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爱电影(六):29-32 (文明的冲突)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懒人爱电影(六):29-32

(文明的冲突)

这集比较杂,比较无趣,比较长,可以分几次看,呵呵。如果你本人对历史感兴趣,而且喜欢有军队有战争场面的电影,或许还可以看看聊聊;如果你家中还有高中生孩子,或许可以作为历史参考读物,让孩子过目一下。

已经写了5个系列了,无意之中发现贴出的影片虽然不很新,但也不够老,被几位年长的读者抱怨了,所幸文学城中比土豆年长的读者不多(?),不过还是觉得没有做到局面平衡,这次想弥补一下。于是先在心里想了几个电影名字,又无意中发现一个现象:大致自9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电影是个人传记,而这之前,特别是在6/70年代,却集中了很多表现民族/国家独立抗争的电影。可能是偶然,也可能是必然,土豆支持必然说。另外,这些民族/国家的对抗/抵御,似乎也符合“文明的冲突”这个理论,大家也给个解说吧。

29,《斯特凡大公》 Stefan cel Mare (1974)

被作为罗马尼亚民族英雄的摩尔多瓦大公。

在土豆记忆中,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国内一下子进口了许多外国电影,土豆对其中的《斯特凡大公》记忆深刻,如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部电影可能什么都算不上,但就是这部罗马尼亚电影让土豆第一次知道了摩尔多瓦这个“地区”名字,以致后来延伸到“国家”的形成/分裂/独立这个有趣问题。

土豆有一位罗马尼亚朋友,记得一次和她聊天,土豆显摆说自己看过斯特凡大公,女孩摇摇头说不知道,土豆解释是罗马尼亚和土耳其的打仗电影,女孩笑着说“我们的历史一直在和土耳其打仗”。土豆无言以对,原来有整个国家史就是一部抗战史的国家。其实东欧有很多这样的小国,一方面作为一道屏障保护着西欧不受东方伊斯兰侵蚀,一方面又一直被西欧人看不起,似乎“罗马”以东(还有以北)都是野蛮人,就好像在上海人眼里,出了上海市全是乡下人。

有关这部电影,大家可以查维基“瓦斯卢伊战役(Battle of Vaslui)”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_Vaslui

在靠近土耳其的东欧地区,这场战役被称为史上最值得赞叹的战役,毕竟是以少胜多,而且对手是强盛的穆罕默德二世时期的奥斯曼帝国。另外,那时代的电影是把摩尔多瓦的斯特凡大公作为罗马尼亚的民族英雄赞誉,而如今,摩尔多瓦已独立建国,这小国同乌克兰/俄罗斯一样,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同时也以盛产美女而出名。

30,《萨拉丁》 El Naser Salah el Dine (1963)

被作为伊斯兰世界英雄的库尔德人。

79年看的,从此土豆开始追读十字军历史,狮心王理查的故事,还有神秘的伊斯兰史。

关于萨拉丁,提几个关键词吧,(读者有兴趣的话,还是得自己去搜索着读):

首先,他是出生于提克里特的库尔德贵族,对,库尔德人,总人口达到2800万以上,却分散居住于伊拉克/土耳其/伊朗,一直被土耳其人以及伊拉克前政府血腥对待的古老民族。(今年9月,在伊拉克的这块进行了独立公投,类似于最近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的公投,估计也不会有效果)。

其次,就是这个库尔德人萨拉丁,生前统一了伊斯兰世界,并从基督徒手中收复了耶路撒冷,使他成为全世界穆斯林的崇拜者,特别是在中东地区。

找不到这部63年埃及电影《萨拉丁》的读者,别担心,可以看一下2005年的电影《天国王朝》 Kingdom of Heaven,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往往可以互补着看。

《萨拉丁》主要描写了他从埃及出发,指挥了1187年的哈丁战役(Battle of Hattin,一场对穆斯林和基督徒都至关重要的战斗,基督徒从此失去了圣物“真十字架”The True Cross,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_Hattin ),然后收复耶路撒冷,并抵御以狮心王为首的第三次十字军东征。

而《天国王朝》对重要的哈丁战役则是一笔带过,(十字军输得太惨) ,主要落笔于耶路撒冷的防守,(英勇得有些夸张),以及电影最后5分钟的狮心王登场,第三次十字军的开始。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萨拉丁》还是《天国王朝》,都展示了萨拉丁极其大度宽容仁慈的一面,这就是为什么在他死后的800年中,除了穆斯林崇拜他,连基督徒们也尊重他。在但丁的《神曲》中,他被放在“生前有功德但为异教徒的人(或未受洗的婴儿)”一组中,这组的其他成员有:荷马、贺拉斯,赫克托尔、埃涅阿斯、凯撒、以及大师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塞内卡等。

31,《大地雄狮》 Lion of the Desert (1981)

每当极权主义人物上台,就会上演一段“大国崛起”的闹剧。

20世纪初,随着墨索里尼的上台,意大利人也开始了重返非洲的梦想,利比亚便是他们的北非第一站。

影片舞台:利比亚;年代:1920-1931。

两位对决人物——

意大利:Rodolfo Graziani,武勋卓著的军人,从1920年至1936年,从利比亚,到埃塞俄比亚,再到索马里,到处留下了其辉煌战绩,也留下了“费赞的屠夫”( the Butcher of Fezzan)这一昵称。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dolfo_Graziani

利比亚:Omar Mukhtar,也被现代利比亚的所有派别尊称为“独立之父”,反意大利抵抗运动领袖,也是伊斯兰神秘主义教派Senussi的宗教领袖,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一身打扮有点像老年的圣雄甘地。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mar_Mukhtar

这部1981年美国人/利比亚人合作的电影,起初在意大利遭到了禁映,当时(1982年)的意大利首相认为“此片损害了意大利军人的荣誉”,为之还进行了议会讨论;直至1987年以后,此片才在一些影院非正式上映,虽然意政府没用中国式的强力手段,但上映此片的影院为数不多,而且从未上过电视台。

2009年6月10日,利比亚卡扎菲上校着军服正式访问意大利,其军服的左边挂满勋章,右边则挂着独立之父Omar Mukhtar被捕时的照片。第二天6月11日,意大利电视台首次播放了这部《大地雄狮 Lion of the Desert》,宣告意大利政府对此片的干预结束。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on_of_the_Desert  

32,《阿尔及尔之战》 La battaglia di Algeri (1966)

今天的重点,和上面那部意大利片有很多类似之处:军人的荣誉;对当地人的残酷镇压;都在本国被禁映一段时间。

很久很久以前,在多伦多上英语课时认识一位阿尔及利亚来的同学,说阿拉伯语和法语,性格开朗,一次课堂上聊起法国与北非殖民地时,她以略带严肃的口吻说:一般人们是只计(记)那些白人死了多少的,而从来不知道当地人(阿尔及利亚)死了多少。

影片的历史背景:

1,阿尔及利亚战争:1954年至1962年,阿尔及利亚争取独立的武装力量“民族解放阵线”(FLN)与法国之间的战争,最终法国同意阿尔及利亚独立。这部电影主要集中在1957年至1961年,Marcel Bigeard接任前线指挥官的这段历史。Marcel Bigeard,称得上一位传奇人物,名副其实地“从士兵到将军”,也是大家熟悉的越南奠边府战役后期的指挥官,后作为战俘返回法国。在越南,他获得了丛林游击战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发挥到阿尔及利亚的城市游击战中,一个字:残忍。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rcel_Bigeard

Torture during the Algerian War of Independence:https://en.wikipedia.org/wiki/Torture_during_the_Algerian_War_of_Independence

2,世界各地独立运动高潮的开始;法国思想界左派的抬头;“老牌国家的自尊心”与现代“民族主义”思想的矛盾。

电影的三大看点:

1,前线指挥官VS记者:“你们想要什么”。

笼统地讲,现代“思想自由”的国家,记者会追踪各类新闻,提出各种令政府难堪的问题。阿尔及利亚战争也不例外。出于法国的“国家”自尊心,大多数法国人会支持阻止阿尔及利亚的独立,会一下子出兵几十万;但当看到现地指挥官的残酷镇压时,这些知识分子/左派(?)记者又会出于“人道”原因本能地提出质疑:我们这样做对吗?新闻发布会,面对欧洲记者的各种“刁难”,指挥官先是有些恼怒地说:为什么萨特这个老家伙总是跟我们作对?接着又老练地两手一摊反问记者:“你们想要什么?”。

“We aren't madmen or sadists, gentlemen. Those who call us Fascists today, forget the contribution that many of us made to the Resistance. Those who call us Nazis, don't know that among us there are survivors of Dachau and Buchenwald. We are soldiers and our only duty is to win... Should we remain in Algeria? If you answer "yes," then you must accept all the necessary consequences.”

2, 前线指挥官VS独立运动者: “what do you want?”。

Marcel Bigeard在任期间,基本上把这支解放组织完整摧毁。然而,这些残酷手段反而催发了当地人的独立志向,没过几个月,法国人不得不在大街小巷上动用坦克对付走上街头的当地人。

电影最后5分钟:指挥官拿着话筒,对着满街弥漫的硝烟大声地问道:what do you want?

硝烟那边什么也看不见,但随着几秒的沉寂,灰蒙蒙烟雾后刺出一声:“INDEPENDENCE!”“OUR PRIDE”“WE WANT OUR FREEDOM”。 

1:58:00处

     

3,关于电影史中这部电影的位置。

本片是欧洲电影批判殖民主义的先驱典范之作。事件主人公是法国殖民者与阿尔及利亚独立主义者,时间是1960年代。但这部1966年的影片完全没有考虑当时法国人民的感情,犹太裔意大利导演 Gillo Pontecorvo 用新闻纪录片手法,黑白胶卷粗粒效果, 在观众面前展示出那些从未被媒体关注,而且没有公民权的普通阿尔及利亚民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NWPMPzR7xo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illo_Pontecorvo

由于这部电影的“独立”主题,这部电影不仅在法国被禁映多年,连在(解放前)香港也被一时禁映过;另外,由于影片提出的各种思想/观察的角度,她在欧美上映时也被剪了许多,(所以现在可以看到多个版本)。最后,不得不提一句,这部电影,也是恐怖组织的教材片。

 

好了,电影放完了,那就边喝边聊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吧,跟着土豆,永远不会看一部电影,稀里哗啦大哭大笑一番就完完了事的。

1,胡乱展开一下,每次谈到法国/阿尔及利亚,就会想起萨特与加缪。土豆年轻时喜欢萨特远多于加缪,而如今,心中似乎只有对加缪的敬仰,而没了萨特的位置。在知乎网上,有个“加缪和萨特的区别在于哪些方面?”的论题,有一位“舌在足矣//Tisch Cinema Studies M.A.在读”的转帖了一篇文章,并标明出处:“文/老侠”//“2006年2月9日于北京家中”//“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前讲师”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078096

2,再胡思乱想一下,结合土豆以前的电影系列,土豆觉得,在欧美国家,基本可以做到:一个事件(了结了的)带出一部小说,再带出一部电影,每个间隔时间基本不超过5年,换句话讲,假如今天床铺以不名誉下台,(如水门事件),那么不用10年就会有相关电影出台。

 

林昭/张志新/李庄案件结束不止5年了。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哈哈,觉晓啊,很久未见。
我在写“一”的时候就说“《圣雄甘地/阿拉伯的劳伦斯》这类人人皆知的大片不会出现在单子里”,:))
关于《喀土穆 Khartoum 》(1966),90年代在日本看的,内心感觉很奇特,当然这次写的时候也确实忘了这部。
不知为什么,文学城上很多影评以及书籍读后感,都和土豆的不在一个“系统”里,很有趣,值得学习借鉴。
祝今年快乐健康。 :))
觉晓 发表评论于
谢谢你推荐的这几部电影,但为什么没有Lawrence of Arabia和Khartoum呢?也是文明的冲突。
土豆,今晚要喝酒吧?又降温啦。
恩朵 发表评论于
好像也看了不少
南岛水鸟 发表评论于
我也没看过,但看过一些有关的介绍,看你的介绍也开眼。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ng' 的评论 : 大哥年轻啊,:)
cng 发表评论于
又是一部也没看过!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边走边看66' 的评论 : 哈哈哈,神奇的边姐。周末快乐。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这篇可以肯定是老土豆写的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ilverbug' 的评论 :
对卡扎菲一直没好感,但每次看到他这张胸口贴着国父照片的照片,每次都会有一丝一闪而过的佩服之心。人的情感,就这么反反复复,总有那么多一念之差。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暖冬cool夏' 的评论 :
千万别,你还年轻,还有机会的。
silverbug 发表评论于
听说过《斯特凡大公》,不记得是否一定看过。 土豆介绍的电影在思想深度上都是重量级的,“文明的冲突”这个话题好沉重。卡扎菲在那张照片里霸气,他当时的地位还正是如日中天,后来也不得善终。 政治残酷。。。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我面壁哭去了...:((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hufang' 的评论 :
你这么一提醒,好像是有一部关于阿尔及利亚女性的电影,名字想不起来了。觉得7/80年代进口的一批电影质量都很高。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菲儿尽管拿去用好了,下次喝酒你买单,:) :)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茵茵梦湖' 的评论 :
厉害的茵茵,提出了一个隐藏的问题。土豆在写这四个片子时,注意到罗马尼亚的这部具有国家级别的“意识形态”倾向;谢天谢地,我们都从打打杀杀的环境中走了出来,而且很运气的自己没有什么暴力倾向。
有时候想,为什么中国现在还出台不了一个电影年龄级别体系呢。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ziqiao123' 的评论 :
民族/独立系列的电影,土豆还是比较喜欢老派风格的。
现代好莱坞的电影太注重名演员效应,还要加床戏,像《 Brave Heart 》这种,年轻人喜欢。(捂着嘴闷笑)
想想70年代的《冰海沉船》《简爱》,连kiss都得从后脑勺拍过去,有个概念就可以了,但现在,,,一句话,土豆老了。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渔.鹭' 的评论 :
哈哈,记得土豆上大学时,交往的都是40出头人;现在周围倒是不到40岁的人居多。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另类思考者' 的评论 :
不客气,后面两部意大利和法国的,还是蛮值得看的;前面两部毕竟有“意识形态”的影子。
chufang 发表评论于
以前国内有部阿尔及利亚电影似乎是《五月的花》,说的是反法的女子贾米拉被法国人抓进去受刑的故事,以及最后的独立。

只是许多国家独立后依然苦难重重。
另类思考者 发表评论于
先读您的影评,然后去看这些电影。谢谢啦。
渔.鹭 发表评论于
读着读着,突然发现是影评专家"老"土豆有着一颗年轻的心,长知识了。
茵茵梦湖 发表评论于
禾苗一回忆《斯特凡大公》,让我想起另一部好像也是罗马尼亚电影《勇敢的米哈伊》。
忘了小学还是幼儿园组织我们看这部革命电影受教育,其中的杀人场面把我和同学吓得半死,这不是摧残儿童吗,片子本属于少儿不宜。现在想来大人怎么这么迟钝和愚昧呢,这个问题实际上在天朝至今未得到解决。
还有《金姬和银姬的命运》《卖花姑娘》也属于少儿不宜,太苦,儿童又信以为真。而且金姬和银姬的故事还是彻底的谎言。唉,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从小培养了俺同情苦难大众的无产阶级感情。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我的天,真是落伍了,土地介绍的这期都没怎么看过,偷偷告诉你我原来对政治历史一概都不感兴趣,不过你这次介绍的我以后写我的游记不少可以用上呢。:)
ziqiao123 发表评论于
《 Brave Heart 》能算进去吗?糟了, 暴露年龄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