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枚: 纽约地铁如是说

亚特兰大笔会是由一群居住在亚特兰大的中文写作爱好者组成。笔会提倡中英文写作,互相交流提高。欢迎有兴趣的人士加入。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四通八达的地铁(1)

我到纽约,最喜欢用的交通工具就是地铁。买上一张一周通用的地铁卡,付一次价钱, 就不用再操心掏腰包了。接下来,想到哪到哪。走错了路,也不怕,反正我是度假,再走回来就是了。周日家里人忙,朋友没法陪,那我们自己就可以出行。在大一点儿的纽约地铁站,都设有工作人员的窗口,在那儿可以要到一张免费的地铁图。那张地铁图设计得非常精美细致,它告诉你到什么地方乘哪条线,到什么站,这条线是快线还是慢线,哪条线可以接上哪条线。不同的地铁线,会用不同的颜色标识出来,红、蓝、黄、绿、紫,一眼就可以顺着这条线从站头,看到站尾,而不会看错了线。看到这张精美的地图,我不得不佩服老美对颜色的实际运用。我们拿着那张薄薄的地铁卡,带着这张地图,就可以在纽约自由自在地到处跑了。去大都会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划卡。去美国科学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划卡。去时代广场(The Time Square)的四十二街,还是划了卡进了站,就可以搭上地铁到达目的地。我们还用地铁卡去过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的分馆---克楼思特思博物馆(The Cloisters),圣约翰大教堂(St. John Cathedral church),中央公园(Central Park),第五大道(5th Avenue),林肯艺术中心 (Lincoln Center),高线公园 (Highline),9/11纪念馆(9/11 Memorial Museum),华尔街(Wall Street),布鲁克林植物园(Brooklyn Botanic Garden)。这些都是我多年向往的地方,看不够,叹不尽,美不胜收啊。一张卡在手,想去哪去哪。

乘地铁到纽约的三家中国城(2)

这张地铁卡还带我们去了纽约的三家中国城:曼哈顿下城是最老的中国城---那里有全美国最大的点心包子店:金丰。如果说金丰可容纳上千人用餐,一点儿也不过分。而且,金丰总是人声鼎沸,总是满座,总是有各色人等在排队;最新的中国城在布鲁克林区的第八大道。在那儿, 简直就是把上海的黄埔区直接搬到了纽约城---一大片街区都是中国商铺,那儿的饭店、菜场数量多,质量好,上海小笼包、广东早饭粥,小点大餐,应有尽有。新鲜绿菜、白色莲藕、肉排龙骨,另人目不暇给。肉类的价钱不仅比上海便宜,在美国也首屈一指。可惜的是这儿有些街区每天都有垃圾飘摇,小吃城的厕所间,经常没有手纸。另外一个中国城,就是鼎鼎大名的皇后区的法拉盛。不过,从我们落脚的曼哈顿区或布鲁克林区,到法拉盛要坐将近一小时的地铁。下了地铁后,还满眼荒凉,还要再走上几段街区,才看得到灯红酒绿,听得到人声鼎沸。所以我只去了两次,一次是陪朋友在一家叫“江南水乡”的餐馆吃饭。“江南水乡”的性、价、比不错,是淮扬口味的饭菜,环境干干净净,没有哗众取宠的噱头,没有美丽姑娘拉门陪笑,是个中国人吃饭的地方。我真心地希望他们生意兴隆,继续发扬他们性、价、比优质的传统。美国人很重视他们的品牌,他们常常无条件地同意退货,并不停地改进他们的产品。美国人这样做是为了保住他们的品牌,对自己的产品保质保量,他们害怕顾客失望,不再回头,而并不是老美傻包,不知道一百元钱没有两百元多,害怕数钱麻烦。真心希望中国人做生意也能达到这个水平,而不要一出名,就提价,以次充好。希望“江南水乡”永远维持着他们的性、价、比的优质,我们下次去法拉盛还可以去那儿吃饭。

常住纽约的人都知道,用这张通用的地铁卡,还可以乘坐同是大都会交通局管理的公共汽车,公共汽车可以四通八达地到曼哈顿区、布鲁克林区、皇后区、布朗克斯区各个街区。许多中国人喜欢住在皇后区森林小丘,新鲜草原,而把法拉盛留给打工、做生意的人。临时访问的游客,只要有时间,拿着这张薄薄的地铁卡,带着地图,自己就可以坐公交车找到他们想去的地方。

纽约地铁的文化艺术元素(3)

纽约是艺术家遍地的城市,纽约地铁的文化艺术元素也比比皆是。我觉着文化艺术元素可以是撼山动地的视觉冲击,也可以是百老汇音乐剧的完满绝伦,更可以是林肯音乐会的天籁之音。而纽约地铁的文化艺术元素则是老百姓天天在意的和协, “Match”, “Fit”和独特。纽约地铁站的墙壁全用瓷砖贴成,取它的防潮、经久耐用和容易清洁。但是,每一站的瓷砖都会镶嵌不同的饰画,而这饰画竟是和地面的人文景物相协调的。我印象最深的是曼哈顿下城运河街(Canal street)的地铁站,在大片的白色瓷砖上,镶嵌着一溜一个个黑色的小人儿。仔细一看,这些小人儿生动活泼,很有动感,竟是纽约广大蓝领、白领的劳动人民的写照:有拎着箱子出差的生意人,有打扫卫生的清洁工。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精致细节,人物和人物的间距也不密不疏,看上去很舒服,无可挑剔。

进了地铁车厢,环顾四周,常常看到的是挤得满当当的人,大都是匆匆忙忙的上班族。这些纽约客,没有一个人穿一样的鞋子,没有一个人穿一样的衣服,即使是鞋子衣服颜色类似,式样也不同,或者小的细节不同。大多数的年轻人,穿着打扮都超有风格。我说他们是纽约客,是因为纽约从建市开始,就有一半以上住在那儿的人,不是纽约出生的人。现在还是这样,一半以上的纽约居民,是从全美、乃至于全世界来到这里。只要到了纽约,愿意住下来,他们就以纽约人自居。纽约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城市。

2016年2月,一个朋友送来微信,她引用了大陆留学生贬纽约的一句话, “纽约也不怎么样啊, 地铁那么破, 比上海差远了。”我的这位朋友在纽约住了几十年了,纽约现在有她的家,有她的工作,有她的爱恨情愁,有她的成熟智慧,有中西文化在她身上的碰撞交溶。她在纽约生儿育女,她在纽约读书做事。现在,她听到有人用地铁贬纽约,做了如是说,“在这里,每一个人都以生命最舒展的状态绽放。因为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所以这座城市能够吸引完全不同类型的人群,让他们看似矛盾却和谐地共处。”“这样的环境,让身处其中的人能够感受到一种真正的心灵的自由。这种心灵的自由,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我借用她的话来结束这一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