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 月阅读观影笔记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本月乏善可陈, 只读了三本书,还都是消遣类的。好在全是以前想读而没读的,总算是了却了心愿。我如今真是很患得患失。天下好书那么多,自己又耽误了好几年,现在想补回来,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总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很多事,总感觉忙不过来,老有顾此失彼的感觉。就拿看书来说,一边看着手中的书,一边怀疑是不是应该去读更好的书,这本书是不是值得我看?我有没有在浪费时间?其实只要是书,读哪一本不是开卷有益?只是因为时间不够,老是想利益最大化,贪心啊。生有涯,学有涯,而书无涯,知识无涯。

这个月也没写什么东西。想写一篇网友的故事,总是理不清思路,自己代入感太强,无法做到客观冷静地叙述。先放一下,隔段时间看能不能捡起来修改。大约是政治让我分了心,以前在国内从不关心政治的我,在这边也开始关心起来,这个月尤其心乱,苦闷,严重影响了我的阅读与写作。



1.《The Ministry of Fear 》 by Graham Greene
刚开始时,思路还没理清,感觉有点荒诞。接着读下去,进入状态后,觉得还行,有点希共柯克的味道。前部分没搞清头绪的时候,看着有点卡夫卡的感觉。慢慢看着就进入惊悚小说的感觉了。个人以为这本书好处不在情节设计上,而在人物性格挖掘上。一般侦探小说光顾着情节如何引人入胜,如何与众不同,如何机关算尽,但是没有一个鲜活的人物。而这本书里的Arthur Rowe却不同。他是个murderer,他自己心里清楚。他亲手下毒杀害了自己的妻子,并一直处于自责之中难以自拨。可这个杀人犯并不是冷血杀手,为财什么的,他杀妻子原因是他不忍再看着她受苦,实际上他是实行了安乐死而已,他实际上是帮助了妻子。小说为此很早就插入了一个小细节。他少年时疯狂地用球棒打老鼠,实际是因为老鼠受折磨,他看不下去,才痛下毒手的。不知道我这样说,大家能不能接受。Mercy Killing。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个词。这本书人物刻画非常成功,哪怕最后结尾也很精彩,为了关心对方而用心隐藏,格林的书总是设计巧妙。

摘抄一段很有喜感的对话:
“Murderers are rare people to meet. They belong to a class of their own……They are very very seldom, what we call gentlemen. Outside of story-books. ”
“Perhaps, I ought to tell you that I am a murderer myself……That’s what makes me so furious. That they should pick on me, me. They are such amateurs.”
“You are –a professional?”

不足之处是,小说在警察介入后一切太顺利,发展太快。警察是一大败笔。

2.《南方有嘉木》 王旭峰
得了矛盾文学奖的作品。读了开头两三章了吧,作者在叙事过程中,时不时插入有关茶文化的历史典故等等,可能是想介绍茶文化,我却觉得打断了叙事节奏,有点凌乱。
这本书在我这里成烂尾楼了,没有读下去。

3.《失落的大陆》和《无处归属》by Bill Bryson
前者游美国,重点在“失落”二字,后者介绍欧洲,偏于忆旧。这次下决心要看完这两本书,了却心愿。

《The Lost Continent》
作者先东部后西部,除了南部十个州外,跑遍了美国,行程13,978英里。
作者游历的主要目标不是各州的首府或大城市,而是小镇,他想找寻心中理想完美的美国式小镇,当然大多数让他失望了。作者很少提及大城市,印象中只有费城着墨多点。他也很少当教科书,不会跟你说什么名人传记,什么历史大事。他只是絮絮叨叨地说着他的过去、他对各个小镇的看法,当地住过什么名人、发生过什么值得一提的事件,哪怕是案件。

作者幽默风趣,也舍得调侃自己,边读边乐。看作者的英伦冷幽默:
Aged black men sat on the porches and stoops on old sofas and rocking-chairs, waiting for death or dinner, whichever came first. 

说到波士顿糟糕的高速公路设计,作者的美国式幽默来了:
Boston's freeway system is insane. It was clearly designed by a person who had spent his childhood crashing toy trains. Every few hundred yards I would find my lane vanishing beneath me and other lanes merging with it from the right or left, or sometimes both. This wasn’t a road system, it was mobile hysteria. Everybody looked worried. I have never seen people working so hard to keep from crashing into each other. And this is a Saturday—God knows what it must be like on a weekday.

然而读多了,会有点疲乏,眼睛也好,头脑也好。一路碎碎念下来,又觉得他的观察仅流于外表,没有深度,也许是我有毛病,看什么书都想寻找深度,叫你装!这就是本游记,你还想怎么样?!

《Neither Here Nor There》
叫这个名字的书,一搜能出来好多。看完这本游记,算跟作者走了一遍欧洲。但是别高兴,他不是导游,你别指望在这本书里看到欧洲的名胜古迹。他不会跟你详细介绍种座教堂、宫殿、各幅名画。他只是流水账似地写下他吃了什么、住在什么酒店,这次跟上次他来这儿有什么不同,或为什么什么都没变。他眼中看到的是当地的人或事,而不是他去的博物馆,除了特别值得一提的外。

作者提到欧洲虽小,但各国人性格各有不同,比如,法国人不爱排队。本来好好地一条长队排着的,车一来,立刻一窝蜂全涌到车门口,你推我攘,跟中国人一样。而英国人最装,吃个汉堡也要动用刀叉。而奥地利人给他的印象最深,在奥地利,作者回忆以前跟朋友来此处时,风景优美,傍晚在小酒馆喝啤酒、吃美食,周围的人们冲他们微笑举杯,他觉得奥地利是天堂。多亏同行的有两位刚结识的德国人,却原来,那些奥地利人虽然面带微笑,却是在说着嘲讽他们的话。因为他们没想到有人会听得懂。吓得作者一行人跑出了酒馆。你看,这就是奥地利。而瑞士人最冷漠。他们吸收大量外劳,却从不给人身份。哪怕那些外劳在瑞士工作了几十年也拿不到合法身份,一旦瑞士经济疲软,他们会立刻遣散驱逐外劳,连他们的小孩也不放过,即使还在学校念书,也马上带走。这就是为什么瑞士经济总那么好。

读完两本书,跟着作者游了一遍欧美,也值。游记作家写到他这个程度也算不错,至少本本都是畅销书,不愁生计。虽然有时觉得他的话语有点尖酸刻薄、哗众取宠,幽默往往就有这些负面影响。不过这么密集地看了两本同一作者的书,我有点疲劳。得换口味了。

闲聊:
毕飞宇在南京大学开授《小说课》了。成为著名作家,让人记得住的作家,需要天份。但小说课,以及各种写作书籍,能让你的文章比以前写得更好,这点我相信。我也打算三月份看看这方面的书,来提高下自己。我喜欢看作家讨论别的作家如何写作的。本来看他分析一篇篇名作挺有意思的,突然冒出来一段马屁,读得我倒了胃口。

“……他(莫言)太特别了,这是一个天赋极高的人,他在常理之外。……读莫言需要吃饱了,学莫言则绝对是吃饱了撑的,我又不傻,莫言哪里是学得来的。”

再看看莫言在作协大会上的讲话:
“习总书记关于文艺的谈话能够让很多文艺工作者感觉到:读到会心处想拍案而起,有心领神会之感,感觉到很多我们心里还没来得及说的话,就被他用非常精辟的话语概括出来了。我想,这都是因为他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一个博览群书的人,一个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力的人,是一个内行。习总书记是我们的读者,也是我们的朋友,当然也是我们思想的指引者。”

文人风骨,文人风骨。恶心的话能不能闭嘴不说呢。

电影

《海边的曼彻斯特》
当一个人犯下无可饶恕的错,他该如何赎罪?他无法赎罪,他只能接受惩罚。这惩罚便是魔鬼来到内心,时时刻刻折磨他,咬啮他。我不敢想像无数个夜晚他是如何辗转反侧,又或者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睁眼天天明。

影片缓慢地叙述着,镜头缓慢地移动。一个沉默的男人,在BOSTON做着最低贱的工作。你会想这么一个出色的男人,为什么做着janitor的工作。然后得知最爱他的兄长去世,他赶回家。发现哥哥让他回家,当他侄子的监护人。然后,慢慢揭开他不堪回首的过去,因为他的粗心,导致三个幼小孩子被火活活烧死。妻子无法原谅他,跟他离婚开始了新生活,并再生了个孩子。可是他呢,他行尸走肉般地活着。他也求死过,但没有成功。一个男人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寻死觅活,于是他麻木地活着,只有妻子知道他在死去,虽然这是个漫长地过程。

故事在现实与过去的交错中展开,他与侄子的日常生活,他酗酒,醉后打架惹事,他无法面对过去,他得离开自小生长的家乡。妻子告诉他,她很后悔说了那么咒骂他的话,她知道他也很难过,她不忍心看着他就这么麻木地活着。我泪流满面。

影片就这么淡淡地说着这个男人的一小段生活,然后结束了,没有给出解决办法,没有灿烂的结局。我想他还是继续这么活着吧,我想不出能有什么可以拯救他的。

这部电影让我记住了CASEY ALFREK,记住了他那眼含泪水、沉默隐忍克制的脸。

《血战钢锯岭》
战争影片我不太爱看,果然有许多鲜血淋漓的场景,我都跳过去了,所以不算真正看完这部影片。

男主角Desmond是个坚持自己信仰的人。我对这种人表示敬佩的同时也表示讨厌。没办法,我头脑简单,就是个普通人。我怎么觉着他对信仰的坚持是种大写的虚伪,伪善!跑到军队,却不拿枪,成年人了。这不是坚持信仰,是假天真。你拿把枪参加训练也一样可以救人,何必闹出这么大动静?相比之下,我更喜欢他父亲这个人物,或者说这个演员演得更好,有战争创伤的父亲。他的好友全都长眠于地下,他不愿自己的两个儿子再上战场。最后,这个固执的儿子却需要爸爸出面救场。晚餐上,这个爸爸得知一个儿子入伍时的那段戏就不错。父亲颤抖的嘴角,极力压制着感情,吃惊、愤怒、担心,最后爆发在一句话上:get out of my sight!
另外,因为阅读,还在youtube上找了《恐怖内阁》的电影来看。老电影,头都削掉了,声音也不清楚,没认真看完。改动很大。不作评论。

摘抄:
顾城:与光同往者永驻,与物同驻者俱往
四爷:妾似琵琶斜入抱,任君翻指弄宫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