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 不应“赚心灵不安的钱”

宁静纯我心 感得事物人 写朴实清新. 闲书闲话养闲心,闲笔闲写记闲人;人生无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他的那句“当着天空出现乌云的时候,我们就指出,这不过是暂时的现象,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

毛泽东“善断”的由衷感佩。善处,即与人共事的能力。毛泽东一生面临各种复杂情况,国际怎么处,国内怎么处,与敌人怎么处,与朋友怎么处,与自己的同志怎么处,顺利时怎么处,不顺时怎么处,处于多数的时候怎么处,处于少数的时候怎么处,他都有一套自己的办法。他的一句名言是: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这不啻于“善处”的最好诠释。

善学,毛泽东一生手不释卷,从政治、历史、文学、哲学到自然科学、军事,无所不包。“善学”不仅指“学”,更包括“善”。毛泽东的“善学”就是善于从各类书籍中吸取他人的智慧。他从《水浒传》《三国演义》中启发出军事斗争的灵感,从《资治通鉴》中学习到治国的经验,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中学习到立场、观点、方法。这些是读有字书。他还善于读无字书。

气质,语出宋代张载《语录钞》“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气质是指人的心理素质、内在修养的外在行为的总和,一般是指人的个性特点、风格气度。人的气质是先天与后天的统一,内在与外在的统一,率真与理智的统一。

~~~~~~~~~~~~~~~~~~~~~~~~~~~~~~~~~

也说毛泽东的气质

已有 331 次阅读 2016-3-3 16:42 |个人分类:博览|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要说清毛泽东是不可能的,这决定于毛泽东本人的丰富性,和有关他的历史事件、历史资料的复杂性。

  著名历史学者杨奎松说:毛有一种不同于其他领袖的气质。这话应该是诚实的。

    毛泽东确实是一个有着独特气质的人,不管是喜欢他还说嫌恶他的人,只要近距离地接触他,哪怕是通过那些纸面上的文字去接近,也能感受到他非凡的气场。

   这种气场让他散发出独特的人格魅力,不管这种魅力对政治家来说,是好还是坏,或者说很难说是好还是坏。

   许多人所看到的魅力是不是那么全然真实,则又是另外一回事,也许是历史学家也难以说清的事。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杨奎松:带你走近毛泽东

2003年12月26日

 

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只是从媒体上了解毛泽东的活动,这对于了解毛泽东本人,无论是作为一个伟人还是作为一个凡人,显然是不够的。今天是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搜狐新闻中心26日15时特邀曾长期从事毛泽东研究的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杨奎松教授做客搜狐聊天。

  观点提要:

  党史一直说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成为中共党内最高的领导人。实际上在1938年以后毛泽东在党内才有了领袖的地位,但是没有领袖的名义。

  所以我想任何一个领导人都很清楚,假如在那个时候他想取得中国革命成功的话,他一定要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毛作为党的最高领袖,他必须要掌握自己的权力,他怕他的思想,他的引导方向发生任何的偏移,因为他是一个有既定目标的人,他要实现这个目标就不允许其他人干预他的行动。

  毛泽东在军事上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他的农民出身,他的经历和过去的教育程度都使他比较实际,基本上是用一种游击战的方式去保存自己的实力。但是另一方面毛又是一个诗人,他具有相当浪漫的思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导致了在国共战争当中他又有一些非常大的手笔,比如说三大战役。

  抗日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坚持毛泽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毛泽东在统一战线上他从来都强调既团结又斗争。如果只有团结,就没有办法发展壮大,因为只有斗争才能解决自己发展壮大的问题,

  毛泽东的统一战线策略对张学良起了很大的作用。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时毛泽东发表了一句话就是说张学良把我们从牢狱之灾在中解救出来。

  毛对中国最大的贡献在20世纪的中国第一次实现了统一,得到了国际上的承认。实现了整个国际上的地位,不断的再提升和提高。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个很关键的推动者。

  毛有一种不同于其他领导人的气质。形成其独特的个人魅力。

  毛泽东说1949年以前共产党是战战兢兢的,为此毛一直在强调我们不能犯错误,一旦犯错误我们就会出现问题。但是建国以后恰恰就出现这个问题。  

  

  主持人:今天是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纪念日,毛泽东是在海内外人的眼中是一个伟人,当然他同时也是一个凡人,那么怎么样认识毛泽东这样一个人,认识他一生当中对人类作出的贡献,今天我们很高兴请到了研究毛泽东的专家杨奎松教授,他同时是北京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教授。先请您向网友们简单介绍一下您研究毛泽东的情况。

  嘉宾:这个跟我上大学的学习和整个科研的过程有密切的关系。因为我在学校里主要是学习中共党史,那么就不可避免的研究到毛泽东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我们80年代初的时候关于毛泽东的历史作用的讨论是非常热烈的话题,同时也因为我们研究历史,必然会发现有很多神话般的事情可能比我们一般的人看到的或者教科书中讲的情况要复杂的多。其中的变数和背景也更复杂的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个人做研究的时候很关注毛在整个的复杂的历史过程中,他的作用是怎么样发挥的。实际上在研究中共历史的过程中,很容易的就可以看到中共本身的发展是非常曲折,毛泽东在中共党内的地位,也包括他在中共党内发生的作用也相当曲折,相当复杂,并不是常胜将军,但是也不是说有很多事情他跟别人的意见都不一样,就是独往独来的一个人,所以从党史的角度讲,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

  主持人:您研究毛泽东有多长时间了?

  嘉宾:大概有20年了。

  主持人:也就是说您这20年历史上的研究主要是以毛泽东为研究的对象是吗?

  嘉宾:那也不是,因为中共历史里包括毛泽东的一个方面。那么有中共和国民党的历史,当然也涉及到中共和美国的关系这样一些问题。同样也涉及到中共自身的形成过程,比如说中共最初的对社会主义的追求,那么后来毛泽东怎么样提出,或者说中共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民主主义的思想,后来建国以后他怎么贯彻这套思想,后来又是怎么变化的。我想这些涉及到跟中共历史有关的问题我都在做研究。  

  1. 党史一直说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成为中共党内最高的领导人。实际上在1938年以后毛泽东在党内才有了领袖的地位,但是没有领袖的名义,那么40年以后领袖的名义是有了,得到全党的拥护还是要到1943年。

  早在1935年共产国际第七次会议上,把毛泽东推举为共产主义的三大旗手之一。在当时共产国际的眼里,毛泽东实际上是中共的最高领袖。在王明和毛泽东之间出现问题以后,共产国际就明确指示要推举毛泽东出来当党的领袖,让全党按照政治局其他领导人都要拥护毛泽东,这个实际上就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袖地位,

  主持人:您刚才说在毛泽东身上有很多神话的东西,但是后来从你们搞历史的研究人发现,这个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深,而是历史环境造成的,您能举个例子吗?

  嘉宾:最简单的一个话题就是党史一直说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成为中共党内最高的领导人。这个一般人的想法就是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成为中共的领导人,但是看大量的历史资料的话就可以发现,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以后虽当选政治局常委,但是当时只是做军事领导人,是周恩来的助手。实际上他当时在党内的工作当中还没有给他特别的地位,因为当时的党内主要的负责任的博古和李德被赶下台以后,推出来党内最高的负责人是张闻天,实际上毛无论是在党务方面还是军事方面都没有具体的工作可做,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毛过去领导过很多的游击战争,那么就是在政治局常委分工当中就是委托他做周恩来的助手。但是由于周恩来有很多事情都要征求朱德的意见,朱德把前方作战的计划,包括各种各样的方案拿到中共中央讨论的时候,中央真正有发言权的也就是毛泽东,所以这个就导致了毛是代表最高领导人处理和前方的军事问题,那么有一些时候意见不一致沟通的时候很麻烦,因为军事行动是千变万化的,所以干脆成立一个军事领导小组,所以就是最后出现了一个三人小组,毛泽东、周恩来等等负责军事上的问题,当毛泽东在这个三人军事小组当中确立了他的军事上的领导人。那么以后才逐渐的党内的分工上,特别是到了陕北以后,把统一战线这个工作分给了毛泽东,这样就是等于在在领导党务方面是张闻天负责,毛泽东是在军事上和统一战线上负责任,这样毛的权利就很大了。但是这种情况下,毛泽东还不是最高领导的地位,还是张闻天领导,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一直说共产国际一直再打击毛泽东,实际上看到的大量的历史文献,包括苏联的历史文献都可以看出来,恰恰是在1934年以后特别推崇毛泽东,在各种各样的刊物上把毛泽东宣传为中国最主要的军事领袖。并且在苏联的刊物上发表了他的很多著作,那么在1935年的时候就在莫斯科的报纸上发表毛泽东的生平。当时在共产国际第七次会议上,把毛泽东推举为共产主义的旗手之一。那么毫无疑问在当时共产国际的眼里,毛泽东实际上是中共的最高领袖。那么在遵义会议以后把张闻天推举为最高领袖,这个实际上就是一个反差。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等到中共中央和莫斯科联系上以后,虽然莫斯科不满意中共中央的做法,当时中共中央比较多的搞反蒋路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莫斯科就认为中共没有抓住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核心任务,实际上应该把中国千方百计的推向抗日这个前途,所以他认为中共是有问题的,后来就是把王明等等人派回来帮助中国共产党,那么莫斯科就对王明讲,王明不要当领袖,因为王明在共产国际的地位是很高的。所以莫斯科就要求王明搞集体分工,那么王明回来以后中共中央就把统一战线这块分给了王明,张闻天还是中共的领导人,毛泽东就负责军事。所以就造成了抗日战争爆发的时间里统一战线是最重要的工作,实际上很多的权利就集中到王明那去了,这个就在中共中央内部形成一个矛盾。当时的说法就是共产国际派王明回来夺毛泽东的权,实际上共产国际没有这个意思。应该有很多的问题都是由张闻天负责的。那么等到王明回来的时候,双方之间出现了一些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就是王明和毛泽东之间出现问题以后,共产国际就明确指示要推举毛泽东出来当党的领袖,让全党按照政治局其他领导人都要拥护毛泽东,这个实际上就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袖地位,最后实际上毛泽东取得了权力还经过了一个过程,就是1940年以后张闻天把权力让出来了。等到1943年3月20号中共中央政治局最后作出了一个决议,给毛泽东几个核心的权力。在1938年以后毛泽东在党内有了领袖的地位上,但是没有名义,那么40年以后名义是有了,要得到全党的拥护还是要到1943年。  

  2. 所以我想任何一个领导人都很清楚,假如在那个时候他想取得中国革命成功的话,他一定要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毛作为党的最高领袖,他必须要掌握自己的权力,他怕他的思想,他的引导方向发生任何的偏移,因为他是一个有既定目标的人,他要实现这个目标就不允许其他人干预他的行动,所以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多的,不是毛一个人有这种情况。

  主持人:那么毛主席为什么处于名不副实的地位感觉却是无所谓呢?

  嘉宾:这种说法恐怕不一定很实际,因为从毛泽东的个性讲他不会不想要这种权力。另外就是当时在党内这些问题都有很多的政策、路线或者其他各种各样的分歧,当有分歧的时候,如果他没有权力的时候,那毛经常就会和对方发生冲突。那1940年以后党内就没有这个吵架的问题了,因为毛可以有决定的权力。所以这用不着争论了,所以我想任何一个领导人都很清楚,假如在那个时候他想取得中国革命成功的话,他一定要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他把权力分散了,最后可能就会形成思想不统一的状况。

  网友:说是不是因为毛过去在党内的斗争当中经历太曲折了,所以他一旦掌权以后他就特别注意维护自己的权威,他就导致了后来个人崇拜的滋生?

  嘉宾:我想这个问题会有,但是这里面跟个人的一些性格和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毛的性格在有一些问题上很容易把很多事情记在心里的人。所以他跟党内的一些领导人有矛盾的话他很长时间不会去讲,但是一旦这个矛盾爆发出来,他会把这些狠狠的批一顿,这种情况就可以看出毛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所以他很容易记别人不好的地方,当然我们从个性来讲毛是这样的个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毛作为党的最高领袖,他必须要掌握自己的权力,他怕他的思想,他的引导方向发生任何的偏移,因为他是一个有既定目标的人,他要实现这个目标就不允许其他人干预他的行动,所以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多的,不是毛一个人有这种情况。

  网友:教授怎么看待毛泽东的婚姻?

  嘉宾:因为婚姻问题是外人很难知情的问题。这里涉及到一些个人感情的问题,涉及到一些复杂的心理因素的问题。比如说毛泽东和贺子珍之间发生了很多的争吵,这种争吵我们现在没有办法说谁对谁错。至于江青这个人大多数人也很难认清江青这个人。另外还有就是江青后来做的一些事情是毛指使她做的。所以我想很多事情我们恐怕很难从外人的角度去就他的婚姻提出一些是非的判断意见。  

  3.毛泽东在军事上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他的农民出身,他的经历和过去的教育程度都使他比较实际,基本上是用一种游击战的方式去保存自己的实力。但是另一方面毛又是一个诗人,他具有相当浪漫的思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导致了在国共战争当中他又有一些非常大的手笔,比如说三大战役。

  主持人:毛泽东是说自己上井冈山是逼上梁山?

  嘉宾:我想逼上梁山,之所以共产党拿起枪去打游击都是逼上梁山。但是我觉得这个没有跟水浒有必然的联系。其实当时在1927年5月的时候,那时候蒋介石已经发动412政变,武汉政权已经出现问题,那时候陈独秀、毛泽东他们就在讨论怎么样把共产党的力量保存下来,比如说去当兵,还是拉一些人上山。实际上中共党内这个意识早就有,一旦国民党开始镇压共产党就是一定要上山,只不过毛泽东上山的时候有一个很特殊的情况,秋收起义毛泽东本来是带着部队去打长沙的,但是起义过程中部队受到了打击,所以毛就带着部队回江西了。

  嘉宾: 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是一个精辟的概括,就是5月份的时候中共就想把枪杆子拿下来。中共其实在1926年的时候,那时候共产国际就提出来说中共要搞军事,就是军事上中共怎么样能建立自己的一支部队的思想1926年就已经有,只不过当时是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等到国共之间出现问题以后,马上就是说就想到要拿枪杆子,那么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句话是毛在八七会议里面精辟的总结出来的一句话,但是这个观点其实是整个的中国从中国北洋政府以后基本上就形成了,因为各地军阀靠什么割据,就是靠枪杆子,没有枪杆子就没有政治力量,所以当时所有的力量大家都认识到枪杆子里出政权。

  主持人:那么毛最主要的贡献是不是他发明了所谓的游击战术呢?

  嘉宾:这个是毛根据当时的时期状况提出来的一个很重要的作战思想。其实像十六字方针很多人说是朱德总结出来的。但是实际上中共大部分的领导人知道在当时那样的状况下,你要想办法保存自己的实力,你要想办法和国民党周旋一定要采取游击的方式。而且还要建立根据地,但是这个根据地又不能像过去那样不能放弃那个地方。毛的思想就是我可以放弃这个地方,我随时可以跑,我重要的就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主持人:有一位中国的军事专家认为毛泽东这一生中成绩最大的是在军事领域,他说在全世界范围内,集军事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于一身的很少,毛就是其中一个,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嘉宾:就毛在中共党内的军事方面的作用来讲非常大,但是把他和各国的军事领袖做对比的话,我想还是有一些不同的情况,苏联在反法西斯的过程中也打了很多的漂亮仗。那么这些仗的价值和意义可能和毛泽东的思路都不完全一样。我觉得毛泽东在军事上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他的农民出身,他的经历和过去的教育程度都使他比较实际,所以毛在军事上长期被共产国际认为是一个保守的人,比如说在江西苏区的反围剿过程中,基本上都认为毛泽东是属于机会主义者,基本上是用一种游击战的方式去保存自己的实力。在很多情况下他都采取打了就跑的方式,这种作战方法就像毛在一些军事文章里写的,保存实力是消灭敌人的前提。但是这个问题在抗日战争的时候就发生很大的争议,就是在抗日战争的时候中共基本上没有跟日本进行大的军事较量,历史上就两次,一个是百团大战,一个是平型关战斗,这两次是动用兵力比较多。实际上这两个作战一个是伏击战,平型关战役是一个伏击战。百团大战打的是一个破袭战,实际上打的还是游击战的方式,并不是兵团正面对抗。但是毛认为这种作战消耗了军事实力,但是另一方面毛又是一个诗人,他具有相当浪漫的思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导致了在国共战争当中他又有一些非常大的手笔,比如说三大战役。还有不见得是很成功的,比如说1946年的四平街战役,这个战役打下来之后中共是损失是将近2万人。后来整个部队被打退到松花江以北,从形势上看中共是失利了,但是这个作战恰恰打破了国民党想长期直入的控制东北的计划,所以在某些方面他有成功的地方,就是中共保持了在北满的控制区。毛就是最主张的打四平街战役的领导人。那么四平街打完以后中共在关内打了一个报复性的战役,就是让部队大规模的打敌人身后。所以我们就是看毛的战略思想有的时候是非常大胆。

  主持人:三大战役是一种浪漫的大胆吗?

  嘉宾:我想还是有他浪漫的地方。因为三大战役取得成功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毛的战略思想非常有特点,而且非常大胆。而且另外一方面也是国民党的军队本身太不经打了。实际上毛泽东在回忆自己过去的时候,他说他一生中最难下决心的是三大战役。战争是在赌党和国家的命运,但是三大战役肯定是赌赢了。

  主持人:换句话说您认为毛的军事战略从抗日战争时的游击战为主导,解放战争时是以大规模作战为主,这个是为什么?

  嘉宾:就是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共的武器装备很差,就是他的子弹各方面都是非常不充足的,那时候他不具备打大规模正式较量的能力。我们比如讲平型关战斗,当时中共死伤的人员就达到400多人,实际上消灭日军也就不过1000人。百团大战也一样,打到40年底已经死伤2万人。尽管他们没有和日军的主力进行决战,但是他们的损失已经很大了。但是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他的武器已经用日本的武器装备起来,再加上当时国民党军队也不经打。所以他后期用大量的炮作战,过去就是轻武器,但是后来解放战争的时候是用炮兵作战了。  

  4. 抗日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坚持毛泽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毛泽东在统一战线上他从来都强调既团结又斗争。如果只有团结,就没有办法发展壮大,因为只有斗争才能解决自己发展壮大的问题,毛泽东的统一战线策略对张学良起了很大的作用。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时毛泽东发表了一句话就是说张学良把我们从牢狱之灾在中解救出来。  

  主持人:听您介绍您对国共两党的关系和西安事变也有一定的研究,那么我想听一下您对西安事变的评价?

  嘉宾:我想这个情况就是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我们讲西安事变他肯定是制止了蒋介石的一个行为就是剿共。那么国民党有很多学者都认为就是由于西安事变所以影响了国民党最后消灭共产党。因为西安事变的时候中共的情况非常危急,因为当时三个方面军会集甘肃,中共想发动一个宁夏战役,那么这个目的就是想去取得苏联的军事援助,但是这个战役失败了,就导致了有2万多红军被隔在了黄河以西,即西路军。在甘北剩下的5万左右红军当时是处在弹尽粮绝,中央军也上了。所以当时中共中央决定就是再搞一次长征,往山西和河南打,打一圈回陕北。长征的军事代价是巨大的。如果再搞一次长征,第一他们经过的地方都是国民党重兵把守的地方,他们会用更大的力量消耗作用。政治上,如果当时大家都在主张抗日,主张停止内战,你往陕西和河南打就会造成国内的抵触,要求政府消灭共产党。所以无论从政治上还是军事上中共都处于非常不利,恰恰是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解决了中共的危机。当时毛泽东发表了一句话就是说张学良把我们从牢狱之灾在中解救出来。

  主持人:那么在西安事变中毛泽东起到了什么作用?

  嘉宾:他的作用就是他的统一战线策略对张学良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基本上分化了张学良和南京方面的关系,让张学良站在了中共的立场上。那么毛泽东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就是西北救国政府由张学良任主席,所以很多和张学良之间的谈判,毛泽东都参与了策划。

  主持人:您再谈一下国共之间的关系。就是在历史上国共曾经有两次合作,当然第三次合作没有实现。那么您来评价一下毛泽东在国共合作方面扮演的角色和他对这个事情的看法?

  嘉宾:我们前面讲到了毛是一个很实际的人,那么他在很多情况下他经常强调的问题就是实力,你有实力你就可以提出一些比较高的目标和要求。你没有实力的情况下你要保存自己现有的条件你就要做出一些让步。那么毛从战争方面他是一个相当灵活的人,他很注重自己的实力本身达到什么程度,最典型的就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军事上毛会计算我消灭了多少个国民党的旅,他不断的公布这个数据。所以他是非常注意数字这个关系,很注意双方的实力对比。但是这个问题换过来讲,到统一战线上,毛在很多问题上也是非常注重谁的实力大谁就来做头的观点,比如说1936年当时中共和张学良之间搞统战,还在1936年2月份的时候,他就告诉张学良可以做联合政府的主席,做西北抗日联军的总司令。因为红军的实力和东北军相比差的很远。那么我们从后来的情况看,好象这个情况不太好思议。实际上这个就是毛很注意现实力量的对比,还有就是在抗日战线最初建立的过程中,就是1938年当时六中全会提议毛做党的领袖,毛当时做政治报告,我们知道做政治报告的人就是党的领导人。他的报告当中就明显提出来要拥护蒋介石,要拥护国民政府,就明确讲国民党是主要的力量,就是整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要以国民党为主要力量,这个就是说明毛在国共刚开始合作的时候很清楚,中共只有4万兵力,国民党有170万,所以就采取了一些委曲求全的方案,和国民党和平相处,大家一同共同对外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就解决了中共自身的发展问题。但是毛和王明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他同时在做另一方面的工作。王明强调在统一战线关系上一定要注意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则,而毛的目标是通过统一战线达到一种领导的实力,所以毛在1937年提出来我们暂时不能做实力领导,但是我们可以做政治领导,就是我们可以提一些口号让国民党做,但是我们今后要努力达到实力领导的地位。所以他的目标和王明他们有一个很大的分歧,所以他在统一战线上他从来都强调既团结又斗争。如果只有团结,就没有办法发展壮大,因为只有斗争他才能解决自己发展壮大的问题,因为国民党是军事上的最高领导,那么你违反国民党的军令政令的统一,你发展自己的军队,搞自己的行政体制这套东西就肯定会发生冲突,那么毛坚持搞斗争,搞斗争的目的就是我要取代你。那么中共最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毛的这套思想。  

  主持人:美国人认为,中国与美国是由于“误会”才在朝鲜打了一仗。

  嘉宾:当时即使有一定的渠道进行沟通,但是美国政府是不相信他们的。就是他的观念上认为你是那个样子,他会接受那个样子的信息,他不会接受和他们看法相反的信息,这样就导致他整个的判断上发生很大的偏差,所以我想如果有那样一种沟通渠道的话,就是有一种畅通的渠道的话,美国人也是不会相信中国政府的。另外一个还要强调的就是47年以后整个国际格局已经分解成两大势力,一个是以苏联为代表的,一个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换句话说就是形成了国际冷战格局,那么中共既然和苏联站在一起,所有的涉及到东方的问题,美国都会认为共产主义集团的行动。

  主持人:毛泽东实际上在一边倒的同时还是在坚持独立自主

  嘉宾:本身任何一个政权在建立自己的国际地位的时候他都希望保持一种独立自主的地位。所以我想这个问题大概任何一个主权国家的政权都会坚持独立。  

  网民:希望您评价一下朝鲜战争中毛泽东的作用和影响?

  嘉宾:那么朝鲜战争是1950年的6月25号发生的。那么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以后进行的战争以后,就是由中国扮演主角了。从最初的角度讲,其实毛在整个的战争发展过程中,他对整个的形势和作战的胃口估计变化是非常大的。开始的时候我们刚才讲到,因为没有空中掩护,因为没有苏联的装备,以志愿军的日式装备和美军的装备较量的话肯定不行。但是毛也估计了这种情况,所以他一开始给志愿军定的目标也很低,就是我们不要和英美军队打,我们主要找韩国军队打。所以那个时候提到的作战方针基本就是找弱的打。但是实际上在第一次战役一打的时候就发现,中共军队本身这种穿插作战的方式美国不适应,他根本没有办法跟中国作战。所以一开始把美国军队打蒙了,当然志愿军本身的状况还不足以消灭美国成建制以上的军队,但是可以把美国军队从鸭绿江边打退100多公里,这就证明了中国军队的力量。这就导致了毛泽东对战役的思想变化,就是要求部队像在解放战争期间一样大规模的消灭美军的有生力量,这个实际上根本没有办法实现。这种情况就导致了后期的作战胃口比较大,但是最终都没有能够打好。打到第三次战役的时候,按照彭德怀的估计,中国志愿军已经没有太多的力量了。就是他再往前推已经很难,再加上美军在第二次战役以后已经发现了志愿军的弱点。那么实际上从第四、五次战役以后,志愿军基本上处在一个被动的状况。所以从整个作战情况就是,毛一开始很吃惊,到中间就是胃口变的非常大,甚至明确提出来要把整个联合国军打下海,当然这个是不可能实现的。

  主持人:但是这是战术策略上的问题,赴朝作战的决策来讲是不是还是肯定的?

  嘉宾:这个问题要看怎么考虑,因为这个问题是有一些争议的。关键在于你怎么看当时新政权本身巩固的问题。如果从新中国政权本身的巩固,所以朝鲜战争第一是打出了国威,受市帝国主义欺负100多年的中国第一次可以和美国人打一个平手,到后来美国在越南不敢越过17度线,这就证明了美国很在乎避免和中国发生正面的军事对抗。这样毫无疑问对保障中国周边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毫无疑问老百姓都认为共产党不得了。另外一个他巩固了新政权国内的地位,因为过去战争一爆发,很多人士都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要爆发了,认为共产党政权长不了,实际上这个战争打完以后就没有这种悲观情绪了。但是由于朝鲜战争,中国在对外关系方面是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比如说联合国在1951年初的时候由于中国拒绝和谈,导致了联合国通过决议谴责中国是“侵略国”,这样对中国在外交上毫无疑问是影响的。但是这个问题其实历史的看,假如说没有经过一个很长时间的话,美国要向中国新政权之间建立比较好的外交关系,实际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当时处在冷战的背景下。

  网友:希望您谈一下对毛泽东的个人评价?

  网友:中国在建国以后毛泽东采取了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您认为这个是否妥当呢?

  嘉宾:从任何一个政权讲,用一边倒的方式把自己捆在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身上都是不妥当的。但是问题在于当时的历史形势以及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性质,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种新政权的性质造成了他当时没有办法选择其他方式的形势。其实当时毛不是不愿意和美国建交,但是中共本身是反映了中国比较激烈的反帝思想和情绪,这种情绪是很强烈的,因为中国是有100多年的被帝国主义欺压的历史。特别是和国民党长期较量的过程,由于苏联长期支持共产党,从共产党的角度讲认为美国实际上是帮助国民党的,如果和美国发生外交关系就不可能,那么这种情况下,他想和美国人发生关系都是非常困难的,那么在49年的时候,美国和中共之间有过接触,但是美国人的态度很清楚,就是必须在新政权里面加入大量的中间派的或者自由主义的势力。第二你要千方百计的在美苏之间保持中立,那么从这两条讲中国都不可能保持。所以毛泽东建国的时候就明确提出来,我们不要着急和美国、英国这样的帝国主义国家发展外交关系。他当初提出了三个方针,一个是一边倒,还有一个打扫房子再请客。这个就是自己把政权巩固好了以后再回过头来建交。这个就是说明他是很害怕美国的势力会瓦解新政权。  

  5. 毛对中国最大的贡献在20世纪的中国第一次实现了统一,得到了国际上的承认。实现了整个国际上的地位,不断的再提升和提高。

  嘉宾:我想这个应该从中国历史上讲,假如我们在中国历史上去寻找不同时期不同伟人的话,毛泽东毫无疑问是中国近代时期的伟人。

  毛对中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比如说过去袁世凯时期,孙中山时期,还是蒋介石时期,中国始终处在一个分裂格局的状况。唯独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统一。蒋介石统一的时候,实际上这个统一还包含着很多内部的地方实力派的反抗,还在和中央较劲。那么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最终成功的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国真正实现了统一。换句话说中国正式成立一个现代的民主国家,毫无疑问毛泽东是最主要的创建者。实际上我们中国人很强调中国的国际地位,就是民族独立,民族平等。那么在过去的旧中国,中国要想在国际上真正取得主权独立的地位,我们知道一直在蒋介石的情况下都很难实现,1943年大部分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废除了,但是中国自身的地位在国际上还是很低的。在这种情况下毛领导中国共产党最终建立了一个统一国家,并且建立了一个很强大的政权,这样实现了整个国际上的地位,不断的再提升和提高,他得到了国际上的承认。还有就是民族平等的问题,过去受外国欺压,那么毛领导了以后就是让中国人真正挺起腰杆站起来,这个让很多的海外华人和中国的老百姓对共产党有很强的爱戴。  

  6.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个很关键的推动者。

  网友:希望您谈一下毛泽东和斯大林的关系。

  嘉宾:毛泽东自己讲过这样的话,他为斯大林写过三篇东西,第一篇是1939年写的,他当时是真正崇拜斯大林,他认为斯大林是国际共产主义的领袖。但是后面的两篇都写出了毛泽东和斯大林之间的矛盾。斯大林认为中共这个党本身有很大的弱点,因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成分不是工人,而是农民。当然毛的提法是思想入党,成分不是主要问题。但是欧洲的共产党人看成分还是比较重要的。所以他们认为中共和国际共产主义的矛盾就是成分造成的。斯大林有一个很典型的比喻说,中共是“人造奶油”式的共产主义者,他不是真正的奶油,他是人造奶油。所以从这个角度就看出来斯大林对中共不大信任,当然这个涉及到40年代以后发生的变化。另外一方面毛又长期以来认为共产国际派回国的那些人对他压制和排挤,所以这就导致了他对共产国际有一些抵触的情绪。所以他也认为斯大林在很大问题上对他不信任,比如说到了40年代末中国成功了,居然有人传出来了毛泽东是半个铁托。这样毛就很不喜欢苏联这样的看法,认为苏联看不起他。这样就导致了毛泽东去给斯大林祝寿的时候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长期受排挤受打击的人。斯大林说胜利的人是不受谴责的。就是这个问题最后形成了毛泽东和斯大林之间存在比较大的隔阂。但是到后来朝鲜战争爆发以后这个关系有了一个很大的改善,就是斯大林在很多方面都尊重毛泽东。当时实际上中国和朝鲜之间在一些问题上是有不同意见的,但是斯大林都站在毛泽东这边。陈毅讲过一句话就是斯大林知道中国出兵朝鲜以后,斯大林流了眼泪。

  主持人:毛泽东一直倡导把马列主义中国化,这点你觉得是不是应该算是一个好的创新呢?

  嘉宾:这个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没有把国外的这套东西变成中国式的东西是不行的。毛泽东讲你要不把他变成中国的风格老百姓是接受不了。因为中共大多数的党员是农民,要让这些农民了解共产党的思想是什么都需要大量的宣传。而从莫斯科回来的大量学生都是用苏联套套,而毛是最讨厌这一点的。其实这个问题要说明一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毛个人的问题,实际上中共和莫斯科之间发生了这种意识形态上的,组织上的各种各样的形态矛盾之后,中共在本身的实践中就主动的或者是被动的,直接的或者是间接的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过程其实莫斯科也是在做的,就是他也不能完全的把什么东西都拿苏联的东西套,就是他有一些事情要按照中国的实际做。所以这个东西毛是一个很关键的推动者,但是马克思主义要适合中国革命的实际,只要中国革命要往前走,中国化的过程是一定要延续的。

  主持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毛泽东是一个出色的外交家,但是他一生当中只访问过苏联,那你能说明一下这是为什么吗?

  嘉宾:毛去莫斯科去过两次。实际上我想这个跟毛的外交没有太多的关系,因为当初毛的一些亲朋好友都跑去国外留学,那时候毛就不想去国外。所以实际上在新中国那个时代,他能够出去的国家也没有几个,除了苏联他还能去哪。我想这个是当时整个国际地位,包括毛自身的性格所决定的,和外交没有直接的关系。

  主持人:毛当时说过,如果退休以后可以到大学里当教授,也可以给人民日报写杂文,那您觉得为什么毛泽东为什么后来没有退休?

  嘉宾:我刚才讲了毛泽东不可能退休。这就是一种调侃或者是开玩笑。因为你很清楚,一个政治领导人他很注重他的理想的实现,他的政策的贯彻。他如果不放心,他就不能把权力完全放掉,他自己没有办法左右这一点,特别是在那个时代,又是毛那个性格,他肯定是做不到的。

  主持人:您觉得新中国的外交是不是很有成就?

  嘉宾:这个问题因为涉及到不同的阶段,因为中国的外交本身他政策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49年建国,到54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58年以后走向革命外交,60年代发展到比较激进的外交方针,到了1971年以后中国缓和,这个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说比较早的或者比较坚决的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话,中国的外交会发展的比后来要好,那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实际上被中断了,1958年以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没有贯彻下来。其实毛的外交方针还是很革命的,他不是一个很温和的和平外交的。

  7. 毛有一种不同于其他领导人的气质。形成其独特的个人魅力。  

  主持人:那您对毛泽东本身做一个总结?

  嘉宾:毛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人,他和蒋介石比的话,包括和孙中山比,有他非常独特的地方,比如说军事上,那么蒋介石在军事指挥上和毛泽东在军事指挥上肯定差距很大的,有不同的特点。同时毛在很多问题上,比如说诗词、书法包括文学上,他都有特殊的地方,那么蒋介石是一个非常机械的人,他非常有很强的儒家根基,但是他本身和毛是一个非常不同的人,我们很清楚一点就是毛在很多场合他是一个非常随意的人,在斯诺和他谈话的时候,毛一边去谈自己的身世,一边在抓自己身上的虱子,斯诺就觉得毛一点都不拘小节,那么蒋介石从来都是一个正襟危坐的人,那么毛泽东在整个生活上,可以注意到毛经常穿着睡衣在卧室里召见领导人,甚至在游泳池边上和外国领导人谈话。那么蒋介石恰恰是在任何场合都是正襟危坐,也不会随便开玩笑。他永远都是军人的样子,而且毛泽东经常是日夜颠倒,他基本上白天睡觉晚上活动。蒋介石是非常严格的按照作息生活。

  嘉宾:毛有一种不同于其他领导人的气质。形成独特的个人魅力。

  主持人:那您觉得毛泽东是一个天才吗?

  嘉宾:天才我觉得没有标准。毛当然看从哪个角度讲,说他具有一些先天赋予的才能这个肯定是说得过去的。

  主持人:毛泽东的孙子曾说毛泽东在湖南上学时,预见到中国和日本必有一战,您觉得这个是不是他的预见呢?

  嘉宾:因为当时毛的岁数并不大,当时那种情况下很多人都有那种预见,因为当时日本占领了中国的胶东半岛,这个造成了中国很多的青年极度的愤慨,导致了五四爱国运动,所以那时候中国很多的知识分子都想到将来中国要和日本打仗。这是当时一个普遍的情绪,我觉得不能说是一个科学的预见。  

  8. 毛泽东说1949年以前共产党是战战兢兢的,就是毛一直在强调我们不能犯错误,一旦犯错误我们就会出现问题。但是建国以后恰恰就出现这个问题。

  主持人:你能不能说毛泽东给我们这个社会和时代留下了什么?

  嘉宾:毛使中国成为一个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同时又具有平等国际地位的国家,他这方面的贡献中国人都知道。毫无疑问他的这种成功都依赖于他的智慧。其实毛泽东的长处是可以综合别人的长处。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毛很注意听取一线指挥官的意见,在很多情况下他是把他自己的智慧和一线指挥官的智慧结合起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的那种民主作风,对中国共产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蒋介石采取坐飞机亲自指挥作战的方式,所以屡战屡败。所以我想毛前期的成功和后期的一些错误,当时毛自己说过一句话说,说是1949年以前共产党是战战兢兢的,就是毛一直在强调我们不能犯错误,一旦犯错误我们就会出现问题。但是建国以后恰恰就出现这个问题,就是整个国家政权巩固了,朝鲜战争以后中国国内的权力集中了。所以他即使做了一些不妥当的决定,也没有人可以推翻,所以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像过去那样始终保持不断的危机感,不断的调整战略,不断的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的接受新事物,所以我想评价毛有两方面要肯定,就是他成功的地方,他超出一般的政治家的能力,那种智慧。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他在国家统一以后他的思想没有跟上。

  网友:希望您评价一下毛泽东的晚年。

  嘉宾:说我们在49年以前划线的话,明显49年以前中共不断的在毛领导下胜利,不断取得成功的过程。但是49年以后走了很多的弯路,而且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包括造成了很多悲剧性的结果,大家都非常清楚。从这点上讲毛泽东要负很大的责任。因为他是在个人崇拜的情况下处理的问题。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关于悲剧的问题,大家都要注意到毛是有相当局限的领导人,他有很聪明的地方,也有很强的领导能力,但是由于他不了解现代化的很多技术性问题,也包括一些宏观的涉及到人类发展的基本观念和理念问题,这些东西都是后人在逐渐认识到。那么在毛泽东那个时代他不可能走到那一代,他有很多的幻想东西,而且他要把这种幻想的东西变成一种实践,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失败的。

  网友:回想毛泽东时代腐败很少,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嘉宾:这个要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本身从延安时期,从共产党本身的成长经历讲,基本上中共这些人都是属于精神上的,他们很强调理想,他们这种理想带有一种献身的精神,所以对自己的要求,包括当时政治上和社会上的压力都很大,他们必须要以身作则,必须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启发、唤醒、教育普通的民众,所以他们在这方面对自己要求比较高。或者说在那个时候他们也习惯艰苦的生活状况,但是并不是说就一定不会发生问题,其实在那个时期,包括在建国初,我也知道有张子山什么的贪污犯,但是相对来讲,这个问题在那个时候比较容易得到控制。这与当时的物质条件和党的思想要求都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我想今天的腐败和过去的问题本身还是有一定的历史联系的,其实腐败本身在任何国家都有,包括西方的国家也都会有,问题就是在于腐败的势头能不能得到相对的遏制,也就是说腐败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有权力就有可能腐败。如果没有多金钱利益诱惑的话,可能这种腐败不会发展到那个程度,但是如果有这种物质的享受包括诱惑达到相当的程度的话,他就不可避免的使权力本身得到腐蚀。那么我们讲其实最早的大规模的腐败就是走后门,走后门这种东西很明显就是腐败行为,只不过他不是通过金钱表现出来的,只不过那时候条件太差了,在今天看来基本不算什么东西,但是今天的情况就已经完全不同,权力越大,他得到的利益就越不可限量。

  主持人:感谢杨教授白忙之中来搜狐聊天,也感谢网友的参与,今天的聊天到此结束。


 

 

毛泽东的气质主讲人:唐双宁

光明日报》》(2013年12月02日05 版)

毛泽东非常喜爱游泳。 资料图片

毛主席去安源(油画)

 
 

 

  毛泽东机智巧妙地回答:“至于我和蒋先生嘛!蒋先生的‘蒋’字,乃是将军的‘将’字头上加了一棵草,他不过是一位草头将军而已。我这个‘毛’字,可不是毛手毛脚的毛,而是一个反‘手’,反手即反掌。意思就是代表大多数中国民众意愿和利益的共产党,要战胜代表少数人利益的国民党,易如反掌。”——

  气质,语出宋代张载《语录钞》“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气质是指人的心理素质、内在修养的外在行为的总和,一般是指人的个性特点、风格气度。人的气质是先天与后天的统一,内在与外在的统一,率真与理智的统一。

  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毛泽东的天资特别是他经过长期革命实践的磨练,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气质,对指导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了特殊作用,也影响和感染了几代中国人。

  对毛泽东的气质可以作如下的探讨:

  一、英雄气质。毛泽东的英雄气质可以说是他特征最为鲜明的气质

  无论是广大人民群众、毛泽东的战友抑或是他的敌人,都不能不承认毛泽东身上存在的这样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毛泽东的英雄气质可以用英姿焕发、雄才大略、雄视天下等等词语来表达。还在毛泽东十三岁就读东山学堂时,一首“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就呈现出一种少年豪气。他在重庆谈判期间发表的《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不知令多少人折服。据李银桥《走下神坛的毛泽东》回忆,毛泽东转战陕北期间,当他率领300人同百倍于己的国民党部队在陕北捉迷藏时,竞敢于冒险同追捕他的国民党部队相向而行,大有十万军中探囊取物的气概。抗战后期,美国向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一时间全世界“谈原子弹色变”,延安的《解放日报》也在头版报道了这一消息。毛泽东得知后,立即将《解放日报》负责人叫到窑洞进行严厉的批评。他知道原子弹的厉害,他更知道信心的重要。此后,他多次谈到“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原子弹也是纸老虎”。1947年6月他转战城南庄,国民党飞机投下炸弹,在尚未爆炸一些人连拖带拽拉他进防空洞时,他偏要指着丝丝冒烟的炸弹说“还可以打两把菜刀嘛”。这就是充溢着英雄气质的毛泽东,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三大战役后,卫士给他梳头,发现他头上生出一根白发,他幽默地说:“打了三大战役,害得我白了一根头发。”毛泽东的英雄气质,坚定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信心,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柱石。

  二、天下气质。天下气质就是胸怀天下,忧乐天下,以天下为己任

  如果说英雄气质反映的是一种豪气,天下气质则是在英雄气质基础上又平添了一种境界,一种责任。项羽是英雄,但他的境界定格在“不能锦衣夜行”上;梁山好汉是英雄,但他们的境界定格在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上;唐宗宋祖是英雄,但他们的境界定格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上;毛泽东的境界,是追求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追求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青年毛泽东辞别父母留下的“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诗,充分反映了毛泽东从小志存高远、胸怀天下的抱负。还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他就发出“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的呼声。此后,从上海建党到安源罢工,从农运讲习所到挥师井冈山,从反围剿到长征,从抗战胜利到解放全中国……这一切,原动力都是毛泽东的“天下气质”。天下气质的背后是担当、是境界、是责任、是胸襟,也是对大势的把握和驾驭。毛泽东的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气质同他的革命实践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三、求真气质。“求真”就是追求事物的本源,就是在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

  求真气质是毛泽东从小养成并在求学和以后的革命实践中日益鲜明的气质。学生时代,在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等各个主义的选择中,他认定了中国革命的出路,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苏联十月革命通过城市暴动取得胜利,实践证明是成功的。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袖照搬苏联经验,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无数次失败的教训,促使毛泽东不断思考和探索,寻求中国革命成功的道路。秋收起义的目标本来是打长沙,这是上级的指示、中央的决定。但在如此敌众我寡的形势下,打长沙无异于以卵击石。“求真气质”促使毛泽东进行新的思考,寻找新的目标,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继之开辟了中央苏区,并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长征中,面对左倾错误路线指挥下红军遭受的挫折,“求真气质”促使毛泽东在担架上,在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直至遵义会议上不断力争,使中国革命重新走上正确轨道。抗战中,面对“亡国论”“速胜论”等思潮,“求真气质”促使毛泽东冷静分析中日力量对比,从战术到战略,从军力到人心,从国内到国际,最后以一篇《论持久战》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理论基础。“求真气质”贯穿了毛泽东的一生,甚至包括他后来的失误。失误,也是他在“求真”,是他“求真”的代价。

  四、善事气质。善事包括善学、善思、善谋、善断、善处(处理实际问题)等多个方面,它反映的是一种智慧,一种能力,一种超越于“自发”的“大自觉”

  善学,毛泽东一生手不释卷,从政治、历史、文学、哲学到自然科学、军事,无所不包。“善学”不仅指“学”,更包括“善”。毛泽东的“善学”就是善于从各类书籍中吸取他人的智慧。他从《水浒传》《三国演义》中启发出军事斗争的灵感,从《资治通鉴》中学习到治国的经验,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中学习到立场、观点、方法。这些是读有字书。他还善于读无字书。还在湖南一师的时候,他就多次和同学好友结伴“游学”,从现实生活中增长知识和智慧。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他把书本知识和实际相结合,不拘泥、不刻板、不教条,学用结合,学用相长,真正是学到了家、学到了真谛。善思,他思维开阔,或纵情于天地万物之间,或驾驭于古今风云之上,忽天马行空,忽独辟蹊径,常常能想别人所不能想,思别人所不能思。他的思维大到政治上把地球“裁为三截”,小到从科学上认定“基本粒子”还可再分。1977年,在夏威夷召开的第七届世界粒子物理学讨论会上,美国著名微粒子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格拉肖提议,把科学家新发现的构成“夸克”和“层子”的更基本的粒子命名为毛粒子(Maons),以纪念毛泽东。这一提议被大会通过。这个提议的起因是,1955年,毛泽东同钱三强等人曾有过一段对话。毛泽东问:“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吗?”钱三强回答:“是这样。”毛泽东又问:“质子、中子又是什么东西组成的呢?”这一问把这位科学家问住了,因为当时世界上认为,质子、中子是最小的基本粒子。停了一会儿,钱三强说:“根据现在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质子、中子是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基本粒子也是最小的,不可分的。”毛泽东微笑着说:“从哲学的观点来说,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原子、中子也应该是可分的。一分为二,对立统一嘛!你们信不信?”“你们不信,反正我信。”后来,毛泽东当着于光远和周培源的面又提起这件事,并引用了庄子《天下》篇中“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说法……在国际科学界,有用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科学概念的,也有用发现者的名字命名新的科学发现的,但几乎没有用政治家的名字命名的。毛泽东是一个例外。善谋,毛泽东的善谋表现在对复杂矛盾的判断上,表现在跳出局部范畴的大视野大思路上。在军阀割据中,他认为军阀与军阀之间的“几不管地带”,正是给中国革命发展留出的空间,并借此谋划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在风云变幻的世界格局中,他思考新的世界划分方式,改变了传统利益格局中东西两大阵营的划分,谋划出“三个世界”的理论,彻底打破了原有世界格局。善断,是基于对复杂事务的深刻判断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胆略,一种魄力。毛泽东的善断表现在每当革命处于危亡时刻,在他人无法找到出路的时候,他总能及时提出自己独到的主张并大胆决断。遵义会议后,面对敌人的四面围堵,毛泽东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决断,指挥红军四渡赤水,甩开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是当时红军指战员的心声,也是对毛泽东“善断”的由衷感佩。善处,即与人共事的能力。毛泽东一生面临各种复杂情况,国际怎么处,国内怎么处,与敌人怎么处,与朋友怎么处,与自己的同志怎么处,顺利时怎么处,不顺时怎么处,处于多数的时候怎么处,处于少数的时候怎么处,他都有一套自己的办法。他的一句名言是: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这不啻于“善处”的最好诠释。

  党内有“善学”者,但由于种种原因,学成了教条主义;有善学善思善谋者,但由于种种原因,缺少善断的魄力和善处的能力。由于“五善”兼具,使得毛泽东成为全党公认的领袖。这不是偶然,而是全党在革命斗争选择中的一种“必然”。

  五、自信气质。自信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一种坚定的自我价值体现

  毛泽东自信气质贯穿一生。他曾多次引用少年时期的诗作“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用以倾述自己的志向,表达自己的自信。如果说青年毛泽东的自信是一种志向和责任,那么参加革命后,实践斗争的锤炼又使他增加了一份能力和智慧。因为他找到了施展抱负的舞台,就是农村根据地;找到了在这个舞台上演出大剧的功夫,就是武装斗争;找到了这出大剧的脚本,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1945年,在风云莫测、险象环生的背景下,毛泽东毅然应老对手蒋介石之邀到重庆谈判,坦然赴之,从容应对,平安归来。试问,此举非大智大勇者焉能处之,非充分自信者焉能为之?毛泽东的自信气质表现在革命实践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政治上,他坚信“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生活上,他畅游长江吟出“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毛泽东的自信不是自我的盲目乐观,而是源于他对人类历史发展根本规律与最终归宿的洞察,源于他对社会矛盾的深入了解和精确判断,源于他为了崇高理想置生死于度外的大智大勇。他的那句“当着天空出现乌云的时候,我们就指出,这不过是暂时的现象,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

  六、率性气质。“率性”是一种“真性情”,是一种自我情感的天然流露

  毛泽东是一个本真的人,处处表现出敢爱、敢恨、敢为、毫不做作的率性。毛泽东喜欢游泳。赫鲁晓夫来访,本来是一场十分正规的外事活动,毛泽东却拉着赫鲁晓夫套上救生圈去游泳池里“会谈”。尼克松来访,本来这是惊动世界的大事,毛泽东却要和尼克松谈哲学问题,“正事”告诉他“同总理谈”。毛泽东的率性气质更多地反映在生活上。据警卫员回忆,1958年,毛泽东在上海看《白蛇传》看得入迷,他看到法海阻挠白娘子、许仙成婚时,在剧场当场站起来指责。当时由于他肚子大看演出时松开了皮带,以至于裤子掉了下来,害得警卫员急忙帮他提裤子。演出结束同演员握手时,毛泽东用两只手同“青蛇”握手,用一只手同“许仙”和“白蛇”握手,却没有理睬“法海”。毛泽东的“率性”很难用“好”和“不好”,“对”和“不对”来解释。毛泽东就是毛泽东——只能这样理解。

  七、幽默气质。幽默是一种寓含着“哲学思考”的乐观人生态度,是严肃话题的诙谐轻松表达

  毛泽东可以说是语言表达大师,通过他的幽默气质,常常把复杂、紧张、刻板的问题简单化、趣味化,妙趣横生,令人忍俊不禁。1929年他为红四军制定《教授法》时曾特别提出“说话要有趣味”。在谈到和朱德的关系时,他风趣地说:“你是‘朱’,我是‘毛’,我是你身上的一根毛,没有朱,哪有毛?”一句幽默的笑谈道出了两人的深情厚谊。1939年7月7日,华北联大举行开学典礼,校长成仿吾请毛泽东作报告。毛泽东在演讲中说:“当年姜子牙下昆仑山,元始天尊赠了他杏黄旗、四不像和打神鞭三样法宝。现在你们出发(当时联大将迁到抗日根据地去)上前线,我也赠给你们三样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在这里,毛泽东引用《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神话故事,借题发挥,十分精练地将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根本经验概括成“三件法宝”,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1945年国共和谈期间,重庆各界邀请毛泽东演讲,突然有人提出:“假如此次和谈失败,国共再度开战,毛先生有无信心战胜蒋先生?”毛泽东机智巧妙地回答:“至于我和蒋先生嘛!蒋先生的‘蒋’字,乃是将军的‘将’字头上加了一棵草,他不过是一位草头将军而已。我这个‘毛’字,可不是毛手毛脚的毛,而是一个反‘手’,反手即反掌。意思就是代表大多数中国民众意愿和利益的共产党,要战胜代表少数人利益的国民党,易如反掌。”此言一出,掌声雷动。毛泽东就是这样经常不经意间运用“幽默气质”的“四两”拨开压顶的“千斤”。

  八、倔强气质。倔强就是性格的刚强不屈

  它展示的是一种执着,一种坚韧,一种毅力。在革命事业上,毛泽东一生克服了许多困难,从参加建党到秋收起义、到井冈山、到长征、到陕北直至“北京赶考”夺取全国胜利,经历了许多的曲折和危险,但他始终矢志不渝,从来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从已知的文字记载和毛泽东大量诗词文章中都可见到他的刚强,也可透过刚强看到他的倔强。论资历,毛泽东是党的“一大”代表,早期曾经做过党内事实上的二号人物,但后来又多次降职,甚至被误传“开除党籍”。毛泽东几度沉浮,但都不曾灰心丧气。可以说毛泽东身上的巨大能量和对理想目标追求的意志力是常人难以比拟的。革命期间,有的人害怕了,有的人逃跑了,有的人叛变了,而毛泽东却始终思考着、坚持着、战斗着,这当然主要是毛泽东的历史责任感,是他的革命理想和信心的支撑,同时也是他的倔强气质使他能做到不妥协、不屈服。毛泽东革命斗争中如此,生活上也是如此。也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毛泽东从小就越摧越坚,越压越硬。13岁时,因为同父亲发生争执,父亲要他下跪,他就威胁要跳池塘,最终以“一膝下跪”达成妥协。毛泽东喜欢挑战别人没有做或者不敢做的事情,他不听劝阻游长江、游湘江、游珠江,他还要游黄河,还要从头至尾考查黄河,甚至还要到密西西比河游泳。这些都反映了他敢于挑战一切的刚强和刚强中透出的倔强。

  九、风雅气质。毛泽东一生饱读,成就了他的风雅

  毛泽东手不释卷、信手拈来,他的风雅不是矫揉造作,不是附庸风雅,而是真本性、纯天然的风雅,是大气度、雄万端的风雅。毛泽东一生创作诗词百余首,既有“我失娇杨君失柳”的柔肠,又有“为有牺牲多壮志”的豪情;既有“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浪漫,又有“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慨叹。每一段柔肠、每一段豪情无不透视出他的风雅。人们最为叫绝的词作《沁园春·雪》,以其撼动山河、摇曳历史的气势,不但打赢了国共两党的文坛政治大战,而且成为中华诗词宝库中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千古绝唱。据回忆,毛泽东早年在湖南安化拜访一位老先生时,老先生写了一副上联摆在桌上:“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毛泽东随即写出下联:“清水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其语中的内涵让老先生顿然亲近有加。在井冈山革命处于低潮时,当行军打仗人困马乏,吃不上喝不上许多人悲观失望时,毛泽东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并用诗一样的浪漫语言预言革命高潮的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毛泽东一生不但创作了大量诗词,而且留下了许多墨宝,成为近现代攀上狂草高峰第一人。1999年新世纪来临之际,《中国书法》杂志和几家媒体举行了一次评选百年十大书法家的活动。通过专家评选和无记名投票,毛泽东被列为第五,列吴昌硕、林散之、康有为、于右任之后,与沈尹默并驾,排在沙孟海、谢无量、齐白石、李叔同之前。郭沫若诗赞毛泽东“泰山北斗,诗词余事”。诗词是毛泽东的余事,书法对于毛泽东就是余事的余事了。

  毛泽东的风雅来自于他的浪漫情怀和高度自信,来自于他的文学功底和人生驾驭,这种风雅是黑暗岁月里民众看到的天边朝霞,是枪林弹雨中人们嗅到的战地黄花。

  十、平民气质。毛泽东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一生保持平民本色

  还在毛泽东幼年的时候,他就同情弱者,乐于助人。一次毛泽东的父亲买猪,并付了定金。等毛泽东去赶猪的时候,猪价上涨,毛泽东感到心里不安,自作主张退还定金,觉得不应“赚心灵不安的钱”。工作中,毛泽东也许是平民气质使然,他一生倡导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经常深入群众向群众学习,向下级学习,先当学生后当先生。这种平民气质使他能体察下情,了解实际,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反对本本主义》《兴国调查》等大量著作,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毛泽东的平民气质表现在生活上,他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反感戒备森严、警卫重重,把自己和群众隔离;他更反对走形式,讲排场,比如众所周知的他最爱吃的就是“红烧肉”,最爱穿的就是“布鞋便装”。他生活上不讲究,衣服破了可以补一补再穿,走路累了捡一根树枝可以当拐杖。毛泽东平民气质的本质是他始终把自己当作人民的一份子,和广大的劳动者打成一片,尊重他们的生活习俗,体会他们的温饱冷暖。他的每一次握手、每一次交谈、每一个玩笑,平民气质都使他赢得人民更多的尊敬和爱戴。今天,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的时候,我们从一个特定的角度研究毛泽东的气质。作为中华民族优秀分子的代表,毛泽东的气质可以说既有一般性,又有特殊性。从一般性讲,毛泽东的气质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与传统美德;从特殊性讲,毛泽东的气质展示了个人的独特魅力和人格风采。毛泽东特有的气质同他的革命理想、革命理论、革命实践相结合,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使其成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不可否认,毛泽东后来的失误,除了其他原因以外,同他的个人气质也有一定关系,但孰重孰轻,毋庸置疑。如果不怀有偏见,都应当承认毛泽东的气质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一个“特殊法宝”。毛泽东是人不是神,但他是一位二十世纪的伟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伟人定位越来越将被历史所证明。而毛泽东的气质,在一定意义上成就了这位伟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17-960235.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黎在珣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只谈风月,莫言政治,更不说党事

3 谢平 田云川 魏焱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7]陈子才  2016-3-3 23:52
 
千古英雄毛泽东
陈子才(2016年1月31日)
东方日出万里红,
立党为公为民忙。
丰碑耸立天地间,
千古英雄毛泽东。
[6]陈子才  2016-3-3 23:49
 
千古英雄毛泽东

               陈子才

(2016年1月31日)



东方日出万里红,




立党为公为民忙。




丰碑耸立天地间,




千古英雄毛泽东。
[5]shuzimi  2016-3-3 23:18
 
谁都知道,在中国一说起主席,那一定是毛主席,一说起总理,那一定是周总理
[4]陈志阳  2016-3-3 22:41
 
太祖一朝,历史上只有秦和隋相媲美,这两朝,奠定的都是千年基业。
论创新,太祖创干部不脱产制,抑官权;创成分制,抑财权;创合作社,扶民权。
管住了官僚和富人,社会就井然有序;扶起了普罗大众,社会就活力爆发。

不过呀,真的创新,千夫指,万夫骂。
[3]shaoyunpeng  2016-3-3 20:19
 
太祖万岁
[2]李世春  2016-3-3 17:33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博主回复(2016-3-3 17:51)  
[1]郑小康  2016-3-3 16:43
 
呵呵
博主回复(2016-3-3 17:52)  
TJKCB 发表评论于
抗日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坚持毛泽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毛泽东在统一战线上他从来都强调既团结又斗争。如果只有团结,就没有办法发展壮大,因为只有斗争才能解决自己发展壮大的问题,small success, you need friends. Big success, you need opponents.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