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 人工智能VS人类智能

生活点滴,有感而发。让快乐的心情常在,让美好的记忆永存。
打印 被阅读次数

2016年3月9日,对全球人工智能来说,这是石破天惊的一天!

Google的阿尔法狗(AlphaGo)战胜了世界最顶尖的围棋大师李世石,完成了“天狗吞月”般的一胜。哪怕后面的四盘棋都输掉,都改变不了这项科技革命的事实:会自我学习的人工智能已经可以战胜人类。正如李世石本人及中国围棋队总教练俞斌(他也是最早的围棋软件开发者)赛前的一致观点:只要机器能赢一局,就是人类输了!赢一局与赢五局并无本质区别,因为这只狗每时每刻都在学习,每天都在进步,今天赢一局,很快就会赢很多局。我们都知道这一天会到来,只是谁也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这么决绝!人类的那一点沾沾自喜的智力自尊一瞬间就融化得无影无踪。

一百多年以来,全球的科技进步浪潮风起云涌,一浪高过一浪,其成果远远超过人类之前七、八千年的积累。现在苹果的Siri,以及其它大公司,语音应答软件已经很普及而且相当准确了。但是,还在2000年的时候,语音软件还很罕有,也很不好用。当年参加过一个项目,是澳洲的一家公司,帮助美国的科技公司进行语音辨别。这家公司利用澳洲移民众多,拥有说各种语言的资源优势,对当时美国开发的语音识别软件,对照原始录音进行人工矫正。中文是其中的一大难点,因为各地普通话口音差别很大,既要有统一性,又要兼顾灵活性。比如卷舌音、后鼻音等等,又比如福建人常把F发音成H,“福建”就发成了“糊贱”。而江西人则常常把H当作F,还有很多人把英文的“Z”发音成“贼”,更有发成“一贼”的。凡此种种,别说语音软件,就是活人有时也听不明白。

这里顺带讲个故事:我有一个师弟,江西人。有一次被朋友叫着打麻将,约好一战到底、打服为止。刚开始没多久,只听他大喊一声:“我服了!”大伙儿惊诧:怎么还没打多久就服了?正要问,只见他笑嘻嘻地把牌一推,说:“拿钱来、拿钱来!”噢,原来他是“胡”了!有朋友立马说:“你以后胡牌就说英文吧,比如 I got it 或者 I made it什么的,这样还好懂一点儿。” 现在呢,估计跟鬼佬打麻将也可以用Google语音翻译了。

科技是改变人类生活的最大要素,再过二十年,机器会不会参与甚至改变人类的思想呢?以阿尔法狗日益不停的学习精神,如果它有人类思想,一定会同意主席的话:“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同时,人类也会面临哈姆莱特的困境: To be ,or not to be? (是生, 还是死?)

 

PS:最新消息:今天刚结束的第二局李世石又输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