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雷斯顿:与历史地标不期而遇(房崇)

把装修做出文化来,把过程当成人生过,把技术揉为故事讲,把读者看作朋友待。如欲转载,请先联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德雷斯顿:与历史地标不期而遇(房崇)

 

德国统一日的第二天(10月4日),我们驾车离开柏林,一路向南,目标是捷克布拉格。与乘飞机腾云驾雾相比,开车贴地而行有三大好处。一是把对不同国家、城市的访问连续起来了,看到的是连续剧而不是折子戏,是横幅长卷而不是册页小品。二是能城乡兼顾,既看到城市也路经了乡村,而且欣赏到山光水色。三是行止自定,愿停就停,使自由行更加自由。

从柏林的闹市开到郊外,沿途看到的都是公寓楼,竟没有见到一座独立屋,也就是中国人所谓的“别墅”,我们在北美已经看惯也住惯了的house,这倒让我有些不习惯了。不知这是因为地狭人稠、节约资源,还是社会主义的遗风使然,不知这是欧洲的共性还是原东德地区的特性,这还有待于研究。

从柏林到布拉格,是350公里路程,也就是3个半小时。如果在加拿大,这点路程还没有出省呢。从多伦多向东到渥太华就要5个小时,向西到温莎又要4个小时。在欧洲,这样的距离足够跨越三四个国家了。空间大小的不同是历史和政治的结果,也是文化和性格的成因。忽然想起潘长江小品里的一句话: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品。

儿子一边开车,我一边研究地图,发现在大约两个小时车程时,会路经一个大城市德累斯顿。这是一个似曾相识的名字,再翻旅行指南书,介绍说它也是旅游胜地,曾得名“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第一景点是一座在不久前才重建起来的大教堂。反正我们也要停车休息,这不是顺便白送的一个额外景点吗?等归来后重做功课我才知道,岂止是偶遇景点,我们是与一个近代史上的重要地标不期而遇了。

我是在看过实地以后才去查它的历史。德累斯顿始建于13世纪,到15世纪发展为选帝侯及皇家领地,18世纪建成萨克森王国的王城,数百年的繁荣史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和无数精美的巴洛克建筑,曾被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但是这一切都在1945年情人节前后的3天里(2月13-15日),被几乎完全终结了。英美两国空军联手空袭,连续出动多批次、千余架次的轰炸机,地毯式、无差别地狂轰滥炸德雷斯顿。那轰炸是分层次、渐进叠加式的程序,先投重磅爆破弹掀开房子屋顶,再投大量燃烧弹点燃木结构,烧完再炸一轮。显然,目的就是人格杀勿论,城片瓦不留。大轰炸的结果是该城80%以上的建筑被毁,数万人丧生。

德累斯顿大轰炸,就像是日本的广岛、长崎遭受原子弹,其是否正义、有无必要,在战后备受争议。否定它的理由可以归结为三点:一,此地没有大军集结,不是战略要地,此时已是战争末期,为什么一定要炸?二,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炸时为什么毫无顾忌?三,当时德国人认为此地比较安全,城里还聚集了几十万难民,挨炸的主要是平民。

那么,英美军方为什么要炸德累斯顿?理由大约也可以推测出三点:一,德军在战争初期空袭过英国城市考文垂,英国要报复惩罚。二,德累斯顿是交通枢纽,炸此可以阻碍德军的调动。三,打击士气,动摇人心。这是明的,有战略家又指出一条不好明说的理由,即当时已知德国东部在战后将归苏联,苏军当时已经打到城外50英里,把德累斯顿炸平,是不愿意把它留给苏联人。

(旅游区出售的明信片,圣母大教堂残骸。)

当我路过此地,与德累斯顿不期而遇时,正是二战胜利70年后。从车上看市容,就是一个普通的现代欧洲城市,儿子说现在这里聚集了很多电子高科技公司,有德国的硅谷之称。车过易北河,南岸是一片壮丽的古典建筑群,宫殿和教堂高低错落,蔚为壮观。我心里知道,它们都是战后重建起来的,都是假古董,但看起来如此真实,处处体现着德国人的严谨认真。如此致广大而尽精微的一片历史建筑旅游区,应该不是在短期内能重建完成的。

(下车伊始,首先看见的建筑就让我眼前一亮。算不上名胜,后来查出应是某博物馆的一部分。)

(通往景点的路上。)

后来得知,从战后到80年代末,东德的政府和人民(而且是在苏联的支持下)一直在逐步重建,40年没有停。1955年修复了圣十字教堂,1963年恢复茨温格宫,1965年修成宫廷教堂,1985年重建森佩歌剧院。哪怕是在共产党治下,东德人也以自己的历史文化为自豪,要把损失了的辉煌挽救回来,东德政府在这一项上有功无过。想一想与此同时,在中国我们在干什么?北京没有被战争破坏,但是战后却在不停地拆牌楼,拆砖塔,拆城墙,拆门楼,拆寺庙。号称立新而大肆破旧,还觉得理直气壮,毫不可惜。人家是要恢复旧观,我们却要挥刀自残。同样是共产党的“同志”,这差距怎么那么大呢?

(东德时期修复的天主教宫廷教堂。)

(也是东德复建的德累斯顿王宫。)

(看似寻常街景,尽是劫后重生。)

(长101米的瓷版壁画萨克森历代王侯图。)

东德时期,只剩下了一座最重要的建筑没有恢复,就是圣母大教堂。这是一座新教路德派的教堂,始建于1726年,相当于雍正年间,到1743年完成时,已入乾隆。巴洛克圆顶的建筑形式精美独到,据说可与罗马的圣彼得和伦敦的圣保罗教堂媲美,鼎足而三,在两百多年间成为德累斯顿人的骄傲。教堂毁于1945年2月的轰炸,据说中弹后并没有立即坍塌,而是在经历了1200度高温烈火两天的炙烤后,中间承重的八根石柱被烧红炸裂,巨大的穹顶终于塌落,化为一堆瓦砾碎石。战后时间过去了45年,这一片废墟就任其荒芜,有一段时期竟沦为牧场,风吹草低见牛羊。

为什么这座教堂在东德时期没有重建?我们仍然可以分析出三条理由。第一当然是缺钱,修教堂在计划经济里排不上号。第二是意识形态,共产党要对宗教有所限制。第三是轰炸者是英美联手,冷战时期的东德政府正好利用它来作为反对西方的“教育基地”。要反对战争,就来凭吊残垣吧。

1990年德国统一后,这一切条件都改变了,重建圣母大教堂成为民族团结、国际和解、文化重建、信仰回归的象征。费用主要靠募捐,从国内到海外,从平民百姓到英国皇室,都情愿解囊。1992年开始清理,1994年动工兴建,2005年建成开放。德国人非常精细地考证原样,尽量仿真,终于恢复了旧观。

(圣母大教堂前广场。)

(复建后的圣母大教堂。)

(教堂前的马丁路德雕像。)

我们围着圣母大教堂转了一圈,明显可见组成外墙的石块有两种颜色,黑色是旧石原物,浅色是新采建材。据说重建材料中,有43%是废墟中清理出来的旧物。现在新砖旧石凝结在一起,既密不可分,又对比鲜明。它们是惨痛历史的印痕,含义深沉。

(圣母大教堂西北角,残骸被包容在新建筑中。)

(教堂旁边,保留了一小块残垣。)

现在,德累斯顿已经再度成为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城市,在我们的身前身后,游人如织,英语德语,并行不悖。可惜我们只是路过,仅仅停留了一个小时,连教堂的门都没进,就又重新上路了。后来才听说里面极美,后悔没能看看。

过了仅仅半个小时,我们已经车行捷克道上。一个半小时之后,便身处布拉格的古城深巷之中。在现代的欧洲,你已经体会不到国界的存在。抚今追昔,这是人类多么巨大的一个进步呀,我对这个进步心存感激,由衷而来。

在布拉格我才得知,德累斯顿还与它有两度的特殊缘分,这等到下回再说吧。

arge 发表评论于
谢谢好文! 德累斯顿是废墟上崛起的美丽城市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