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拥有的台湾邮票及其故事(二,日本投降到1949年)
1945年,美国为首的盟军已牢牢掌控太平洋战区。日本本土公共设施累遭轰炸,印刷局邮票制造工厂悉被烧毁;且从日本至台湾的邮轮也多被美军击沉。日本帝国递信省4月18日通知:台湾省应利用民间印刷工厂自行制作邮票,并督促其尽快制作完成。这个紧急通知竟然要用整整2个月才从大本营抵达台湾总督府(可见日军当时真是山穷水尽了)。6月18日,台湾交通局递信部才收到总督府急函利用台湾出版印刷株式会社自行印刷邮票。8月4日,台湾交通局批示自制3钱、5钱、10钱、30钱、40钱、50钱、1圆等7种邮票。这批邮票设计及印刷均极其简单粗糙,且无齿孔、无背胶。后来被称为"台湾数字邮票"。后来又加印5圆、10圆两种图案票。8月14日,递信部长松野孝一签字批准发行。谁知第二天裕仁天皇就宣布投降。这批邮票也就未流入民间。松野孝一在国民政府长官公署留任到1946年4月。1945年11月1日,长官公署决定用这批邮票加盖"中华民国台湾省"字样通行,一直使用到1946年11月底。 这就是所谓的"一票两国"临时邮票。
我有这9枚邮票中的8枚。独缺30钱的浅蓝色票:
特写:
1946年5月,邮政总局派员接管台湾行政长官公署所属邮 电管理委员会,成立交通部台湾邮电管理局。从大陆运来一些邮票加印“限台湾贴用”字样,与"一票两国"临时邮票同时通用,并逐渐取代后者。
这里面有:
由上海中华书局永宁印刷厂在香港烈士像(无水印)、伦敦三版和大东一版孙中山像邮票上以凸版加盖“限台湾贴用”字样的邮票。
香港版烈士像改值邮票,开始计划加印8种:即1分加印 “壹钱”、2分加印“贰钱”、3分加印“叁钱”、4分加印“肆钱”、4分 加印“拾钱”、5分加印“伍钱’’、1角5分加印“叁拾钱”、2角加印 “壹圆”。最后除2分加印“贰钱”、4分加印“拾钱”、5分加印“伍钱”、 1角5分加印“巻拾钱’’、2角加印“壹圆”按时发售外;因11月 1日即将调整邮资,取消了原计划1分加印“壹钱”、3分加印“巻钱”、4分加印“四钱”3种加印邮票的发行,同时根据新的邮资增加了 2分半加印“贰圆”1种。
我拥有全套6枚这批邮票:
伦敦三版和大东一版孙中山像“限台湾贴用”改值邮票
邮政总局考虑到实际需要,稍后又将孙中山像伦敦三版和 上海大东一版邮票,交上海中华书局永宁印刷厂,加盖“限台湾 貼用”字样改值。伦敦三版孙中山像邮票20元加印“65钱”、30 元加印“1元’’、50元加印“2元”,于1946年8月运至台北发行。大东一版(孙中山像)原订20元加印“50钱”、100元加印 “3元”、200元加印“5元”、700元加印“20元”,另计划500元加印10元。邮资调整后,因邮资价格上调,低值邮票需用数量减 少,高值邮票需用数童增加,邮政总局于同年11月7日对加印 “限台湾贴用”邮票种类及数量作了调整。通货膨账此期已开始呈现。
我拥有全套这批邮票:
为使该区邮票种类适合需要起见,将大东版1000元票100 万枚加印“限台湾貼用”及“五十元”字样;3000元票100万枚加 印“限台湾贴用”及“一百元”字样。
我拥有全套这六批邮票:
特写:
到1948年,通货膨胀已到疯狂地步。昨天印出来的邮票说不定今天已贬值。改值已成家常便饭:
有幸的是五舅此时已在台中糖厂任工程师,收入稳定(台糖是全国,包括大陆和台湾,经济效益最好的国营企业)。所以这4年中的邮票一张也不缺。唯一一套限台湾省贴用的国民大会纪念邮票也收集齐全:
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