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着分析一下群情激奋的原因

喜欢读书,却不擅长文字,喜欢思考,却不擅长深思,一个普通读书人而已。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还是在练笔,能写多少写多少。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群情激奋?为什么有时候发起者自信满满,结果却差强人意,甚至毫无响应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有时候又出人意料的迅速扩散,甚至超出能控制的范围?虽然我的人生经历不算丰富,但也亲历过几次。以前在国内的就不算了,因为外界影响因素明显,很难客观的说明问题。

来到美国以后,有两件事我觉得值得深思。一是08奥运火炬传递期间,支持‘藏独’的女生;另一个就是最近提出清甜空气说的女生。这两个事件有些相似的地方,都是源于一个普通,名不见经传的女学生偶然的一次行为和言论,然后发展成为轰轰烈烈的全民批判,最后又都很快的偃旗息鼓,一笑而过了。但是大批判时候的人们群众,言辞之激烈,态度之坚定,行动之迅速都让人心生恐惧,使得原本有些不同意见的人都纷纷三缄其口,甚至有时候还不得不违心地附和几声。这里有很多问题我很困惑,为什么这两件事件的主角都是学校里的女生?为什么他们做出这个举动和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可能导致的后果?为什么群众的反应大到了让其他人不敢轻易质疑?为什么这两件事都发生地极快,也消失得极快?

现在我只想挖掘一下群众的内心想法。其实除了主角,大家都是群众。在强调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下长大的我们虽然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欲望,因为这是生物本能,但是却没有大声说出来的胆量。这种被压制的本能常常需要蓄积足够的能量,也就是胆气,偶尔展露一下,才能基本维持我们的身心健康。所以常会出现这几种情形:不屑的撇嘴,低声地嘟噜,交头接耳,拍案而起,以及舌战群儒。这些情形需要的胆气级数递增。上面两个例子都属于拍案而起吧,因为很明显都是一时冲动,并没有充分准备应对可能的结果。这也是群众能有表现的唯一机会。因为前三种基本没扩散到群众氛围,充其量也就是小圈子,特别是第一种撇撇嘴纯属个人心理活动而已,而最后一种,主角人物自己准备充分,自己战斗力足够,没准备给群众表现的机会。我们认真地回忆每次发生拍案而起的事件时,就会发现在主角人物拍案之后,群众反应之前,都有段极短时间的平静。这段时间于主角人物是等待,于群众则是左顾右盼的观望。这时候发出第一个声音非常关键,能够影响群众的发言方向。因为群众这时无论是有想法的,还是没想法,都被表达想法的欲望给强烈刺激着,只是缺乏开口的胆量。因为有了一个出头的椽子,没想法的群众们连想一想都不用费力气了,直接附和,先松解一下高涨的欲望再说。至于说的什么,说得对与不对不要紧,一来法不责众,二来自己也不是始作俑者。那有想法的群众,如果尚能控制内心的欲望,自然是要当那个笑到最后的胜利者,尽管大部分时候都没赶得上那个最后,或者赶上了没来得及笑,,就已经时过境迁了。如果控制不了内心的欲望,运气好的碰上想法一致,那真是久旱逢甘霖的感觉,附和的自然更为大声和迅速,如果运气不好和人家想的不一样,那就要纠结一下是满足欲望优先,还是再让自己再勇敢一点,最后要么是识时务的俊杰,要么是力挽狂澜的精英。

因为是为了释放长久压抑的说话的欲望,一旦有了机会,当然要释放的越彻底越舒服,所以用词要比别人更为尖锐,声调要比别人更为高亢,表情要比别人更为逼真。在这种互相比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群情激奋,事态升级。这时候谁还顾得上那个事件的主角怎么想!当然,欲望总是会减弱的,释放的一定程度,自然就没了,那就没人有兴趣说话了,所以事情就过去了。

所以,要是有一天,偶然冲动之下,成为了主角人物,还请不要太紧张,给点时间,事情会过去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