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年伊始,猴元素“席卷”洋品牌
LV的猴子配饰三件套:施华洛世奇水晶打造的项圈、项链和手链,售价$705起。
阿玛尼限量新品:猴年高光
大牌们为猴年操碎了心
路易威登、阿玛尼、迪奥、雅诗兰黛、江诗丹顿……中国农历猴年将至,这些“高洋上”的外国品牌近来纷纷推出“猴年限量款”商品,讨好置身于节日氛围、且有购买需求的中国消费者。猴形象作为设计元素“席卷”珠宝配饰、化妆品、腕表等各色商品。
中国消费者在全球持续展现的购买力让各大洋品牌摩拳擦掌,努力抢占先机。奢侈品牌LV推出了一组三件包含项圈、项链和手链的“猴年限量款”,这是其第一年正式推出与中国生肖有关的限量产品。“猴年三件套”也会同步出现在英国、法国等专柜,但目标客户仍是中国消费者。
耐克新推出的鞋写着中国人最爱的“发”和“福”。
江诗丹顿猴年生肖腕表。
Carrera y Carrera家推出的猴子戒指。网友:EXCUSE ME?这难道不是蛇年的?
消费者:“你们是猴子派来的逗比吗?”
各大奢侈品牌使出浑身招数来“讨好”,但中国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随意感受一下各大牌的“诚心之作”后,网友们纷纷表示:“丑哭了”、“太突兀,接受不了”、“你们是猴子派来的逗比吗?”……而各种吐槽贴也在网上疯传,倒是带来不少欢乐。
二、中国风在时尚圈吹了很久
18、19世纪,西方上流社会刮起一股中国风,宫廷贵妇皆以手持中国扇为时尚。
欧洲宫廷充满中国元素
1670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突发奇想,在凡尔赛建了一座“中国宫”。全部中国宫的装修是令人眼花缭乱的“中国风格”,可谓是集山寨中国产品之大全。宫内的檐口楣柱、墙角四边屋顶都贴着艳丽的瓷砖,室内模仿中国的青花瓷器是白底加蓝色的图案,到处都摆上了中国的瓷花瓶、绸帐与金流苏。
18世纪初,中国元素在当时欧洲是品位和地位的代名词。宫廷里面挂着中国图案的装饰布,中国瓷器被视为珍玩,王宫里的贵妇纷纷摇起了中国式的扇子,巴黎街头出现了中国轿子。贵族家庭也以摆设瓷器来附庸精致,炫耀地位。贵妇们见面聊的都是中国制造,裙底下露出中国丝绸面料的高跟鞋,鞋面上是最当季的中国风格图案。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形容说:“女王本人爱好穿中国服装出现。我们的屋里充满了中国的元素。”
带有中国元素的设计历史悠久
流行风潮的“东风西渐”
在18世纪,因为中国元素的盛行,开始有了“中国风”的说法,被称为“Chinoiserie”风格,并沿用至今,而现在流行的巴洛克、洛可可、Disco风格中都能见到Chinoiserie风格的影子,富丽豪华的东方刺绣、中国瓷器上的图案、亭台楼阁、人物花鸟都是设计师们撷取灵感的来源。
之后越来越多的时装设计大师开始用中国式的元素来诠释他们对于时装美好的幻想。在20世纪末期,无数设计大师都曾在他们的时装设计中借鉴中国元素。而设计大师们对于中国元素的痴迷可以从Yves Saint Laurent的话语中可见一斑,“有什么国度这样引人遐思呢?只有中国,我们西方艺术受中国之赐可谓多矣,那影响是多方面的,没有中国,我们的文明决不能臻于今日的境地……”
“丽媛style”在全球掀起中国风
第一夫人着装完美诠释中国风
作为中国“第一夫人”的彭丽媛,在国际舞台上屡屡展开魅力攻势,她以东方女性的端庄、亲善慈爱的形象、绚丽的中国风情,获得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赞誉,被外媒赞为“中国外交新名片”。《名利场》2013年度最佳着装榜将第一夫人彭丽媛列入其中,不仅体现了国际时尚界对其着装的肯定,也将中国设计带到台前。
彭丽媛每次出访都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亮点,其融入中国元素的服饰被网友称为“丽媛style”。所有的服装都秉承了彭麻麻一直以来简洁大方的风格,当然,细节上也均有体现中国传统元素,几套中式传统服装上的刺绣花纹吉祥富贵,祥云,荷花,秋叶,兰草,青花瓷等传统中式元素都被善加利用,可以说在不经意间又完美“代言”了中国风。
三、好莱坞大片,中国元素扎堆
“中西结合”影片越来越多
在前段时间热映的《火星救援》中,“中国航天局”在关键时刻伸出援助之手力挽狂澜。近年来,类似中国元素的植入,在好莱坞大片中并不少见。除《火星救援》,近年来《生化危机5》、《X战警:逆转未来》、《云图》等大片都启用中国演员,但多是“打酱油”。同时,好莱坞大片也频频来中国取景。如当年火遍全球的《阿凡达》里酷似张家界的哈利路亚山、《变形金刚4》里出现的武隆风景区、《碟中谍3》中的东方明珠、黄浦江夜景、西塘风光……
而要说近几年在中国元素植入上最为典型的案例应属《变形金刚4》。除了有李冰冰、吕良伟、韩庚、邹市明等一众中国面孔出镜,影片还在中国多地取景。不仅如此,影片还植入了大量中国品牌的广告,包括汽车、牛奶、电视、矿泉水、珠宝乃至鸭脖。回看一下过去四年,我们可以发现,含有中国元素的好莱坞电影多达10余部。
既是主动“顺应潮流”,也有被动“识时务为俊杰”
在2002年,中美的电影市场差距还非常悬殊:中国年度票房近9亿元,不足美国的1/50,完全不足为道;到了2012年,中国年度票房超过170亿元,约为美国的1/4,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急剧增长的电影票房是“吸金石”,因此,讨好中国观众、争取中国市场是好莱坞主动求变。
中国对进口影片有配额限制。2012年,美方票房分账比例由13%提高到25%,即使如此,也是每个月3部不到的配额。如果是一部“纯正”的好莱坞大片,那么在中国上映就要占掉一个配额。而有中国资本参与投资甚至联合摄制的电影,则可以不受配额的限制。好莱坞寻求中国资本为自己“开路”,而有了投资即对内容有了一定话语权,“中国元素”的融入也就顺理成章。
电影中生硬的广告植入惹来吐槽不断
BUT,并没有让多数人产生好感
中国元素在好莱坞电影中出现,也无外乎两个原因。其一是“异域性”,如旗袍、闺房、面纱;其二是“敌对”,如暴君、原教旨主义等。直到李小龙在美国走红后,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才出现了新的形式,但这个新形式也逐渐变成了刻板印象——功夫演员。成龙,李连杰,杨紫琼,概莫能外。在此之后,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更彻底地成为了消费东方女性的过程。从巩俐、张曼玉、章子怡到许晴、范冰冰、李冰冰、周迅,又重回之前对中国旗袍、纸扇、婀娜窈窕的东方女性想象之中。这种所谓的“中国元素”,是好莱坞人以为的中国元素,并不一定是中国观众喜欢、关注的。
而且,中国元素生拉硬拽的植入,容易让人跳离电影本身,也很难让人认为这些所谓“中国元素”有何价值的。
四、中国元素:要“融入”,不要“加入”!
范冰冰被赞“龙袍”加身,而张馨予则被批评“穿了隔壁村的大花棉袄”
滥用“中国元素”是烂招
去年5月至8月,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办《中国:镜花水月》时装展,各种“中国元素”的时装和物件应有尽有。令人尴尬的是,一件1951年的酒会礼服上饰满八世纪碑文,可惜碑文的内容竟是“草圣”张旭的《肚痛帖》。《纽约时报》艺术评论家霍兰德·科特吐槽,数世纪以来,西方世界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引发各种错综复杂的回响,但展览“对这些历史背景多半轻描淡写”,认为展览对“中国元素的滥用是如此创造力超群”以至于“将一个本可更精致、细腻的展览完全搞砸”。
当前,国人在各种场合展示的更多的还是表面化的“中国元素”,最典型的就是红毯秀。女明星身穿所谓“中国元素”的华丽服饰闪亮登场,抢足了风头,但仅仅是迎合外国人猎奇目光,有的时候连“美”都谈不上,更不要说展现中国文化了。更糟糕的是,当这样的所谓“中国元素”被用滥了以后,外国人难免审美疲劳,甚至会产生排斥情绪,有如霍兰德·科特看过《中国:镜花水月》时装展后的感觉。
Burberry 推出“福羊贺春格纹羊绒围巾”售价5750元人民币。网友评论“总觉得和35块钱的批发货没差”、“不是山寨,胜似山寨!”有媒体以“奢侈品再向中国‘下跪’”为题报道此事。
拒绝中国式的快餐文化
设计的美感是从文化当中截取的,对于大众来说,首先直面的是一种符号的感受。奥运祥云的形象,从被设计出来到现在已过10年,但大家依然还在使用。祥云图标的应用已不仅仅在体育方面或者是奥运会的方面。很多企业的标志中、家庭装饰的壁纸上、甚至星巴克的圣诞礼包上,都能看到祥云的身影。不可否认,中国元素的应用有着强烈的文化需求和独特魅力。然而,在无数鱼龙混杂的“快餐式”设计产品中,往往加上一点中国符号就可宣称运用了“中国元素”,打出“中国风”的卖点。但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
2013年,《钢铁侠3》为中国元素进入好莱坞大片提供了一个较为极端的范本——特供。所谓中国特供版电影,是指好莱坞考虑到中国市场和观众而设计专属情节的电影版本,区别于国际版。“中国元素”在其中没有对影片的情节产生任何实际意义。中国观众对“简单粗暴”的特供版并不买账,认为中国演员的出现是“走错剧组”、“调错台”、“买了一辆跑车,附送了一个马桶套”。
《功夫熊猫》剧照
表面化的“中国元素”难以为继
在所有具有中国元素的好莱坞大片中,功夫似乎是最能进入影片核心的元素。尤其是《功夫熊猫》系列,无论是在业内还是观众口中都是非常成功的作品。电影核心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功夫,背景放在古代中国,人物设定无论是熊猫、乌龟还是白鹤都极其富有中国特色,而其传达出的理念也颇具儒家风范,是一部中国到家的电影。尽管影片对白是英文,一些表现手法和角色特征都是西方式的,但如果抽离了其中的中国元素,《功夫熊猫》也就不再成其为《功夫熊猫》。
周杰伦、方文山珠联璧合,让中国风音乐吹遍大江南北
当今流行乐坛,“周杰伦+方文山”组合无疑是把玩中国风最成功的典范。周杰伦的曲加上方文山的词,或婉约,或哀怨,或典雅,或凄美……完美运用“中国元素”并非易事,作词人方文山就是宋词爱好者,最喜欢李清照和唐后主李煜的作品。他认为“创作离不开生活。像《青花瓷》《爷爷泡的茶》《刀马旦》,创作前我都收集了相关资料。创作《爷爷泡的茶》时,我研究了制茶的过程;创作《刀马旦》则去研读京剧。某种程度,我把歌词当做电影脚本去经营”。
100多年前,面对风雨飘摇的旧中国,中国的有识之士发出了“睁眼看世界”的呐喊。如今依然需要我们有这种精神。只是,过去是我们单向地学习外国,如今则是双向地互相了解。从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方面来说,我们应该敏锐地觉察他们的需求的深化。对外国人来说,介绍“中国元素”当然是必需的,也是第一步,但仅仅停留在这一步,做多做“滥”,只会事与愿违。能否把“中国元素”深化为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从而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国的文化,显然还有很多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