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系列九:玄宗大治之七:太上皇唐睿宗病逝与突厥阿史那默啜之死

本人是喜欢历史的机械工程师,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开元三年即公元715年十一月初七(甲申)曾任宰相的刘幽求在自杭州刺史改任郴州刺史的路上病故。这年,唐玄宗李隆基任命突骑施酋长苏禄为左羽林大将军和金方道经略大使。同时,王皇后的妹夫尚衣奉御长孙昕因为一些细小的事情和御史大夫李杰不和。


开元四年即公元716年春正月初二(戊寅),唐玄宗到西宫朝见太上皇李旦。


长孙昕和他妹夫杨仙玉在里巷等候李杰,然后将他殴打了一顿。李杰上表陈诉说:“臣的发肤受到伤害,痛的只是自身。然而朝廷赐的冠冕受到欺凌,却的确是有辱国家。”唐玄宗勃然大怒,下令将长孙昕在朝堂上斩首,向百官谢罪。百官都认为不能在春季阳和期间行刑,累次上表陈诉请求。正月初七(癸未),唐玄宗将斩首改为在朝堂上将长孙昕用棍杖打死。他还下敕书慰问李杰说:“长孙昕他们是朕的亲戚,朕不能训导他们,导致他们凌辱侵犯爱卿的衣冠。朕虽然对他们加以极刑,仍不足以谢罪。爱卿应当用刚正之心疾恶如仇,千万不要顾虑那帮凶恶之人。”


正月十一(丁亥),因为“成”字犯了唐玄宗生母昭成皇后的谥号,于是宋王李成器更名为李宪,申王李成义更名为李捴。


同时,刑部尚书中山郡公李乂去世。李乂本名李尚真,是赵州房子人。他少年时与兄长李尚一和李尚贞都以文章见称,并举进士。景龙中年(708),他经累迁出任中书舍人。当时唐中宗派使者到江南去分道用当地官府的钱财赎出动物放生。李乂上疏劝谏,觉得拯救低等生物远不如关心百姓和国家重要。他的奏折前面已经细说,就不赘述了。李乂负责皇帝的制诰有不少年头。景云元年(710),他升迁吏部侍郎,与宋璟和卢从愿同时掌管官吏的选拔。他办事公允,很得当时人们的称道。李乂不久又转为黄门侍郎。当时唐睿宗下令建造金仙和玉真两座道观,李乂又频频上疏劝谏,唐睿宗虽然没采纳,却总是下优诏宽容他。开元初年(713),唐玄宗特令李乂与中书侍郎苏颋一道纂集起居注,并记录历代可以体国经远的良好谏言,另外将它们编辑上奏。李乂在门下省时,驳正了不少制令和敕文。开元初年,姚崇任紫微令。他举荐李乂为紫微侍郎,表面上是举荐贤能,其实是要让他位居其下,去掉他纠驳制令的大权。李乂不久官拜刑部尚书。他方正优雅,很有学识,朝廷百官都称赞他有宰相的人望。他们兄弟同出了一部文集,叫做《李氏花萼集》,共二十卷。


正月二十一(丁酉,通鉴作乙酉,疑有误),陇右节度使郭虔瓘上奏,说他的家奴石良才等八人都有战功,请朝廷封他们为游击将军。唐玄宗封赏的敕令下达后,卢怀慎等人上奏说:“郭虔瓘仗势自己的微小功劳,居然胆敢侮辱朝廷的常典,为家奴请求五品的封赏。这实在是扰乱纲纪,陛下不能答应。”唐玄宗听从了他们的建议。


正月三十(丙午),唐玄宗任命皇子鄫王李嗣真为安北大都护、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蕃大使;并让安北大都护张知运作为副手。他还任命皇子陕王李嗣升为安西大都护、安抚河西四镇诸蕃大使,并让安西都护郭虔瓘作为副手。二王其实都并不出阁赴任。诸王遥领节度使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二月初十(丙辰),唐玄宗临幸新丰县的骊山温泉。


二月十五(辛酉),吐蕃入寇并包围了松州,廓州刺史盖思贵带兵讨伐他们。


二月二十一(丁卯),唐玄宗回到长安宫。因为关中干旱,他派使者到骊山祈雨,后来果然下了暴雨。唐玄宗于是下令用二牲少牢祭祀,并禁止民众到骊山砍柴。


二月二十五(辛未),他任命尚书右丞倪若水为汴州刺史兼河南采访使。


唐玄宗虽然开始重视各地都督和刺史,并选拔有才能和名望的京官出任,然而当时的士大夫还看不起外任。扬州采访使班景倩入朝担任大理少卿。他经过大梁时,倪若水为他饯行,然后站着远远地眺望他马匹离去的风尘,许久之后才返回,并跟部属们说:“班生此行,何异于登仙!”


二月二十七(癸酉),松州都督孙仁献在松州城下袭击吐蕃,击溃了他们。


唐玄宗曾派宦官到江南去捕捉鵁鶄和鸂鶒等飞禽,想将它们放置在皇宫苑中。使者到江南给百姓带来很大麻烦和骚扰。他们经过汴州时,倪若水上疏给唐玄宗说:“如今农事和桑蚕正非常繁忙,而朝廷却派人来罗网捕捉飞禽,以供到花园池塘的游玩。远自长江和岭南,在水陆两路运送这些飞禽,还用精美的食品喂养它们。沿路的观众,难道不会因此以为陛下不把百姓当回事,而把鸟禽看得如此之重?陛下本应当把凤凰当作凡鸟,把麒麟当作凡兽,更何况鵁鶄和鸂鶒,有什么这么珍贵!”唐玄宗亲自书写手敕感谢倪若水,还赐给他四十段布帛,把捕捉来的飞鸟都放走了。


崤山以东地区又发生严重蝗灾,姚崇再次让人们捕杀。倪若水上奏说:“蝗虫是天灾,并非人力所能控制。陛下应当敬修德行用以禳灾。刘聪那时,常派人捕杀掩埋,结果反而为害更大。”因此拒绝朝廷派来监督杀蝗的御史,不听从他的命令。姚崇送文书给倪若水说:“刘聪是僭越的伪主,他的德行无法胜过妖魔。今天是圣朝,妖魔绝对无法战胜陛下的德行。古代优秀的地方牧守,蝗虫都无法进入他们的境界。如果敬修德行可以免除蝗灾,难道你们地区的蝗灾是因为足下的无德而造成的吗?”倪若水因此不敢再违抗御史的使命。夏五月三十(甲辰),唐玄宗下敕,派使者到各州去详细检察州县捕蝗的情况,将努力和怠惰的官员名单上报朝廷。因此虽然连年都有蝗灾,却没有导致严重的饥荒。


有人跟唐玄宗说:“今年的官员选拔太滥,叙用的县令都很不称职。”当新任官员入朝谢恩时,唐玄宗将新任县令全都召到宣政殿庭,考核他们治理百姓的对策。结果评定鄄城令韦济的言词和理政的策略为第一,因此提拔他为醴泉令。其余二百多人暂时不入品第,但还让他们赴任考察;另外四十五人则放回去重新作学问。吏部侍郎卢从愿因此被贬为豫州刺史,李朝隐被贬为滑州刺史。卢从愿负责官员选拔已经六年,他和李朝隐都有称职的名声。当初在唐高宗李治的时代,马载和裴行检在吏部,最有名望,当时人们称吏部前有马、裴,后有卢、李。韦济是韦嗣立的儿子。


有个胡人上言说海南有很多珠翠奇宝,朝廷可以派人前往经营致取,并顺便提到和外商贸易的好处;又要朝廷派人到师子国去求取灵药和善于医术的老妪,将她们安置在宫掖。唐玄宗于是命令监察御史杨范臣和该胡人偕同前往。杨范臣私下上奏说:“陛下前年在殿前焚烧了珠玉和锦绣,表示不再使用。今天陛下要去求取的奇珍异宝和前年烧毁的又有什么两样?他们外商和本地商贾争利,这并非帝王应当卷入的事。胡人药品的属性,多数中国人都无法了解。况且胡人老妪怎能随便被安置在宫掖!御史是天子的耳目,一定得有军国大事时才派他们出使外地。如有必要,臣即使冒着南方瘴气瘟疫的危险,虽死不敢推辞。但这只是胡人蛊惑朝廷,求媚陛下的诡计,无益于皇上的圣德。所以臣私下担心这并非陛下的本意,还希望陛下深思熟虑。”唐玄宗当即自我引咎,慰问晓谕了他一番,取消了这一诏令。


夏六月十六(庚申,《旧唐书》作庚寅为误),月全食。


六月十九(癸亥,有些史书作次日即甲子,估计是半夜),太上皇李旦在百福殿驾崩。李旦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八子,唐中宗李显的母弟,于龙朔二年(662)六月初一(己未)生于长安,当年就被封为殷王,遥领冀州大都督、单于大都护、右金吾卫大将军。李旦年长时,谦恭孝敬,友爱弟兄,十分好学,工于草隶,尤其喜爱解释古文字义的书籍。乾封元年(666),他改封豫王,并于总章二年(669)改封冀王。李旦最初名叫李旭轮,到这时去掉了旭字。上元二年(675),他改封相王,再拜右金吾卫大将军。仪凤三年(678),他升迁洛州牧,并更名为李旦,改封豫王。嗣圣元年(684),他母亲武则天临朝,将唐中宗废为庐陵王,立豫王李旦为皇帝,自己仍然临朝称制。当武则天革命(改朝换代)时,改国号为周,把李旦降为皇嗣,让他恢复原名李轮,迁居到东宫,礼仪和皇太子一样。圣历元年(698),李显从房陵回到洛阳。李轮多次称病不上朝,一再请求让位给他兄长李显。武则天于是立李显为皇太子,封李轮为相王,又恢复名字李旦,并授太子右卫率。长安中年(702),他官拜司徒、右羽林卫大将军、并州牧、安北大都护、诸道元帅。从武则天刚临朝以及革命之际,王室屡有变故。李旦总是恭俭退让,最终幸免于祸。神龙元年(705),他因为参与诛杀张易之兄弟的大功,进号为安国相王,升迁太尉,增加实封食邑,同年被立为皇太弟,但坚决推辞不受。他即位成为唐睿宗的事前面都已细说,就不赘述了。这时他在百福殿驾崩时五十五岁。


六月二十五(己巳),唐玄宗让女儿万安公主为女官即女道士,想以此为太上皇追得冥福。


六月二十七(辛未),京师、华、陕三州刮大风,将很多大树连根拔起。


六月二十九(癸酉),拔曳固部落杀了突厥可汗阿史那默啜,将他的首级敬献朝廷。当时阿史那默啜率军北击拔曳固,在独乐水击溃了他们。他仗恃大捷而看不起对方,不设任何防备。回来的路上他遇到一名叫颉质略的拔曳固散兵,从柳树林里突然冲出来把他杀了。当时大武军中一名叫郝灵荃的子将(唐朝军队编制:每军小将一人,副二人,分掌军务;子将八人,掌分列列阵、金鼓及部署卒伍)奉命出使突厥。颉质略将阿史那默啜的首级交给他,然后和他一道回到宫阙。朝廷将阿史那默啜的首级悬挂在广街。拔曳固、回纥、同罗、霫、仆固五个部落都来归降,朝廷将他们安置在大武军的北面。


阿史那默啜的儿子小可汗继立,但被骨咄禄(可能是阿史那默啜的兄长,因为《旧唐书》说阿史那默啜兄长的儿子小杀继立为可汗)的儿子阙特勒击杀了,连同阿史那默啜的其他几个儿子和亲信。阙特勒接着立他兄长左贤王默棘连为毗伽可汗,国人称他作“小杀”。毗伽一再要求让位给阙特勒,但阙特勒不受。于是毗伽可汗任命他为左贤王,专门负责突厥的兵马。


七月十九(壬辰),太常博士陈贞节和苏献因为太庙的七室已满,所以请求将唐中宗的神主牌位迁到另一个庙堂,将唐睿宗的神主牌位搬进太庙。唐玄宗答应了。他们又奏请将唐玄宗生母昭成皇后的牌位也搬进唐睿宗的室间,将肃明皇后留在仪坤庙祭祀(八月初二乙巳,朝廷在太庙的西面设立唐中宗的庙堂。十一月十六丁亥,朝廷将唐中宗李显的神主牌位迁移到西庙)。


七月二十三(丙申),朝廷分出巂、雅二州部分地区设置黎州。七月二十四(丁酉),洛水泛滥。


八月二十八(辛未),契丹的李失活和奚族的李大酺率领所部前来归降。唐玄宗下制任命李失活为松漠郡王、代行左金吾大将军兼松漠都督,并拜他手下的八部落酋长为刺史。唐玄宗又命令将军薛泰督军镇抚他们。他还任命李大酺为饶乐郡王、代行右金吾大将军兼饶乐都督。李失活是李尽忠的堂弟。


同时(《新唐书》作七月初四丁丑。也许唐玄宗这时才答应),吐蕃再次请和,唐玄宗也答应了。


突厥的阿史那默啜死后,奚、契丹、拔曳固等部落全都内附朝廷,但突骑施的苏禄则再次自立为可汗。突厥部落大多离散,毗伽可汗十分担忧,于是召阿史那默啜当政时的牙官暾欲谷回来当他的谋主。暾欲谷七十多岁,足智多谋,突厥人很信服他。居住在河曲的突厥降户听说毗伽可汗即位,很多人又都叛逃去归附他。


并州长史王晙上言说:“这帮人只是因为他们国家丧乱,所以才前来归降。一旦突厥安宁,他们必定再次叛逃离去。如今将他们安置在河曲,这帮人狡黠野蛮,实在难以制御,往往不受军队和州府的约束,经常兴兵剽掠。臣听说叛逃的突厥人大多已经和胡虏通气往来,互相抱怨。我们只是豢养这帮人成为突厥的间谍而已。时日越久,他们的奸诈越深,随时都会窥伺边塞的空隙,最终将成为朝廷的大患。胡虏骑马到南边放牧,必定会成为突厥的内应。将来一道进逼军州,我们将表里受敌。那时即使有韩信和彭越那样的名将,恐怕也不能取胜。希望朝廷利用秋冬之交,大规模召集兵众,向突厥的降户解释利害祸福,给予他们一定的资金和粮食,将他们迁徙到内地。二十年后,他们将逐渐改变旧的风俗,都能变成朝廷的劲兵。这么做虽然会有暂时的辛劳,然而却能得到永久的安宁。近来守卫边塞的将吏,以及派到边境的使者,大多都敬献谄媚的说辞,全都不是事实。有人说北边的胡虏早已破灭,有的说突厥降户十分妥贴,无非是想炫耀自己的功劳,而不是尽忠为国。还希望陛下对这些好听的话加以明察,不要一下子忘了长远的考虑。朝议一定会说:‘国家从前就曾经将突厥降户安置在河曲,都平安无事。今天为何要怀疑他们!’这是因为时过境迁,陛下不能不祥察。以前颉利败亡之后,突厥的降户没有异心,所以能长久安宁无事。如今北方的胡虏尚存,这帮人害怕他们的威严,有的感怀他们的恩惠,有的则是他们的亲属,因此岂肯南来!跟以前比较,当然完全两样。以臣的愚见,将他们迁徙到内地,是上策。在边塞大量驻扎兵马,严加防备,汉人和夷人相杂,虽然劳民伤财,但还是其次。保持今天的现状,那绝对是下策。还希望陛下认真考虑这三道策略,选择最好的方案实行。即使因为迁徙造成他们的逃亡,捉获的人到底还是大唐所有。如果把他们留在河曲直到黄河冰冻,臣恐怕会发生变故。”


奏疏呈上后,朝廷没有回音。降户鋏跌思泰和阿悉烂等人果然反叛。冬十月初二(甲辰),唐玄宗命令朔方大总管薛讷发兵追讨。王晙率领并州兵马西渡黄河,昼夜兼行,追击叛逃的人马,击溃了他们,斩首了三千多级。


先前,单于副都护张知运没收了突厥降户的所有兵器,命令他们渡过黄河到南岸居住,因此降户无不怨恨愤怒。御史中丞姜晦任巡边使,降户向他哭诉说他们的弓矢都被收走,无法射猎维生,于是姜晦把弓矢都还给了他们。降户得到武器后,马上反叛。张知运没有防备,和他们在青刚岭开战,结果被降户们生擒。他们打算将他交给突厥。到了绥州境内,将军郭知运带领朔方兵截击,在黑山的呼延谷击溃了他们。突厥人释放了张知运后逃去。唐玄宗因为张知运丧失大军,将他斩首示众(《新唐书》又说两年多后,开元六年即718年十一月,突厥人捉走了单于副都护张知运。估计为误)。毗伽可汗得到鋏跌思泰等人后,打算南侵为寇。暾欲谷说:“唐主为人英武,百姓和睦,年景丰裕,我们没有什么间隙可趁,所以不能妄动。我们的部众刚刚集结,兵力还十分疲惫羸弱。况且我们也应当息养数年,然后才开始观察局势的变化再决定是否举兵。”毗伽可汗又想修筑城池,还修建佛寺道观。暾欲谷说:“不行。突厥人口稀少,不到唐朝的百分之一。我们之所以能和他们匹敌的缘故,正是因为我们追逐水草,没有固定的居处,以射猎为业,人人全都习武;强大时则进兵抄掠,弱小时则窜伏山林。唐兵虽多,却用不上气力。如果我们筑城而居,变更旧俗,一旦失利,必定会被他们消灭。佛教和老庄的法术,教导人们仁义软弱,并非用武争胜的法术,所以不能崇尚。”毗伽可汗这才打消了这些主意。


要想知道唐玄宗后来的情况,请看下篇文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