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系列九:玄宗大治之四:唐玄宗友爱兄弟与名将张仁愿病逝

本人是喜欢历史的机械工程师,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开元二年即公元714年闰二月三十(戊子),唐玄宗李隆基将少保刘幽求贬为睦州刺史,将太子詹事钟绍京贬为果州刺史。三月十六(甲辰),他又将郇国公韦安石贬为沔州别驾,逍遥公韦嗣立贬为岳州别驾,赵彦昭贬为袁州别驾,已经退休的特进李峤贬为滁州别驾。


唐玄宗去年九月下诏拆毁天枢,到这年春季才开始销毁。朝廷征用工匠将天枢的铸铁熔化,花了个把月都没熔完。先前,韦后也在天街建造一座高好几丈的三石台,歌颂功德。这时唐玄宗也下令将它拆毁。


四月十四(辛未),朝廷停止在各个皇家陵园用鹰犬作为供品。


四月二十四(辛巳),突厥可汗阿史那默啜再次派使者来求婚,自称“乾和永清太驸马、天上得果报天男、突厥圣天骨咄禄可汗。”


五月初二(己丑),因为全国饥荒,唐玄宗罢免了所有员外官、试官、检校官,并规定自今以后,除非有战功或特别敕令,选部不得随便登记并拟定官职。


五月二十二(己酉),吐蕃宰相坌达延写信给朝廷宰相,请求先派解琬到河源谈判确定两国的边界,然后结盟。解琬曾任朔方大总管,所以吐蕃人请他前往。在此之前解琬已经作为金紫光禄大夫退休致仕,唐玄宗因此重新召他回来任左散骑常侍,然后派他前往。他又命令宰相写信答复坌达延,加以招抚怀柔。解琬上言说,吐蕃必定暗中抱有反叛的计划,请求朝廷预先派十万大军进驻秦、渭等州,做好防备。


黄门监魏知古本来是小吏出身,因为姚崇的引荐,以至成为和姚崇一样的宰相。姚崇因此看不起他,于是请魏知古摄理吏部尚书,负责东都的官员选拔,然后派吏部尚书宋璟在门下省过官(即在门下省审核吏部和兵部六品以下的官员)。魏知古因此对姚崇怀恨在心。


姚崇的两个儿子分别主管东都两个官署。他们仗恃自己父亲对魏知古有知遇之恩,颇有点利用职权请托徇私。魏知古从东都回来后,将他们做的事都奏闻朝廷。有一天,唐玄宗私下问姚崇道:“爱卿儿子的才能和秉性如何?现在担任什么官职?”姚崇揣摸到了唐玄宗的用意,回答说:“臣有三个儿子,两个在东都,为人欲望太多而不够谨慎。他们一定会有事求于魏知古,只不过臣来不及过问而已。”唐玄宗开始以为姚崇必定会为儿子隐瞒,但听到姚崇这番话后,高兴地问道:“爱卿怎么知道的?”姚崇说:“魏知古贫微时,臣曾小心关照翼护他。臣的儿子愚蠢,以为魏知古一定会对臣感恩戴德,纵容他们为非作歹,所以敢于有事求他。”唐玄宗于是认为姚崇大公无私,并觉得魏知古辜负了姚崇,因此想罢斥他。姚崇一再请求说:“是臣的儿子不知好歹,违反了陛下的律法。陛下赦免他们的罪过,已经很幸运了。如果再因臣而罢逐魏知古,天下人必定会认为陛下为臣徇私,会有损陛下圣政的名声。”唐玄宗思考了许久后才答应了他。五月二十四(辛亥),魏知古到底还是被罢相,改任工部尚书。


宋王李成器和申王李成义都是唐玄宗的兄长;岐王李范和薛王李业是唐玄宗的弟弟;豳王李守礼是唐玄宗的堂兄。唐玄宗平时对兄弟的友爱,近代帝王没人能比。他刚即位时,特制了很长的枕头和很大的被子,和兄弟一同睡觉。各位封王每天早晨从侧门前来朝见,退朝后就在一道宴饮,斗鸡,击球,或者到近郊打猎,游赏别墅。他派去问候兄弟的宦官中使在路上络绎不绝。唐玄宗听朝之后,经常跟诸王出游。在禁中时,和兄弟们一起拜跪时他用的都是家人的礼数,饮食起居也都跟他们一样。他在殿中设置了五个帷幄,让这五位封王相处其中,称作“五王帐”。他们在一起要么谈论诗赋,参杂着饮酒、博弈、游猎;要么各自拿着丝竹乐器演奏自娱。李成器善于吹笛,李范善于弹琵琶,经常和唐玄宗一道吹奏。五王中要是有人生病,唐玄宗经常为此终日不吃,整夜不睡。李业曾生了次病,唐玄宗那时正在临朝,没一会功夫,就派去了十趟使者前去问候。唐玄宗还亲自为李业煮药,在灶头吹火时,不小心烧着了胡须,身边的人惊慌地扑灭了火。唐玄宗说:“只要薛王喝了这药能痊愈,胡须有什么好可惜!”李成器尤其恭敬谨慎,和人交游时从未谈及时政。唐玄宗对他也越来越信任和器重,所以离间的谗言无法生效。然而唐玄宗只用衣食声色和娱乐游玩优待他们,不派给他们任何重要职事。群臣觉得李成器等人地位逼近唐玄宗,请求他按照先朝惯例派他们到外州出任刺史。六月初一(丁巳),唐玄宗任命宋王李成器兼任岐州刺史,申王李成义兼任幽州刺史,幽王李守礼兼任虢州刺史,让他们到任后只要抓好大纲,其余的州务全交给高级僚佐处理。此后出任都护、都督、刺史的封王都是以此为准。


同一天,京师长安刮大风,将不少树木连根拔起。


六月初八(甲子),因为太上皇避暑的缘故,唐玄宗改在大明宫上朝。


六月初九(乙丑),退休的兵部尚书韩国公张仁愿去世。张仁愿是华州下邽人,本名张仁亶,因为发音类似唐睿宗李旦的名讳而改名。他少年时就有文武材干,经累迁后任殿中侍御史。当时有御史郭霸上表声称武则天是弥勒佛化身,凤阁舍人张嘉福与洛州人王庆之等人请求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并请求张仁愿连名署表,但被张仁愿严辞拒绝,因此受到有识之人的尊重。不久夏官尚书王孝杰被任命为吐刺军总管,统领兵众防御吐蕃,武则天下诏让张仁愿前往监军。张仁愿与王孝杰不和,并因此上奏指控王孝杰在军队里欺罔朝廷。王孝杰于是被罢免为庶人,而张仁愿则被升迁为侍御史。


万岁通天二年(697),监察御史孙承景被派去监督清理边境的军队。作战结束回来后,孙承景上呈了很多描述战斗场面的图画给武则天,每个战阵必有孙承景亲冒矢石和身先士卒的御敌画面。武则天叹道:“御史能做到如此敬业,真不简单!”因此提拔他为右肃政台中丞,并让张仁愿去记录孙承景下头的立功将士。张仁愿临行前,先去询问孙承景对阵胜负的状况。孙承景其实从未上阵,所以全回答不出来,但又吹嘘并增添了他的功劳。张仁愿在朝堂上奏承指控孙承景欺君罔上,武则天于是将孙承景贬为崇仁令,提拔张仁愿为肃政台中丞兼检校幽州都督。刚好突厥可汗阿史那默啜入寇,攻陷赵、定等州,然后拥众回去时途经幽州。张仁愿率军出城截击,流矢中了他的手,但突厥人也退走了。武则天派使者去慰劳问候,并赐给他医药。张仁愿经累迁升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


神龙二年(706),唐中宗李显从洛阳回到京师长安,任命张仁愿为左屯卫大将军,兼检校洛州长史。当时东都粮价昂贵,盗窃很多,张仁愿将他们全都捕获后用棍杖打死,尸体堆积在自己的府门。于是远近震慑,无人再敢犯罪。当初,唐高宗时贾敦颐担任洛州刺史,也很有政绩,与张仁愿都算是当时最佳东都长官。所以人们有这样的说法:“洛州有前贾后张,可敌京兆三王。”可见民众如何称道他。


神龙三年,突厥入寇。朔方(今宁夏北部)军总管沙吒忠义被他们打败。唐中宗下诏让张仁愿摄理御史大夫,代替沙吒忠义统领兵众。张仁愿上任时突厥已退,于是他带兵跟在他们背后,趁夜掩袭,击溃了他们。先前,朔方军北面和突厥以黄河为界,河北岸有座拂云神祠。突厥即将入寇时,总要先到神祠去祭拜求福,把酒洒在地上,并趁机牧马养兵,然后才渡过黄河。当时突厥的阿史那默啜率领全部部众往西攻击突骑施的娑葛,张仁愿于是请求趁虚夺取漠南的地盘,接着在黄河北岸修筑三座受降城,首尾相应,以断绝突厥南寇的道路。太子少师唐休璟认为两汉以来,汉人都是以黄河为界,坚守南岸。如今要在胡人境内修筑城池,恐怕劳民伤财,最终城池会落入突厥手里,便建议拒绝张仁愿的提议。张仁愿再三请求不已,唐中宗终于答应了。张仁愿上表要求将期限已到的老兵留下帮助修筑城池。当时有两百多咸阳兵逃归,但被张仁愿全部捉回,同时在城下处斩,军中极为震骇战栗,因此筑城军民无不尽力,六十多天里三座受降城就建好了。张仁愿以拂云祠为中城,与东、西两城相隔各四百多里,全部占据渡口要害,遥相呼应接济。朝廷因此往北拓广了三百余里领土。张仁愿还在牛头朝那山北面设置了一千八百所烽候。自那以后突厥人无法越过牛头朝那山放牧,朔方不再遭受寇掠,朝廷得以减少了那里的镇兵数万人。


张仁愿初建三城时,没有设置壅门(大城外的小城)以及守城退敌以及像栅栏等防御障碍物。有人问他:“这边城是御贼的场所,为何不设置守备措施?”张仁愿说:“军事上注重攻取,而不是退守。贼寇如果来到这里,就应当并力出战。回头张望城池的士兵,都必须杀了,所以哪里还用得着守备的设置,让他们产生退保的侥幸心理?”以后常元楷成为朔方军总管,才开始修筑壅门以防备敌寇,舆论因此看重张仁愿而轻视常元楷。张仁愿在朔方时,上奏启用监察御史张敬忠、何鸾、长安尉寇泚、鄠县尉王易从、始平主簿刘体微,让他们分别管理军事文书;还启用太子文学柳彦昭为管记,义乌尉晁良贞为随机。张敬忠等人都以文吏著称,多数人后来都当了大官,所以人们称赞张仁愿有知人的明鉴。


景龙二年(708),他官拜左卫大将军兼同中书门下三品,经累封成为韩国公。他通常春季回朝,秋季又回去监督军队,防守边境。唐中宗经常赋诗为他饯行,赏赐给他的东西不可胜数,不久又加授他为镇军大将军。唐睿宗即位后,他因为年老退休致仕,朝廷特许给他全额俸禄,又拜他为名誉兵部尚书,加光禄大夫,依旧退休致仕。这年他死后,唐玄宗追赠他为太子少傅,送他家安葬礼物二百段布帛,并命令一名五品官员担任葬礼监护使。


六月初十(丙寅),吐蕃派宰相尚钦藏来敬献结盟文书。


唐玄宗因为当时民间风俗奢靡,于是在秋七月初九(乙未,旧唐书作六月初一丁巳)下制说:“乘舆服御、金银器玩,都必须让有司部门予以销毁,用以供应军国的需用。乘舆和器玩上的珠玉和锦绣都必须在殿前焚毁。内宫后妃以下,都不许穿戴珠玉和锦绣。”七月十二(戊戌),他下敕说:“关于朝廷百官穿戴的官服和腰带以及使用的酒器、马衔、马镫,将有如下规定:三品以上的允许饰佩玉带,四品饰戴金带,五品饰戴银带,其余官员全部禁戴。妇人的服饰跟从丈夫和儿子。以前穿锦绣的,可以染成黑色。自今以后,天下人更不许采集珠玉,纺织锦绣等物品。违者将处以杖责一百,匠人减一等。”他接着废除了两京的织锦坊。


司马光感叹道:唐明皇开始时励精图治,自己能做到如此刻苦节俭。然而他晚节不保,因奢靡而衰败。奢侈靡烂太容易让人堕落,这教训太深了!《诗经》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真是不能不谨慎!


薛讷与左临门卫将军杜宾客和定州刺史崔宣道等人带兵六万出了檀州去攻击契丹。杜宾客认为:“让士卒在盛夏期间背负干戈铠甲,带着军资军粮,深入敌境,我看难以成功。”薛讷说:“盛夏期间,牧草茂盛,羔犊繁衍。从敌人那里得到粮草,正是最好的时机。绝不能错过这一举歼灭胡虏的机会。”大军抵达滦水山峡中时,契丹伏兵在他面前和背后夹击,从山上冲杀下来。结果唐兵大败,死了什之八九。薛讷仅与数十骑突围出来,得免于难。契丹人对他嗤之以鼻,把他叫做“薛婆”。崔宣道负责后军,听说薛讷失败,也退走了。薛讷因此归罪于崔宣道以及胡人将领李思敬等八人,朝廷下制将他们全部在幽州处斩。七月十四(庚子),唐玄宗下敕,赦免薛讷死罪,削除了他的官爵。只有杜宾客被完全赦免。


七月十六(壬寅),唐玄宗任命北庭都护郭虔瓘为凉州剌史兼河西诸军州节度使。


果州刺史钟绍京心怀怨恨,多次上疏妄自谈论吉凶善恶。七月十九(乙巳),朝廷又将他贬为溱州刺史。


七月二十(丙午),昭文馆学士柳冲和太子左庶子刘子玄刊定了《姓族系录》二百卷,上呈给朝廷。


七月二十一(丁未,《旧唐书》作辛未为误),唐玄宗任命光禄卿窦希瑊为太子太傅。同一天,房州刺史襄王李重茂去世,唐玄宗为此取消了三日朝会,追谥他为殇皇帝。李重茂是唐中宗李显的第四子,于圣历三年(700)封为北海王,并在神龙初年(705)进封温王,授右卫大将军,兼遥领并州大都督,但并未出閤赴任。景龙四年(710),唐中宗驾崩,韦后立李重茂为帝,然而自己临朝称制。当韦氏失败后,李重茂也逊位,让给叔父相王李旦,自己退居别处。景云二年(711),他改封襄王,迁移到集州。唐睿宗李旦还命令中郎将带兵五百人去守卫他。这年早些时候,他转为房州刺史。他死时十七岁,被安葬在武功西原。


七月二十二(戊申),唐玄宗禁止文武百官的家人与僧尼和道士来往。七月二十六(壬子),他又禁止民间铸造佛像和抄写梵经。


宋王李成器等人请求献出他们在兴庆坊的宅第,作为皇帝的离宫。七月二十八(甲寅,《旧唐书》作六天前的丙午;还说在那天决定取消诸王王傅的官职,并要求京官只能在朝见参拜的时候才佩带跨巾和算袋;外官也只能在上衙门时佩带,其他天停带),唐玄宗下制答应了,于是开始在那里兴建兴庆宫(《新唐书》说九月初五庚寅作兴庆宫),同时赐给李成器他们其它的宅第,都环绕着兴庆宫旁。唐玄宗又在兴庆宫西南面设置楼宇,在它的西面题字为:“花萼相辉之楼”,在它的南面题字为“勤政务本之楼”。唐玄宗有时登上楼宇,听到边上的诸王在家奏乐,便会召他们上楼一同宴席;有时则临幸他们的宅第尽情欢乐,并优厚地赏赐他们。


七月二十九(乙卯),唐玄宗任命太常卿岐王李范兼任绛州刺史(《旧唐书》作华州),秘书监薛王李业兼任同州刺史。还下敕让宋王以下诸王每季度各两人入朝,周而复始地轮流下去。


八月初三(戊午),西天竺国派使者来长安敬献地方特产。八月初六(壬戌),朝廷禁止女乐(即歌舞伎)。


这期间民间谣传说,唐玄宗要挑选女子充实皇宫掖庭。唐玄宗得知后,于八月初十(乙丑)下令有司部门在崇明门旁安排牛车,然后亲自选取后宫没用的宫女,用牛车载她们回家。他还下敕令说:“后宫卧室之内,还将宫女释放回家;民间的街坊之间,事情就可想而知了。”


八月二十(乙亥),吐蕃大将坌达延和乞力徐率众十万入寇临洮,又游寇兰州。他们还到渭源掠取牧马。唐玄宗命令薛讷以白衣身份摄领左羽林将军,担任陇右防御使;任命右骁卫将军常乐人郭知运为副使,与太仆少卿王晙带兵出击吐蕃(《旧唐书》还包括杜宾客和安思顺)。八月二十六(辛巳),朝廷开始大规模招募勇士派往河、陇一带,让薛讷训练他们。


当初,鄯州都督杨矩提议将九曲的地盘让给吐蕃。那一带土地肥沃富饶,吐蕃人于是在那里畜牧,因此趁机入寇。杨矩既后悔又恐惧,居然因此自杀身死。


八月三十(乙酉),太子宾客薛谦光献上武后所制的《豫州鼎铭》。鼎铭的末尾有这样的话:“上玄降鉴,方建隆基。”他认为这是唐玄宗李隆基受命符瑞。姚崇也上表祝贺,并且请求朝廷宣示给史官,并颁告朝廷内外。


司马光感叹道:预期的日食没有应验,是太史官的过失;而君臣为此互相庆贺(指姚崇因为二月初一没出现日食而祝贺唐玄宗),则是有诬上天。将偶然巧合的文字当作符命,通常只是小臣谄媚之言;而宰相因此加以证实,则是有侮其君。对上有诬于天,在下有侮其君,即使像唐明皇这么圣明的君主,姚崇这么贤能的臣下,都不免于这类事情,岂不令人惋惜!


要想知道唐玄宗后来的情况,请看下篇文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