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科学实验卫星(QUESS):2016年8月16日01:33-02:06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搭载稀薄大气科学实验卫星。 2016/08/12
A2051/16 - A TEMPORARY RESTRICTED AREA ESTABLISHED BOUNDED BY:
N332411E0981616-N332859E0975104-N342143E0980517-N341655E0983043
BACK TO START.VERTICAL LIMITS:GND-UNL. GND - UNL,
15 AUG 17:33 2016 UNTIL 15 AUG 18:06 2016.
CREATED: 12 AUG 06:23 2016
A2050/16 - A TEMPORARY RESTRICTED AREA ESTABLISHED BOUNDED BY:
N351710E0984540-N352046E0982620-N354948E0983423-N354456E0990018
BACK TO START.VERTICAL LIMITS:GND-UNL. GND - UNL,
15 AUG 17:33 2016 UNTIL 15 AUG 18:00 2016.
CREATED: 12 AUG 06:21 2016
2016-07-26 (供稿:工程中心、综合办)
7月23~24日,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负责人、空间科学卫星工程常务副总指挥、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带队,组成由中科院上海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光机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力学研究所等参试单位领导构成的慰问团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慰问了正在执行发射试验任务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试验队。陪同慰问的还有空间中心职代会主席郑建华、综合办主任周谊及相关参试单位的代表等。
23日下午,吴季一行在量子卫星工程常务副总师、卫星系统总指挥王建宇和工程副总指挥龚建村等的陪同下分别前往卫星测试大厅和运载火箭厂房,查看了卫星封舱电测情况和火箭试验进展情况。24日,工程总体组织召开了量子卫星进展汇报会暨工程总体慰问会,听取了卫星进展情况和后续工作计划的报告。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轨测试北京试验队成立
地面支撑系统 发布时间:2016-07-19
7月18日,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以下简称“量子卫星”)在轨测试北京试验队成立大会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怀柔园区召开。会议由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主任、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科学卫星工程地面支撑系统副总师邹自明主持。
中国科学院军工项目监理部、量子卫星工程总体、科学应用系统、有效载荷总体、地面支撑系统及承研单位的领导、代表和试验队员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黄康平书记宣布了成立量子卫星在轨测试北京试验队和临时党支部,会上同时宣贯了北京试验队管理规定和北京试验队工作计划。各参试队伍单位领导和代表均表态要加强协同配合,全力保障量子卫星任务顺利实施。
地面支撑系统总师孟新做了动员,进一步强调了量子卫星对我国空间科学的重大意义和天地一体化的特殊性,要求试验队做好充足预案和充分演练,继承执行暗物质任务和实践十号任务已有的优良传统,团结协作、认真负责形成有力的整体,为科学实验的成功奠定组织基础。
监理专家提建议,要求卫星与地面间大力协同配合,强调地面支撑系统在北京试验队任务中具有信息枢纽地位,是保证星地信息上行链路贯通和科学实验取得成功的关键关口。要确保卫星升空后对其进行良好的管理,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完成具有国际科技领先领域的试验。要加强现场监督检查,要重视问题的分析,在轨测试期间要加强与科学应用系统密切合作。
量子卫星工程副总指挥龚建村提工作要求,要求全体试验队员需牢记重托,不忘初心,要深刻领会、狠抓落实各级领导们的指示精神。地面支撑系统要为科学家搭建良好的平台,为科学家完成好天地一体化科学实验任务起到保障作用。试验队员务必做到听从指挥、严守纪律,要用准军事化的管理要求对待卫星任务。希望北京试验队按照“首次要有百倍的信心,百次要有首次的标准”精神努力扎实工作,确保量子卫星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黄康平书记最后希望全体试验队队员调整好心态、振作精神、怀着必胜信念,认真对待工作。要求党支部和党团员切实起到战斗堡垒作用,凝聚大家,团结一致协助各级领导指挥完成好这项卫星任务。希望党团员能发挥积极作用,敢于担当并成为遵守纪律的模范。预祝全体队员圆满完成任务,期望量子卫星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中科院量子卫星发射试验队成立暨动员大会召开
文章来源:重大科技任务局 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6-07-07
7月6日,中国科学院在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组织召开中科院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试验队成立暨动员大会。中科院副院长、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领导小组组长、空间科学卫星工程总指挥相里斌出席会议并讲话。量子卫星工程“两总”、量子卫星和搭载稀薄大气科学实验卫星各研制单位主要负责人及试验队成员9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了微小卫星研究院作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场工作安排和技术流程》、《稀薄大气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场工作安排和技术流程》、《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任务卫星试验队组织构成和管理规定》等报告,以及试验队代表发言。
会上,相里斌向试验队队长授旗,并与全体试验队员合影留念。
量子卫星按计划将于7月8日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之后开展发射场测试和试验工作。本次会议也是试验队开赴发射场的出征仪式,会后,全体试验队员将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地分批奔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执行发射任务。
量子卫星工程星箭出厂审定会在京召开
文章来源:重大科技任务局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发布时间:2016-07-01
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组织召开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以下简称“量子卫星”)工程星箭出厂审定会。中科院副院长、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领导小组组长、空间科学卫星工程总指挥相里斌,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孙为钢出席会议。
会议观看了量子卫星工程研制汇报片,听取了工程总体、卫星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分别作的研制工作报告和发射场系统、测控系统、地面支撑系统、科学应用系统分别作的任务准备情况报告,工程总体宣读了量子卫星工程星箭出厂请示,卫星用户单位、工程各大系统“两总”及研制单位主要领导、工程两总、首席科学家针对量子卫星工程星箭出厂发表了意见。国防科工局、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负责人发表了星箭出厂意见,并对后续工作提出要求。
综合各方意见,相里斌表示同意星箭出厂执行发射任务,并向工程全体参研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发射测控系统主管部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长期以来对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的大力支持与帮助表示衷心感谢。针对量子卫星发射任务后续工作,相里斌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充分认识工程的重要性,牢记使命,确保任务成功;二是充分认识工程的紧迫性,慎之又慎,确保进场安全;三是充分认识工程的挑战性,强化质量,确保万无一失;四是充分认识工程的艰巨性,精诚团结,确保指挥统一;五是充分认识工程的复杂性,周密策划,确保成果产出。相里斌对宣传工作也提出了要求。
相里斌指出,本次审定会相当于吹响了量子卫星发射阶段的“冲锋号”,工程全线要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坚定信心,扎扎实实完成好各项工作,圆满完成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第3颗卫星的发射任务,为科学家取得重大科学成果奠定基础,为我国能够在量子通信和量子技术领域继续领跑贡献力量。
中科院办公厅、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发展规划局、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科学传播局、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有关负责人,国防科工局、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机关有关负责人,量子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和工程“两总”,工程六大系统承担单位的主要领导和系统“两总”共60余人参加会议。
根据工程总指挥批准的星箭进场工作安排,量子卫星及配套长征二号丁型遥三十二运载火箭将于7月上旬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星箭计划于8月中旬择机发射。
2016.06.20 今年8月,我国将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这是我国科学卫星系列的第三颗科学卫星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地面支撑系统完成预验收
2016-06-14
6月7日,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地面支撑系统顺利通过预验收评审。中科院军工项目监理部、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总体、卫星系统、科学应用系统、测控系统/行业专家以及地面支撑系统共四十余人参加了评审会。评审组组长由卫星工程常务副总师王建宇担任。
会上,地面支撑系统常务副总师邹自明、副总师胡钛分别作了系统工作总结报告和系统技术总结报告。评审组对两个报告进行了充分讨论和质询,最终一致认为,地面支撑系统依据研制总要求完成了研制建设工作,其各项指标满足执行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任务的要求,评审组同意通过评审。
工程各系统均对地面支撑系统通过预验收评审表示祝贺。邹自明感谢各系统、院机关对地面支撑系统研制工作的配合与支持,表示将继续做好卫星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及卫星在轨工作,以确保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任务按期执行。
卫星工程常务副总师王建宇强调,地面支撑系统应做好后续的任务演练工作以及故障预案的准备工作,并与各方对以上工作结果进行核对,确保协调一致。
卫星工程副总指挥龚建村作了会议总结发言,希望地面支撑系统针对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复杂性和重要性,继续发挥优良传统,充分发挥系统能力,与卫星工程各系统携手并肩作战,妥善规避风险,为量子科学实验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地面支撑系统负责空间科学系列卫星在轨运行控制的协调与实施,科学数据的接收、快视、预处理、管理、归档、发布和永久保存,是支撑科学目标实现和科学成果产出的服务平台,是联系全球空间科学界和公众的通道以及开展国际合作的窗口,是国家在空间科学发展方面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目前,系统已成功完成了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四颗科学探索卫星中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任务和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任务。
(供稿:地面支撑系统)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专项将研制及发射1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建设以4个量子通信地面站和1个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实验站为核心的空间量子科学实验系统。卫星质量640kg,倾角97.37°,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至高度为500km的预定轨道。该卫星包括4个有效载荷:量子密钥通信机、量子纠缠发射机、量子纠缠源、量子试验控制与处理机,具备两套独立的有效载荷指向机构,通过姿控指向系统协同控制,可与地面上相距千公里量级的两处光学站同时建立量子光链路。卫星系统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负责、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研制。量子专项还将建设包括兴隆、乌鲁木齐、德令哈、丽江四个量子通信地面站以及阿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站的科学应用系统,科学应用系统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负责、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和光电技术研究所共同建设。卫星发射后,天地一体化量子科学实验系统将投入正式运行,在首席科学家的指挥下,各系统将密切配合,完成包括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广域量子通信网络、星地量子纠缠分发以及地星量子隐形传态等多项科学实验任务。
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记者吴晶晶)记者28日从中科院获悉,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将于今年7月择机发射,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一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主任潘建伟院士介绍,量子通信的安全性基于量子物理基本原理,单光子的不可分割性和量子态的不可复制性保证了信息的不可窃听和不可破解,从原理上确保身份认证、传输加密以及数字签名等的无条件安全,可从根本上、永久性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据介绍,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专项将研制及发射1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建设以4个量子通信地面站和1个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实验站为核心的空间量子科学实验系统。该卫星搭载量子密钥通信机、量子纠缠发射机、量子纠缠源、量子试验控制与处理机等有效载荷,具备两套独立的有效载荷指向机构,通过姿控指向系统协同控制,可与地面上相距千公里量级的两处光学站同时建立量子光链路。
量子卫星发射后,天地一体化量子科学实验系统将投入正式运行,完成包括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广域量子通信网络、星地量子纠缠分发以及地星量子隐形传态等多项科学实验任务。
潘建伟还透露,“京沪干线”大尺度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预计今年下半年交付。这一工程将构建千公里级高可信、可扩展、军民融合的广域光纤量子通信网络,建成大尺度量子通信技术验证、应用研究和应用示范平台。结合量子卫星和京沪干线,将初步构建我国天地一体化的广域量子通信体系。
作为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的第三颗科学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2011年正式立项。经过5年研制,卫星已经完成总装,正在进行出厂前的最后一轮加电测试。在通过出厂评审之后,量子卫星将于今年6月转运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我国研制的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已“整装待发”
《 中国青年报 》2016年03月07日
我国关于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研制始于2011年,并在2013年启动了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京沪干线”项目。据了解,建成后的“京沪干线”全长2000多公里,连接北京、济南、合肥、上海等全国多个城域网络,并将是全球首个广域光纤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
潘建伟透露,量子卫星已经完成整机组装,也已完成载荷正样产品、卫星平台正样产品研制、整星电测和热平衡等试验,正在位于上海的小卫星工程中心进行力学试验、磁测试等测试工作,可以说已经“整装待发”。
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已完成载荷、平台产品研制,正在开展发射星集成测试等工作;量子通信“京沪干线”项目已完成1554公里主干线光缆勘查和改造,将进行二期现场实施建设。
中科院副院长王恩哥调研上海技物所
2016年1月22日下午,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王恩哥到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开展调研。
在班子成员所长陆卫、党委书记龚海梅、副所长戴宁、丁雷、童卫旗等陪同下,王恩哥参观了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科技成果展示,全面了解研究所“十二五”期间落实“一三五”战略规划所取得的成绩,积极对接“十三五”各项工作和实施机构改革打造红外技术“梦平台”实现红外技术跨代发展的思考打算。在国家重大工程任务研制现场,所长助理、量子卫星副总师舒嵘向王恩哥详细介绍了量子秘钥通信机、量子纠缠发射机载荷的研制进展,所长助理孙胜利介绍了某重大工程任务研制近况,并就建设“先进红外系统科学实验协同创新平台”进行详细汇报。王恩哥不时询问项目进展、技术难点和应用前景,当了解到计划于2016年发射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将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建立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开展星地量子纠缠分发与地星量子隐形传态实验研究等一系列前沿科学探索和研究时,王恩哥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鼓励科研人员,“祝你们成功!我等你们的好消息!”
预计明年7月,我国将发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率先实现高速星地量子通信。这颗由中科大、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中科院成都光电技术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卫星,将在国际上率先开展空间尺度的量子保密通信、纠缠分发和超远距离的量子隐形传态实验。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如果成功,我国有望在未来发射多颗量子通信卫星,逐步建立覆盖全球的量子通信网络。
http://www.jfdaily.com/kejiao/bw/201512/t20151228_2031493.html
11月7日,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副院长阴和俊一行到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一行来到上海技物所,调研了该所承担国家重大工程任务研制现场,并与科研人员交流了项目进展、技术难点和应用前景。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数传通信机正样产品交付卫星总体
由空间中心为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研制的星载数传通信机包含了高速上行数据接收机、数据存储复接器、下行数据发射机,在国内首次实现服务于卫星载荷的S波段上行1Mbps高速数传,支撑超远距离量子科学实验的开展。
给过研制队伍的不懈努力、奋力拼搏,克服了进口晶振不能到货装机带来的技术困难,以及国产晶振延期供货带来的进度困难,在中心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参研人员在一个多月时间内连续奋战,完成了两台数传通信机的整机装配、测试、子系统联试、环模试验等工作,于5月29日通过出所验收测试及总体验收测试,如期交付卫星总体,6月1日开始参加卫星桌面联试。
之前在3月底及4月初,数传通信机分别在喀什及青岛顺利完成两次星--地双向数传链路正样对接试验,验证了数传通信机与星务计算机、测控应答机及地面站联合工作的匹配性及有效性,表明了有效载荷双向数据传输通道的关键技术已经得到全面的地面验证,为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轨开展科学实验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5年5月12日,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在北京组织召开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简称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2015年度工作会。中科院副院长、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领导小组组长兼空间科学卫星工程总指挥阴和俊出席会议并讲话。中科院科学传播局、项目监理部,中国卫星测控发射系统部等部门机关负责人,空间科学先导专项负责人、工程首席科学家、工程“两总”以及工程各大系统参研单位代表6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重大任务局副局长于英杰主持。
量子卫星工程总体、天地一体化总体组以及工程六大系统卫星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系统、地面支撑系统和科学应用系统分别作了本系统转入正样研制阶段以来的进展情况、后续工作安排、年度工作重点和落实举措等。
4月22日至24日,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正样阶段卫星系统与地面支撑系统数传对接试验在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三亚站顺利完成。量子卫星工程总师助理李靖、地面支撑系统常务副总师邹自明等到现场参加试验并给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