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族传统服饰简介(一)北齐北周篇(《北朝风云》人物为例)

中国人称自己为华人,华裔。中国又叫中华,创建的文明叫华夏文明。这个华字到处可见。这字到底指的是什么?其实就是咱们这个民族身上穿的衣服。更具体一点,是指衣服上的花纹。

 

“华夏”这个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尚书正义》对此的解释是: 冕服采章对被发左衽,则为有光华也。冕服采章,就是周朝以来中国人的衣服,被发左衽,是少数民族的打扮,亦即胡服。这话的意思是说,中国人的衣服和外民族的一对比,则显得我们很有光华也。这话今天听起来很自大,不利于民族团结也。

 

《释诂》云:“夏,大也。”故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春秋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孔颖达注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华夏皆谓中国,而谓之华夏者,夏,大也。言有礼仪之大,有文章之华也。”

 

梅颐《伪孔传》:“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华夏”一词的本义即是: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也就是说华夏族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礼仪道德兴盛为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华夏”本义即有文明的含义。华夏二字在现实中的实体展示就是服饰、礼仪、经典。

 

管自己叫华人,可见没有一个民族比中国人更重视穿着打扮了。每天把自己创建的文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都穿身上。所以明朝灭亡满清入主中原强制剃发易服,国际上以此事件为华夏文明终结的标志,不是没有道理的。你的服装没了,所以你的文明也因此消失了。日本和朝鲜宣扬华夏文明已从本土消失,他们才承继了这个文明的正宗,总令一些中国人不舒服,可也没办法。人家也有一定的道理。

 

自西周时期的周公旦定下《周礼》,直到最后一个汉人政权明,中国人的服装就没怎么变过。即使其中最动荡的分裂时期,胡人也是以吸收汉人服装特点为趋势。北魏政权在汉化的过程中保留了一部分鲜卑人的衣着习惯,但总体来说是被汉化过来了。峨冠博带的形象保存在壁画和各种历史文献里,随处可见。比如这个:

《文昭皇后礼佛图》 (现藏美国堪萨斯纳尔逊博物馆)

 

中间这位带莲冠霞帔,一手拈香的,就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太太(之一),高照容。这幅浮雕是拓跋宏和高照容的儿子元恪(公元483年-515年)为纪念父母而下令开凿的龙门石窟的洞口装饰浮雕。一边一幅。一个是《皇帝礼佛图》一个是《皇后礼佛图》。也就是说这幅图里雕刻出的人物衣冠发式和伞盖,羽葆等仪仗制度,是当时北魏人的原样。所有人都宽袍广袖,一派典型汉人打扮。可见拓跋宏推行汉化的政策已经取得了很不错的成果。

 

既然都差不多,就挑几个历史朝代简要八卦一下。正巧有高人在此连载历史小说,说的是北朝旧事,拿来书中几个人物参考参考。

 

先说重大典礼时该穿的衣服。以《北朝风云》男一号,使持节、大都督、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兰州刺史、世袭金城郡开国公、华部第一领民酋长李辰为代表。他如若想去参加元宝炬开的新年PARTY,他要穿成这样:

这套衣冠的学名,叫武弁朝服。从北魏到北周北齐,一直到隋唐,这套衣冠变化不大。

 

每当我翻开历史画卷时,我都会为咱们祖先超乎寻常的想象力所惊艳倾倒。这是一顶多么富有创意的帽子啊!帽中套帽。像不像被关进鸟笼子里的一只猫头鹰?还长了俩招风耳,还带翻白眼的,还带一小探照灯!

 

还别小瞧了那盏小白毛灯。不到一定级别的您还戴不上。您得是七品以上的官才有资格簪这个。那玩意学名叫“笔”。唐以前都用白色的毛,所以又叫白笔。上面这个图是清晰版的复原图。南北朝真正的笔,比那个图更夸张。欣赏一下刻于孝昌三年(公元527年)的宁懋石线画。此时是北魏末年,就快分裂了。

宁懋石线画 拓片石刻线画 纵97厘米 横182厘米 (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宁懋是北魏的一位官员。北魏迁都后负责宫殿的建筑工作。这三组人物据说是宁懋本人,从右到左分别为宁懋青年,中年和晚年的造型。每像都有一个侍姬作为陪衬。中间和左边这二位头上簪的笔,更长更消魂。

 

看看笔到了明代,演变成什么样子:

 这是明代刻版《御世仁风》中临淮侯的形象。

 这是王阳明。

 

笔杆是竹质的,不知什么工艺能把竹杆弯曲成这等形状。这个竹杆弯曲到什么程度,弯多少个圈,都是有讲究的。不同级别爵位的,这些都有所不同。幸好不是钢丝的,否则真成弹簧了。簪笔制度始于汉代。这是山东沂南汉墓出土的画像石。身穿袍服的奏事官吏,头戴进贤冠,耳旁像簪花一样插着一支笔,叫簪笔。

汉代规定,官吏奏事必须书写于奏牍也就是木简上,写完笔没处搁,就插在耳边,后来竟成官制。到了北朝时簪笔换了一种形式,由冠后悬垂一根缨繐到额前,就是刚看到的“垂笔”。

这是台湾1990年发行的《中华传统服饰邮票》第四组:分别是殷商高冠胄,战国华服王侯,魏晋簪笔廷臣,北朝垂笔官宦。四位看起来都不象好人,一肚子权谋。

 

再看一眼宁懋。最右边的头部放大图:

他脑袋右侧那个毛绒绒的尾巴,就是大名鼎鼎的貂蝉里的那个貂。这幅雕刻里他这个武弁首服,是有貂无蝉的帽子。总说貂蝉冠貂蝉冠,其实貂是貂蝉是蝉。是分开装饰的。不是所有加貂的都可以附蝉。北周侍臣武弁朝服冠上,只有一些近侍臣可以附蝉。《周书·宣帝纪》里有所记载,说宇文赟自己的通天冠上加了金附蝉,看见某些侍臣武弁上也有金蝉,觉得很不爽。另外提一下,那个三国演义里著名的美女貂蝉,其实没名字。她之所以叫貂蝉,就是因为她本来是汉室皇宫里专门负责管理这种帽子的宫婢。

现在回过头来详细解释李辰的朝服装备和身上的各种零附件。

 

刚才提到李辰的那一大串头衔,是有意为之的。他的官衔决定了他必须穿什么样的衣服。古代社会是个严格的等级社会。上下尊卑最明显的体现是在服装上。别说是上班,就是下班回家,休闲装也不能胡穿。什么身份年龄穿什么颜色质地的衣服,都有严格的规定。比如《金瓶梅》里就有详细的描写,大奶月娘能穿什么式样颜色的衣服,小妾潘金莲只能穿什么颜色的衣服。红楼梦里也有很多。官员出席皇帝主持的庆典活动,穿的衣服和所站立的位置都是固定的,由他的官阶决定。大概皇帝眼神都不太好,那时也没有电灯,离那么远看不清下面打工仔们的相貌,只好凭穿着打扮判断谁是谁。

 

《隋书·礼仪志》里记载了北魏舆服之制。后来北齐北周按这个制度分别演变出两套类似的服装体系。有差别但很小。直到隋时统一了。所以《旧唐书》说北魏北齐“舆服奇诡,至隋一统,始更旧仪”。李辰那一堆头衔里,属于文职的是侍中和刺史。侍中比刺史官大,北魏直到唐代,侍中均为门下省官员,正三品,陪侍皇帝之左。也就是说站在皇帝左侧。这是为什么那张复原图里,他的貂尾簪在左侧。侍中和左骑散常侍,都是这样的。如果他是中书省的头,比如中书令,或者是右骑散常侍,那个貂尾就在脑袋右边。就象宁懋的那个貂尾朝右。

 

《隋书·礼仪志》记载,侍中,中书令,左右骑散常侍等八位官员,所穿的武弁朝服为:

 

首服:武弁,加貂尾、金蝉,簪白笔。

身服:绛纱单衣(皂缘领袖)、绛纱帷裳、白纱中单、白裙、白襦。

配饰:绛纱蔽膝、曲领、白假带、革带,紫绶,水苍玉,玉首剑。

足服:乌舄。

 

先说首服。武弁:又叫笼冠。就是头上那个黑乎乎笼子一样的半透明帽子。乌纱作成的。把两个耳朵都护住。加貂尾: 只有这八种官有资格加。或左或右。金蝉:笼冠里头,猫头鹰俩眼之间有个黄色的东西,尖头的好像山峰一样,所以叫金博山。金博山上趴着一只蝉。这个附蝉,每个朝代有不同的质地,有银的,玉的,北魏是金的。由于博山上经常有附蝉,所以它又叫蝉珰。

 

这是山西娄叡墓门内过洞西壁北侧壁画上的门官图。这位北齐的大臣头上有明显的蝉珰,右侧有貂尾簪。墓主娄叡,从这个姓氏便能猜出他是什么身份了。此墓1971年被偶然发现,宏伟壮观的壁画叹为观止,震惊世界。

现在聊聊他们头上那个状如猫头鹰一样的东西。那玩意学名叫平巾帻。如果摘了那个笼冠,里面就是平巾帻。武弁朝服一定要戴平巾帻。这是没有笼冠的大臣。同样出自北齐娄叡墓。

是不是那时候的人都爱翻白眼啊,这销魂的小眼神!这位是墓门外东侧的门官。西侧也有一位。

 

看这个。高润墓里的壁画。眉来眼去的侍从们。可能正琢磨郑大车今晚上又要出什么新花样哄儿子睡觉了。史载高润长得十分美型。这高家还真出不少人材。

这是河北省磁县北朝墓出土的戴平巾帻的武士俑。此墓位于碰县西南湾漳村。墓主身份还未确定,多数人认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上面高润的哥哥。高润墓也在磁县。

帻本是古时一般人裹在额头上的布。王莽时做成有硬挺的顶部,可以覆罩整个头部,接着出现了顶部呈介字形屋顶的帻,是为介帻。此外,东汉时用一种平顶的帻作戴冠时的衬垫物,称为平帻。庶民所用。他们不可以戴冠。所谓平头奴子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西晋末年,出现了一种前面呈半圆形平顶,后面升起呈斜坡形尖突,戴时不能覆盖整个头顶,只能罩住发髻的小冠,就是平巾帻(也称小冠)。《宋书•五行志》讲到晋末舆台所戴的平巾帻很小,而衣裳博大,成为风流时尚。《隋书•炀帝纪》说大业二年规定,隋朝武官戴平巾帻,穿袴褶。

这是高洋墓壁画的复原图。走进河北省博物馆,首先看到的就是两侧复原后的北朝壁画。

可以看到每个侍臣头上笼冠里都有一只小猫头鹰(平巾帻)。还叫平巾帻,其实是斜坡形的。这是原图。看不清。

这是同一个墓里出来的戴小冠(平巾帻)跽坐伎乐陶俑。可见斜坡。

首服到此为止。下次接着聊身服,配饰和足服。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