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让你的抑郁雪上加霜的思维方式们!

加西——居加拿大落基山脚,关注家庭成员身心灵建设。欢迎关注微信号: 家庭心理健康(tianwmx)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情绪感冒

 

最近看到好几起学生跳楼自杀的消息,心里非常惋惜,急忙翻了一些非常好的资料,分享出来,以帮助那些在抑郁感冒中挣扎的孩子或者成人们。

 

你了解自己的恐惧吗?

 

听过一次现场的TED演讲,主办单位送给每人一个名片盒,里面有一张名片,上面还粘着一颗小小的珍珠,并附有下面一句话By replacing fear of the unknown with curiosity, we open ourselves up to an infinite stream of possibility. Alan Watts 意译过来大概是这个意思:用好奇代替对未知的恐惧,我们的人生充满无限可能。

 

有空的时候,常常问问自己,怕什么?

人言?如果依然在寻找他人的认可的路途中,内在的父母、师长是否还是你前行的动力?

社会统一的价值标准?是否一直在追求一个标准的判断模式?是否和自己的真实感受太过脱节?

基本的需求无法满足?饿死?渴死?冻死?

一定要厘清自己最怕什么?

 

告诉自己,不要怕

 

实习时见过一个重症的病人,第一次看到她的时候,我快速地做出了一个判断:如果自己以后这样,立刻自行了断。但是,她所有的努力却让我的疾病价值观发生巨大的改变,八十多岁,脑瘫,吃饭都有吸入(进入肺部)的风险,只要半只手可以用,坐轮椅,但是她坚持画画,读书,每一顿饭都非常努力的吃完,每周的治疗小组活动,她都会戴上项链,涂上口红,盛装参加。她给我的人生启示就是:

只要自己不放弃自己,别人再多的心理活动也无法阻止她对生活的热爱。

一句智慧的话:

All you have to diminish your fear is to develop more trust in your ability to handle whatever comes your way. 一定要培养这样的能力:相信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你都可以应对;只有这样,你才能消除恐惧。

 

那些自残式的思维习惯

 

我们从父母、老师以及周围的环境中习得了许多非常有毒的思维方式,然后用这些习惯折磨自己,而且还祸害别人。每个活着的人都应该反省,自己的哪些可怕的思维方式给身边的人带来多大的伤害?

1. “我应该这样……我应该那样……”Shoulds and musts

经常用“我应该这样做”、“我不应该那样做”或者“我必须怎样”的压力折磨自己,给自己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和期望。

经常问问自己:“我给自己太多的压力吗?设定的目标现实吗?”

何不这么想:人的努力占一部分,人力无法掌控的经济、自然因素占一大部分。经常把自己放空在大自然中,就知道:人在自然面前算个啥呀!

 

2. 经常和别人比 Compare and despair

只看到别人的长处和强项,然后绝望地跟人比。

经常问自己:有什么更加公正、平衡地看问题的角度?

《圣经传道书》上讲“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大概就是说,你能体会到的喜怒哀乐,别人也是一样的。何必用自己的痛处去对比别人的得意呢?

 

3. 灾难化思维 Catastrophising

总是设想最差的事情发生。

经常问自己:公平点想,最有可能发生的时什么?而不是最差的是什么?

何不这么想:不如在灾难发生前好好地珍惜、去做那些还没有体验过的事?

 

4. 觉得自己能预测未来 Prediction

相信自己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

经常问自己:自己真的有能力预测未来发生的事吗?

自己是神吗?

5. 猜测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 Mind-Reading

相信自己了解别人怎么看自己。

经常问自己:那些关于自己的看法,是自己的?真的是别人的?

何不这么想:每个人不都是一堆烂事,哪有时间想你那些破事?

6. 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 Black and white thinking

相信人或事只是好、坏,对、错极端的存在。

经常提醒自己:事情并不是或好或坏,在这两端,还有很多可能性。

何不这么想:那些第一名和最差一名中间的那些孩子不是都健康地存在着吗?

 

7. 伤心往事 Memories

当下的遭遇勾起我们的伤心往事,让我们误以为又遇到相同的威胁。

经常提醒自己: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它们并不关联。即使那些不好的记忆让我们不安,它现在也不会再发生。

何不这么想:现在的自己和以往的自己如此的不同,自己也成长到有足够的力量应付任何可能的结果。

 

真正地活在当下,尊重每一个生命

 

体会一下生命的过程,不要着急地奔赴前方,用未知的恐惧折磨当下的时刻,真是暴殄天物。别人的期望和目标是属于别人的,只有你才能用温暖的方式善待自己的精神和身体。

Reference: Carol Vivyan 2009 www. getselfhelp.co.uk/unhelpful.htm

 

我的微信公众号: 家庭心理健康

欢迎关注,欢迎交流。原创转载请注明。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