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蛋
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节选自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我就是喜欢咸鸭蛋,在中国的时候天天在父母那里吃,还只挑里面的黄,看着油流出来。回来后也会买,但总是觉得没有在中国的新鲜,有时候蛋黄稀稀的,我总是买一盒,慢慢吃,偶尔会拿咸蛋炖肉饼子。
茴香豆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节选自鲁迅《孔乙己》
茴香豆是好久没吃了,什么时候应该去再看看他,吃几颗,也是经典的文。
记得高中的语文老师大家都暗地里叫他孔乙己,因为他瘦瘦,高高,整天穿个长袍,戴个眼镜,就初了没有这顶瓜皮帽。他外貌很老旧,但是思想却很新潮,我们从他那里第一次学到了什么叫丰腴,形容女人的,那个时代在外面你是不敢这样说的,更不要说莫言的丰乳肥臀了。还听他朗诵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那么的动容,全班的女生都被他打动了,还有的女生真的爱上了他,后来还一直和他联系着。他离了婚,儿子当时是我们的同学。
我那时候是语文课代表,记得他一次上课时没有提名地表扬了我的一篇作文,还背了几句,当时我激动得不行,觉得整堂课他都是对我一个人在讲。这次回去,听同学说他已经走了,真的很感触。
(这张是网上的)
鱼汤
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尽管没加佐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
以后,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把我们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
——节选自陆定一《金色的鱼钩》
我爱喝鱼汤,因为朋友喜欢钓,经常拿活鱼过来,我就炖汤,朋友炖的方法很浪费,里面每次放很多条,还装个袋子,大火开了,还是比较大的中火和豆腐一起炖,白白的,好浓啊,鱼是不吃的。找不到朋友上次在我家做的了,这个是自己做的,没她的好,不过也很鲜。
杨桃
有一次学校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要同学们画。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节选自岑桑《画杨桃》
小时侯经常见杨桃,但是什么味道却是记不得了,到了美国,看见了就买来吃,谈谈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但是我喜欢它的样子,拿回来切开,和别的水果一起做水果拼盆。在游轮上看人家大厨也这么干的。:)
牡蛎
我的父亲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撬开牡蛎,递给了两位先生,再由他们传给两位太太。他们的吃法也很文雅,一方精致的手帕托着蛎壳,把嘴稍稍向前伸着,免得弄脏了衣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喝了进去,蛎壳就扔在海里。
——节选自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这篇课文太熟了,那时候喜欢读名著,莫泊桑的《羊脂球》太形象了。在美国现在也会吃牡蛎,新鲜的在海边吃的真是好吃啊,一般在超市买的我不太吃,领导喜欢在百肥时吃,我只在海边吃。
葡萄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
——节选自权宽浮《葡萄沟》
小时候的天井里有邻居葡萄藤结着的葡萄,不多,但还是可以尝尝味道的,现在每年都会去葡萄园逛逛,摘一些,回来酿酒。
荔枝
趁着她高兴的劲儿,我掏出荔枝:"妈!今儿我给您也买了好东西。"母亲一见荔枝,脸立刻沉了下来:"你财主了怎么着?这么贵的东西,你……"我打断母亲的话:"这么贵的东西,不兴咱们尝尝鲜!"母亲扑啼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
——节选自肖复兴《荔枝》
博友就有个叫荔枝的,经常写一些当代的檄文,我叫她社会栏目记者,而我充其量也就是在娱乐栏目里混混。:)
在中国总是会吃很多的荔枝,价格非常平民,这里也有卖的,稍微贵一点,几美元一磅,个头也不大。
糖葫芦
我父亲是走街串巷卖糖葫芦的。他做的糖葫芦在天津非常有名。
父亲的糖葫芦做得好,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早晨起来,父亲去市上买来红果、海棠、山药、红小豆等,先把这些东西洗干净。红果、海棠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晒。青丝、玫瑰也是要上等的。蘸糖葫芦必须用冰糖,绵白糖不行,蘸出来不亮。煮糖用铜锅,铁锅煮出的糖发黑。
——节选自新凤霞《万年牢》
糖葫芦,我记忆中北京最好吃的零食,北京很多东西不能和上海PK,但这个糖葫芦是唯一的,里面的山楂要新鲜,酸酸的,外面的糖也是刚裹上去,就喜欢走在北京的胡同里,手上拿这么一串,走几步,咬一口,有时候吃到压根都发酸了也不在乎。
苦柚
正是柚子上市的旺季,一筐筐黄澄澄的柚子摆在街道两旁,卖的人在吆喝:
"卖柚子,好甜的柚子!"
"先尝后买,不甜不要钱!"
我们东瞧瞧,西看看,不知买谁的好。
往前走,来到一个卖柚子的小姑娘跟前,她大约和堂妹一样年纪。红红的脸蛋上印着两个浅浅的酒窝,胸前,别着一枚中学校徽。她安静地坐在那里,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出神地盯着打开的书,看样子她早已忘了自己是卖柚子的了。
"多少钱一个?"伯父指着她那筐又大又黄的柚子问。
"一毛"。
"这么便宜"。
"今天是星期天,我帮妈妈卖柚子,她说自己家的,卖便宜点"。
"这是什么柚子?" 伯父又问。
"这叫棉花柚,个儿大,其实里面的肉不多。"姑娘合上书,郑重其事的说。
伯父的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 接着问:
"甜吗?"
小姑娘害羞地摇摇头:"有点苦。"
——节选自尹风庭《苦柚》
小时侯看老妈比较喜欢这个柚子,上海人叫它文旦,当时没有觉得特别好吃,现在这里很少有卖反而宝贝了起来,每次出城,会买几个,慢慢地剥开来吃,一丝一丝地往嘴里送,领导和女儿都比较懒,他们自己是不会去吃的,我剥完放在碗里,他们才会过来拿。
上次还做了柚子茶。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25182/201604/837343.html
杨梅
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
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节选自王鲁彦《我爱故乡的杨梅》
小时候吃多了杨梅是会肚子疼的,还有的人把杨梅泡黄酒里面,这次回去除了在五天哥家吃,在外面也买到了,不过没有五天哥从余姚带来的好吃。
花生米
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节选自何其芳《一夜的工作》
花生不剥外面那层硬坑坑洼洼的外壳的时候,上海人叫做长生果,剥了叫花生米,可以煮盐水的,油炸的,还可以做八宝辣酱,红豆汤,最近有个朋友用它和别的蔬菜一起做酸菜,也特别爽口。
覆盆子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节选自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前个礼拜刚在果园里摘,回来做的不少吃的呢,女儿尤其喜欢它做的点心。
粽子
他一边看,一边用笔摘录重要章节,到了吃饭的时候,亲戚几次来请他,他都舍不得把书放下。亲戚见他这样用功就不忍再打扰他了,就把糖和粽子给他端去。陈毅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书本和摘录上,粽子本来是蘸糖吃的,可他竟把粽子伸到书桌上的墨砚里蘸着墨汁往嘴里送,一连吃了两个粽子,竟然没有品出异味来。
——节选自《陈毅吃墨水》
西瓜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节选自鲁迅《少年闰土》
西瓜在我家里小时侯是用来当饭吃的,太公走后,保姆也没了,我和哥哥自己过日子。那时候在外地的父母每月会给我们寄生活费,数目还不小,但我们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要么去红房子大吃一顿,要么在家开个西瓜再买个烧鸡当饭吃一天。
杏子
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大杏树。
夏天,到了麦收时节,树上就结满了杏儿,一颗一颗,橙黄橙黄的。从我家门前路过的人,总忍不住要望一望杏树,羡慕地说道:"嗬,好杏儿呀!"
杏树是奶奶亲手栽的。听她说,栽杏树那阵儿,还没有我呢。我是在奶奶身边长大的。有一回,我依偎在奶奶怀里,天真地问奶奶:"奶奶,咱们家杏树上的杏子有多少?"
"数不清啊,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要不,你数数看。"我仰起头"一、二、三……"数哇,数哇,数到后来就糊涂了。
奶奶爽朗地笑了。我不知道奶奶是笑我傻,还是笑杏儿多。
——节选自《杏儿熟了》
杏子小时候在北京时没少吃,北京人好象就叫杏,杏的果脯就很流行,杏 吃多了有时胃也会有点不舒服的,有的时候还有些酸,上海人不太吃杏。来了美国,偶尔在超市看见,就会买几个尝尝,这个好象是在Sam's club买的,看着金灿灿的挺好看,就么了一盒,这么多吃不完,就分一些给朋友。
烤鹅
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节选自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这本书几乎伴随了我的整个童年,那时候我们没有女儿现在那么多的童话,当然也知道白雪公主什么的,但是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女孩在寒冬里麦火柴的样子,每次吃烤鹅也会想这个画面。
说实话,吃,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吃东西了,而更是一个怀念,当记忆象墙边的尘土一样被翻了出来,那还有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