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鲁迅的隔代响应

相关南京诗人老师槟郎资料大全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对鲁迅的隔代响应
  14汉语国际教育 吉盼

  有关鲁迅,提到这个名字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学生时代的阅读阴影啊,每次考试最怕考到鲁迅的文章。这次选了槟郎老师的“鲁迅研究”选修课,我对鲁迅是敬佩的,但是说实话,一直以来觉得他的文章不是很适合我,其实是奔着槟郎老师去的。之前上过他的专业课还有选修课,喜欢他的平易近人,更喜欢他的唯美且平淡的诗风。
  遇上槟郎老师算是我的幸运吧,可以在大学里遇上一个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用他那特殊的教学方式带领我们在诗歌和文学的海洋里遨游。这次的鲁迅研究课也同样带着我们进入了另一个文学世界。槟郎老师的这门课,不但给我们讲了鲁迅的生平经历和思想发展,还带我们精读了鲁迅的不少作品,如全部的散文诗《野草》和散文《朝花夕拾》,介绍了全部的《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里的小说,还选讲了鲁迅的诗歌和杂文。可以看出槟郎是非常热爱鲁迅的,对鲁迅全集也非常熟悉。
  我更感兴趣槟郎自己创作中的鲁迅,有论文、随笔、诗歌和小说都涉及到鲁迅。还记得诗歌《未庄的吴妈》,在世俗的眼光下吴妈是“坚持了自己的原则”的,拒绝了阿Q的求爱,那些所谓的世俗眼光,使得吴妈“差点跳井成功”,“差点”在我的眼中有无尽的讽刺之感,是一个整个人生活在世俗、封建眼光下的可怜人,受着旧社会的荼毒。槟郎由鲁迅笔下的吴妈故事作延伸。从那在阿Q被杀头后,她“流着眼泪往回走”,结果遭遇女儿被女婿打,她只怪女儿不好,拉架时被女婿用刀误伤了手指。“赵太爷正在看果敢新闻,连声称赞缅军的武功。被唤来的吴妈得到称赞:“不管女婿怎么打死女儿,你都坚持不干涉内政,好啊,这原则该广泛推行!”宣传部长是个假洋鬼子,立即广宣吴妈的原则。“美国日本菲律宾都来围观:公开说:吴妈真了不起。暗里笑:傻逼一个!突然发问:手指哪去了?”吴妈的坚持原则,在槟郎老师的笔下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的强烈讽刺。其中也反应了槟郎老师提出的中国意识的危机,这种精神胜利法中国人发明得很早,后来与异族周旋失败,这方法便被充分的利用。这首诗实际上是为2015年的缅甸果敢事件而写,吴妈是中国,女婿指缅甸,女儿指果敢华人,可见槟郎对此事件的鲜明态度。
  除此之外,槟郎诗歌《窗外有棵叫鲁迅的树》也是表达了槟郎对鲁迅的敬仰。“窗外有棵树,墙内有个人,树沐浴着春风夏雨,我在书房里读读写写,树以常绿而年青的俊颜,对比着我在这里衰老”。由外向内,由远及近,生动地描写仿佛画面就在眼前。第二段由我书架上的鲁迅的书、鲁迅的照片和鲁迅的雕像引出本文的中心,装饰着我的窗户的“鲁迅树”。第三段中“树长青披瑞雪 我写新字扔旧稿”意在描写鲁迅的思想及精神仍然代代传承,犹如树木般长青。而“我”写新字扔旧稿,意在抛弃旧的腐朽,迎接新的生活。最后一段描写了“我”死后,将“我的骨灰”埋在“鲁迅树”的泥土里,而“我”将在此重生。人虽逝去,但思想永存,“我”希望能将我的思想与后人分享。
  再如诗歌《我们死在路上——纪念鲁迅冥诞70周年》,“你已死在路上,我将死在路上”。写出“你”在追求理想的路上逝去,而“我”也终将为公平正义的奋斗而失去生命,表现作者坚定的信念。第二段描写鲁迅在建设无产阶级的路上一往无前,而“我”也紧紧跟随,身后尽是浮华和虚假,希望找到真实的世界;第三段写“我”憎恶虚假的世界,希望跟随鲁迅的脚步,寻找真实。“我”拒绝别人的施舍,希望得到诅咒,只喝水而不和任何人的血,唯有水是纯洁无暇的,不希望被血的污秽而感染;最后几段写鲁迅虽然已经逝去,但他的思想将成为“我”一生的信念。槟郎对鲁迅先生的情怀跃然纸上。
  槟郎对鲁迅的研究可不是这么一星半点,我印象中还有那首诗《鲁迅看自焚》,挺敲击人心的。通篇以第二人称的口吻来讲诉中国同胞们的麻木不仁。“幻灯片在眼幕放映,一块巨大的礁石矗立心海,思想的巨浪永不休止地撞击,日本国的课间的教室里,弱国子民的孤独的你,久违了的同胞被层层圈子围观”。他们围观着自己的同胞们被异国他人所逼压、迫害,却只是在一旁冷眼旁观。正如当下强行拆迁中,他们兴奋地贪看着别人在自焚,殊不知自己正在一步步走向自焚的边缘!槟郎将鲁迅的幻灯片事件与当下的拆迁自焚集合起来,批评国民性弱点,表达追随鲁迅承担唤醒愚昧同胞的责任。
  除了与鲁迅有关的诗之外,还有很多随笔也是见解深刻独到的。比如这篇《鲁迅与妓女》。文章从鲁迅“与以妓女一元”开始,继而引出苏雪林等人对鲁迅的讽刺自己批判。在“反鲁迅”的人物中,他们不顾事实,将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妓女当做话题,借以肆意批判鲁迅道德的沦丧。除此之外,也可以看出社会对女性的不公。试想一下,如果鲁迅不是给予妓女一元,而是其他的名媛,那么还会有这些闲言碎语吗?由此可见,这不单单反映了苏雪林等人的无事生非,也可以从他们身上窥视到整个社会对女性的不尊重和戏谑。鲁迅在杂文中指出,在男权当道的社会中,女性只有取得了经济权之后才能彻底的拥有地位。槟郎通过鲁迅与妓女之间的事,还有当时大家对他的批判,展现了槟郎对于鲁迅被批判的不公之感,“鲁迅是有缺点的战士,但对方是完全.……”看出槟郎老师对鲁迅的精神肯定的态度。
  槟郎老师的关于鲁迅的随笔论文很多,许多都联系现实社会批判,曾经因为标榜“鲁迅左派”而引起网络争论。他还用小说的形式写鲁迅。如《我四次追杀鲁迅》,将鲁迅四次被追杀的事虚构在同一个刺客“我”的身上。《我参与了捕杀阿Q》中,“我”是绍兴衙门的文书,阿Q案的参与者。《我参与了迫害夏瑜》中,“我”是关押夏瑜的监狱里的狱卒。而《涓生的手记之二》,则是鲁迅小说《伤逝》的续篇,槟郎让子君被误传死亡而并没有死,又与涓生发生了新的故事,还生了个儿子叫小涓。这一组小说不但说明槟郎对鲁迅小说里环境的熟悉,还可看到他模仿鲁迅的游戏笔墨的趣味。
  鲁迅之于槟郎,是前进的方向,是继续写诗,写文的动力。从槟郎老师写的关于鲁迅的大量的诗文来看,敬佩无限,怀念沁于纸间。鲁迅对槟郎的影响可为深入骨髓里。在他的后来“专心做诗人”的分行文字中,也可明显看出鲁迅的影响。
  2016-05-24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