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花生 我的老乡曾国藩 (二)

 
 
曾国藩的幕府也好,队伍也好,最大的特点是:大部分是湖南人。
 
先说曾文正公的对手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的老板是洪秀全:一个不及第的秀才。洪秀全在广州应考的时候呢,接触了一些传教士,瞬间激发了他造反的灵感。是夜,风雨大作,电闪雷鸣,洪秀全梦见了上帝,按他事后的描述,上帝白胡子,长袍,背长剑。上帝看到洪秀全异常激动,告诉他,他是上帝的二儿子,亲赠他宝剑一把,要他去人间斩邪留正。
 
众所周知,上帝只有一个儿子,名叫耶稣。这第二个儿子的来历。。不好解释。。。有点囧。
 
一时间,许多老百姓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纷纷入教。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虽说只是占领了一个小村庄,但是不妨碍洪秀全宏图霸业谈笑间,建号太平天国。然后迅速扩张,打到东乡的时候,自称天王。此时,洪天王的嫔妃数量已经超过了三十个。并且封了好些个王。比如东王杨秀清,管理东方各国,不知道包括不包括日本。更离谱的是,洪秀全一共封了2700多个王,端的是粪土当年万户侯。
 
就是这样一支农民起义军对抗清军政府兵。
 
清军入关时候,八旗军驰骋中原,战斗力很强。清兵一旗有7500兵,8旗算一下来6万人的军队。加上蒙汉八旗,总共也就20来万人当年浩浩荡荡,以破竹之势统一中国。可是八旗子弟在圣祖爷平定三藩的时候已然不堪重用,那时候绿营军还能一用。到了太平军造反的时候,八旗绿营都成了酒囊饭袋,被太平军的锄头棒子打得溃不成军。
 
洪秀全打到南京,六朝古都,文章锦绣地,温柔富贵乡,便不思进取,安营扎寨,开始建造天王府。天王府富丽堂皇,占地面积相当于紫禁城的2倍。极尽奢华。洪秀全痛恨读书人,憎恶传统文化,太平军所到之处,佛庙,孔庙扫荡无余。如今,在江南地区,见到的名胜古迹边上一行行触目惊心的字:咸丰年间毁于兵火,一般都出自太平起义军之手。所以,读书人都跑了,留下来的大多是市井担夫。当时有一个没有来得及逃跑的秀才写了一幅对联讽刺他:一统江山五十七里有半,满朝文武三百六行都全。被洪秀全点了天灯。
 
洪秀全定都南京后,从此开始了他梦寐以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穷奢极侈的生活。
 
他的部下开始北伐西征。
 
那支西征军就遇到了我们的主人公,曾文正公的湘军。
 
朝廷因见八旗绿营不中用,便下旨各地招纳民兵抗击太平军。此时,曾文正公正在湖南丁忧守孝期间。他目睹太平天国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拍案而起,开始招募乡勇。曾大人一介儒生,可谓出将入相,在军事上显现出惊人的胆识魄力。他模仿明戚继光,管制自己的军队。知人善用,很有自己的一套。
1.军官均为书生。不会骑马,可坐轿指挥。
 
2.士兵只用朴实乡民。不要城里人,不要无业游民,最好不识字。“朴实者,少心窍之人,油滑之徒,在所必斥。”
 
3.先招官。官再招兵。官员招得一师,则为师长,招得一团,则为团长。以此类推。
 
4.一县编一团。一乡为一营。一村成一连。这个方案的好处是,一个连里的都是乡里乡亲,上阵父子兵,就算不是父子,姑父被打死了,发小被捅了一刀,湖南人,十年饮冰,难凉热血,还不得和敌人拼命?!
 
5.曾大帅身先士卒。看过投名状的童鞋都熟悉那一幕,战事激烈之时,湘军稍有退意,曾大帅跃马立于阵前,手握龟头大刀,立一黑旗,过旗者斩!不死于阵前,便死于军法!
 
6.高薪养廉。当时清政府实施的是薄俸制。官员只能靠贪污维持奢侈生活。儒林外史里有诗为证: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绿营政府军士兵一个月白银一两三钱6分,米三斗。养活自己尚难,何况养家?于是,士兵不得不外出兼职,官场军队腐败至极。这样的情况,让士兵们为国效命,难,难于上青天啊。
 
曾国藩的士兵月俸四两二白银,四倍于绿营。仿效戚继光,设500人为一营。营官俸禄为白银一百五十两。是绿营营官的6倍。
 
7.实施子弟兵教育。吾军带兵如父兄带子弟一般。作为儒家弟子,提出“带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在治兵用兵的历史上留下了写意的一笔。子弟兵一说便始于曾文正公。他还提出“治军之道,勤字为先”,号令将士寅时起床操练。子弟兵的早操制度也始于曾公。
 
将有必死之心,士无怕死之心。这样,湘军能不勇吗?虽如此,曾大帅作为汉人统领强兵,皇上是很不放心的。在兵马钱粮经常掣肘,曾文公也很是苦恼。直到同治继位,慈禧太后才给了曾国藩粮经总督等实权。暂且不表。
 
而李鸿章呢?他在安徽搞团练,大败,差点连小命都没保住,情急之下,去湖南投奔师傅曾文正公。他一个安徽人在湖南人堆里自然有些扎眼。与幕僚颇有些干戈之争。
 
地域之争向来是引起争端的极佳话题。曾国藩帐下有员名将彭玉麟,雪琴,这两人被曾国藩赞为,“天下英雄,当数彭玉麟,李鸿章”。
 
扯一下彭雪琴。此人忠肝义胆。文武全才。是我的菜。
 
彭玉麟虽为曾文正幕僚,但是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大清“中兴四大名臣”,受命于曾,创建了湘军水师,成为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 
 
在艺术上,他是千古画梅第一人,与郑板桥的墨竹齐名,称为晚清画坛双绝。
 
彭玉麟一生画了上万幅梅花图,他笔下的梅花“老干繁枝,鳞鳞万玉,其劲挺处似童钰”,铁骨铮铮,古拙苍劲,被称为“兵家梅花”,与文人墨客的梅花相去甚远。彭玉麟一生虽画了上万幅梅花图,但由于战乱留存世上的却不多。
 
 而彭玉麟之所以如此钟情于梅花,是为了纪念自己逝去的爱人——梅姑。彭玉麟小时候曾住在安庆外婆家里,最喜欢跟外婆养女梅姑一起玩耍。梅姑虽只比彭玉麟大一点点,两人青梅竹马,两情相悦,情到浓处,私定终身。但两人的恋情因为八字不合遭到家长的反对。后来彭玉麟跟着全家搬回衡阳去,他和梅姑不得不忍痛分别,一别便是14年,彭玉麟已娶妻成家。在彭玉麟30岁的那一年,他听说舅舅在安庆去世了,外婆和梅姑没有人赡养,便把外婆和梅姑接到衡阳来住。而梅姑来到彭家没多久,彭玉麟的妻子嫉恨彭玉麟与梅姑的关系,唆使彭玉麟的母亲把梅姑嫁出去了。梅姑出嫁四年以后,死于难产。彭玉麟伤心得捶胸顿足,在梅姑坟前立下誓言,要一生画梅,以万幅梅花纪念她。彭玉麟后来在诗中写到“前机多为因循误,后悔皆以决断迟。”彭玉麟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戎马生涯,坚持画了整整40年,才完成了以万幅梅花纪念梅姑的承诺,丧妻后终生未娶。这也就是为什么他画的梅花:干如铁,枝如钢,花如泪。
 
彭玉麟一生画了上万幅梅花图,他在每幅梅花图都题上以梅花寄情的咏梅诗。其中一首我尚能背诵:“平生最薄封侯愿,愿与梅花过一生。唯有玉人心似铁,始终不负岁寒盟”,
 
这样重情重义的汉子,当真是奇男子一名。可惜我生不逢时。不过,就算我生在当时,恐怕也只有仰慕的份儿了。。
 
彭玉麟一生不治产业,治军严,律已更严,尽管位居高位,始终坚持了一条“不要钱”的生活准则。咸丰四年(1854)冬,彭玉麟率湘军水师配合陆师攻陷了田家镇后,清廷奖励4000两白银,他却转而用于救济家乡。彭玉麟一生节俭,退休时,尚余一百万两白银,全部捐作海军军费。
 
 
好了,废话少说。说说彭雪琴与李鸿章的故事吧。
 
这位硬汉也是个爱开玩笑的,他曾这样戏虐李鸿章:少荃每日晚睡懒起,想必皖地民风若此,无怪合省以负贩为业,少有正途。前面提过,李鸿章因为睡懒觉被曾文正公狠狠教训过一顿。自然觉得很没有面子。
 
彭玉麟是湖南人没错,但其父曾在安徽为官,他本人亦出生于安徽。李鸿章不愧为名臣,脑子反应很快,立即反唇相讥:雪琴(彭玉麟字)有所不知,安徽民风勤勉,然自令尊执掌数载,竟令做慵懒之态尔。
 
彭玉麟是个有名的耿直之人。他的故事令曾文正公不惜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辅佐。这个“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的硬汉,怎么会容忍他人侮辱其父“遂用老拳”,李鸿章“亦施毒手”。彭玉麟虽然身材瘦小,不像李鸿章,身高一米八,在晚清可以称得上高大威猛四个字,但彭曾经“初习拳脚”,后来又“逐队杀贼”。彭玉麟跟他“相扭扑地”,不分胜负。
 
奇特的是当时不仅仅是幕僚同仁,就连曾国藩也袖手旁观。可这事发生后,李鸿章就萌生去意。到底李鸿章怎么离开曾国藩的。。。下次再说。。。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