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使行传”第五十九课:亚略巴古(17:16-34)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各位弟兄姐妹平安。这个主日保罗到了雅典,“古希腊最伟大的城邦”。我们要和保罗一起去认识和经历那里的人们,并将福音传给他们。人类历史特别是人类思想史基本上是由一些特别卡通的人物组成的,或者说是假人关于假人的“演义”。思想史中大部分卡通人物都诞生在希腊,我承认他们是一群有趣的人;“伟大”只是因为你跪着,或者想骗人也跪着。关于这些“伟人”的传闻,无论其思想的深度还是生命的高度,从始至终充满的文学的夸张和心理学的投射。实际上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罪人,正如圣经中的人。只是因为无神论世界没有神的缘故,又要借着他们卖钱和骗人,这些“古代思想家”就被后人粉墨登场了,一边是光着屁股的小人,一边是光着屁股的假神。对古希腊思想的崇拜和中国的祖先崇拜一样,如果不是一种商业炒作,就是这个世界的井蛙之见——从来没有见过大光的“地球人”,以为希腊的几只萤火虫和中国的几片破蝴蝶,就是灿烂的星辰。保罗站在雅典,这个对立是完全不成比例的。正如耶稣降生在马槽,“马类思想史”就是关于草料的故事,和餍足之后空空的打嗝。面对故弄玄虚的希腊把戏和无病呻吟的中国文艺,教会只有一个态度:“你们所不认识而敬拜的,我现在告诉你们”(使徒行传17:23);面对希腊人讥诮和好奇心以及中国人的“仁义礼智信”,教会只有一个姿态:“于是保罗从他们当中出去了”(使徒行传17:33)。显然,给光着屁股的雅典人披上衣服或披戴基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首先,让我们先到雅典。一般认为希腊人是雅弗之子雅完的后裔,使徒按着应许来到了这里,从圣灵的国到了酒神的国(创世记10:2-5,9:27;?????,Javan,Ionia or Greece;“酒”)。如果一定要找一座城市作为希腊文明或西方文明的象征,那就是雅典。在那里,保罗要面对全新的功课。如果说保罗在腓利比遭遇的是正义女神,在帖撒罗尼迦和庇哩亚遭遇的是两希邪神;那么在雅典将遭遇智慧女神雅典娜(Αθην?)、酒神狄奥尼索斯(Δι?νυσος)和战神阿瑞斯(?ρειος)。雅典是伊甸园里的智慧树(哲学)、该隐暴行(吃人)和挪亚所醉之酒(肉体)的奇怪结合。而在亚略巴古,保罗和学士的对立,几乎就是生命树和智慧树的对立,救恩与吃人的对立,也是圣灵和肉身的对立。希腊人对使徒的审判,不过是用哲学的言词,多数民主的形式,保卫他们的肉身。我建议诸位学习这篇讲章之前,找几本参考书看看。首先是关于希腊哲学史和宗教神话的简介。其次是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著述。最后是教父时代的克莱门(Clement of Alexandria)写的《劝勉希腊人》(已出中译本)。雅典人已经在保罗之前400年成功地杀害了他们当中先知性的人物;因此,他们加害上帝的先知不过是重操旧业。而藉着教父的著作,你们会看见那个狂妄的希腊文明何等污秽不堪和大愚若智;而基督的真理和爱,继续临到他们,临到这些光着屁股的神祗——克莱门只是在继续保罗在雅典的工作。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保罗面对雅典,正如今天教会面对世界。所以使徒行传17:16-34这段经文,不过是浓缩了的基督教简史,特别是基督教当代史。这个福音历史主要分三个方面,或者说这段经文清清楚楚地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世界(16-21)。这个世界,或福音临到的这个世界的基本现状(宗教、文化、政治)。雅典是世界的象征,雅典的文化人是世界文明的发言人,我们从他们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人类的生存状态和对福音的基本反应。第二、上帝(22-31)。面对这样的世界及其文化人,基督的仆人大道直行地传讲上帝的救恩真理(圣灵、圣父、圣子)。不过保罗在雅典亚略巴古的这篇讲道非常特别,评价不一。有人根据效果论断保罗的雅典讲道很失败;有人根根据讲道内容论断这篇“讲章”没有突出“基要真理”。求神帮助我们,能够公正地认识这篇讲道,并能从中学到圣灵赐给我们的功课。第三、人类(32-34)。保罗在雅典的讲道将人类分为三部分:讥诮、好奇和归信。任何一场福音事工的结果,无非就是有人相信,有人不信;光与暗被分开,上帝的儿女归回进入永生,外邦人继续留在世界等候审判。这是保罗在任何地方传福音的普遍结果,也是教会在世界里所有福音事工的共同结局。这种常识性的结局只是到今天才被“名牧们”打破。答案只有两个:或者世界不再是雅典那个世界了;或者,牧者不再是保罗那样的牧者了。求神带领我们沿着保罗的路线继续前进——我们所进入的世界永远是钉死基督的世界,惟愿我们所信仰的永远是那位拯救罪人的救主基督,阿门。

一、世界(16-21

1、宗教:满城偶像(16-17)

16 保罗在雅典等候他们的时候,看见满城都是偶像,就心里着急。 17 于是在会堂里,与犹太人,和虔敬的人,并每日在市上所遇见的人辩论。

保罗逃离庇哩亚,留提摩太和西拉在身后;独身取海路到了希腊大城——雅典。雅典这个名字很有意思。?θ?ναι的基本含义就是“不一定”(uncertainty)。这是一个合成词,意思是,对绝对真理的否定。事实上,当彼拉多说,“真理是什么呢”(约翰福音18:38,Τ? ?στιν ?λ?θεια),这句话精确地表达了雅典精神。我们知道,这种否定精神和怀疑主义,最早起源于蛇的两次“重要讲话”。第一次,“蛇对女人说,神岂是真说……”(创世记3:1);第二次,“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创世记3:4)。事实上,文明和文化起源于对上帝存在、上帝话语真确性的否定——既然真理是隐藏甚至虚无的,那么人靠着理性和情感对真理的领受,就构成了文化和文明。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哲学史就有一个基本常识或普遍共识:知识绝对不是来自自上而下的启示,而是来自人的好奇心。希腊文明高人一等,就在于希腊人的好奇心更胜一筹。

然而与所有言必称希腊的人,以及将希腊视为理性摇篮的半吊子们的概念相去甚远的是,雅典因为这种“不一定”,迷信泛滥,偶像横行。弃绝真神,假神一定泛滥成灾。理性主义的希腊实际上是一个满天神佛的异教世界;而所谓“基督教将宗教带进一个理性世界”的陈词滥调,若非无知,就是撒谎。雅典最大的偶像应该是雅典的守护神雅典娜(Αθην?),她是智慧女神,雅典因之而名(在罗马神话中与雅典娜相对应是弥涅耳瓦Minerva)。雅典的巴特农神殿(Παρθεν?ν;处女的)就是雅典娜神庙,于主前5世纪建于雅典卫城。神庙与圣殿的结构非常类似。这座建筑被誉为“人类文化的最高表徵”,“世界美术的王冠”。有一种说法,雅典娜源出埃及。希腊文明在本质上属于出埃及记中的埃及,这也是一个神学事实。希腊偶像崇拜有一个特点,就是女神崇拜(如?ρτεμις,Εστ?α)。另一个特点就是多神崇拜,仅仅雅典娜身边就神祗如云。所以这里说保罗看见“满城都是偶像”,这是雅典迷信的生动写照。κατε?δωλος这个复合词基本含义充满偶像的,在偶像辖制之下的。在整全圣经中,似乎只有雅典如此迷信:数不胜数的偶像,人人都在拜偶像。这也提醒我们一个基本事实:越是以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自居的地方,实际上偶像越是无处不在,而且进行着疯狂的统治。用什么来类比雅典的现状呢?“11世界在神面前败坏,地上满了强暴。12神观看世界,见是败坏了。凡有血气的人,在地上都败坏了行为”(创世记6:11-12)。

像在其他城市一样,基督教到来之前,犹太教已经经营多年。所以在雅典同样有很多犹太会堂。我们知道犹太人一直是以为反对一切偶像自居的,但是,他们却和雅典和睦相处。不过这种和平今天被打破了,因保罗的到来,雅典大城经历着耶路撒冷曾经有过的全城不安。基督教之前,这座城市没有任何人觉得偶像是一个问题,没有任何一个人为启示真理而“心里着急”。人们着急的项目与信仰无关。παροξ?νω用作imperfect,在哥林多前书13:5译作“发怒”,这是更准确的译法(参考哥林多前书13:5)。我认为,着急这个翻译大大弱化了启示的严肃性。实际上,神的愤怒临到了不可一世的雅典。雅典人和中国人不能理解这种“忌邪的义怒”(申命记29:26-28;耶利米书32:36-38;何西阿书 8:5;撒迦利亚书10:3)。也愿我们知道,异教的道场庙观中都装满了神的愤怒。圣灵的愤怒激动保罗进入会堂和街市,与犹太人和雅典人辩论。διαλ?γομαι也是imperfect;保罗每安息日在会堂,每一天在市场,连续不断地和所遇见的人“争辩”。διαλ?γομαι这个词也常常翻译成reasoned,用理性去讨论。不是雅典理性,而是使徒用理性教导雅典回归理性;尽管雅典人自称是“理性辩论”的发明者。

值得一提的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用κατ? π?σαν ?μ?ραν(每日)在市上和人辩论来描写他们的哲学生活,而今天,保罗是还治其身了。古希腊的哲学家常常这样度过他们的闲暇时光:每天在市场或公共广场和遇到的每一个人辩论。这被称为苏格拉底辩论术,或所谓“对话文明”。实际上苏格拉底的对立面智者学派津津乐道的修辞学、逻辑学和雄辩术,悉归此类。希腊人只贡献了语言游戏和言辞争辩;却没有真理(提摩太前书6:4;提摩太后书2:14)。苏格拉底说:“我走街串巷,没有别的目的,只是为了无论长幼都说服你们……我是一只牛虻,整天不停地唤醒你们,给你们提建议,责备你们每一个人,你们到处都看见它,它就落在你们旁边”。另外一位希腊人狄奥根尼如果不住在木桶里,就整天提着一盏灯,在雅典大街上“找人”。苏格拉底的对话常常以问号告终,因为他的的确确不知道答案:“如果我使别人陷入困境,那是因为我自己就处于极度的困惑之中”,苏格拉底说。于是保罗来了。παρατυγχ?νω的基本含义是“偶遇”。每一个雅典人都是一位偶像崇拜者——保罗根本不需要单独选择一个特别迷信的人去启蒙。每一个人都是奸夫淫妇,终日和自己的偶像行淫而背叛神。

2、文化:两派精英(18)

18 还有以彼古罗和斯多亚两门的学士,与他争论。有的说,这胡言乱语的要说什么。有的说,他似乎是传说外邦鬼神的。这话是因保罗传讲耶稣,与复活的道。

然而(δ?),这次保罗面对全新的一拨人,就是“彼古罗和斯多亚两门的学士”。φιλ?σοφος现在应该翻译成哲学家(philosophers)。这个合成词是由φ?λος (爱)和 σοφ?ς(智)组成的,“智慧之友”的目的是研究万物的因果关系以及最高的善;他们研究问题的方式主要就是辩论和质询。我们需要对古希腊哲学有一些基本的概念。首先,古希腊哲学被视为近现代科学和哲学的先声。其次,古希腊哲学一般划分为前苏格拉底与后苏格拉底两个时期。前者的基本论题是宇宙论(追问世界的本源,米利都学派、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爱利亚学派、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原子论者等等);后者的基本论题是人生论(追问人生的意义,从苏格拉底及苏格拉底学派开始,从柏拉图到新柏拉图主义,从亚里士多德到各种学派)。这里谈到的两大学派,属于后后苏格拉底时期。他们分别代表无神论和泛神论两大人类精英的思想——目前,这两种思想仍然是和基督教真理并行的两种主流文明:前者宣称没有神,后者宣称我就是神;前者为肉欲为所欲为;后者为正义为所欲为。或者说,前者以高等动物的名义为所欲为,后者以神人合一的名义为所欲为。

柏拉图死后第6年,伊壁鸠鲁(?π?κουρος,彼古罗,前341-270年) 降生在萨摩斯岛(Σ?μος,使徒行传20:15)。?πικο?ρειος的意思是帮助者或辩护士。伊壁鸠鲁的父母都是雅典人,而他在18岁时搬到雅典,并于前307年在雅典建立了一个学派(the School of the Garden),影响到保罗时代。这个学派接近无神论,因此也反对雅典的偶像迷信;但也反对任何有神论。伊壁鸠鲁的人生理想是:“享乐乃是至善”。最多,我的快乐是神的尺度。这种思想进入教会,永远支援成功神学,而与十字架神学背道而驰。另外一派是斯多亚(Στο?κ?ς,斯多葛,of the portico),其创始人是腓尼基人芝诺(Ζ?νων,前335年-前263年),他和伊壁鸠鲁基本上是同时代人,他也在雅典建立学派。芝诺强调一种类似天人合一、神我一体的泛神论伦理学。这一学派已经开始远离形而上学和二元论传统,非常接近印度哲学,基本主张是“依靠自然或理性而生活”。有人称斯多葛派是希腊的法利赛人;而保罗有可能在早年接受过此类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斯多葛派对基督教的影响和危害是很大的,他以神存在为前提,实际上否定了神的位格性和道成肉身的必要。每个人都可以依赖内在的自然理性或宇宙灵魂,从小我回归大我。按这样的思想,基督和教会都毫无意义。事实上,所有反十字架和反教会的神学思想都与斯多葛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总而言之,伊壁鸠鲁不可能接受十字架真理或基督救赎,斯多葛不可能接受教会生活和圣灵临在;而两者都不可能接受唯一神论。基督教信仰在雅典,处在无神论和泛神论的共同围剿之中。

不仅如此,雅典哲学家都患有雄辩症,保罗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συμβ?λλω在这里也是imperfect,聚集在一起来辩论。这些哲学家主动起来,勾搭成群,应战保罗。我们在帖撒罗尼迦和庇哩亚看见的是流氓勾搭成群,在雅典,流氓就变成了学士。συμβ?λλω也指深思熟虑地、秘密谋划地、互相支持地预备争战(路加福音2:19,14:31;使徒行传4:15,20:14)。实际上保罗在这里是舌战群儒。从这个场面我们也能知道,上帝差遣一只羊进入狼群,对这只羊还是要有所装备的。如果按无知神学的逻辑,此时在“知识的海洋”中的保罗,可能已经如坠五里雾中。在雅典传道,你至少要了解雅典的文化。所以圣灵差遣保罗不是没有道理的。当然,除了知识,你还要有信心和爱心。这一点正如彼得所作的见证:“5正因这缘故,你们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识。6有了知识,又要加上节制。有了节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7 有了虔敬,又要加上爱弟兄的心。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8你们若充充足足地有这几样,就必使你们在认识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上,不至于闲懒不结果子了”(彼得后书1:5-8)。

如果你以为“人家希腊哲学家”一定有什么高招来应战福音,就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哲学家和流氓一样,对福音传道士基本就这两种反应。第一就是道德控告、动机分析,然后轻率否定。“有的说,这胡言乱语的要说什么”。λ?γω在这里也是imperfect,你可以想象一下,你一个人站在那里,一群人围着你,完全不讲道理异口同声、喋喋不休地指控你在“胡言乱语”,你的感受是什么呢?这个场面也让我们看见,理性主义的雅典是完全不讲理性和辩论规则的。而σπερμολ?γος是一个具有羞辱性的形容词,原指乌鸦或乞丐一样毫无意义地叫,只为找点儿谷粒吃。迄今为止,这也是文明社会和主流社会对传道人的基本高见;而民以食为天的吃货更愿意这样论断传道人。无论如何,希腊文化精英先不顾一切也不顾事实地在道德上对你进行本质主义的审判,查己知人地取得了对教会首场精神胜利。这也是一种普遍的人类精神:什么都不会,却精于道德吃人和假冒伪善。σπερμολ?γος这个字在圣经中只出现这一次,所以“胡说八道”应该是雅典特产,是具有雅典特色的伦理学狂吠。

第二则是直接针对基督复活的基本真理,在核心位置否定我们的信仰。“有的说,他似乎是传说外邦鬼神的。这话是因保罗传讲耶稣,与复活的道。”首先,他们对福音和复活的真理是基本无知的。但无知并不使雅典人谦卑,无知只是让他们胡思乱想,自以为是。所以他们论断或猜测说(δοκ?ω):“他似乎是传说外邦鬼神的”。ξ?νος的意思是国外的,客旅的——的确,基督来到自己的地方,自己地方的人却不认识祂,也不接待祂。雅典人和世上的罪人一样,失去了靠自己认识上帝的能力。更具侮辱性的是,保罗所传讲的基督,在雅典人眼里看为魔鬼,δαιμ?νιον常指邪灵(马太福音7:22等)。圣灵旁白:“这话是因保罗传讲耶稣,与复活的道”。雅典人的信口开河和自以为是,乃是因为保罗所传讲的耶稣和祂的复活。靠着人的理性,没有人相信基督和复活。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也无法理解和接受基督和复活。雅典的一切表情和言论,深刻显示了人类的绝境,和救赎的恩典性。

然而第二层控告是别有深意的。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个控告的历史背景和来龙去脉,我们就无法理解他们为什么接下来要把保罗带到亚略巴古那个民众法院去接受审判。事实上,“传说外邦鬼神”在雅典是非常严重的罪状(In Athens the introduction of strange gods was a capital offence),而这正是雅典人审判和处死苏格拉底的理由之一。主前399年,三个文痞(美雷图斯、安托尼斯、吕康)的控告中就写着这句话:“苏格拉底的罪行,是不承认国家公认的神,而引入新神”。而雅典人用同样的罪名审判过那克薩哥拉(Αναξαγ?ρας,前500--428)和普罗泰格拉(Πρωταγ?ρας,约主前490-420)。所以这里的暗示是非常明显的:保罗应该按历史管理交付雅典法院和雅典人民公开审判。当年审判苏格拉底的陪审法院由500人组成,这些雅典人利用雅典的“民主和法治”合法地杀死了苏格拉底,而这正是今天希腊哲学家盼望在保罗身上再度重演的悲剧——如果控诉保罗的人占绝对多数,保罗的下场就会跟苏格拉底一样。记住这一点很重要,这是我们理解这场属天胜利的关键,也是理解保罗证道之后,听众划分三类的关键。

3、政治:亚略巴古(19-21)

19他们就把他带到亚略巴古说,你所讲的这新道,我们也可以知道吗?20 因为你有些奇怪的事,传到我们耳中。我们愿意知道这些事是什么意思。21雅典人,和住在那里的客人,都不顾别的事,只将新闻说说听听。

犹太人有公会,雅典人有亚略巴古。罪人在这一点上是共通的:起来扮演神审判别人,特别是基督的使徒。魔鬼被称为控告之子,以审判他人为己任。一方面,在任何地方他们都能组织起审判团或独立调查团;另一方面,在任何时候,在末世之前,基督的仆人总是被人审判,从不审判人。?πιλαμβ?νομαι这个动词还不仅仅是指带到,而是指居高临下地紧紧抓住,像对待一个病人或孩子(马太福音14:31;马可福音8:23;路加福音9:47,14:4;使徒行传16:19)。保罗被带到亚略巴古。?ρειος π?γος是一个合成词,?ρειος(亚略,阿瑞斯)是希腊战神的名字;他是权力、嗜血、杀戮和祸灾的化身。荷马在《伊利亚特》中把他说成是英雄时代的一名百战不厌的战士。他肝火旺盛,尚武好斗,一听到战鼓声就手舞足蹈,一闻到血腥气就心醉神迷。戕戮厮杀是他的家常便饭。哪里有鏖战,他就立即冲向那里,不问青红皂白就砍杀起来……随从他奔赴疆场的有他的儿子:恐怖、战栗,惊慌和畏惧,还有他的姐妹不和女神厄里斯(?ρις,纷争女神的母亲)、妻子毁城女神厄倪俄(?νυ?)和一群嗜血成性的魔鬼——他应该是网络流氓的先祖,是甲骨文“我”字的原型。π?γος的意思是“支”、“搭建”(希伯来书8:2)。所以这个名字的真正含义是,罪人起来建立审判台并联合审判罪人——流氓成为审判官,像神一样知道善恶。

阿瑞斯的岩石是雅典民刑事案件的上诉法院和民众法庭。这是战神对战神的审判所:阿瑞斯因为杀死波塞冬的儿子哈利罗提奥斯(Alirrothios)在这里被审判,此地一举成名。这是道德吃人或道德审判的宗教裁判所:雅典名妓芙里尼(Φρ?νη)在此接受的审判。在古希腊,嫖妓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在主要的希腊城邦尤其是港口地区,卖淫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相关行业者众。在古希腊、城邦,卖淫属于合法,雅典的国立廉价妓院,可能是古希腊七贤之一的立法者梭伦建立的(?θ?ναιος)。“人人可嫖”为民主的重要一环;古希腊也是同性恋者和男妓的乐园。在古希腊最高级的妓女称为交际花(?τα?ρα),而芙里尼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此外还有伯里克利的情妇阿斯帕西娅(?σπασ?α,据说苏格拉底及其门徒和一些著名哲学家也与之有染);可能还有伊壁鸠鲁的学生列昂婷(Λε?ντιον),以及大亚历山大帝的情妇泰伊丝(Θα?ς,她后来又成了托勒密一世的情人)。古希腊妓女有一个别名,叫“扑地人”(χαμαιτυπ?ς),大意说她们会为嫖客就地提供服务——妓女文化和女神文化有一定的关联,而使徒行传强调“尊贵的女人”可能也是为了与之分别。芙里尼一度是雕塑家普拉克西特利斯(Πραξιτ?λης)的情妇,也与第欧根尼有过一夜情。在亚略巴古被审,原因是她的一个旧情人控告她亵渎厄琉息斯秘仪(?λευσ?νια Μυστ?ρια)的神明——保罗涉嫌同样的罪名。
所以哲学家们将保罗带到这里是别有用心的。关于亚略巴古的角色,释经者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这只是一个讨论问题的公共场所,有人坚持这是一个法院。我倾向于后者,这有语法上的支持:在亚略巴古前面,使用了介词?π?;?π? with accusative would be the correct expression for taking any one before an official court, cf. Acts 9:21, Acts 16:19, Acts 17:6, Acts 18:12。亚略巴古不过就是希腊的各各他和髑髅地,道德法庭和政治刑场。

所以我不认为雅典学者们将保罗带到亚略巴古问讯是善意的。而他们的问题,很有可能是要抓住保罗话语中的把柄,以便控告定罪。所以亚略巴古的陪审团或审判官的问题是很狡猾的。他们也一定听闻了保罗在雅典到处与人辩论,抨击偶像的言行。这种言行对雅典上层社会来说是不能容忍的。讯问好像是从温文尔雅开始的:“你所讲的这新道,我们也可以知道吗”。διδαχ?的意思是教导,保罗的教导对希腊人来说是全新的(καιν?ς)。这个“新”字是有意强调的,是故意说给雅典人或陪审团的,因为当年苏格拉底的死罪,就是传讲“新”神(καιν? δαιμ?νια)或新道。不仅如此,所谓“奇怪的事”也出于同样的目的。ξεν?ζοντα是指外来的,客旅的,异于雅典人传统信仰和传统文化的。中国人常常指控说,基督教是外来宗教,这种情绪和政治用意在雅典是一样的(Ramsay:some things of foreign fashion)。有一种可能,这些哲学家同时就是亚略巴古的成员。但是他们是非常伪善的。一方面,他们明明接触过保罗,也知道他所传的;另一方面,在亚略巴古,在陪审团和众人面前,他们扮演中立、独立、公正的角色——仿佛他们是从别人那里听闻了保罗的事,因此不得已现在起来秉公断案:人家都批评呢,为了平常风波,我们来听讼。

21节可能是一个释经的难题,因为很难判断这句话是“他们”说的,还是圣灵的旁白。我个人倾向于前者。原因如下。第一、“雅典人和住在那里的客人”,原文是“所有雅典人和住在那里的客人”,?θηνα?οι δ? π?ντες κα? ο? ?πιδημο?ντες,but all the Athenians and strangers。这个说法是夸大的——不可能每一个雅典人都关切保罗和他的道。哲学家只是用这种夸张的手段提醒雅典人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提醒保罗他们不得不起来重视这件公案。第二、这些学士自恃很高,他们的意思可能是这样:除了我们以外,那些雅典人,包括旅居在雅典的人,都没有能力和兴趣倾听并理解、判断你说的道理,他们的兴趣只是讲你的八卦,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ε?καιρ?ω);但今天,你可以跟我们讲讲你的道,我们有能力进行高水平的回应和公正的审判。ε?καιρ?ω相当于亚里士多德的“闲暇”(马可福音6:31;哥林多前书16:12),用这个字表示一种雅典式的自负——只有我们这些有闲阶级才关心和深究真理和灵魂的问题。从这里我们也能看见雅典人是这样社会分层的,下等人的生活是长舌妇,上等人的生活是审判官。这也是今天霾国教会的一个侧面,平信徒靠长舌妇属灵,而众牧师靠吃人肉属灵。这里有一个词,叫“新闻”(τι καιν?τερον,some new thing);这可能是现代汉语第一次使用这个词;而新闻的传播方式就是道听途说(? λ?γειν κα? ?κο?ειν,either to tell, or to hear)。法官总是一边制造新闻,一边审案。舆论先行,吃人跟进。

二、上帝(22-31

1、圣灵:差遣使者(22-23)

22 保罗站在亚略巴古当中,说,众位雅典人哪,我看你们凡事很敬畏鬼神。 23我游行的时候,观看你们所敬拜的,遇见一座坛,上面写着未识之神。你们所不认识而敬拜的,我现在告诉你们。

保罗在雅典亚略巴古的讲道正式开始了。这篇讲道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可以分别对应圣灵、圣父、圣子的真理。首先是“引言”部分——圣灵差遣保罗到了马其顿和亚该亚,来宣讲神国的福音——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保罗非常有智慧地借着雅典人的偶像迷思,将他们从未知之神带向真正的神。神爱世人,所以上帝要进入这个世界。首先是道成肉身,然后是复活的基督差遣使徒和教会进入世界,将世界不认识的神告诉世人,并带领罪人与神和好。但上帝的使者必然和世界发生冲突,救恩真理是以争战的方式临到人类的。所以我们看见“保罗站在亚略巴古当中”。恐怕再也没有使徒受审的画面更能显示上帝与世界的对立和上帝对人类的大爱了。站在阿瑞斯的岩石上的保罗,也让我想起马太福音16:18。基督要把祂的教会建造在这石头上;而神仍然在话语中开天辟地,裂开万古磐石,为亚伯拉罕兴起子孙。“保罗站在亚略巴古当中”,这是上帝的建筑,威风凛凛地屹立在充满敌意的雅典建筑群中。

“当中”一词值得强调——神的使者在人间处于被围剿和审判的境地。μ?σος,in the midst of,在当中。这也是彼得的经历:“6又有大祭司亚那,和该亚法,约翰,亚力山大,并大祭司的亲族都在那里。7叫使徒站在当中,就问他们说,你们用什么能力,奉谁的名,作这事呢?”(使徒行传4:6-7)。邪教徒总是让别人站在当中接受他们的审判:“文士和法利赛人,带着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来,叫她站在当中”(约翰福音8:3,8:9)。但基督和门徒被人放在当中接受罪人的审判,这是主早就预言的:“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马太福音10:16;路加福音10:3)。很多时候,基督徒和传道人成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中间的一艘船(马太福音14:24;马可福音6:47)。而主耶稣自己也常被文士和法利赛人“放在当中”(路加福音4:30),被列在罪犯当中(约翰福音19:18)。此时此刻,保罗站在雅典的斗兽场上,或者希腊戏剧的舞台中央。站立一词?στημι在这里是被动语态——一方面,保罗和彼得被罪人放在被告席上;另一方面,使徒靠着圣灵站在那里,开始讲道。

保罗首先是称呼:“众位雅典人哪”。在保罗的眼里,根本没有什么学者哲学家和平头百姓的区别,也没有把雅典看得和其他地方不同。每一个人都是需要救恩的罪人;而保罗在小亚细亚怎样讲道,就在雅典怎样讲道。上帝的仆人是对整个城市居民的呼喊,愿每一个人得救。?νδρες ?θηνα?οι,也可以意译为:“你们这些什么都不一定的男人们”。保罗对雅典人的审判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凡事很敬畏鬼神”。δεισιδα?μω可有完全不同的解释。这个词按正面理解,就是敬虔的,有宗教感的;按负面解释,就是迷信的(ye are too superstitious.)。我以为保罗是一语双关,并且强调后者。这个字也只出现在雅典——只有雅典人是凡事都迷信的,而且迷信的登峰造极,迷信得忘记自己是天下最迷信的人。雅典人不是一般的迷信,而是在所有事情上都迷信:凡事,κατ? π?ντα,in all things(使徒行传3:22;歌罗西书3:20,22;希伯来书2:5,4:15)。保罗的愤怒现在变成了对雅典人的审判;亚略巴古对保罗的审判,变成了保罗都雅典迷信的审判。当使徒保罗用迷信来判断“理性自负”着的雅典人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见,这是的确让人震撼不已。

然后保罗讲自己在雅典的实际经历,并引出真理;审判不是目的,拯救才是目的(路加福音9:56)。“23我游行的时候,观看你们所敬拜的,遇见一座坛,上面写着未识之神。”雅典人的的确确是愚昧迷信的,保罗为他们作证。首先,保罗在雅典到处看见了雅典人所敬拜的偶像;σ?βασμα,敬拜的对象(帖撒罗尼迦后书2:4)。换句话说:你们那些宗教迷信活动,我都看见了。其次,保罗从中选出一个案例:“遇见一座坛,上面写着未识之神”。βωμ?ς在新约圣经中也只出现这一次,原指高地,转译为丘坛。了解旧约的人知道上帝对丘坛的看法:“12你要谨慎,不可与你所去那地的居民立约,恐怕成为你们中间的网罗,13却要拆毁他们的祭坛,打碎他们的柱像,砍下他们的木偶。14不可敬拜别神,因为耶和华是忌邪的神,名为忌邪者”(出埃及记34:13;参考利未记26:30;民数记23:1,33:52;申命记7:5等)。一些英译本将“未识之神”大写,表示是一个专有名词或丘坛上的原话:TO THE UNKNOWN GOD;献给未知的神。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字查考一下埃庇米尼得斯(Epimenides)的相关传说和尼采的相关诗歌。我在这里强调的是:所有人都是宗教动物;但在启示真理之外,所有人都在拜自己根本不知道是谁的那位神。没有人是真正的无神论者,只是人很可怜,不知道神在哪里。不过这座丘坛上的宗教徒似乎相对诚实一些,他们没有随便立一个偶像说,这就是神。这个丘坛很有可能是苏拉格底派的,因为这位思想家的最高贡献,就是“未知之神”——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不知道。苏格拉底甚至比改革宗更接近真理:那些在圣餐礼上稀里糊涂的人,不过也在崇拜一位未知之神——因为他们实际上像雅典人一样,不知道他们正在敬拜的那位在哪儿。

保罗对雅典人的第二个审判:你们是无知的,是不认识神的。?γνο?ω这个字的含义是不知道的,无知的(路加福音9:45)。这对什么都知道或以智慧自称的雅典人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否定——你们可以知道任何事,但你们根本不知道、 不认识神。而且不仅如此,如果你根本不认识神,却自以为知道,甚至按己意去否定和敬拜,也是一种罪。这几乎是雅典人的通病:对鬼神和偶像极端迷信,对上帝和真理极端无知。

最后,保罗说他要把雅典人无知却在寻找的神告诉他们。καταγγ?λλω,这个字在使徒行传和使徒书信中,大多指宣告基督,特别是指将耶稣的死而复活见证给世人。这也是一篇非常精彩的开场白,把雅典人和上帝紧紧连接在一起,把他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紧紧连在一起;让他们忘记了自己的狡猾和预备好的石头,他们只能屏息静听。?γ?在这里是强调,我!在这个自信的态度上,保罗和苏格拉底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基督徒的自信,是从启示而来的。这并不导致骄傲:“使你与人不同的是谁呢?你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若是领受的,为何自夸,仿佛不是领受的呢?”(哥林多前书4:7)但是这个自信确实导致一种责任,“我”不能不说:“16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17我若甘心作这事,就有赏赐。若不甘心,责任却已经托付我了”(哥林多前书9:16-17)。

2、圣父:创造之主(24-29)

24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 25 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什么,自己倒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26他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本有古卷作血脉),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27要叫他们寻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实他离我们各人不远。 28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就如你们作诗的,有人说,我们也是他所生的。 29我们既是神所生的,就不当以为神的神性像人用手艺,心思,所雕刻的金,银,石。

首先,上帝创造并供应一切(24-25)。

上帝是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神(creation),上帝创造一切,而不是被造。这是圣经启示的上帝(创世记1:1,出埃及记20:11,以赛亚书45:7,尼希米记9:6)。不过κ?σμος(世界、宇宙)是一个希腊字。结论是:“不住人手所造的殿”;να?ς,temples。第二、创造主供应一切(providence),因此不可能接受人和被造物的供应。这否定人类所有人本主义的宗教活动:“也不用人手服事”,θεραπε?ω,to serve,worship。关于上帝及其崇拜,基督教提供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答案。对于神的存在及神与人约会的地方,上帝设立会幕和教会;这不是人手所造的,这是基督自己建造的(出埃及记29:43;马太福音16:18)。没有约会之所,上帝的存在就是虚空。但如果人自己为上帝造殿宇,其中的上帝只是偶像。而对于教会中的宗教活动,路德教会根据圣经特别强调,在那里不是人服事神,而是神亲自在那里服事人。这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Divine service 与worship的不同。2015年,终于有一些知道我过去四年在说什么了,感谢主。需要补充的是,“神”(θε?ς)是强调祂创造的大能;“主”(κ?ριος)是强调在任何地方,他都是主和主人——我们在祂面前才是客旅。这里两次谈到了“人手”,?ν χειροποι?τοις (24,马可福音14:58;使徒行传7:8;以弗所书2:11希伯来书9:11,9:24),?π? χειρ?ν ?νθρ?πων(25);这让我们想起乌撒的手(撒母耳记下6:6-7)。当神吩咐摩西完全要按山上的样式建造会幕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意思:上帝的殿堂是上帝单方面建立和服侍的。就这样,保罗拆毁了一切人手建造的庙堂和人手的敬拜,雅典和现代基督教瞬间成了神学的废墟,等候圣灵的重建。

在宇宙中,在基督的教会里,不是人拿什么献给神,而是神自己“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这里生命(ζω?)、气息(πνο?)、万物(π?ς)是并列的:神将生命赐给我们使我们拥有神的生命;将气息赐给我们,使我们可以赞美耶和华;将万物赐给我们是要我们承担管理的责任(创世记2:7;诗篇150:6;约伯记27:3;以赛亚书42:5;罗马书8:32)。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有生命而没有气息和万物的“残疾人”。神也赐给中国人生命了,但我们很少用气息赞美神,在管理万物方面,我们不仅不感恩,几乎是屠夫和寄生虫,结果只是到处移民。万物也指向末世的,在基督里,神将国赐给我们。

其次,上帝造人及其旨意(26-29)。

上帝创造和恩赐的核心是人;这一点正如创世记1-2章所显示的。我们现在来看上帝和人的关系。

第一,上帝从亚当一本中创造出万族的人。这个宣告等于说,世上所有的人都是神造的,而且本来都是一家人。我们根本不是从不同地域的树林中下来的猴子,而是从一个祖先繁衍而出的弟兄姐妹(希伯来书2:11)。这个真理也是对希腊中心主义、中国心态,西方中心主义的否定(加拉太书3:28)。更是对所有极端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和居住地崇拜的否定。“一本”原文是一血(α?μα);你可以将之与圣餐连接——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超验根据是:我们同领一杯、一饼(希伯来书11:12)。由此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基督教是人类特别是政客的公敌。因为地上所有的人都是种族中心主义者,政治建立在种族和阶级仇恨的基础之上;但基督教宣告他们都在撒谎;并且要他们只爱上帝,又彼此相爱。不仅如此,上帝创造了人类,却根据人的罪,预定了人的年龄和地土。为惩戒和阻止人类犯罪,罪人不能永远活着(创世记3:22)。为了维护人类和平,也为防止人类集体犯罪,每个人、每个民族应该安住在自己的土地上,不能发动侵略战争,也不能重建巴别塔(创世记10:32,11:8)。

第二、上帝造人赐给人灵魂或自由意志,目的是“要叫他们寻求神”。灵魂的目的是神,而不是人和世界。这是人和动物或万物的区别。揣摩,ψηλαφ?ω,触摸并感觉到(路加福音24:39;希伯来书12:8;约翰一书1:1)。寻找神的第一条道路是根据“普遍启示”:“其实他离我们各人不远。 28我们生活(ζ?ω,live),动作(κιν?ω,move),存留(?σμ?ν,to be),都在乎他”。这三个词组可以对应上面的“生命、气息和万物”。离开神,我们就是虚空和不存在。无神论实际上是违背基本常识的。所有人都可以根据普遍启示相信神的存在。为此保罗引用一位雅典诗人来作证:“就如你们作诗的,有人说,我们也是他所生的”。看来保罗不仅了解希腊哲学,也深谙希腊文学。我们都是神的后裔或子民。γ?νος το? θεο?,the offspring of God。γ?νος的基本含义是族类、家族、后裔(马太福音13:47;马太福音17:21;马可福音7:26;彼得前书2:9;启示录22:16)。换言之,人和动物不同,我们是属神的,本有神的形象。通过认识你自己,你可以相信神存在。

第三、第一条诫命。上帝在人身上的旨意还有一个否定的方面。从肯定的角度说,神要人去寻找祂;但从否定的方面说,上帝禁止人用自己的方式寻找祂。“29我们既是神所生的,就不当以为神的神性像人用手艺,心思,所雕刻的金,银,石”。可以对照第一条诫命来理解这段经文(出埃及记20:3-6)。确定人的本质和属性之后,神要我们远离偶像,作真正属神的子民。所以,“就不当以为神的神性像人用手艺,心思,所雕刻的金,银,石”。金银石是指可资利用的物品,是一般等价物。在异教世界,上帝只是人利用的对象;并根据需要,随时扭曲重造成各种形象,以适应时代和个人需要(女牧者也是一例)。不仅如此,圣经启示和希腊思想最大的区别,就是在圣经中,人是上帝按神的形象造的;而在希腊,神祗是人按人的形象造的——是人按自己的形象用手艺和心思雕刻的。但保罗在这里彻底否定了希腊神祗的真实性,并要希腊人远离偶像,归向真神。手艺,τ?χνη,这个字一方面指技艺,另一方面也指商业和职业(使徒行传18:3;启示录18:22)——在希腊,人和神祗的关系是交易关系,宗教沦为一种职业;在中国更是如此。心思,?νθ?μησις,里面的心意(马太福音9:4,12:25;希伯来书4:12)。

马克思等人的宗教观称,神是人内在需要构建的。这个逻辑对希腊神祗是有效的,但对圣经启示的神是完全无效的——按人的心思意念,人不可能能构造出那样“反人类”的神。

3、圣子:救赎之主(30-31)

30世人蒙昧无知的时候,神并不监察,如今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31因为他已经定了日子,要借着他所设立的人,按公义审判天下。并且叫他从死里复活,给万人作可信的凭据。

然而,罪人自己不可能找到上帝,因为人都是“蒙昧无知”的。同时,人却找到了无数偶像,而且与偶像行淫,任性犯罪。上帝要在基督里终结这个蒙昧无知状态。?γνοια,lack of knowledge, ignorance;缺少知识,无知(使徒行传3:17)。这是对爱智的希腊人又一次严厉的审判和否定;也是对人靠着理性知识以及迷信寻找救赎的否定。以弗所书4:18用的就是这个字,那里告诉我们人的无知也出于自己的罪:“17所以我说,且在主里确实的说,你们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虚妄的心行事。18他们心地昏昧,与神所赐的生命隔绝了,都因自己无知,心里刚硬。19良心既然丧尽,就放纵私欲,贪行种种的污秽”。另外参考彼得前书1:14,“你们既作顺命的儿女,就不要效法从前蒙昧无知的时候,那放纵私欲的样子”。总而言之,是罪让人蒙昧无知。因此,人的重生和得救,必须解决导致蒙昧无知的罪的问题,及其造成的必死的命运。所以耶稣来了,并只要在基督里,罪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

所以这篇证道的最后一部分,转向道成肉身的基督耶稣——神要在基督里来寻找人,为了拯救,也为了审判——但归根结底是为了拯救。

第一、道成肉身。借着道成肉身的基督,上帝呼唤人认罪悔改:“如今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这是重申马太福音4:17,“从那时候耶稣就传起道来,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参考马太福音3:2)。

第二、基督复临。对耶稣及其呼召,必然有人拒绝悔改。而对拒绝悔改的人,上帝在基督里预备了最后的审判。基督在这里被称为“他所设立的人”;?ν ?νδρ? ? ?ρισεν;by that man whom he hath ordained;而且这方面的信息直指耶稣的第二次来。保罗在欧洲传道和在亚洲似乎有一个重心的转换。在亚洲,重点在死而复活或耶稣第一次降临;而在欧洲,重点似乎在审判和耶稣第二次再来。也许这和听众的状况有关。靠近巴勒斯坦的地方,人们有更多认罪的意识和传统。而在希腊这些远方之地,需要借着审判的信息催逼世人认罪悔改。当然,十字架和末世论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两者是紧密联系的。一方面,是钉十字架又复活升天的基督实施审判;另一方面,对十字架救恩的反应决定了审判之后的去向。此外,保罗在雅典讲论基督,先从复临开始,也是在逻辑上接续上帝对讥诮者的审判。

第三、死而复活。这转回基督的第一次来,即十字架上的工作。审判不是目的,审判的警告乃是让人归信那死而复活的基督,也能脱离死亡,进入永生。

第四、因信称义。归信耶稣的人,就是相信耶稣从死里复活的人,都因信称义。π?στις,即信心(马太福音8:10等)。因信称义的人,承担给万人作凭据的使命,就是传福音的教会使命。值得一提的是,上帝使基督死而复活的事实,赐给了全人类,作为可以靠着因信得救的恩典。π?στιν παρασχ?ν π?σιν,he hath given assurance unto all men。我们在这里再一次看见加尔文主义对圣经的背叛。

显而易见,圣父和圣子都不是雅典智慧能虚构出来的。按人的技艺和心思,人绝对不会制造一个要人都要悔改的神。最多,我们会制造一个要别人悔改的神,就像性命季刊们所作的。更多时候,人会制造一个不需要悔改神就喜悦我们的神话。因为我这样优秀,所以神特别喜欢我,这是所有神话的本质。田螺姑娘、七仙女和雅典娜在我这边,是我屋里的,情同此心,人同此理。按人的心思和技艺,人绝对不会构造一个“借着他所设立的人,按公义审判天下”的神;最多,我们虚构一个按人所设立的人,按偏待人的方式审判天下的神。而大多时候,我们不能接受审判的神,末世审判和地狱都令我们极为恐惧和反感。所以总有人怨气冲天:因为地狱,我为什么不能成为基督徒。最后,按人的心思和技艺,我们绝对想象不出十字架和死而复活这种救恩的真理,更想不出因信称义这样的真理。最多我们能想象的是,一死百了,我讨厌的人即使信也要被审判,要重新组团审判。不,亲爱的弟兄姐妹,圣经启示的这位上帝,在耶稣基督里启示的这位上帝,不是任何人能想象出来的。但只有祂才是神,我们的神,我们的主。

三、人类(32-34

32 众人听见从死里复活的话,就有讥诮他的,又有人说,我们再听你讲这个吧。 33于是保罗从他们当中出去了。 34但有几个人贴近他,信了主,其中有亚略巴古的官丢尼修,并一个妇人,名叫大马哩,还有别人一同信从。

1、嘲笑者(32a)

面对一场讲道,人类分裂了,有人不信,有人信。这个,我们已经很熟悉了,又有了平常心。感谢主。但是,希腊人和雅典人的反应毕竟还有特别之处。具体而言,我们在雅典看见福音将人类分别为三,而前两者代表典型的希腊式的反应。值得一提的是,从经文本身,我们看不出保罗如何成功地挑拨了两大学派之间的矛盾。所以我的释经会绕开这个问题。我们来具体查看福音之下人类的三国演义。首先是嘲笑者。对希腊智慧来说,死而复活是不可信的。他们不仅不相信,而且要借着讥诮来显示他们的高明。  ?κο?σαντες δ? ?ν?στασιν νεκρ?ν,but when they heard of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dead;但是,他们一听见从死里复活……动词讥诮,?χλε?αζον,这是χλευ?ζω的imperfect形式;这些人一直在嘲笑(使徒行传2:13)。一直在嘲笑的人已经失去了倾听和接受的可能性。当然,这种讥笑和犹太人的大大发怒还是不同的,所以在亚略巴古中,不信的人没有起来残害保罗。他们最多认为,保罗的信息是荒诞不经的,根本不值得重视。

这种讥诮在学术界被称为“苏格拉底的嘲讽”或“哲学家的嘲讽”——几乎所有柏拉图的对话都有几段这种嘲讽。在某种意义上,讥诮或嘲讽是希腊人对真理的诋毁与无奈,根本不在帮助和释放别人以便向真理敞开,而在帮助和释放自己,以便让自己向真理关闭——圣经给希腊思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不适和紧张。这种嘲讽的确是悲剧性的(黑格尔)。苏格拉底的嘲讽消遣和破碎了雅典人的伪严肃,揭穿了雅典人向上爬的骗局,以及那些贩卖漂亮语句的文痞;但是,苏格拉底的嘲讽面对真严肃就揭露了自身不能承受严肃的轻浮。在苏格拉底的嘲讽和保罗的愤怒之间存在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冲突只有圣灵可以解决:归信,或者审判。在这一点上,祁克果说的对:嘲讽不是真理,而是道路。但是这道路同时通往两个方向。

事实上,希腊人的讥诮已经显示上帝的审判也临到了:“13尼布甲尼撒曾使他指着神起誓,他却背叛,强项硬心,不归服耶和华以色列的神。 14众祭司长和百姓也大大犯罪,效法外邦人一切可憎的事,污秽耶和华在耶路撒冷分别为圣的殿。15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因为爱惜自己的民和他的居所,从早起来差遣使者去警戒他们。 16他们却嘻笑神的使者,藐视他的言语,讥诮他的先知,以致耶和华的忿怒向他的百姓发作,无法可救”(历代志下 36:13-16);“33耶和华咒诅恶人的家庭,赐福与义人的居所。34他讥诮那好讥诮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35智慧人必承受尊荣。愚昧人高升也成为羞辱”(箴言3:33-35);“5到那日,万军之耶和华必作他余剩之民的荣冠华冕。6也作了在位上行审判者公平之灵,并城门口打退仇敌者的力量。7就是这地的人,也因酒摇摇晃晃,因浓酒东倒西歪。祭司和先知因浓酒摇摇晃晃,被酒所困,因浓酒东倒西歪。他们错解默示,谬行审判。8因为各席上满了呕吐的污秽,无一处干净。9讥诮先知的说,他要将知识指教谁呢?要使谁明白传言呢?是那刚断奶离怀的吗?”(以赛亚书28:5-9)

2、好奇者或伪善者(32b)

希腊人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强的民族,以至于亚里士多德这样定义哲学:哲学就是闲暇无聊之人对宇宙的好奇心。按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所以数学起于有闲阶级或埃及的僧侣;而哲学出于希腊——在吃饱了撑着的地方。希腊人有资格和能力表达好奇。不仅如此,雅典人把他们的好奇心归功于人的本性。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一句话就是:求知是人类的本性。神在“形而上学”中毫无位置。而且亚里士多德代表雅典人将求知或好奇心等同于“好色”:“在诸感觉中,尤重视觉”。所以希腊人完全没有能力理解信心和信仰(路加福音17:20;约翰福音9:39;哥林多后书4:18;希伯来书11:1)。然而,对真理的渴望如果诉诸人的好奇心和眼见为实,这个好奇心就永无餍足。于是即使真理临到了,希腊人继续好奇。这就是亚略巴古的情形。他们说:“我们再听你讲这个吧”。这些人可能是持中间立场的,想把福音当新闻听听。这种情况也有代表性——很多人来教会只是想猎奇,甚至为了八卦。在这一点上,哲学家们对希腊小市民的评价也算中肯。

不过有另外一种可能,这个说辞乃是一种礼貌的拒绝(a polite rejection;a courteous refusal)。?κουσ?μεθ? σου π?λιν περ? το?του,We will hear thee again of this;关于这个。我们将要再听你讲。如果这话是真的,也是好的,可以继续向福音敞开他们的心扉。但保罗显然知道这不是真的。和“讥诮”并列的动词ε?πον(说),不是imperfect;这些不是反复声明他们想听道。实际上,他们只是说说而已。就像一位传道人讲完道之后呼召人归信之时,有人这样委婉地拒绝:“先不急,我们再听听”。事实上,面对这样的态度,传道人更是无奈,因为你根本找不到他们本人,不清楚他们真实的想法。很多时候这些“慕道友”甚至偶尔还附和、赞同你的观点,但很快你在教会中就找不到他们了。这些善意的骗子更令人绝望,他们是带着一种道德的骄傲离开教会和福音的,而且一生也不会为真理焦急。实际上他们是真正的偶像崇拜者,在他们眼里,信仰根本不是最重要的,他们对任何真理讨论都“以礼相待”;因为他们的上帝在信仰之外。有时候,礼貌或人的荣耀就是他们的上帝;而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贪爱世界。

3、基督徒(33-34)

第三类人就是基督徒,包括传道人和平信徒。面对讥诮者和好奇者,传道人保罗讲完道之后就完成了自己的工作。“33于是保罗从他们当中出去了”。对这样的人,传道人不需要纠缠,也没有必要行义过分。这里有两个极端是需要我们注意的,第一就是今天的传道人或名牧的讲道,从来没有遭遇过讥笑和好奇,他们应该反省。第二则是死缠烂打的传福音,这已经把圣灵的工作降低到乞丐的水准了。传道人要学习这样离开希腊人和雅典人。

然而,在雅典仍然有神的百姓。所以神藉着保罗这篇证道召回了自己的儿女。“34但有几个人贴近他,信了主,其中有亚略巴古的官丢尼修,并一个妇人,名叫大马哩,还有别人一同信从。”神在雅典同样将救恩临到男人和女人。先是讲男人:τιν?ς δ? ?νδρες κολληθ?ντες α?τ?,certain men clave unto him,有一些男人跟从了他。“跟从”一词在这里是被动语态(κολληθ?ντες),表明这是神的工作(使徒行传5:13等)。而在归信的男人之中,特别举出一个例子,就是“亚略巴古的官丢尼修”。首先,他和是亚略巴古的法官,?ρεοπαγ?της,a member of the court of Areopagus。他的名字Διον?σιος,意思是(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罗马人称之为Bacchus)的粉丝或信徒或崇拜者。丢尼修归主实在是一个伟大的神迹——使徒的审判官和希腊酒神的门徒成了基督徒,甚至成了后来雅典教会的主教。所以千万不要低估保罗在雅典的胜利。然后讲女人,这里特别提到她的名字是大马哩,Δ?μαρις的原意是小母牛;转意为温柔、和顺、文雅。何西阿书10:11,“以法莲是驯良的母牛犊,喜爱踹谷,我却将轭加在它肥美的颈项上,我要使以法莲拉套(或作被骑)。犹大必耕田,雅各必耙地”。这个名字很有可能出于凯尔特丰产女神Damara。教会传统人认为大马哩也是一位“尊贵的妇人”;但这里更应该强调的是她的凯尔特身份——加拉太人是凯尔特人的一支,而大部分凯尔特人分布在中欧和西欧,当时在罗马帝国被称为北方蛮族(主前387年和279年,凯尔特人分别入侵和洗劫了罗马和希腊,一些部落甚至曾深入到今天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地区)。

无论如何,酒神和女神捆绑下男人和女人,都解放了。好像圣灵知道有人会低估保罗在雅典的胜利一样,最后还加了一句:“还有别人一同信从”。所以雅典归主的人不在少数。κα? ?τεροι σ?ν α?το?ς,and others with them。这个them是指丢尼修和大马哩,显然,他们在当地是有影响力的人。因此我也愿意相信,雅典的大马哩应该也是一位“尊贵的妇人”。至于她是否也是亚略巴古的法官,这很难定论。雅典的男人和女人的重生,这是苏格拉底之死无法做到的。雅典人从苏格拉底之死中什么都没有学到,也不可能学到什么。上个世纪一位法国学者说:苏格拉底的死亡中最可怕的,是雅典继续走它的路,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然而,耶稣的死而复活真正改变了雅典,改革了西方文明。更重要的是,耶稣改变了千千万万个丢尼修和大马哩。值得强调的是,保罗在雅典和亚略巴古的胜利,一方面取决于这场三分天下的讲道(当然这是圣灵的胜利)。另一方面,则归功于他在腓利比监狱那些作为——他拒绝轻易出监,为证明自己是罗马公民。这个“新闻”应该传到了雅典,所以雅典人不敢轻易监禁和杀害保罗。圣经的信息是连成一体的。

应用:雅典与耶路撒冷

在思想文化界,一直有一个“雅典和耶路撒冷”的论题,即强调(希腊)理性和(基督教)信仰之间的对立。雅典方面认为理性高于信仰,理性是信仰的最高裁判;而耶路撒冷方面强调信仰高于理性,是理性的超验根基和救赎。 “雅典和耶路撒冷”这个概念最早应该出于德尔图良(Tertullianus,150-230):“雅典与耶路撒冷何干?学院与教会何干?异教徒与基督徒何干?”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1623-1662)也有这样的感触:“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上帝,不是哲学家的上帝”。而这个论题进入汉语思想界,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借着译介俄国思想家舍斯托夫的相关著述开始的。Lev Shestov(1866-1938)实际上是一位俄国犹太人,“十月革命”后从俄国流亡巴黎(1921-1938),《雅典和耶路撒冷》(Athens and Jerusalem,1930–37)一书是他晚年的作品。他对西方世界影响并不大,但“雅典和耶路撒冷”这个论题还是非常重要的。

舍斯托夫的观点主要是从莎士比亚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或文学出发的,文学和神学的结合总是无限趋向“绝望的哲学”或存在主义,或者就沦为中国那种无病呻吟的灵恩文学小品。另一方面,迄今为止,中国方面参加讨论的人在理性或雅典问题上基本上是西学的学舌派或半吊子,他们基本上毫不保留地复制了这个二元论。包括世俗小学的学者学生和喜欢卖弄一点儿哲学的唐牧师,所有论辩都是以理性-信仰这个二元论为基本框架的,而实际上,这个二元论是一种典型的雅典思维或希腊传统。不仅如此,这个传统的学术观点基本上是不符合事实的,更不符合圣经。即雅典和希腊从来不是理性主义的代表,而希腊理性更不是宗教迷信的对立物,正相反,雅典本身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迷信和集散地。“近代科学”的起源回溯到希腊是一种歧途和想当然。首先,苏格拉底之前的宇宙论哲学,那些多如牛毛的宇宙起源论和巴门尼德的一元论,基本上都是迷信和狂想。其次,苏格拉底及其后的哲学总体上已经与自然哲学或科学无关,基本上是非理性的人生论。亚里士多德的学科分类只是在逻辑上略有贡献,在实体上全无作为。第三、贯穿古希腊始终的文学和戏剧,基本上都是反理性主义的。第四、希腊宗教和神话是世界上最肮脏的宗教迷信。第五、希腊文明唯一有善可陈的部分,可能是其城邦政治;但不宜夸大其超越性——罗马和耶路撒冷的政治文明一点儿也不比雅典逊色。希腊理性只有面对灾民理性的时候,才可以说有善可陈。

所以今天这段圣经告诉我们一个完全不同的雅典,一个真实的雅典。这个雅典充满了迷信、骄傲和无知;是哲学家、酒神、裸体癖和名妓的乐园。雅典面对教会唯一的可怜表情就是讥诮;因为他们对福音完全无能为力;既没有理解的能力,也没有反驳的能力。今天的证道经文让理性主义者愤怒,因为长期以来,他们一直以雅典为论据,来仇恨和败坏基督教。这些理性主义者中最具有喜剧效果的是中国的希腊爱好者或世俗自由主义者,他们实在没有办法使用中国的无神论资源抵抗福音侮辱教会,于是长期以来只能言必称希腊,用以搭建远东敌基督防线。但是,他们剽窃而来的希腊和雅典,今天清清楚楚地以一种真实的丑陋显示在世人面前。不仅如此,中国教会中有一群致力于联合两希的基督徒知识分子,而且主要是一些加尔文主义者。这正是他们的境况:“4 推罗,西顿,和非利士四境的人哪,你们与我何干。你们要报复我吗?若报复我,我必使报应速速归到你们的头上。5 你们既然夺取我的金银,又将我可爱的宝物带入你们宫殿,(或作庙中),6 并将犹大人,和耶路撒冷人,卖给希腊人(原文是雅完人),使他们远离自己的境界。7 我必激动他们离开你们所卖到之地,又必使报应归到你们的头上。8 我必将你们的儿女卖在犹大人的手中,他们必卖给远方示巴国的人。这是耶和华说的”(约珥书3:)。

在整本旧约中,以基提人为代表的希腊人,基本形象就是一群海盗、长舌妇和落井下石的小人,他们真正的偶像就是钱财、肉体和消费。而在新约圣经中,特别是在耶稣的眼中,希腊人的基本形象就是“狗”(可能与“犬儒主义”有关),而且是被污秽的灵所附着的病人(马太福音15:26-27;马可福音7:26-28)。κυν?ριον源出κ?ων,犹太人用之类比心灵不洁的人(a man of impure mind)和粗鲁蒙昧缺乏教养的人(an impudent man)。同时,他们也是专门在别人伤口上撒盐、以消费别人弱点和苦难为事业和娱乐的流氓(路加福音16:21);并且是在希腊城市文化中,围绕教会的狂吠者(腓立比书3:2);最后,这些人总是出尔反尔,在罪恶和争辩中不断周而复始(彼得后书2:22)。在某种意义上,希腊理性就是希腊犬性,他们因为坚持亵渎圣灵,就是无神论且羞辱基督,咒诅上帝,否认福音,讥诮教会,最终与神国无份,失丧到永远(启示录22:15;马太福音12:31,马可福音3:29,路加福音12:10)。这个审判是公义的。一方面,希腊人及其所代表的所有外邦人也是钉死基督的罪人(约翰福音12:20-28,19:19-20);另一方面,神赐给了希腊人认罪悔改的机会,丢尼修和大马哩就是榜样。沦陷到末世审判和永远咒诅中的,只是那些讥诮并硬着颈项到底的希腊人。

今天的经文也教导教会怎样面对希腊人传福音。这里至少有两个原则。第一、处境化和基要化。一方面要设身处地了解他们自以为是的文化、哲学、文学和宗教,这样做不仅是为了瓦解他们在学问上的傲慢,更是为了对症下药,因势利导。这就是保罗所谓的向什么人就作什么人,为了多得人(哥林多前书9:19:23)。但另一方面,处境化不是为了迎合和苟合,而是要进一步坚决彻底地否定他们的胡言乱语和愚昧迷信,就把最纯正的圣经真理毫不妥协地、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教会面对希腊人有两个基本的缺陷,首先是无知神学和灵恩运动夺去了教会护教的能力,甚至以农村老太太给希腊人讲圣经为荣耀。其次是差遣到希腊去的人中,最终成了希腊人的奴仆。我认识一位农村传道人,后来成了城市知识分子的追求者。惟愿每一位牧者,在希腊人面前,做一个理直气壮的基要主义者。第二、适可而止与说完就走。这是耶稣的教导:“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马太福音7:6)。保罗在亚略巴古中先处境化和基要化,然后迅速离开亚略巴古,正是顺服耶稣这个教导。这个世界就是放大的雅典。所以,愿那赐给保罗真理、勇气、智慧和自由的神,加倍与我们同在。阿门!

任不寐,2015年2月15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