处,前后连贯。
而在剧中更改了时间顺序,整个第50集的内容发生在相认后至二人再见之间,在此期间景琰既没有去找梅长苏,也没有任何神思不属或者关心的表示,连小殊病了都不知道,就好像这件事对他毫无影响,实在不符合景琰一贯的重情义的形象。不如梅长苏回去之后就病倒、听说太子也去时瞬间严肃的脸色表现出的心境改变。
所以个人觉得这部分对景琰的刻画不足,导致偏离人物形象,缺少必要的交代,比如不去找小殊是因为防止太过关心引起皇上猜疑,或者在小殊做好再次见面的心理准备之前不主动打扰,或者在议事时加一下他有时不自主地盯着苏先生平时的座位之类的小细节。而且处理夏江余党部分篇幅过长,夏江妻儿其实没有出场意义,完全可以通过侧面交代一下即可,把后面二人再次见面的剧情提到前面来,回应观众对他们之后究竟以怎样新的方式相处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