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
——老子
每次发以孩子为标题的文章,受到的关注会相对多一些,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文化特别重视教育,又或者是借着孩子,我们略微安全地展现着隐藏的焦虑感。不过,也无所谓,因为想了解孩子,一定得要先了解自己,认真地思考着那些习以为常的生活惯性。
前一阵读过一篇叫《我从来没想过,去除“父母”的身份,他们是怎样的人》的文章,里面有一段是这样的写的:很多人都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其实恰恰相反,孩子对父母的爱才是无条件的,这种无条件的爱让我们毫无防备的接受了他们的教养,继承了他们又高贵又卑劣的人格……
对于这段话,赞同极了,因为,小时候的我们,不都是在父母生气的时候,迅速地进入他们的情绪版图,要么沉默不语,要么胆战心惊。我们太爱父母,以至于其中的大多数都是用整个人生来共情父母的喜怒哀乐,最要命的是,还要继续用这样的模式和我们的孩子们互动。更悲哀的是,虽然意识到问题,但是强大的惯性却容不得我们的挣扎。
最近在看觉知(Mindfulness)方面的书,了解到一对相对的概念:本能的反应VS 觉知后的回应 (React VS Respond),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逐渐摆脱上述困境,分享出来,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举个例子:
本能反应(React)——孩子打碎了碗。你立刻跳起来生气地指责、挖苦,“我就知道你会这样!”这不但让自己肾上腺素飙升,而且孩子的压力激素也猛增,恶化关系。
觉知后的回应(Respond)——孩子打碎了碗。你觉察到了自己的愤怒,但是,你暂停了一下,深呼吸,然后再回到当下的情形中。第一,就是看看孩子有没有受伤,孩子有没有受到惊吓;第二,意识到打碎个碗也没什么大不了,调整自己接受这个事实;第三,帮助孩子一起清理碎片,顺便观察一下碎片的形状;第四:平静地跟孩子讲以后如何避免类似的事件,最后给孩子一个拥抱。
如何做到回应而不是反应?
两个步骤:一是观察自己;当那些让我们不安的事情发生时,仔细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二是暂停;不用着急反应,暂停,不动,深呼吸。我们要眼睁睁地看着这种冲动上来后,再消失的样子。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秒也可能需要我们暂离当下情形。
经常做一些这样的练习,从亲子关系推及到其他各类关系。学会觉知的回应,而不是本能的反应,就多了很多主动权,任凭别人的情绪版图有多大,我们都可以逍遥之外,反过来能带给对方平静。
谢谢分享和赞赏!
我的微信公众号: 家庭心理健康
欢迎关注,欢迎交流。原创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