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有着严格的规定,如仗对、押韵和平仄等,其中又以平仄最易被作者所忽略,从而成为茶前饭后的笑料。
平仄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现代汉字的高低声调,现代汉语拼音的的音标,“平”在现代字典中代表一二声,“仄”代表三四声。现代人的普通话十分标准是托电脑的福,拼音输入法打汉字不受五笔改版之苦被许多人采用。中国古代兼并战争不断,中国的疆土不停向外扩展,外国并入己国。各地的方言甚多,声调更是平仄相反,很难达到统一。最终以兼容为妥协,所以同一个字有时会有两种甚至三种声调的现象出现。即使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教育基本上也是以地区方言教学为主,如孙中山说广东话,毛泽东说湖南话,周恩来说江苏话,邓小平说四川话等,他们均是从私塾出来的学子。在五、六十年代,除了大城市师资能力强的地方用普通话教学之外,多数地区仍使用方言教学。特别是广东省,仍用当地白话教学,老师不会说普通话。在偏远的乡村,用方言教学延续到九十年代。
方言造成的平仄差异是明显的,现代汉语为了区分它们之间的不同,规定词的性质意义来区别它。比如“说”字,可平可仄,通常作为动词单独使用时SHUO发平声。当“说”与“服”或“客”连在一起成为一个词组时念SHUI发仄声。又如“看”字,也是可平可仄的。当它作为动词单独使用时发仄声,如与其它字组成一个词组时念平声,如“看守内阁,看门人,看家本领、看家狗”等。这里的“说”和“看”已失去动词的意义,是“动词名形化”。如何区分它们之间的读音和声调,只要看它是单独使用还是与其它的字连用组成词组,该词的性质是否发生变化等因素综合考虑,分辨这点并不难,只要大家注意一点就会明白。有人会问:古诗中曾这样用过,也是单独使用的,词的性质并没有改变呀?那是方言的差别,对现代汉语来说没有实际意义,不能说这个字曾有过几个声调就可以糊乱使用或肆意混淆的。我认为:现代的多音字将逐步统一规范,凡已淘汰的东西就不要捡起来再用,历史是发展前进的,那些旧的东西留给考古专家去研究吧。
如何避免以上的情况发生呢?最好的办法是在作格律诗时避开这种多音字,如一定要用这个字,就必须承担被质疑的后果,提早作出最佳的辩解答案。格律诗本身的条框约束就多得烦人,佳句被它折腾得不像样了,换一个字算不了什么。前些年我看过毕加索的画展,觉得他的画越来越抽象,后来竟成了儿童画了。那时我想:一个人只要出了名,连他的排泄物也是香的。或许有人会骂我:“你懂个裘!那是创新。”创新?大概是专家的事,与平民无关。新装也只有皇帝才能穿上,百姓哪敢晒躶体啊。
我说了半天,小高仍一头雾水: “什么是平仄,能不能形象直观一点解释给我听?”
我想了想,说:“这样说吧。平仄犹如一位跛脚老者在行路,一步一个音,我们可以看到跛脚老者在行进中高低起伏的姿态,这一步高一步低的跛脚行进姿势就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格律诗规则。”
“直行不是更快更省力,何必费力颠簸?”这小子问题还不少。
“这你就不懂了,若以到达终点为目的,自然是直行快步为佳;若以观赏为目的,平行移步就不如起伏跳跃更具美感。”
“观赏?美感?”小高仍困惑。
我感到无论怎么为平仄辩解也是徒劳的,这家伙装傻,鬼着哩,不易被忽悠。
是啊,路本是平的,如果你是位正常人,一高一低地跳着行进当然费力了,如果放在一个跛脚残疾人身上,简直就是恰到好处的大自然恩赐啊!
June 2nd,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