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政治忆故乡,练字醒脑避痴呆,
我的故乡妈廟,隶属于广东惠阳大亚湾,妈廟地理位置优越,是塊风水宝地,离大亚湾海边不远,南北有两条小河,河水由西向东流入大海,东面两河出海口形成一大片海壩,海壩长满浪钉树又名“红树林”,西面几个不大的小山岗,如此好的地理位置在三百多年前己给故乡人相中,听说建村前在长满浪钉树岸边有个小岩洞,洞内供奉有妈娘神位,大概是由水上人“漁民”筑建而成,由于此地有供奉妈娘岩洞,所以起名妈廟村。
风水宝地人人都想移居进来,慢慢的聚集了大批水上人“漁民”在此定居,先后有六姓(苏何李吳蔡张)之多來自四面八方,按先后迁入居住,先來的占据了地势比较高的好位置,后移入的地势较低,打台风下大雨房子会被水浸,妈廟房屋建得乱七八糟,大部分都是门朝东而建,妈廟是个偏僻小地方,初时聚居的大部份是水上人以打魚为生,妈廟耕地很少只有很少坑笼田“梯田”,聚居的人慢慢多起来后,在两条小河岸边,通向西面小山岗路上各筑有一座城门(我小时候城门还有,现在已不存在了),当年妈廟经常闹土匪,为了护卫村民,所以在城门放有准备和土匪打斗武器,那时村中男人大多都会功夫,村中也请有功夫教头。
妈廟地处偏僻地势低,涨潮时海水大量涌入,村民聚居多起來后由于耕地少,村民就利用起那片浪钉壩开辟盐田(我小时候还有,现在盐田已不存在了),产盐后在小河上流筑起盐仓储存,利用小河把盐运出,过去小河河水很深,运盐船经常担负疏通河道清淤工作,经过几百年后地势台高了很多,海水涌入也少了,村民也没有人打鱼了,全村人改为农耕,盐田也废了,不产盐后盐船也没有了,疏通河道清淤工作自然停止了,现在小河很浅水下泥沙障碍物特别多。
妈廟由于耕地少大部分男人出外谋生,留下來的老人小孩和妇女,所以形成女多男少的尷尬局面,男人外出谋生在世畀各地都有,除了港澳南洋特别多,大多数有去无回客死异乡,衣锦还乡的凤毛麟角,男人外出由此产生内外全靠女人,妈廟过去被外村人称为小金山,过去的人老思想,赚到钱就寄回家建楼买地,妈廟谋生在外人多,村子楼房到处都是,难怪外村人说,要嫁就嫁妈廟人,有好必有坏,村子有钱自然引起土匪惦记,经常成群结队进村抢劫,这些土匪也是惠阳人外村來的。
妈廟也经受过广西红头贼进村抢夺(我伯娘告诉我的),民国时期广东内乱,粤系军阀陈济棠为了抵抗蒋介石,在妈廟两小河岸边筑有很多钢筋水泥军事地堡,还有野战区院,野战战区后来成了无家可归的叫化子住所,那些地堡也在大炼钢铁时期被炸掉,取铁枝用來炼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