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主义时代的南洋群岛, 当地人或说土著, 种种原因造成在文化上经济能力上距离华人差距太大,所以华人一去很快就掌握了经济命脉。
但是大多数华人没有学习知识青年到农村干一辈子革命的精神,光想着挣钱回家盖房子买地光宗耀祖了。其实对华人来说, 那才是块真正的广阔天地, 华人在那儿才真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赚了钱, 别慌着寄回家风光, 留在当地钱生钱, 成村成县的在南洋真正的插队落户, 并且和殖民当局合作,在政治上扎根,形成政治势力。
凭着华人与当地人的差距, 完全可能充当殖民当局的“二道贩子”去管理当地人, 就不容易发生那些当地人排华的事了。
比如马来亚, 1957年独立时的华人人口比本地人还多, 但没有多到新加坡那德性, 居然没有形成强大的政治势力,这里必须要说说当时国共双方都不给力, 光顾着在华人社会扩张自己的力量, 以致造成华人更热衷于内部斗争, 对母国的选边搞得十分起劲,当地不吃吃你才怪呢。
李光耀, 不能不提到这个有眼光的政治家, 对海峡两岸采取了刀切豆腐两边光的策略, 不跟你们扯那个鸟蛋, 老子发展自己在当地政治上的势力, 结果, 当家作主了。
当然少数扎根派或半边华人成了政治气候的也有, 比如泰国的两兄妹总理,半华的苏加诺和奈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