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又传纽约地铁也将不再说Ladies and Gentlemen了。世界的潮流日新月异,势不可挡啊!我刚才随口提醒大宝:"个子高挑更要挺拔才美,千万不要豁背含胸,要有lady的仪态。"大宝回我一句:"Sexist, Mommy!"那一刻,我无法再做到自我疏导了,甚而有了想砸点什么的冲动。
记得我留学的时候,最喜欢的作业就是presentation。我的presentation总是高分。我并不准备多少visual aids, 不屑于一张张slides走过场,或者做个低头朗读侠。每当我以"Ladies and Gentlemen! "做为定神镇气的开白魔语,马上进入状态,瞬间自信爆棚。接下来的目光交汇,抑扬顿挫,山灵水韵,均不在话下。
我最引以为豪的一场演说是在妹妹的婚宴上。当时妹妹决定离职赴美,追随婚姻。她在Toronto General Hospital的上司老板Dr. Kennedy不但送了两整箱的酒,还率领全家以及医院同仁们都来出席婚礼。我滔滔不绝了啥现在忘了,只隐约记得我引用了Robert Frost的"The Road Not Taken",还得了满堂喝彩。后来我看杨澜采访杨振宁夫妇,听到翁帆也引用了同样的一段。我才意识到,其实翁帆应该比我用的更"合适"。妹妹走的是多数人愿意选择的康庄大道呢,怎么算羊肠僻径呢! 不就是要远离刚刚异乡团聚的父母亲人吗,而这点勇气,比起"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又算什么呢?我面对亲朋,欢喝一声"Ladies and Gentlemen",刹那间就明白了中国文化里的那个"当"字是多么符合太初之道。
大宝距离高中还有两年,性急的先生已经在琢磨是考IB呢还是选AP。家门口的天主教高中名列前茅,但自由主义基督徒的我并未动过念头。最近,倒是世俗的先生突然180度转弯地表态: 也许对孩子,更传统严格的环境方是有益的。在他的授旨下我参加了天主教学校的招生信息会。"Ladies and Gentlemen,"校长发言了。噢,这么平常的开白,怎么于我,竟如久违甘霖。这里会是狂潮下最后的堡垒吗?
我并不是刻板拒欢的人。看到朋友们欢聚一堂吃喝玩乐时,也会凑上一句"hello animals!"然后jump in, 和他们耍成一团。每天清晨哄孩子们起床,学着花果山美猴王的腔调,嚷嚷"孩儿们,操练起来!" 办公室里早已习惯你我都是folks, 或者是完全不走心不动情,惺惺作态地互称my friend,我也都能随俗。只是,我最钟情的依然是Ladies and Gentlemen的称谓。Lady, 无关华服,不涉脂粉,仿佛唤出了女性的贤德,顺良和高贵; Gentleman, 去掉了粗糙鄙俗,排除了名爵头衔,道的是男性伟岸威仪下的慈爱和温情。男女互相成全,彼此提升的世界,构成了美好的图画。虽然一个来自Mars,一个来自Venus的骨感现实常常让我们灰心丧气,但是一念叨Ladies and Gentlemen, 我就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又有了自我陶炼的心气。
在政治正确步步逼进,无孔不入的时代,一贯好学生的我为了活口也只好与时俱进了。不就是编织帽子,设计标签么,我可是好手。这不,突然就想起一首歌得批判了先。"Power of Love", 这首在我漫长的单身生涯里陪伴过我,曾让我泪流满面的歌,实在是政治错误,怎么能唱"because I'm your lady, and you are my man"呢?告你歧视!应该唱成because I'm your partner and you are my partner才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