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邂逅山顶牧人家》

客家女*奥蒾,潮汕人,是个半汕客。现居住澳大利亚。理工女,喜欢写写,喜欢背包旅行。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新年邂逅山顶牧人家》

            文/客家女*奥蒾

很多年前了,一位在黄金海岸住了多年的新西兰朋友萝斯,第一次带我到了滨纳埔喇。我们一起徒步了岩洞小径,她给我介绍了些当地的历史和树木,从此我喜欢上了这片山水。那天回家的路上,她还带我到一个农场的小店买水果,买牛奶。萝斯说,这里的牛奶和羊奶是很纯正很好喝,我也跟着她买了一瓶,确实牛奶味很浓。

从那以后,每次我来滨纳埔喇,回去的路上都会在这个小店门口停一停,买点土特产。小店破破烂烂,没有人管,水果蔬菜和冰箱的奶制品都标有价格,顾客自己选择,然后在一个小瓶子里放进相应的钱就好了。

在黄金海岸的山区,经常有一些农场门口都有类似的自助水果蔬菜摊档,旁边会放一个小箱子给顾客自己投钱,有些箱子会写上“Honesty Box” (诚实箱),让顾客知道在这里投钱,有的就干脆放一个小玻璃瓶或朔料瓶,大家看见里面已经有钱了,也就知道跟着在那放钱了。看到这些无人摊档或小商店,人与人之间能这样互相信任,我觉得世界还是美好的。

今天从璐莘斯景观点回来又路过这里,我们就停车进去商店,看看有什么东西在卖。商店和往常一样,不见人。我们挑了一个菠萝,看起来很不错,一个$3.00, 我还拿了两袋牛油果,每袋才$3.00,有5个呢,比超市便宜多了。山里的水果比超市的好吃,而且价格比较便宜,有机会我都会买一些。

商店里的一张小台面上有个透明塑料瓶,已经有些小钱在那里面了。我们打开瓶盖把水果钱放了进去,出了商店门,正准备上车回家。这时候看见农场主用绳子拉着一头小牛从店旁边的珊栏出来,一边走一边学牛叫,“呃呃呃,呃呃呃。。。”,他拖着小牛仔向马路对面的牧场走去,牧场的另一端有一群牛正在慢吞吞地吃着草。他叫一声,马路对面的牛群里就有牛跟着他叫一声。

他边走边叫,把小牛仔用力拉到马路对面的牧场边上,然后打开围栏的大门,放开小牛仔,小牛仔回头看看主人,愣在那里了。这时,主人在那又“呃呃呃,呃呃呃。。。”地叫了起来,同时用手示意小牛往牛群方向走,牛群中有一头牛继续“呃呃呃,呃呃呃。。。”地回应着,小牛听到了那牛叫声才慢慢向牛群走去,不过牠一步一回头地看着主人。主人没有马上离开,在围栏那里“呃呃呃,呃呃呃。。。”的叫着,小牛走了好远才没有再回头。看着小牛仔走远了,主人才放心地关好阑珊,穿过马路往商店这边走来。不过他边走还边“呃呃呃,呃呃呃。。。”地叫着。

我很好奇刚才那一幕,想知道个究竟。等牧场主人回到商店这边的时候,我就上前请教他。牧场主人叫格雷格,他解释说,刚才那头小牛仔才出生两周,今天让小牛仔跟母牛分开一段时间,他刚才是让小牛回到牠妈妈身边去。这时候我才明白,原来牛群里那头跟着牧场主人“呃呃呃”叫的那头牛是那小牛的妈妈呢。才两周呀,怪不得那小牛走路有时有点歪来歪去的。

我问格雷格,把小牛和牛妈妈分开的原因是不是不想让小牛和母牛的感情发展得太深?格雷格点了点头。我觉得这样做好残酷,有些无语了。

也许格雷格看到了我表情的变化,他赶快跟我解析。他说第一周还是让小牛仔整天跟牛妈妈在一起的,让小牛完全吃牛妈妈的奶,这样小牛就会充分吸收牛初乳的营养,牛初乳里有很多自然抗生素,牛仔不容易生病。

格雷格说,第二周开始才慢慢把小牛从母牛身边分离开来,每天分开的时间逐渐增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他说开始还是让小牛一天有部分时间直接从牠母牛那吸奶,部分时间用鲜奶人工喂养小牛,经过一段时间后才用全部鲜奶喂养。

我接着问,这些鲜奶是从小牛自己的妈妈身上挤出来的鲜奶喂吗?还是任何其他牛的鲜奶。他笑了笑说是后者。格雷格说三四周之后小牛慢慢开始学吃点草,到五六周就可以基本上断奶了。

原来,牛有两个胃,小牛需要一段时间慢慢学会如何用一个胃储蓄草,用一个胃来消化草。牛吃草的时候只是把草采集起来,存放在一个胃里,有空才把草从一个胃送回嘴巴里嚼碎,然后送到另外一个胃慢慢消化,这是为什么我们会常看见牛在牛棚里,嘴巴会老在动。在这一点上,我觉得牛比人好像更进化似的。

格雷格的牧场是一个奶羊奶牛畜牧场,主要产品是奶制品,不是肉牛肉羊。所以小牛如果是公的,一般八九个月大,最多不到一岁,就会卖给屠宰场。屠宰场在收购后,不到48小时就会屠杀掉公牛,变成超市的鲜肉,不久就变成我们饭桌上的佳肴。

我听后轻轻地吸了一口气,叹息奶牛场小公牛的生命之短暂。觉得还是尽量不吃小公牛的肉好了。于是我就问格雷格如何在超市区别哪些牛排是小公牛,那些是肉牛的。格雷格给我讲得很详细,我就不在这里细数了,免得以后没有人买小公牛的肉,那小公牛也许就连生存的机会都没有了。

小母牛的命运也好不了多少,一般18个月大的小母牛就算成年了,就得开始怀孕了。格雷格说牛跟人的怀孕时间非常接近,牛妈妈怀胎也要9个月。母奶牛一般一年生一胎,这样才能保障母牛最大时间的产奶期。

母牛怀孕期间的多数时间也会天天被挤奶的,只有在生产前四五周才不会给挤奶,农场主说,这叫干期。母牛一般只活15年,要怀孕生产13次,一般都是单胎,很少多胎。生产完那三个月是产奶的高峰期,也是产奶质量最好的时期。

人的一生不容易。原来,看似经常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悠闲地吃着草的牛羊也不容易。公牛的命那么短促,母牛虽然寿命长些,但那年年怀胎,年年生产的痛苦也许只有生过孩子的母亲才知道了。

每年都被迫生孩子,每个孩子出生一周后就给强制分开,牛妈妈该有多痛苦。那些跟牠们自己的初生牛仔被迫分离的日子,牛妈妈思念牛仔的心酸,也许只有为人母亲的女人才理解的。

牛妈妈不会说话,也没有人为他们说话。难以想象这种分离对母牛的精神伤害有多深,而且这种伤害,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年复一年,直到牠们的生命结束。牛妈妈们终身都受到如此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摧残,我们人类是不是太狠了点呢?

据说,人类伤心的时候流出来的眼泪都是苦涩的,那么,牛妈妈们跟牠们小牛仔分离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流泪呢?我想,牛妈妈的泪水是不是给吞了回去,变成了牛奶的一部分呢?这种奶会不会也是苦涩的呢,或者带有忧郁成份?甚至是不是有毒素呢?

都是动物,人为何要难为动物,难为牛羊?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还喜欢喝牛奶呢?有没有要改吃全素的冲动?我不是在责怪格雷格。他看得出是个善良的牧人。

格雷格说,他牧场的奶羊奶牛全部是有机草散养的,只有在挤奶的时候给牠们吃些收购来的次等青菜水果,目的是使牠们安静下来。他牧场的奶牛一般一天只产奶十升左右。挤一头牛只需十几分钟。早上四点半开始挤奶,到八点多就挤奶完了。

据格雷格说,大型机械化奶牛场的产奶量可高达三四十升,因为这些奶牛有喂人工饲料。难道澳洲的牛奶奶粉也不都是全自然全有机的呀!这样比较下来,格雷格牧场的母牛还是算很幸福的。

回来我才想起,我忘记问了,为什么要一大早挤奶呢?其他时间不行吗?这个问题只有下次见到牧场主再问了。我有问过他们家有多少头奶牛,他回答的时候有那么一点点的犹豫,我就知道我问错了。他家有多少奶羊我也就没有问了。

在新西兰卫生部工作的时候,有位叫酷诗菈的同事跟我关系很好。她请我到她的农场做客。在她家凉棚喝茶的时候,我看到她家门前有一群羊在牧场吃草,我就问她家里有多少只羊,她也是犹豫了一会,然后跟我说,这样其实是在问她农场一年有多少收入。我那时才意识到我在打听同事的个人隐私了, 我连说了几声对不起。好在同事宽宏大量,原谅了我刚来新西兰不久,不知道一头羊一年可以有多少收入。

将近三十年过去了,今天我又犯了这个错误,真不应该。格雷格有告诉我他家有几头奶牛,当然我不能不顾他的隐私,把他家的奶牛写数目在这里公告于众了。我当时有点小尴尬,只好赶快转话题了,就问他商店里那些奶制品的事情。

格雷格把我们叫进商店里,给我们一一介绍他的产品。那些奶制品都是他自己牧场产的,除了羊奶牛奶,还有奶酪。格雷格诚实地告诉我:他的牛奶和羊奶因为没有高温消毒,所以只能标明Bath Milk洗澡奶,还有羊奶路和牛奶落等也一样,也只能标明是洗澡用的,他的产品也因此没有卖到超市里。

格雷格说有几家健康食品店每天从他这里批发他的奶制品。其余的奶制品就全靠这个小店零售了,他说每天来他这小店买牛奶羊奶的人也不少,都是老顾客多。

他还打开两个巨大的不锈钢原奶储存圆罐,他说冰箱里那些朔料瓶里的奶是直接从这罐里来的。大罐是有制冷功能的。各种设备看起来还是很专业的,卫生方面应该没有问题,他们家在这个小小的店里已经买了125年的鲜奶和奶制品了!

我又问格雷格,这些人是买回去直接喝或吃的吗?还是真的只用来洗澡用?他说买的人用来干什么他就不知道了。我以前买的时候没有细看,看朋友买就买,想都没有想过这些和超市类似的瓶子装着的牛奶是洗澡奶,我已经喝过很多次了,喝了很多次洗澡奶!

相信这125年来,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喝过这里的洗澡奶,还喜欢上这种原汁原味的鲜奶了。这些洗澡奶也养育了农场主家整整六代人!

格雷格很健谈,告诉了我们很多当地的历史和他的家史:他是这个牧场的第四代主人了。他的高祖父,也就是他爷爷的爷爷,于1892年从苏格兰来到这里,当时的政府鼓励人民烧山开发畜牧场,发展经济。他的高祖父用很少的资金购买了现在牧场这块土地,他说那时候其实不叫买(buy),叫选择(selection), 意思好像是你喜欢那里就划那里好了。

他说当时这一带都是茂密的原始雨带森林,门口这条主路是早期的先民为了伐木和拖拉原木开出来的。格雷格苦笑了一下说,可现在的政府要他多种树。

他的牧场面积总共有97公顷(97万平方米),中间有一条公路穿过。刚才那群牛所在的一边有10公顷,农场主的家也在那边,商店这边有87公顷,不远处那栋老房子,是牧场主90岁老母亲住的。老母亲一个人住在那里,她生活还能自理。格雷格说,他常过去看看他老妈妈过得如何。

现在农场主的儿子,孙子也都住在牧场。 他们家整整六代人,生息在这片红土地上。其中他们五代人上的是当地同一所小学。

他有兄弟姐妹5人,其他4个都还住在附近,大家关系不错。他的兄弟姐妹都对牧羊牧牛不感兴趣,不过他还是不能直接从他父母亲那直接继承下农场。他父母是以贷款的形式把农场卖给他的。他的儿子现在也在牧场帮他。

澳洲很多中小型农牧场都给大机构并购了,难得他们这个小牧场还能这样代代相传。格雷格跟我说黄金海岸的图书馆有一本叫“驾驭高原”(Tampering the Plateau ),是写这一带的历史的,有很多关于他麦肯滋(McKenzie)家族的历史,是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帮忙写的。

他们的邻居菲滋格雷德(Fitzgerald)家族也是1892搬过来的,也代代相传到现在。格雷格说菲滋格雷德家现在居住的那栋老房子是他高祖父帮忙建造的。两个家族能相邻和睦而居一百多年,真是非常难得。

格雷格这个憨厚的苏格兰后裔和他太太婉迪,每年365日,天天4点钟起床,4点半开始工作。看着他黝黑的肤色,我问他,一般什么时候收工呢?他说当天黑的时候。这样算起来至少他们每天工作有十五六个小时了,当牧民也很不容易呀。

牧民和农民一样,除了勤劳再勤劳,很多时候,还得靠天吃饭。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格雷格说,他很幸运,他的农牧场都是火山红土,很肥沃,这里海拔500多米,气候很好,雨水充足。看得出他非常感恩和满足他的生活。我说,我知道他们工作的辛苦,不过比起天天在办公室上班,这是一种不错的生活方式,自己当老板,自由多了,还跟大地这么接近。他点头赞同。

超市里两升一瓶的鲜牛奶零售才两块多三块澳币。我在想,真正到这些牧民的手里,一升鲜奶会有多少钱呢?靠养奶牛和奶羊来维持生活越来越难了,格雷格的儿子开始尝试养蜂,我也建议了旅游观光,他说他们都在尝试着。格雷格说商店里的水果蔬菜,多数是周围邻居家里吃不完,放他这里托买的。

我们聊了很多,天慢慢黑了,我们要告辞了。我跟格雷格说,我有空想写写他的故事,他很热情,给了我们他的名片,欢迎我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联系他。如果我们什么想看看如何挤牛奶等等,可以提前一天打电话跟他联系。

临走了,格雷格又问我们想不想看看他的婚庆礼堂。如此盛情怎能却?他骑上他的四轮摩托,我们开车跟他来到一栋看似一座很旧的木房子前面停了下来,这就是他说的礼堂了。

这是他两年前从社区公众拍卖会上买下来的。他说,主要是不想其他人买了。因为礼堂就在他农场的边上,担心其他人买了,给他牧场引来麻烦,比如抱怨农场的牛羊有味道等等。

他说,这有时礼堂租给婚庆公司用作结婚场地,那些婚庆公司可以把礼堂装饰得很漂亮。礼堂里面挺大的,可以容纳三百多人,有个舞台,还有小厨房和厕所等基本设施,但都很破旧了。唯有那些木板地看起来非常结实漂亮。格雷格说地板是当地的木材,好像是叫CrossAsh。

这个礼堂曾经是这个榉木村的公众礼堂,七十多年了,这个礼堂见证了不知道多少盛会,多少舞会。那些曾经盛装在这里高歌,在这欢笑过的人们,也许多数早就不在人世间了,可礼堂还在。时间面前,往往人不如物长久,可我们还常常为物忙为物劳苦!

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没想到新年这一天,出门才走二十多公里,就遇见了这么好的老师,学习了很多,感悟不少,感恩贵人格雷格,感恩2017新年的第一天。

 

写于黄金海岸2016.01.07星期六。 多云。修改于2017.01.12 , 高温34°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