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金融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史新解读52
金融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史新解读52
第六小节:法币改革的后果和历史意义
历史上对于法币改革一直是交口称赞的。好处是明明白白的。突破了白银的有限数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货币保障。上海隔夜拆借利率的最高值自有记录的1872年以后,几乎每年都在20%以上,1936年降到了3.65%,史无前例。然后还有一连串的数据告诉你工业恢复了多少,农业恢复了多少。总之形势一片大好!那么代价呢?当喜气洋洋搬进新房子的时候,有张账单正在等着你呢!
35年的法币改革打开了通货膨胀这个潘多拉的盒子。因为如今的货币就是一张纸。这张纸要变成稳定的信用凭证,需要有相应的外汇支持。根据隔壁日本的经验,一般是1元外汇,可以发行3元基础货币,然后衍生出12元的货币总量。所以也不是政府想发多少就发多少的。1937年南京政府的外汇储备3.78亿美元,合12.58亿法币,这样基础货币只能到37.76亿,货币总量最多不能超过151亿法币。1936年中国的国民产值大概350亿元。还是以1.6的社会货币周转率的话,需要218亿元,1937年上海钱业的汇票结算额是168亿元。你看,货币瓶颈依然存在。而且中国的国际贸易收支并不会因为货币改革而改变,以前出超的,现在仍然出超,中国的外汇储备会因为出超而不断下降。对应这个下降,要么央行收回货币,要么通货膨胀,万物贬值。所以法币改革不过是剂强心针,它没有从根本上解决1930年代中国面临的货币问题。
出路只有二条,一条改变经济模式,将逆差贸易转变为顺差贸易,通过顺差积累外汇,二条依靠外债。事实上,这二条南京-重庆政府都没有走。第一条路无从说起。第二条外债,抗战8年倒是借了不少,总共大概10亿美元现款和8亿美元租借物资。10亿美元里面用作稳定金融的6.2亿美元。其中大头真正到手已是44年下半年的事了,整个抗战期间外债对稳定重庆政府的金融并没起到什么作用。[1]抗战期间发行的法币都是没有准备金的。口头上以战争需要为借口,内心里并没有严肃地意识发行准备的必要性,说到底还是流氓意识,老子发个钞票还需要什么外汇做准备?
35年的那场改革,实际上只进行了一半就被战争打断了。本来的设计是先发法币,收缴银元,然后建立中央准备银行。这场改革到底能不能最后成功,关键是中央准备银行能不能真正起到独立央行的作用,用西方现代货币理论来操作货币,经营货币。英国人对此是有信心的,因为中国在走投无路之际答应过英国顾问在中央准备银行的权威地位。英国人一走神忘了如今不是大清了,也不是北洋。如今的中国政府是一个挥舞拳头,声嘶力竭的家伙。果然,中央准备银行从来没有建立过,当然英国也从来没有为了币制改革对中国贷过款。[2]在英国看来,这个改革就是脱掉了件旧衣裳,你还没有穿上新衣裳呢!在中国看来,这就行了,这样赤裸着挺好。无拘无束。如今货币不过是一张纸头了,那我还等什么,难道我还没吃够没钱的苦?来看看历年的法币发行量(表格见后页)。这个只是公布的法币发行量,这些钱远远不够政府开销的,怎么办,伸手问银行借。到了抗战,四行二局全部国有,政府可以用行政命令强迫银行
年份 | 1937 | 1938 | 1939 | 1940 | 1941 | 1942 | 1943 | 1944 | 1945 |
发行量(亿元) | 14 | 23 | 42 | 78 | 151 | 344 | 754 | 1895 | 10319 |
借款。那银行有头寸时自然是可以借出的。可大多数情况下,银行没有头寸,对政府贷款超出银行的负债。到45年末,银行垫款共1.2万亿元,它的同期存款才7000亿元。真不知当时四行一局的资产负债表是怎么做平的。差额部分用红字写上政府万岁?不过不用着急,这点钱到了1948年根本就不算什么了,银行经理自己掏个腰包就能填平。
如今的世界经济学教科书,讲到恶性通货膨胀,中国那次是必讲的。人类就没经历过几次。我们中国有幸轮上一次。具体数字不说也罢。数据上了天文级,感觉都没了。说个有趣的现象,也算是中国对人类经济学研究的贡献吧。大家知道,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方向相反的二端。这二端什么时候融为一体?恶性通胀的晚期。那时候印钞厂全力运转,成吨的钞票源源不断地运向四面八方,同时各地十万火急地报告缺少现钞,以致无法安排城市的基本供给。有意思吗?通胀和通缩一起来。印钞速度赶不上物价上涨。印钞机再飞速,到底是有物理限制的,物价完全依靠人的幻觉推升,物质世界如何赶得上幻觉世界?中国人民有幸一睹其大观,要知道帝国主义殖民中国的80年里,人民是没有这个幸运的!
35年的法币改革对中国近代史最重要的影响还不在经济方面,经过这场改革,中国的政治结构完全改变了,从而极大地影响了以后的历史进程。中国的国内贸易具有和国际贸易一样的特征,就是长江,黄河流域的广大内地对上海为首的东南地区长期持续的贸易逆差。以结算故,银元单向地,不间断地流入上海。半年一年下来,内地便会进入银荒,通货紧缩,经济收缩,税收下降,政府破产。要避免这个现象,解决方法也是和国际收支一样的,要依靠债务。上海要源源不断地和内地确立债权来平衡收支,阻止银元的流入。这样的金融形势决定了中国近代的政治势态,得东南者得天下!南京政府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扼住内地的咽喉。一旦上海对哪个内地金融封锁,不出半年,哪个内地就经济崩溃了。这个基本势态解释了很多的历史现象。
黄埔军,以前是很有攻击精神的,一到上海,攻击精神没了,专事防守。因为他失去了拼命的理由。守上半年,坐等敌人崩溃。要进攻作甚?冯玉祥的西北军公认的比黄埔军有战斗力,但是如果你老冯的战斗力没有强到半年内击溃黄埔军,也只有失败一条路。 汪精卫据武汉,扼制上游,顺流而下,欲行曾国藩故事。当时武汉方面的军队不少于南京。可是人不少钱少呀!没钱怎么办?武汉央行发纸币救急,武汉市面罢用,新出炉的纸币,一入市场就是一折,甚至一折都没人要,唐生智急了,就带兵抢中央银行,能抢到什么?无非是大捆钞票。曾国藩故事行不得也。后来这成了汪精卫的历史经验,据东南者得天下,于是跑去了上海。想不到形势又变了,如今不用银元了,纸头谁都有的!
国民党那帮人对35年的法币改革是暗自庆幸的。运气真是不错,坐镇东南的时候,用银元,天下无与之争锋者。坐镇重庆了,改用法币,照样可以维持基本的局面。汪精卫武汉政府那样的金融绝境没有出现。同时期的日本人也是这样看的,认为法币救了重庆政府的命。但是这种运气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对国民党来说,实在是太沉重了。反过来思考,假如没有法币改革,又会如何?金融绷紧是肯定的,会不会崩溃则难说。一则重庆政府战前有2亿多的银元准备,战事一起,美援就来了,18亿美元的现金,黄金,信用,物资,这还不够?二战期间美国租借了印度4亿盎司的白银,中国难道不能借个四,五亿两白银?果真如此,发生金融危机应该是汪伪政府呀!想想看,太平洋战争一打,外贸中断,外汇断绝,白银还会流入上海?二则,没有法币,就不会有上海的中英平准基金,没有平准基金,就不会有大量的游资云集上海伺机出逃。游资这个祸害在法币改革前是没有的,它完全是法币的副产品,和法币同生共死的。因为法币本身没有价值,要实现它的价值就要换成外汇,而当时的中国,外汇只有一个地方有,上海。所以重庆政府发行的法币做不到自我周转,循环往复的使用,它一次性征集了物资后马上流入上海,这就逼迫重庆政府不断发行货币。太平洋战争之前,重庆政府60-70%的货币发行量基本都流向上海,到1941年上海囤积的游资最高达100亿法币,同期法币发行不过151亿。太平洋战争之后,上海的巨量游资外逃无门,回流内地,触发了史无前例的恶性通胀。越是通胀,就越要印钞,越是印钞,游资规模就越大,通货膨胀就越厉害,到了1948年,法币发行总额突破40万亿,其中30万亿游资聚集在广州。假如还用银元,这一切都不会发生。战争期间内地和东南的大规模贸易中断了,银元因贸易逆差流入上海的机会大大减少了。上海要支付对外贸易逆差,上海的外资要撤离,就让上海出卖自己的白银好了。弄到最后,因为白银,外汇缺乏而不得不发行不兑换纸币的反而可能是汪伪政府。内地只要解决离开上海也能活得下去这个问题就行了。冯玉祥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当地经济离开上海活不了。无论当地政府,军阀怎么三令五申禁止白银出境,人要吃饭就必须向上海购物,战争期间没有债权可言,一切都是银货二迄,不付白银怎么购物?而抗战时的情况有所不同,有工厂大量迁入入内地,有西南通向越,缅的出口,有驼峰运输线。8年抗战胜利的事实说明了没有上海,内地要活下去不容易,但还是活得下去的。这样分析下来,法币改革未必是以后国民党坚持抗战的必要条件。法币之于国民党,就像毒品之于瘾君子一样,到底是救了他还是害了他都很难说!
中国人的金融观念里面,信用货币的观念一直树立不起来。除非乱世,发纸钞,发小钱,发大钱硬抢,这个中国人反而倒是安之若素,自认倒霉。正经世道,正经买卖,要他承认信用货币,千难万难。一钱就是3.3克左右重量的铜钱。历代的统治者做梦都想将这枚3.3克的铜钱加上2克放大成一枚5克值10钱,从来没有成功过,老百姓不认。直到清末出现了当十铜元。铜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社会认可的金属信用货币,除此之外,一概不认。这就是为什么样币制改革在中国讨论了三,四十年不敢实行的原因。谁不知道拿个纸头当钱使,又好又方便,统治者还可以从中偷钱?就是怕中国老百姓过不了心理这一关。34年35年被美国这么一逼,中国不得已走上了这条信用货币之路,这条路虽说早晚得走,但是对南京政府来说,走得早了些。因为当时的中国还没有真正的统一。各个政治势力之所以委身屈服于南京政府就是因为没有独立的财源。当时但凡有点独立财源的地方势力南京政府都搞不定它的。东北,山西,广东,广西,云南。法币改革的成功让中国老百姓从心理上认可了不兑换纸币。这一关一旦突破了,那么谁家的纸币都一样。换句话说:法币的诞生让中国各个政治势力有了自己独立的财源,印钞机使天下形势为之一变,南京政府挟银元而令天下的局面打破了。从此再也不是得东南者得天下了,而是纸币坚挺者得天下。要论货币管理质量,抗战时期的中国货币,首推满洲国,其次华北,再次上海,最差重庆。所以,抗战后,中国北方战胜南方,做成了冯玉祥做不成的事,能发行纸币是其三大金融原因中最主要的一个。既然说到这了,其他二个原因也一并说了吧。一个是抗战期间的平津工业化。从而大大缩小了北方对南方的物资依赖和贸易逆差。北方的工业消耗北方的农矿原料,使之成为一个能够自我循环的封闭经济体。二个,是热河的鸦片生产,日本人用它来平衡对南方的收支出超,热河对上海的鸦片贸易一直持续到49年。没有这三个原因,中国北方是绝没有可能战胜中国南方的。从今天看回去,法币改革订下了埋葬国民党的第一颗棺钉。
历史是没有假如的。历史研究者却往往喜欢假如。假如,1928年没有这样凶猛的全国性民族主义浪潮,假如南京政府能够负责地和日英合作共处,中国必然会在35年成功抵挡住美国的攻击。事实上这次攻击极为短暂35年底就结束了。墨西哥就挡住了攻击,36年又恢复了银本位。或者即使样样都照历史发生的那样,只是假如南京政府能够从事变中认真吸取教训,体会到民族主义的危害。听英国人一句话,认真建立中央准备银行,听由英国人主持央行的工作,就不会有这样恶性的通货膨胀,没有通货膨胀,国民党就垮不了,今天中华民国的首都还在南京呢。中国人民也不必在以后的历史里历经苦难。可惜由于当时狂热民族主义社会思潮下形成的政治正确劫持了中国人的理性和智慧,这些假如必然不会发生。玩死自己的民族,就是民族主义的必然宿命。
[1]1937中-1945底,法币发行额达1万亿元,银行垫款额达1.2万亿元,卖出美援黄金收入的法币总数据杨格讲不过区区927亿元。
[2]1939年以后,随着华盛顿体系的崩溃,银行团自行消亡,为了维护英国在上海的利益,英国开始向中国贷款建立平准基金来维护法币的币值。
哈神探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豆腐干' 的评论 : 对就是这个人,kindleberger还有一本书,亚马逊上旧书只要7-8刀,刚刚收到,跟新的一样,看来一直在图书馆里睡大觉。
https://www.amazon.com/Comparative-Political-Economy-Charles-Kindleberger/dp/0262112469/ref=sr_1_7?s=books&ie=UTF8&qid=1483739788&sr=1-7&keywords=kindleberger
豆腐干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哈神探' 的评论 : 查了一下,是路德维希·艾哈德。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7%AF%E5%BE%B7%E7%BB%B4%E5%B8%8C%C2%B7%E8%89%BE%E5%93%88%E5%BE%B7
kindleberg的西欧金融史里有欧洲战后金融重建的内容,包括德国,满有意思的,有空我读一下。
哈神探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豆腐干' 的评论 : 沙赫特是战前的经济人物,战后还有一位,是配合米国复兴西德经济的,后来好像还当过西德总理还是副总理,名字忘记了。
豆腐干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哈神探' 的评论 : 沙赫特博士,是纳粹德国兴起的经济策划,开出的药方和现在川大大的很像。这个人是个奇才,没有他可能没有纳粹德国的复兴。
哈神探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豆腐干' 的评论 : 恶性通胀往往是战争失败的结果,彻底的重新洗牌,
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两次大战的战败国命运,
近的有日本,远点的有德意法,我有本书讲1944年的那不勒斯,
没细看,看简介当时跟丛林差不多,
德国的重建,Kindleberg曾经亲历,不知道有没有回忆录,
当时的德国经济管理人有回忆录,忘了叫什么名字
豆腐干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哈神探' 的评论 : 通胀就是洗白,老百姓最先洗得一干二净. 洗白了你才能加速消费嘛.其次洗资产.24,25年德国通胀柏林的一幢6层楼的工人阶级楼房,才100美元.500美元可以在柏林郊区买下50个房间的小旅馆.那是任何美国人在德国下飞机就是富翁. 这是外来的投资和消费.内部权贵利用无穷无尽的银行贷款(数字嘛)疯狂收购兼并,这个在94年的俄国最明显.通胀要有好的结果必须让外资进来大肆购买,用外汇把本币收回,然后走向良性.最坏的就是俄国那样,完全是资产的转手,财富向权贵集中.通胀=抢劫.抢完了,发新货币,擦屁股完事.
哈神探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豆腐干' 的评论 : 严重的通胀在苏联历史上出现两次,一次是上世纪二十年代,之后是苏联的迅速工业化;另一次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苏联解体以后,之后是苏联的去工业化。有个米国写了了本书讲那九十年代的事情,很多固定资产被贱卖,说一个远洋船队的船被当白菜价卖掉本单位职工。当时很多米国人拿米刀换卢布去买各种资产,包括矿产,但是最后能套现和汇出利润的很少。通胀对我来说,更像是工业设备固定资产的转手,同时经济回到物物交换的时代。
豆腐干 发表评论于
资本绑定政府的社会通胀都不会有良性的结果,旧的就是他们,他们就是政府,他们怎么肯死,让位给新人?所以恶性通胀一般都认为是坏的。很少有好的。一站后19-21年奥地利政府的通胀政策起到了良性的效果。
豆腐干 发表评论于
恶性通胀一般三年。通胀本身也是洗牌,随着通胀的深入,资产价格降低了,外资进来了,消费上去了,企业利润上升,开工率上杨,失业率降低。总之旧的死了,腾出地方让新的进来。但是就像你说的,整个社会系统要正常,不然不会出现这种新陈代谢。国民党第一内战,第二民族主义,这就决定了他的通胀是死亡螺旋,没有任何积极因素在里面。对,光是通胀不可怕。美国46年工人还在罢工争取18.5美分一小时。到48年初杜鲁门做国情咨文的时候要求提高最低工资从40美发到75美分,可见那段时间美国的通胀也厉害。
哈神探 发表评论于
东亚这块地方,西方称之为远东,我想是相对于近东而言的,顾名思义,还是觉得远,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文化上,在利益的轻重缓急上,应该不会放在首位。不知道35年的时候,,KMT政府有没有与日本终有一战的想法,从史料来看,美日宣战之前,帮助KMT建设国防的有法德,具体参战的有苏联。37-41年之间的英美对华政策值得研究。中国是大国,列强对之一直有戒备之心的,与之对应,当时外交政策制定者应该也其考虑的。
至于通胀,我觉得还是KMT还是战力不行,丧师失地之后,焉能不通胀,前面举的TG印钞例子,大军南下的时候印钞机是随军带着的,这是几年后发生通胀,陈云要关闭黄金交易所的远因。通涨是是不是会发生的,像苏联二十年代也发生过,一般政策调整后,几年之内会得到控制,只有失控的通胀才会要命,失控的原因往往是金融政策之外的种种因素。
豆腐干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哈神探' 的评论 : 从历史环境来说,30年代人对后面的历史一无所知。它能看到的只是美国的攻击和冷漠。倒是英国假心假意地表达了关心,鉴于英国在长江流域的巨大利益,他和中国是捆绑夫妻,就算同床异梦,利益也已经在一起了,无论如何必须合作。美国不一样,他是可进可退的,毕竟双方没多少共同利益。后来的共同利益是日本人制造出来的。至于英美二家力量大小之类的都不是当时的人要考虑的问题,因为没有这个选项,基本上就没有美国的选项,35年后中国队对美国就是二个要求,1,请买我们的白银,2, 请给贷款。在货币联系,货币管理,贸易管理上中国只能倾向于与英国的合作,也只有英国愿意和中国合作。只是应为顾及美国,才将这种合作限制在台面之下。台面上中国是独立自主的。比如法币对英美双挂钩,不偏不已,不然美国要向伦敦市场抛售白银,以降低中国的外汇储备。35,36年那阵子,中国时期亲英多一些,不是孔宋多么亲英,是没法子。亲美亲不上。
事后来看,当然是亲美更好一点,美更有实力嘛。在日本的攻击下,英国到底能为中国做什么,都不可知,它自己都泥菩萨过河。至于牺牲中国和日本做交换,那是当然的。英国的政策就是和控制长江流域的任何政权合作牟利,不管你是哪家政权,39年东京日英协议都很明白,完了马上封了中国通向缅甸的出口。当时日本答应将海关(现在是日本控制了)的收入按战前比例向英国还本付息。后来日本赖账了。缅甸口子才开放了。49年承认中共也是同一性质的事件。
45年后英国对中国没有兴趣了。这不光是战后英国自身的衰弱,还因为他在长江流域的利益消失得差不多了。租界没了,外债放弃了,工商业利益美国占先,英国在中国只剩下些房地产,还有些许商业利益。他没有了参与中国事务的动机,他为什么要积极?假如,又要说假如了,战后租借还在,外债还在,英国又会怎么做?看看希腊就行了,英国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是不惜拖美国下水的,而且他也有拖美国下水的手段。杜鲁门主义对共产主义全面对抗,就是不顾及中国,好像中国不是共产主义一样。要是英国在中国还存在大量的利益,这个由英国劝诱而来的杜鲁门主义怎么也要对付中共的。你注意到了吗,49年,英国的中国忽然活跃起来的,一会儿在长江和共军打,一会儿在海上和国军对峙,就有忘不了他的利益嘛!
所以亲英亲美的问题,我们后人评价,我觉得还是英国牢靠一点,毕竟有利益在中国,美国靠不住。
哈神探 发表评论于
我觉得一战以后,英国的实力受损,很多地方可能也是力不从心,让英人参与中央银行管理,实际是换取英人继续对华贷款,可英人会援华对日抗战么,看英军在东亚的表现,恐怕还是舍中保印的思路吧,毕竟如你前文所说,中国对于英人所说已经渐成了包袱,这个包袱战后如日中天的米帝都不愿意背,战前已日暮西山的英帝更不会背。盖一战对欧洲的内伤还是很大的。
另外北方的民心也是个有趣的话题,看土肥原秘史,他在北方交游很广,也相当popular. 南方和北方的差异,KMT只有十年的机会加以融合,时间显然不足。况且KMT推翻北洋统治,北人之中必有不满之人,同理也可应用于TG推翻KMT统治。我发现有个现象,前清看不起北洋,北洋看不起KMT,KMT看不起TG,大概国人多重家胜于重国之故?
豆腐干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哈神探' 的评论 : 第一版人民币的铜版取自伪银联卷。当中关公什么的挖去,换上新时代的内容,估计是技术不过关,还是要靠老大哥。北平人拿到这新钞票的时候应该是有惊喜的,“我们的钞票又回来的”。北方人对南方政权从来是不适应的。冀东大暴动拉起队伍后即不要国民党也不要八路,希望吴佩孚来领导。在北平,吴佩孚,曹汝霖这些人都是一呼百应的。
中国人对英美的态度,当然是喜欢美国多一点。35年美国这样凶恶的进攻,伤了很多人的心,不过战事一起,美国成为了中国唯一的希望,后来成了盟友,钱不少给,还不用还,于是35年的事大家就忘记了。直到今天,亲美的比比皆是。我还是这句话,美国可以是个不错的朋友,不过你自己不要不小心挡他的路,他杀戮起来,手一点都不会软,还以上帝之名。英国凡事计较,冷漠,但是讲道理,二次鸦片战争后,总理衙门对英法有评论,英比法讲理。美国主要是和中国没有利害冲突。一碰到利害冲突,你对美国的感觉会不一样。
哈神探 发表评论于
薛暮桥的回忆录里面有个细节,说是印钞票的铜版坏了,派人开着吉普车到大连去取新版,因为交通还是什么问题,路上耽搁了一天,把老周急得不行。三大战役,TG打败KMT靠的是东北的经济基础,再拿下平津,KMT想划江而治也不可得了。其实天津的工业基础也不弱,第一个手表,自行车,电视,收音机(?)都是天津生产出来的。北洋的底子都在天津,其实天津也是很有故事的地方。
所以为什么KMT当年选择与米国合作而不是与英国合作,是个很好的问题。
或者英国势力在华太久,引起中国精英反感?以前给你贴过的陈光甫的故事,
陈光甫年轻的时候在英国人的机构做事,但是去米国留学。
豆腐干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哈神探' 的评论 : 抗战前,英国执中国外汇供应之咽喉,不和英国合作,又有什么其他选择? 无非是以什么身价去和人家合作,是保住自身的元气,还是输得精光,总之,最后都只能合作.美国战前的地位在今天看起来是和英国分庭抗礼的.但是当时当地(30年代的上海)人们没有这种认识,外汇市场英镑吃香过美元.美国又打又压,不过是想压迫中国和美元挂钩,如果美元地位当时就高过英镑,何必多此一举.教育领域,美国用心用力的确超过英国,这和他的宗教信仰有关.英国从来是列强中宗教程度最低的国家.以生意为外交政策的第一动力.所以有那么多美国留学生.圣约翰,东吴,金陵,燕大都是美国基金控制的,基本盘是美国的嘛,好学生一露头角就自动上了留学美国的道路,燕京出来的才子,男的去哈佛,耶鲁,女的去威斯丽.都是自动的安排.
蒋宋联姻应该是国民党内部的新老实力派的联合.宋家和国民党的渊源比蒋深得多,蒋不过是个军事领导人,要在党内站的住脚,要依靠宋家.
天津的近代化,和上海同期开始,比上海要弱,其原因洋人少,洋人少又因为货流不如上海多。上海无可比拟的,鸦片战争前国内的贸易量就达到100多万两一年。但是天津始终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对外口子,除此之外,北方没有第二个口子可以与之相比。北方的货物总要有个口子出去嘛!后来有了煤矿,自然要有许多配套建设,上海的日辉港,自动煤炭装卸码头是开滦矿务局建的,配套都配到了上海,那天津附近,环渤海湾6港口城市不可避免地进入近代化。30年代之前是华北工业化的第一个发展阶段,自然发展阶段。因为是自然发展,利润主导,所以发展的不快,举个例子,北平大概民初就有自来水厂,直到37年,近三十年的发展,用户才1万多户。1930年开始,日本完成了他的国家发展计划,计划中华北将建设成中国的工业重镇,其繁荣必须超过上海。从此直到1945年,特别是8年抗战期间,华北急速工业化,到1945年,北平的自来水用户,发展到了50万户。一斑窥全豹,可见华北的工业化的速度。其间种种经济,金融举措日本资料都有,中文的也不少,中国对满洲华北的经济研究1945年就开始了,当时国民党复辟,对华北,东北耳目一新,不知所措,不得不研究,留下过很多资料。可以这么说36年的华北和45年的华北完全是二个地方,变化之大,躲在重庆的国民党根本没有认识,没有反应。这是他失败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中国历史上北伐而定天下者,唯明和蒋。明其实是打败陈友谅而得天下的,北伐只是打扫卫生。蒋经历过和北方军阀的几次硬仗,比明的北伐要坚实。中国历史一向是得中原者得天下,因为地势就是这样,身居洛阳,俯瞰下游,物资运输上占了很大便宜。到了民国不行了,没有现大洋玩不转。日本的这个华北工业化又将局势改回来了。而且8年的时间如此短促,我理解国共双方都没理解它的意义,只是懵懂懂分别站在了历史正确和错误的二边而已。或许以后,毛有认识,故有感谢日本帝国主义之说。
所以国共胜败,是一个工业化的北方和商业化的南方的斗争,在东北更明显些,谁胜谁败一目了然。以后要使谁有本事写一部1945-1950年的南北经济史,各方怎么完成他们的经济,金融动员的,物质怎么调配的,大家一看就明白了。4,5百万人的调动,靠小米加步枪,人民的扁担,骗鬼!
哈神探 发表评论于
豆兄似乎以为如果KMT不那么狂热地民族主义,与英国人合作,则能历史能够重写
可英军在香港新加坡不战而降,帝国势力已经式微,能靠得住么,
九一八以后请国联调停,也没有什么结果不是
看那一辈的著名学人,以留美的居多,留英的比较有名只有罗隆基,徐志摩,
其他的肯定还有,想不起来了,
是不是当时的人也看出米国即将大国崛起的趋势,所以都去米国留学
要不就是米国把庚款用以培养人才,所以当时的(或者说寒门)精英均留美而亲美?
常凯申与宋家联姻,是否有这种考虑,都是很有意思的问题。
豆兄提出一个很有趣的“平津工业化”的说法,不知平津工业化从何而起,
似乎从天津口岸开放,开滦煤矿开发,石太京汉铁路开修就开始了?
平津工业化,再加上日俄开发东北,是不是有意无意地改变了自唐宋以来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北方总体上还是比南方贫穷落后,但是在局部或已领先超过南方,国内最高学府均设在北京,
重化工也以北方居多,像范旭东候德榜创业也是在北方塘沽开始的,以后因为抗战才内迁。
“要论货币管理质量,抗战时期的中国货币,首推满洲国,其次华北,再次上海,最差重庆”
实际应该与各地的GDP正相关,大概重庆周围的工业基础算最薄弱的吧
中国历史上自从衣冠南渡以后,似乎恢复中原都没有成功过的,有没有前贤分析过背后的原因呢
KMT,包括它前面的太平天国,(有意思的是领导人都是信仰基督教的),都是北伐而止步于南京。
国共决战,KMT也是败在东北华北和淮河两岸,是不是KMT南方背景太重,无法融合北人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